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1年1月1日開始,時間進入21世紀。這一年的金曲獎已經是第12屆,樂壇迎來了一股新生力量。對於內地流行音樂來說,第12屆金曲獎是具有代表意義的。那英作為內地音樂人,首次在金曲獎舞臺上獲得最佳國語女歌手。以往的金曲獎最佳歌手都是來自港臺,那英成為首位獲得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的內地音樂人。
第13屆金曲獎舉辦於2002年,獲得最佳國語女歌手的音樂人是張惠妹。1996年,張惠妹從臺灣出道,發布首張專輯《姐妹》,隨即銷售超過108萬張,打破臺灣本土當年專輯銷售紀錄。張惠妹樂感已經達到了超一流水準,技術過關,風格多變,演唱會水準在當代女歌手中數一數二。把金曲獎頒給張惠妹,屬於實至名歸。除此之外,張惠妹還獲得了2010年第21屆、2015年第26屆,總共三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
第14屆金曲獎舉辦於2003年,最佳國語女歌手獎頒給了莫文蔚。使莫文蔚獲獎的歌曲叫《愛》,由李焯雄作詞,陳曉娟作曲。這首歌把莫文蔚獨一無二的唱腔表現地淋漓盡致,很多歌手翻唱都唱不出莫文蔚的感覺。她能依靠這首歌獲得金曲獎,足以說明她不俗的實力。莫文蔚還獲得了2011年第22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總共獲得兩次這個獎項。
第15屆金曲獎舉辦於2004年,最佳國語女歌手獲得者是王菲。她生活上很純粹,不在意別人對她的評價。在歌曲的表達形式上也比較前衛,唱功有一種魅惑感。其實王菲是華語樂壇不可磨滅的符號,作為樂壇前輩,親力親為扶持了很多新人歌手。王菲活得其實很精彩,生活就是演戲和唱歌,其餘的都沒想過。
第16屆金曲獎舉辦於2005年,孫燕姿獲得最佳國語女歌手獎。孫燕姿的經典歌曲很多,雖然創作能力一般,但是唱歌確實很好聽。比如《我懷念的》、《天黑黑》、《綠光》都是孫燕姿的代表作,過了這麼多年,依然流行於市場。
第17屆金曲獎舉辦於2006年,是蔡健雅第一次獲得國語最佳女歌手獎,2008年第19屆,2012年第23屆最佳國語女歌手獲獎者也是她。作為創作型才女,作品多次入圍金曲獎,並且獲得很多其他獎項。蔡健雅是女歌手中為數不多的既能寫詞、又能作曲,還能唱的全能型人才。
第18屆金曲獎舉辦於2007年,蔡依林憑藉《舞娘》獲得最佳國語女歌手。《舞娘》是蔡依林發行的第8張專輯,銷量高達28萬。
陳珊妮出生於1970年,代表作品有《後來我們都哭了》、《如果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等。她和蔡健雅差不多,都會自己寫歌。而且還身兼主持人、作家,攝影師等其他職業。陳珊妮依靠自己的才華獲得2009年,第20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
林憶蓮的唱功也不用說,代表作品有《至少還有你》、《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不必在乎我是誰》等,她獲得了2013年第24屆金曲獎,國語最佳女歌手獎。
2014年,第25屆金曲獎如期舉辦,獲得最佳國語女歌手的是戴佩妮。戴佩妮出生於1978年,基本上發表的專輯都是有自己創作。除了寫詞,還會作曲,唱歌也很好聽。
2016年第27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獲獎的是彭佳慧。
2017年,金曲獎第28屆頒獎典禮舉辦成功,獲得最佳國語女歌手的是艾怡良。這是一位風格多變,具有創作實力。從她出道到現在,嘗試了多種風格的曲風。最重要的,所有歌曲自己都參與創作。雖然艾怡良的人氣不高,但是金曲獎已經給了她最好的肯定。在目前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認真做音樂的人已經不多,艾怡良就是其中之一。
2018年,金曲獎第29屆頒獎典禮舉辦成功,獲得最佳國語女歌手的是徐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