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麵的包子,白白胖胖的,十分鬆軟,看著也很有食慾,很多人都喜歡吃包。
蒸包子也是有很多技巧的,技巧不到位,不小心包子皮硬了,就沒有食慾了,口感也很差。那麼,蒸包子有哪些技巧呢?
和面加牛奶和面加牛奶,比直接用清水和面效果要好,麵皮會更有彈性,營養更勝一籌。
面裡加點油尤其是包肉包子的時候,最好在和面的時候,加一點油進來,這樣,就會避免蒸製的過程中,油水浸出,讓麵皮部分發死、甚至整個麵皮皺皺巴巴、賣相不佳的情況。
軟硬有依據包子的面,軟硬程度可以根據餡料的不同進行調整。如果餡料比較幹,皮子可以和軟一些,吃起來口感會很喧軟。如果餡料是易出水的,那就和得略硬一些,包好後,讓它多醒發一會就好了。
擀皮有講究包子的皮,要擀勻了,中間略厚,周邊略薄。這樣蒸熟後不易底破露餡。
薄厚有分寸包子的皮,跟餃子皮不一樣的是,不需要擀成特別薄,太薄沒有喧軟的口感,當然也別太厚了,要是吃一口是面,吃第二口還是面,那就真成饅頭了。薄厚要適當。
用勁要均勻包包子的時候,用勁要勻,儘量讓包子周邊的麵皮都厚薄均勻,不要因為面的彈性好就使勁拉著捏褶,這樣會讓包子皮此厚彼薄,油會把薄的那邊浸透而影響包子賣相。更不要把包子頂部捏出一個大麵疙瘩來,這就太影響口感了。
發酵有竅門如果時間比較緊張,或者天氣比較寒冷,酵母發酵的,多加一些酵母,或者在酵母裡面加一點白糖,並在一定溫度內醒發,發麵最適合溫度是30-35度,可以起到快速發酵的效果。
二次醒發不能落一定要有二次醒發的過程,而且一定要醒好了再上屜,醒發好的包子,掂在手裡會有輕盈的感覺,而不是實落落的一團。如果,沒有時間等它二次醒發好,非要急著上屜的話,那一定要開小火,留出一個讓麵皮慢慢升溫,二次醒發的時間,等上汽了,再改成旺火。
上屜用冷水冷水上屜旺火蒸,這樣在開火後,面還有一個隨著溫度上升而繼續醒發的過程,會讓它受熱均勻,容易蒸熟,還能彌補麵團發酵的不足。
注意別粘底想讓包子不粘底,可以用油紙鋪底,也可以用籠屜布。如果用屜布,還是粘底了,倒扣過來,拍點涼開水,略等一會,揭開就可以了,只是要注意,手要快,動作要輕,用巧勁,別用猛勁。
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