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人生」就理解為這一生,而這一生最終的歸宿是死亡,所以人們會盡力追求有生之年的快樂;然後,又把「快樂」定義為滿足這個身體:吃好、睡好、玩好;而滿足這些享樂的直接途徑似乎是財富、地位,所以人們拼命為了名利而掙扎。
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越來越多人需要精神的食糧和心靈的歸宿,佛教的發展是時代、社會和大眾的需求。心定不下來,是因為不知道歸宿在哪裡。知止,心即能定、能安。
找到自己內心的歸宿,停止對外境的追逐。讓自己的心找到歸宿、找到方向、找到落腳之處,心才會靜下來;寧靜的心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樂。
彷徨與迷茫,是因為心沒有找到歸宿、生命沒有找到意義、不知道什麼才是幸福的狀態、內心的煩惱沒有辦法解決。人生的幸福不是向外在追逐可以得到,需要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需要智慧和善良。
佛菩薩的心是強大的心:無有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充滿慈悲與智慧;追求善法的心是強大的心:懂得自己正在為了生生世世的幸福而努力,充滿希望,行為篤定;知道歸宿的心是強大的心:有所止,有所安,定而靜,平穩而堅定;尊重自己的心是強大的心:一切行為都是為自己負責。
外在諸事無常,內心沒有歸宿,則容易陷入焦慮、痛苦之中。佛法最獨特的地方是它的終極歸宿,佛法是以解脫生死、超越生死為目的生命教育。夢想和責任有同一個歸宿,就是心靈的安定和快樂,朝著這個目標去做每一件事。
信仰是生命最深處的歸宿,若太容易為世間的利益而動搖,也不成其為真正的信仰了。堅守信仰,是為了令自己的心靈有歸宿,人生更加坦然和快樂。
聲明:本文章、配圖均來源網絡,如有不當請與我們聯絡,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感恩!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隨喜轉載,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