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撒藝-傳統插花技藝必備手冊》
王蓮英老師的序言
撒,是中國傳統插花造型中重要的技法和工具之一,主要用於在容器中安置、固定花枝,支撐和穩定插花造型。
撒是由清初博學多才、喜愛插花的戲劇評論家李漁發明創造。他在《閒情偶寄》中對撒的原文解說,雖然文字並不多,但描述言簡意賅,理論通俗明晰,清楚表達了撒的使用靈活、功能實用、用材簡單易得而節約的特色。
李漁的撒,對後世中外插花造型技藝的發展,起到了諸多的啟迪與指導作用,其運用沿傳至今。
二十世紀中葉以來,因為有簡便靈活、易得易用等諸多優點,花泥備受插花人喜愛,在全球行業內得到廣泛推崇和普及應用。但久而久之,人們發現花泥存在一些重要缺點,比如一次性使用造成的大量浪費,而且更重要的是,花泥不可降解,造成生態汙染。這就引發行業內人們的思考,並開始重新認識李漁的撒,也引發了不少敏感先覺的插花花藝師們對撒的再次重視與熱情,逐漸開始借鑑李漁的撒概念與原理,並對其進行改良、創新。
僅本人所知的,對撒的研發與應用做了許多工作的,有日本的水上雅夫花藝大師,有德國的葛雷歐花藝大師,還有不少叫不出名的行業同仁們,他們都對促進中外插花花藝的技藝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我國的插花人士更深知,在當今崇尚綠色文明、重視生態環保的時代精神下,進一步研習、傳承撒的應用,符合生態環保與節約循環的現實要求,所以不少的年輕插花師都在努力研發中。
張超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張超自從來北京,跟隨我學習中國傳統插花以來,他尤其對撒的傳承與研發極為鍾愛與執著。藉助原有的繪畫功底與靈巧雙手,他苦幹巧幹,鑽研這門技藝至今十幾年,刻苦奮鬥,終修正果,由他編著的《中國撒藝》的第一輯著作即將問世,令我歡喜欣慰,故樂於作序。
閱讀書稿後,我認為本書的主要特點有三個:
一是簡單地回顧與梳理了我國古代插花中有關固定花枝、穩固造型的技術發展過程。作者從中吸取經驗或禁忌,以「古為今用」作為其指導思想,研習之路非常正確,難能可貴。
二是系統地研發了一整套包含多種功能和類型撒的方法。這是作者認真傳承與創新後,切身體驗與思考的總結,表現了他的耐心堅持的學藝態度,體現了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與不負歷史使命的匠人精神。
三是書中對每一種撒都有基本圖解和創作示範。儘管個別圖例略顯粗糙或稍欠規範,但瑕不掩瑜,針對每一種撒,作者都有親手創作的對應實操作品,方便讀者學習,便於推廣應用。
真是十年磨一劍,功夫不負有心人!希望《中國撒藝》的第二、第三輯,以及更多輯的著作,不斷地問世,形成《中國撒藝系列叢書》,讓中國撒技法與撒技法插花藝術更多地走出國門,登上世界插花藝術舞臺,燦爛綻放。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王蓮英
2020年8月20日,於北京林業大學
王蓮英教授簡介
王蓮英,女,1936年10月生,河南開封人。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傳統插花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傳統插花泰鬥,中國插花花藝資深大師。中國花卉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花卉協會牡丹、芍藥分會會長,北京插花藝術研究會會長。
2008北京奧運會頒獎用花主要設計者,中國插花花藝協會創始人、名譽會長,海內外享有盛名的傑出的插花藝術家。
1987年到1990年,組織研究會成員研究中國古典插花名著《瓶史》和《瓶花譜》,編著《中國插花名作名品欣賞》,這是建國以來國內首次系統總結和分析中國傳統插花的力作,在業界至今影響深遠。
1995年,在北京林業大學成立了「全國插花花藝培訓中心」,親自主持教學活動並授課,先後舉辦了幾期培訓班,學員遍及全國各地。先後擔任第一屆至第五屆全國花卉博覽會評委、歷屆全國插花大賽評委。
上個世紀90年代末,她分別受國家林業局和國家勞動部的委託,主持了「國家插花員職業標準」的制定。
先後組織並主編了《花卉學》、《花卉識別圖冊及栽培》、《中國名貴花卉鑑賞與栽培》(獲華東地區優秀圖書二等獎)、《牡丹》、《中國牡丹品種圖志》(獲國家林業局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五屆花博會金獎)、《中國傳統插花藝術》(第五屆花博會銀獎)、《插花藝術問答》、《實用插花110例》、《插花創作與賞析》、《插花藝術》、《禮儀插花示範》等。其中《中國傳統插花藝術》和《中國古典插花名著名品賞析》是建國以來首次系統總結和分析中國古典插花藝術的力作,對宣傳、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推動中國現代插花花藝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牡丹品種圖志》被英國牡丹專家稱為牡丹專著中的聖經。
【2020第二期中國插花撒藝傳承人班】
即將開班
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