麥收觀察:種啥小麥,誰說了算?

2021-01-11 騰訊網

今年夏收中,安徽優質專用小麥達到了2298萬畝,首次超過了全省小麥播種面積的一半。現在安徽小麥的種植結構的調整由誰來操盤,田裡種啥小麥由誰說了算,請看記者來自麥收一線的現場調查。

今年麥收期間,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以小麥為原料的麵粉加工和食品企業派人來到了夏收現場。在阜陽市潁上縣種糧大戶羅應利的麥地裡,記者就碰到了當地一家麵製品企業的董事長。

【記者】:為什麼你今天親自到了這個田間地頭來了?

阜陽市潁上縣管氏麵製品有限公司 董事長 管士喜:

一個是跟大戶對接一下,看一下他把品種別弄混雜了,第二個怕他賣給別人,我好容易地運作了一年時間,小麥長成熟了,我就激動得不得了,這個時候我們來看一下,保證我們顆粒歸倉。

管士喜告訴記者,我們眼前的這一千多畝小麥,是他去年就和種糧大戶預定下來的。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做麵粉加工至今,隨著市場對麵粉需求質量的不斷提高,管士喜也經歷了由「收什麼麥子、賣什麼麵粉」到「需要什麼麵粉,種什麼麥子」的經營模式的轉變。去年9月份,他們和上海、鄭州的兩家食品加工企業籤訂了麵粉銷售合同,隨即按照企業的要求,在農業部門的幫助下選擇了兩個優質專用小麥良種,並和當地107戶種植戶籤訂了7萬畝該小麥的種植和收購合同,羅應利的合作社就是其中的一家。

阜陽市潁上縣金唐慶豐專業合作社 負責人 羅應利

今年我們種的都是強筋小麥,都是優質小麥,企業都到我們的場地來收購,價格(比常規小麥)也偏高一毛錢一斤,所以我今年非常滿意。

阜陽市潁上縣管氏麵製品有限公司 董事長 管士喜:

剛才測算過以後,它的品質非常好,我們現在真正的感覺到我們頭幾年都白做了,這才是真正的要做麵粉。我的下遊需要什麼樣的麵粉,然後我就可以訂單什麼樣小麥,這一個鏈條就形成了。

管士喜所說的鏈條就是通過「麵粉銷售合同」、「小麥種植和回收合同」串聯起來的從田頭到餐桌的小麥生產鏈條。在安徽以往的小麥生產中,由於小麥種植的品種混雜,生產的麵粉只能算是通用粉,滿足不了高端市場的需求,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種小麥的愁著小麥賣不上好價錢,用小麥的瞅著買不到合適的優質小麥。如何解決這一難題,讓優質小麥脫穎而出,提高小麥「身價」呢?安徽省農業部門今年出了個新招,不僅在優質小麥品種上加快推廣,還在分布上做文章。今年安徽投入2億元資金,首次將全省307個優質小麥萬畝示範片的地理位置、品種類型、聯繫人等信息在網上進行公布,以便於企業「按圖索麥」,加快小麥生產由傳統的通用型向優質專用型轉變。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局 副局長 吳志偉

我們率先在全國制定了優質專用小麥種植地圖,解決目前生產側和加工側信息不對稱矛盾,為推進糧食產業化、延長產業鏈、健全價值鏈,提供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通過這張分布圖,食品加工企業的市場需求可以很快地傳導到田間地頭。宿州市泗縣向陽村的一家農業合作社種了幾年的黑小麥,自己加工的黑麥麵粉一斤能賣出普通小麥五六倍的價格,但是原來由於銷路不暢,不敢擴大種植規模,今年通過這張優質小麥分布圖,上海、吉林等地的客商早早地就找上了門來訂購,小麥還在地裡的時候就已經賣上了一個好價錢,堅定他進一步擴大生產的信心。

安徽金色家園農業社會化服務有限公司  董事長 戚仁傑:

我們當前是1萬畝,兩年三年以後我們要達到3萬(畝),我們現在就是說減藥、減肥,把我們黑麥的產量進一步的提高、品質進一步增加,推向全國各地。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越來越多的優質小麥走出安徽、走向全國的同時,安徽優質專用小麥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省外食品加工企業來安徽投資興業,把生產車間建在小麥的主產區。在淮北相山經濟開發區,記者來到了一家廣州客商投資的食品公司,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幾年前他們生產烘焙類食品的原料主要依靠從國外進口,後來隨著安徽優質專用小麥的不斷提質增量,他們把這條生產線就直接搬到了淮北,現在他們的原材料生產基地離生產車間只有不到三十公裡。

安徽金富士食品公司總經理 曾浩成:

麵粉80%是來自淮北當地的,在這裡離農戶比較近,我們給麵粉廠訂單,麵粉廠就按照我們的要求,第一時間在淮北的農戶裡面尋找比較合適的小麥品種,比較精準地配合我們的生產。

安徽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局長 萬士其 :

