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上海有家萌到犯規的
咖啡店正式開業了!
你可能已經在朋友圈/微博上
感受到了ta的治癒力
沒錯
就是位於上海永康路上的
「熊爪」咖啡店!
沒有招牌、也不能進去
一堵水泥牆上鑿出不規則的洞口
掃一下點單二維碼下單
過一會兒
一隻萌萌的「熊爪」伸出來遞上咖啡
賣萌互動……
在東東此前的報導中
你可能已經了解到
這家店裡咖啡師是聾啞人
(更多詳情,戳大圖)
這樣一個傳遞溫暖與愛的咖啡館
一經開業就備受歡迎
在網絡上爆紅
每天大排長龍
朋友圈、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均在刷屏
甚至還有人
專門從外地坐高鐵來打卡
那麼你知道
它背後的「靠山」是誰嗎?
店名HINICHIJOU是什麼意思?
話題#面部燒傷人士用熊爪遞咖啡#
衝上熱搜
這是真的嗎?
咖啡店在網上走紅後
也有人提出了質疑的聲音
遞咖啡的熊掌乾淨嗎?
咖啡館的「門臉」是一個牆洞
這家店是否有營業執照?
……
今天
東東和這家咖啡店的創始人
聊了聊
在得到以上問題的答案之餘
我們被更多不為人知的細節
溫暖了……
最初的創意就是「無接觸設計」
能讓聾啞小夥伴工作起來更自在
「
我們創意最初就是無接觸式的設計,因為對於聾啞人來說,直接面對陌生人可能會讓他們緊張。
」
王海青解釋,避免和大量的人群接觸能讓聾啞人小夥伴更加自在地工作,也為聾啞人創業提供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
但是,這樣的創意能夠被大家接受嗎?
「
最初我們也受到了很多質疑。
」
王海青回憶,最開始他們受到了很多質疑。後來,為了讓更多的人接受店鋪的這種設計,他們連續兩周招募志願者站在門外,專門為顧客解釋,希望能夠得到更多人的理解。
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這家店漸漸收穫了超出預期的善意。許多網友拍照做起了「自來水」,抖音、大眾點評、朋友圈……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家店,也知道了「熊爪」背後暖心的故事。
店方澄清:
網傳面部燒傷者遞咖啡消息不實
針對「熊爪小姐姐是面部燒傷人員」的網傳熱搜內容,王海青澄清道,目前該店沒有面部燒傷的工作人員,店內工作的兩位咖啡師為聾啞咖啡師,其中一位曾經獲得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比賽咖啡衝調項目一等獎,兩位均持有咖啡師證書。
設立這樣無交互式的購買方式,主要是為了避免聾啞人咖啡師可能在與陌生人交流時遇到的困難。王海青說,開業起,該店保證每天給每一位持有殘疾人證的客人提供一杯免費特調咖啡,截至今天下午五點,已經有三位殘疾人喝到了免費咖啡。
三位創始人也是懂咖啡的人
小店不會做加盟店模式
其實,「熊爪」咖啡店的三位創始人都是懂咖啡的人。「在日本的時候發現雖然它的咖啡豆不是很好,但是他們的咖啡文化很好。」於是,王海青和夥伴們希望,也能將這種好的體驗帶給國內的消費者們。
在溝通過程中,東東逐漸了解到,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團隊。王海青是一個連續創業者,曾為一家非營利機構服務了十幾年;第二位創始人剛剛從雲南支教回來,近期還有支教工作;還有一位創始人曾經在大型的飲品連鎖店工作過,現在主要負責品控的工作。他們不僅能夠較好地與網友互動,在店鋪運營方面也有很多心得。
試運營的狀況給了團隊極大的信心,「單店的營業是很好的,工作日出單量有400杯左右,周末會有500-600杯」。
目前店面的運營已經基本確定:兩位聾啞人咖啡師,一位互動的工作人員,一名中臺,還有一位負責搬運等工作的人員,小店已經能夠正常運營。
