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郵政大樓,蘇州河邊的這個百年建築,一直是虹口的驕傲

2020-12-23 澎湃新聞

上海郵政大樓,蘇州河邊的這個百年建築,一直是虹口的驕傲

2020-04-26 1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樂活君 上海老底子

大名路(東大名路)- 蘇州河沿線

景觀照明提升後,夜景真的超迷人

看過的,去過的都說「美哭了」

特別是下面的這張美圖

簡直吸粉無數

夜幕下,燈光裡

科斯林巨柱式列柱、鐘塔、群雕等

上海郵政大樓的折衷主義風格盡顯

這座屹立在蘇州河邊的百年建築

一直是虹口的驕傲!

上海郵政大樓為歐洲折衷主義建築形式的代表作,「U」型平面。兩側均為主立面,有通貫三層的簡化科林斯巨柱式列柱。轉角處頂部為鐘樓,冠17世紀流行的義大利風格巴洛克式穹頂。

鐘樓兩側各有一組三人群雕。一組分別代表了鐵路、海運和郵電通信。另外一組,居中者是神話中的信使,兩邊是愛神,體現了郵政是人與人溝通的載體。

上海郵政大樓由英籍建築師思九生設計,於1922年12月動工興建,由華商餘洪記營造廠承建,在1924年11月竣工,如今已近100歲。

初建成的上海郵政大樓全景

這裡緊靠市中心,東連黃浦江,北近火車站,南距十六鋪水運碼頭不遠,郵件的水陸運輸十分便利,在當時是理想的郵政樞紐。

現在,大樓內很是安靜。

你知道嗎?

以前,這裡熱鬧得不得了~

24小時燈火通明,

真正體現了郵政聯合作業,環環相扣,

珍貴影像詳見下方視頻↓

(本視頻時長6分6秒,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據了解

① 地下一層主要是報紙報刊分發處理的地方。

資料

② 中廳裡停放著運輸車輛,包裹和印刷品分揀工作也在這裡處理。

資料

③ 二樓營業大廳面積1200平方米,寬敞明亮、富麗堂皇,素有「遠東第一大廳」之稱。除了營業大廳以外,還有信函和國際郵件處理。

④ 三樓、四樓是辦公區。大樓在當時是集營業、郵件處理、運輸、投遞、辦公等多項功能於一體。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上海貨,一度就是名牌的代名詞。特別是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輕工業品,如永久牌自行車、上海牌手錶、英雄金筆等,深受全國人民的喜歡。

那時候,郵寄這些東西的也很多。其中,手錶屬於是保價包裹,它必須是另單另封,面對面交接,要確保物品的安全。

資料

上海郵政大樓裡的作業是晝夜不停......後來,隨著郵政業務量的增加,這幢大樓已經不太適應於作為生產用地。

如今,上海郵政大樓是中國目前仍在使用的、規模最大、最早的郵政標誌性建築。大樓內還設有國內首家郵政博物館——上海郵政博物館。

大樓裡的每個設計、每處細節,

都代表著那段歷史的記憶,

至今依然被津津樂道!

大家可以抽空去看一看、拍一拍哦~

上海郵政博物館

地址:天潼路395號(入口1)、北蘇州路250號(入口2,此門周日不開)

開放時間:9:00-17:00(16:00停止入場)

周三、四、六、日開放(中庭開放時間:周六、周日 )