今年安徽夏糧小麥實現了十七連豐,作為全國5個糧食淨調出大省之一,通過市場的終端需求的引導,倒逼著種植結構調整優化,專用小麥、優質小麥比(普通小麥)市場價格高10%以上,實現了產量豐收、農民增收。

【記者手記】:記者在麥收一線採訪時看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在安徽開花結果。在政府的引導下,遍布全省小麥主產區的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抬頭看路;以科技為支撐,踏實拼搏,努力實現小麥「供」「需」的無縫對接,顯著提升了農業生產的品質和效益,為農業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來源:安徽新聞聯播)

相關焦點

  • 全國麥收全面展開 中聯重科綠色高效收割機成三夏亮點
    當前,河南、安徽等黃淮地區小麥已進入成熟期,大規模麥收已從南向北陸續展開。  據農業部調度,今年全國夏收小麥麵積與上年基本持平,預計全國投入收穫的聯合收割機總量將達到60萬臺,其中跨區作業的穩定在29萬臺左右。預計全國冬小麥機收水平超過92%,黃淮海主產區小麥機收水平穩定在96%以上。
  • 等天晴也等麥收機手 湖北荊州小麥正值收穫期
    新京報訊(記者 張羽)臨近夏收時節,我國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小麥收割工作。在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冬小麥已進入成熟期,種植戶們也已經陸續開始準備收割。據當地小麥種植戶介紹,由於近日連續的降水,小麥收割工作一直斷斷續續,部分農戶因降水一直沒能開始工作。有種植戶表示,由於天氣和此前疫情的影響,小麥產量將有所下降,但總體影響並不算大。機手操作收割機進行麥收。
  • 小麥,會「瘋」嗎?
    幾場雨過後,秋莊稼基本都已種好。種糧大戶們,種得比較晚的,目前,也已種完,苗已出齊,除草劑,殺蟲劑,都已打過。接下來,就開始處理小麥的事兒了。正好,輪換也快收尾,粉廠儲備也差不多了,未來的小麥市場,或許漸漸就進入了平靜期了。剩下的就是市場收尾,零星的大戶賣糧,零星地做短期儲備的貿易商出糧。今日小麥行情,有漲有落,活躍的麵粉加工企業,就那幾家,其他大部分都已穩了。
  • 芒種節氣,誰的芒曾經刺痛我|風物誌
    「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
  •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芒種時節,生活就在一麥一稻之間
    時近芒種,正是小麥成熟的季節。眼下,麥色已呈現燦爛的金黃,看那情形不出幾日便能全部歸倉了。而今,挨挨擠擠的麥穗齊整整、沉甸甸,可謂豐收在望。「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眼下正是如此一番景象。
  • 損壞酒店物品賠償價格誰說了算?
    損壞酒店物品賠償價格誰說了算?損壞酒店賓館內的物品,賠償價格誰說了算?入住酒店賓館時,會看到一張價目表,上面標價遠遠高於市場價格,當我們不小心丟失或者損壞酒店賓館內的物品時,一般會被要求按照上面的標價來賠償,這種做法明顯是違法的,因為即使是消費者損害丟失物品在有過錯的情況下也是應當按照採購價或者是市場價等來綜合認定,而不是當方面由酒店賓館說了算。因此,當消費者被天價索賠時,可以先協商,協商不成,可以通過法律程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 【神準佔卜】你的愛情中誰說了算?
    現在我們透過塔羅牌這面鏡子讓海百合老師告訴你,你的愛情中誰說了算?表示在感情中是你說了算,你掌握著自己愛情的主導權,要跟什麼樣的人談戀愛,關係中你也會去主動推進,掌握著全部的權利,你是一個非常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因此當你的另一半走入你的生活時,你會知道他是誰。▷ 選擇B的朋友 ...
  • 麥收遇難題!小麥收割機動力不足,換小點的滾筒皮帶輪能解決麼?
    大部分的收割機滾筒轉速都是有級可調的,也有無級變速調整的,一般的輪式小麥收割機通過更換前後皮帶輪或鏈輪大多都能實現對滾筒4到8種不同的轉速調整,如果實際使用中仍無法滿足對農作物的收穫需求,可根據農作物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改裝。根據滾筒轉速的調整原則,一般情況下收穫潮溼作物時需要的滾筒轉速要高一些,凹板間隙要適當放小些;收穫乾燥作物時需要的滾筒轉速要低一些,凹版間隙要適當開大些。
  • 健康小麥色,有自信穿啥都好看
    健康的小麥色,也能穿得很時尚!不是只有膚色白穿衣服才好看,看圖上小麥色的小姐姐,自信穿啥都好看!健康的小麥色,也能穿得很時尚!不是只有膚色白穿衣服才好看,看圖上小麥色的小姐姐,自信穿啥都好看!健康的小麥色,也能穿得很時尚!不是只有膚色白穿衣服才好看,看圖上小麥色的小姐姐,自信穿啥都好看!
  • 女性私處顏色到底誰說了算?
