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頭大哥」喻友旺帶出一群農民慈善企業家
湖北中欣建設集團董事長喻友旺是湖北省首屆「十大慈善之星」之一。2019年是他連續捐資助學的第25個年頭。幾十年來,他走遍荊楚大地,累計捐款高達6000多萬元,惠及1.3萬名寒門學子。
喻友旺出生於湖北新洲農民家庭,小時候沒有穿過一件像樣的衣服,讀高二時學校要收5角錢的資料費,母親壯著膽子借了一圈也沒借到。從那一刻起,他就在心底暗暗發誓:「等有錢了,一定不讓家鄉的孩子淚灑求學路。」
後來他當過小工,做過出納,跑過採購,在磚廠拖過板車。1995年他賺到下海後的第一筆錢5萬元後,當即拿出8000元捐給村裡貧困戶。以後,每做完一項工程,他都要從掙來的錢中留出一筆來資助村民。
捐資助學,他從資助本村的貧困學生開始,腳步逐漸遍及荊楚大地。
喻友旺的行為感動了他所在的武漢市新洲區建築界企業家們,該區樂善好施的人越來越多。新洲作為一個「建築之鄉」,從事建工的農民企業家們開始了另類「攀比」:比誰行善多,比誰助學額度高,比誰為家鄉貢獻大。
三十年來,新洲建築界企業家累計捐款近10億元,助學助教、扶貧救災,惠及萬千學子和困難群眾。
【素材解讀】
幾十年來,由一個人開始,帶動一群人堅持不斷地捐獻錢物、奉獻愛心、熱衷慈善,可謂「一花引得百花開」。農民企業家喻友旺以己鑑人,從而踏上了慈善之旅;他身邊的企業家們以人鑑己,向榜樣靠攏,也紛紛登上慈善旅途。
他們的愛心溫暖了多少顆心,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善舉影響了多少個人,我們也無法統計,但是,我們知道,他們的行動也照亮了素不相識的我們的星空,讓我們也有了愛的動力。
愛從哪裡來?「嫩黃瓜作文」認為,愛當然從血脈中流出來,也從「自己受苦卻不希望別人受類似的苦」這樣樸素的感悟中長出來,更是從「別人行善、我也要行善」這樣的誓言中燃起來。
【適用話題】
慈善、愛心、公益事業、榜樣、風氣、影響、動機
「信義兄弟」接力踐諾感動中國
2010年之前,武漢市黃陂區的孫水林兄弟倆在北京帶隊做建築工程,每年都會在年關給農民工結清當年的工錢。2010年2月9日,農曆臘月廿六這一天,哥哥孫水林為趕在年前給農民工結清工錢,在從返鄉途中遭遇車禍,車上一家五口人全部遇難。
弟弟孫東林為了完成哥哥遺願,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忍住失去親人的悲痛,將工錢發放到農民工的手中——因為找不到帳單,孫東林讓民工們憑著良心領工錢,大家說多少錢,就給多少錢。錢不夠,孫東林就貼上了自己的6.6萬元和母親的1萬元。在新年來臨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願領到工錢。
哥哥去世後,孫東林接過哥哥的接力棒,帶領一幫農民工兄弟,創辦了湖北信義兄弟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了湖北省信義兄弟農民工幫扶基金會理事長。
孫氏兄弟堅守「新年不欠舊年帳,今生不欠來生債」的承諾廣為傳播,兄弟倆被人們稱為「信義兄弟」。2011年2月孫氏「信義兄弟」被評為「感動中國2010年度人物」,成為踐諾守信的時代標杆。2011年9月,孫東林當選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2013年,孫東林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素材解讀】
哥哥因踐諾而意外地遭致一家五口遇難,弟弟忍痛接力還錢,這件事足以讓我們感動不已、震撼不已;特別是孫氏兄弟幾十年如一日地兌現諾言、及時發放農民工工錢,這更是說明兄弟倆都把誠信做人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行為準則。
或許有人說按時給農民工發放工錢原本就是應該的,但是,「良心強調的是『應該』二字」(約·庫克語)。
君不見,雖然政府三令五申,但當今社會裡拖欠農民工工錢的仍有人在,制假販假屢禁不止,商業欺詐層出不窮,一些人熱衷於通過欺騙手段來獲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其實,他們心存僥倖,看到只是眼前的表面利益。他們在喪失誠信做人的同時,也必將受到道德和法律的正義審判。
美國小說家德萊塞說過:「誠信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我們不妨用它來蕩滌自己的心靈,一瓣一瓣凋零剝離其中積存下來的汙垢——此時此刻,你會聽到被淨化的血液,在身體裡舒暢流動的聲音。
【適用話題】
誠信、說話算數、踐諾、價值觀、良心、對照、家風
梁從誡:曾是「梁家四月天」,志願當好「自然之子」
梁從誡是近代思想家梁啓超的嫡孫,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兒子。他本來是歷史學家,很早就致力於環保事業,是國內首個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的主要發起人、會長。
自1994年成立「自然之友」以來,他和成員們一起開展了保護川西洪雅天然林、保護滇西北德欽縣原始森林滇金絲猴、可可西裡地區反盜獵等多項行動。他曾寫信請求時任英國首相的布萊爾設法制止英國的藏羚羊絨非法貿易,得到了布萊爾的贊同。
為保護藏羚羊,他為反偷獵組織「西部野犛牛隊」籌款40萬元,以維持其運轉的花銷。當年,67歲的梁從誡登上4000多米高的崑崙山口,親手焚燒收繳的近400張藏羚羊皮。
十幾年來,「自然之友」陸續開展過美境行動、綠色希望行動、綠地圖、自然體驗營等公眾教育活動。
梁從誡在生活上十分簡約,時時刻刻將保護環境作為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他的名片用廢紙複印而成;他從來不用一次性筷子;他堅持用自行車當交通工具……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畢生踐行著環保理念,至死不渝。
【素材解讀】
當代中國,自然環境惡化形勢沒有得到根本性好轉,我們因此對那些熱衷於環保事業、特別是自覺奉獻於環保事業的人,都應該高看一眼、點讚多多。可以說,環保就是愛國,環保就是愛人民,環保也是愛自己、愛子孫後代。
梁從誡先生的行動啟示我們,環保不只是一種停留在紙面上的理念與停留在口頭上的態度,而是一種隱藏在無數細節當中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持之以恆的堅持和實踐。
梁先生曾經說過:「我們(做環保)不求波瀾壯闊,但的確需要水滴石穿的耐心。」
「嫩黃瓜作文」還想加一句,當前還需要發動更多的人加入環保行列,包括你,包括我,包括本文的每一位讀者,我們都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這份利澤子孫後代的事。
【適用話題】
環保、主動、影響、細節、堅持不懈
(作文素材如何選、如何用?這是困擾中小學生的難題。「嫩黃瓜作文」將會介紹如何選材、如何用材,幫助大家排憂解難。關注@嫩黃瓜作文,你會得到最有效的寫作指導。)
本文由「嫩黃瓜作文」原創發布。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本文配圖多數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