部分素材來源:上海郵政、SMG攝界、網絡

來源:樂活虹口

上海老底子

每天為儂送上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啟未來

原標題:《【老房子故事】上海郵政大樓,蘇州河邊的這個百年建築,一直是虹口的驕傲》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蘇州河畔又添一段新風景!百年老橋、網紅建築這裡都有!
    河水潺潺,水波蕩漾,靜靜流淌了數百年的蘇州河,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不僅是上海繁華歷史的見證,也是許多老上海人的情結。   12月初,上海蘇州河畔又一標誌性建築上海總商會建築修繕一新,展露新貌。   官方發布的航拍照片↓
  • 這裡的每棟百年建築,都見證上海歷史的變遷,3個遠東第一最出名
    這裡的每棟百年建築,都見證上海歷史的變遷,3個遠東第一最出名,說到上海外灘,不能說是上海的親河,蘇州河, 她目睹了上海百年的變遷,沉澱了歷史的記憶, 這裡有一個裝滿故事的舊倉庫, 也是上海近代工業的溫床, 遠東第一:有很多遠東第一郵政大樓、遠東第一公寓和遠東第一酒店,蘇州河沿岸是個有故事的地方
  • 上海北蘇州路900米濱河岸線完成改造,即將對公眾開放
    改造後的蘇河空間分為上海大廈藍夢花園段、寶麗嘉酒店時光花園段、郵政博物館信使花園段和河濱大樓星空花園段。目前,上海大廈前的江河景觀平臺已初具形象,未來有望成為「一江一河」最佳攝影景點之一。蘇州河兩岸濱河空間項目在實施過程中,依託沿線上海大廈、郵政博物館等優秀歷史建築雲集的豐富資源,充分考慮與沿岸優秀歷史建築相輝映,風格銜接相統一。
  • 上海大廈、河濱大樓...帶你追尋北外灘建築的往事
    你知道「S」型的河濱大樓設計靈感由何而來嗎?你知道曾經的上海最佳觀景臺在哪裡嗎?百年歷史滄桑的外白渡橋又是誰題名的? ▲上世紀20、30年代舟楫穿梭的蘇州河設計者因地制宜,東騰西挪借空間,匠心獨運地將投資商沙遜名字的第一個字母「S」,作為建築平面的造型,構思奇妙。 ▲河濱大樓外景1935年,建築總面積5萬平方米,高7層的河濱大樓落成。設計師的建築平面「S」形布置,不僅容積率高,而且建築通風和朝向均好。
  • 老上海彈格路回歸、河畔花園連起歷史建築……900米虹口北外灘亮點...
    蘇州河兩岸濱河空間項目實施充分考慮與沿岸優秀歷史建築相輝映風格銜接相統一依託沿線上海大廈郵政博物館等優秀歷史建築雲集的豐富資源打造「最美城市會客廳」改造後的北蘇州路濱河空間在燈光的映襯下美輪美奐寶麗嘉酒店時光花園段上海大廈藍夢花園段潮起河濱之源人們走在北蘇州路濱河空間郵政博物館信使花園段
  • 上海:夜幕下老建築用光講述歷史
    ■本報記者 周楠 通訊員 龍鋼家住場中路的攝影愛好者徐鵬飛,最近幾天傍晚總是來到蘇州河虹口段沿線,等候拍攝沿線的燈光美景。他告訴記者,這裡的燈光夜景經改造提升後太美了。記者從虹口區了解到,經過一段時間改造,蘇州河虹口段沿線夜景照明提升工程已完成並「閃亮」登場。虹口區蘇州河沿岸地區歷史建築較多,這裡曾是中外交流的重鎮,黃浦路一度成為上海的「東交民巷」。在這裡,禮查飯店、百老匯大廈、郵政大樓、河濱大樓等,都承載了許多難忘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 虹口特色旅遊線路、城市好活動推薦給你!
    ,將由領隊帶領遊客及自由行等形式,追尋二戰時期歐洲猶太難民在虹口的歷史,從現留存的歷史建築中,感受往昔猶太人在這片土地上的生活故事。城市好活動2020上海旅遊節「魅力濱江」主題活動啟動儀式上,圍繞文旅新氣象、建築可閱讀、歷史留聲機等5大主題正式發布了黃浦江、蘇州河濱江水岸聯動104條主題線。同時發布了《濱江秀帶旅遊消費市場數據報告》。
  • 蘇州河兩岸42公裡岸線貫通的「幕後故事」
    2018年,上海提出啟動實施第四期蘇州河環境綜合治理,並逐步實現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彼時,走通蘇州河從夢想照進了現實。打造高品質公共空間,需要先把公共空間開放出來,關鍵在於打通斷點。「貫通工程啟動之初,中心城區(外白渡橋-外環線)蘇州河兩岸未貫通岸線約15.3公裡,63處斷點分布在沿線黃浦、虹口、靜安、普陀、長寧、嘉定等六個區。」