    很久以前我就發了關於「私處粉嫩」的科普,當時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因為這個問題經久不衰,被討論了很多年,直到現在也仍然有很多分歧和誤解,程度之深都讓我懷疑這幾年的科普是不是白做了……當然,我是沒有感情的科普機器,只要還有沒講明白的地方,我就一定要想方設法講清楚,這次咱們從一封私信開始說:好了,私信內容一看就明白了,除掉表面的提問,深層次就一個問題:私處的顏色到底誰說了算
  • 有沒有眼緣,誰說了算
    你沒錯,我也沒錯,誰都沒錯,但就是處不下去。實在找不到別的理由,只能來一句,沒眼緣。這一類故事,不但發生在個人生活裡,也發生在職場中。 比如老闆看員工。也許硬體條件,學歷資歷之類,兩個人相差不遠。都是一樣的招聘流程進公司,哪裡會出現天才與白痴的差距呢?但是,往往張三就是比李四更能得到老闆的器重。
  • 怕產生揚塵,70畝小麥必須用手割?官方回應……
    6月6日,河南電視臺報導稱,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的劉女士種了70畝麥子,上蔡城管局擔心收麥時產生的揚塵,進而影響環境指數,不讓她用收割機收割,必須用手割。這起「農婦70畝小麥必須用手割」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6月7日,上蔡縣委一位負責人回應記者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此事,目前收割機已進場,6月7日天黑之前能收割完。
  • 小麥價格連連上漲!現在一斤多少錢?
    國內小麥價格行情穩中小漲。隨著麥收進入尾聲,市場小麥流通量大幅減少,廠家不得不漲價吸引上量,從近期麵粉廠頻繁上調報價就可看出,供應處於偏緊狀態,尤其部分遭災減產地區,麥價上漲更為明顯,目前華北廠家主流報價在1.15-1.18元/斤,地方儲備庫報價在1.15-1.19元/斤。
  • 河南村民小麥收完不當糧食賣 經過3輪浸泡製成「乾花」
    在大多數人看來,小麥是糧食,是用來吃的。但對於家住河南寶豐縣的村民趙鐵成來說,今年自家的小麥是用來「看」的。早已完成麥收工作的他,正忙著給小麥進行浸泡、上色、晾曬等工作,一套流程下來,小麥被製成「乾花」,作為裝飾品銷售。
  • 小麥託市收購之後,小麥能漲到多少錢一斤?所有的老百姓快看看吧
    由於全球疫情的影響,加上部分省份啟動了小麥託市收購的政策,最近一段時間糧食的價格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而小麥也在此局勢下,也跟隨著出現了上漲的情況。至於小麥能漲到多少錢?我們首先來看一下現在的小麥價格是多少。而本周國內小麥價格略漲,國內小麥期貨價格漲跌互現,臨儲小麥拍賣成交率略跌,美國小麥價格上漲。
  • 耿雪凌:《大麥,小麥》
    小麥意猶未盡,一路哼著紅娘,踩著碎步往家走。走到馬家寨西頭的麥場上,一個黑影竄出來,捂了小麥的嘴,在麥秸垛旁強姦了她。小麥原是沒心計的女子,被強姦的事卻對誰都沒說,對她娘石榴也沒說。小麥不知道該咋對她娘說,難以啟齒哩,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小麥就咬咬牙啥都沒有說。一個月之後該來的例假沒有來,兩個月之後該來的例假沒有來,小麥沒當回事。
  • 「70畝小麥須手割」背後是不作為
    (6月8日 澎湃新聞網)  河南上蔡縣農民劉某自家麥田附近有個空氣品質監測站,因擔心機械麥收產生的揚塵會影響監測站的數據,上蔡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要求他們只能用手割,其理由是「不能為了少數幾個人的利益而影響大家的環境」。
  • 河南麥壟套種花生規範化種植技術
    該項技術改以往傳統麥壟平地人工套種為麥壟機械化起壟套種,不僅實現了麥壟套種花生機械化、規範化種植,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通過壟作栽培改善了花生與小麥共生期間田間小氣候,優化了前後茬田間群體結構,發揮邊際效應,充分激發小麥分櫱力和花生分枝力等自身調節能力,提高了作物對光照、空間、土地等資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光合作用面積,增大光源強度,實現糧油協同增產增效。
  • 公共空間停車費誰說了算? 從京華城怡景苑停車費糾紛說起…
    這兩天,京華城怡景苑的部分業主向新聞廣播反映,自5月份以來,小區公共幹道半幅路面被劃成了停車位,業主都需要繳費才可停放,讓人不解的是,在此之前,業主都未接到怡景苑業委會和物業的相關告示,小區道路停車收費誰說了算
  • 關注三夏一線丨藉助「雙高」創建 濟寧小麥穩產量增效益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王紅豔 通訊員 何慶哲 李振魯)今年,全市小麥麵積達到523.8萬畝。在穩住糧食產量的同時,濟寧市藉助「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工程,提高小表質量效益,在今年的三夏麥收一線,已經見到高效創建的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