王海青說,聾啞人咖啡師的薪資都是以市面上的咖啡師為標準的,同時店長會有相應的股份,未來他們想招募更多聾啞人咖啡師,但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還是修煉「內功」。同時她也提醒,小店不會做加盟店模式,網上流傳的加盟信息都是假消息。
記者了解到,「熊爪」咖啡店現在的店長YingYing曾經在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比賽中獲得咖啡衝調項目的第一名,她和另一名咖啡師都擁有咖啡師的證書,小店還特別請了一位星巴克的咖啡師。
「我們YingYing真的是大神,有一次我們開會,東西掉到地上發出很大的聲音,YingYing在旁邊做咖啡,手超級穩,她就完全沉入做咖啡的工作裡。」王海青強調,「我們招募的要求是咖啡師,跟是不是殘疾人沒關係。」
「熊爪」咖啡的背後還有殘聯的支持
店名HINICHIJOU意為「非日常」
「最初我們是聯繫了殘聯的老師,幫我們招募咖啡師。」王海青說,店長YingYing就是殘聯推薦來的咖啡師。
YingYing用手語告訴記者,她是在市區殘聯的培訓機構中接受咖啡專業設備和技巧的培訓的,在平時的工作中依靠訊飛語音、手寫板等方式進行交流,咖啡店受到歡迎她很開心,也謝謝前來幫忙的志願者。
△店長YingYing對大家表示感謝
店名HINICHIJOU是「非日常」的意思。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日常生活中大多數生物都是不能說話的,人類才是那個少數,因此聾啞人並不是不正常,而是「非日常」。YingYing也說,殘疾人聾啞人做出來的咖啡能跟正常人做的一樣好。
最新後續
因這個原因監管部門督促其整改
不過,「熊爪」咖啡店在網上走紅後,也有人提出了質疑的聲音。「遞咖啡的熊掌,是不是乾淨?」「咖啡館的門臉是一個牆洞,這家店是否有營業執照?」
對此,王海青接受採訪時表示:
咖啡店的員工,不會只用殘疾人士。比如遞熊掌的員工,就是健全人士,因為他要負責接單,還有一些和顧客簡單的互動、店內消毒等。
同款熊掌,店裡準備了好幾個,每天替換消毒,定期清洗。
目前店裡排隊時間基本在1小時左右,人員密集的時候,會派發口罩。
此外,記者從徐匯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該店通過了上海小型餐飲備案,已經拿到了便民飲食店臨時備案公示卡。但由於「熊掌咖啡館」特殊的門店外觀設置,消費者並不能直觀的看到咖啡店鋪公示許可證明文件、營業執照等相關內容。
而根據《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在生產經營場所的顯著位置公示許可證明文件、營業執照和食品安全相關信息,並按照許可範圍依法生產經營。
目前,徐匯區市場監管局已敦促其整改,並建議企業可在門口二維碼的掃面頁面通過技術方法加上上述內容進行展示,讓消費者享有知情權。
更多溫暖的點滴
來自上海市民
孫姑娘在「熊爪」咖啡店附近工作,偶爾在大眾點評上看到了這家最近很火的店鋪,特地過來體驗。20元一杯的價格並不昂貴,她買了一杯拿鐵,杯子上很有心地粘了一片紅色的玫瑰花瓣,同伴幫她跟熊爪合照。
老住戶餘阿姨也很好奇,她對附近的每一家店都了如指掌,這家沒有店招也不能進去的新店一開始讓她有些疑惑,但聽說這是一位聾啞人開的店鋪之後,她也瞭然地笑笑。
一個背著書包的小朋友和奶奶經過,感到好奇,奶奶低著頭跟他解釋,這是一家聾啞人開的咖啡店,小朋友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上海市民劉小姐就說,被「熊掌」取咖啡的創意打動,咖啡每天都在喝,如果我買一杯就可以幫助殘疾人,覺得自己也是一個有溫度的人。
是的
正如劉小姐說的
一杯熱咖啡既可以溫暖冬日
還能支持公益事業
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來源:東方網
記者:王旭、程琦、柏可林、劉昊
編輯:shirley、小能手
審稿:程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