  • 蘇州河虹口段大型燈光秀「閃亮登場」——用老建築講歷史,都是免費的
    夜幕下的上海郵政大樓科斯林巨柱式列柱、鐘塔、群雕等折衷主義風格盡顯;上海大廈古銅色調,巍然屹立,沉重內斂氣質生動呈現;浦江飯店(現上海證券博物館)多立克式柱、穹頂塔樓、尖拱窗等新古典主義風格令人著迷……當它們倒影于波光粼粼的蘇州河河面,彷佛有種昨日重現的追憶。
  • 百年北外灘:再次站上時代風口|發現北外灘①
    此時,蘇州河景觀步道即將竣工。站在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處,盡可感受上海百年風雲,展望上海璀璨的未來。圖說:俯瞰北外灘。陳夢澤 攝黃浦江北岸有一條名叫虹口港的小河,它曾叫上海浦、沙洪、洪口,後來被定名為虹口,而虹口區也因此得名。
  • 上海這個絕美博物館 離外灘很近 免費開放卻為何遊客稀少?
    這棟建築很是醒目,就位於蘇州河畔,住在虹口、黃浦、乃至老南市地區的人們,都對它很是熟悉,那就是上海郵政總局大樓。老上海人都把這棟老建築,叫做四川路郵局,因為它正位於四川路橋邊上,在很多年裡,它都是周圍地區十分醒目的標誌性建築。即使時至今日,走到附近,也很難不停下腳步,細品一下這棟美麗奪目的建築。
  • 電影之外,真實四行倉庫和蘇州河竟還有這些故事?
    1932年,他們花費了82萬兩銀元,在蘇州河邊建造起的一片倉庫,四行倉庫。蘇州河西藏路橋邊,河水始終潺潺流淌,倉庫1.7萬平米的建築體量蔚為壯觀。而除此之外,在蘇州河畔還有著許多承載著故事和歷史的建築。中國郵政發展的見證——上海郵政博物館不知道在魔都的小夥伴有沒有注意過它?在如今的北蘇州路與四川路的轉角處,有一座巴洛克風格的華貴高雅的大樓。
  • 走通蘇州河:有風景、有生活、有歷史、有故事……
    溯流而上,從外白渡橋至外環線,蘇州河途經黃浦、虹口、靜安、普陀、長寧、嘉定6個區。蜿蜒綿長的河水,在上海腹地流淌出一道溫柔的生命印記,城市空間就這樣沿著河堤兩岸,密密生長。 不過,近代上海依然在蘇州河的兩岸起興。   1848年的法文上海地圖中,將她同時標註了「Woosung」與「Soochow」——原來,上海開埠後,外國商人知道從這條河可以行船至蘇州,便叫她「通往蘇州的小河」。1848年,上海道臺麟桂與英國駐滬領事阿禮國籤定擴大英租界協議時,第一次在正式文本中將吳淞江上海段稱為蘇州河,一直沿用至今。
  • 移步異景,蘇州河兩岸將新增17個大綠地!
    蘇州河邊綠道已基本建成 再往西走,二戰期間作為猶太難民接待站的河濱大樓矗立眼前。樓前綠化雖有施工圍擋,但「顏值」已初顯——河南路橋引橋橋欄上,工人正在「上新」一盆盆彩葉植物,灰牆瞬間成為「花牆」。地面井蓋上,外白渡橋、上海大廈等「明星元素」也很吸睛。
  • 蘇州河兩岸將新增17個足球場那麼大的綠地,四季皆有景
    蘇州河邊綠道已基本建成再往西走,二戰期間作為猶太難民接待站的河濱大樓矗立眼前。樓前綠化雖有施工圍擋,但「顏值」已初顯——河南路橋引橋橋欄上,工人正在「上新」一盆盆彩葉植物,灰牆瞬間成為「花牆」。地面井蓋上,外白渡橋、上海大廈等「明星元素」也很吸睛。
  • 上海濱江線可以這麼玩!虹口段風光無限好~
    還有遊艇港池、最佳攝影點、最佳鏡像攝影點等標誌性建築與景觀,與外灘、陸家嘴共同構成上海的「黃金三角」。TIPS周邊遊:上海郵政博物館 /虹口救火會舊址(外觀)/西本願寺舊址(外觀) /上海大廈/中國證券博物館周邊食:星薈中心/ 虹口濱江延伸看點 /04中國證券博物館
  • 沿蘇州河而行·地標|河濱大樓的房客,一塊上海近代史拼圖
    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收集並提供大樓的歷史河濱大樓位於今天上海市虹口、靜安(原閘北)、黃浦區交界處,由天潼路、江西北路、河南北路和蘇州河圍出的地塊。公共租界與閘北交界處在其西側不遠處的西藏北路,而天后宮與上海總商會作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出資購得北河南路對面區塊」,曾是租界中的華區飛地,司法管轄並不隸屬於租界。
  • 蘇州河畔,建築滄桑
    蘇州河,上海的母親河,蜿蜒曲折的貫穿於這座城市腹地之中,成為近代上海發展的見證者,而兩岸林林總總的各色建築,更承載了歷史與現實的點滴。正如四行倉庫印證了中華民族的艱苦抗戰與不屈不撓,蘇州河畔的其他建築同樣意義非凡。
  • 虹口:C位出道與血性出徵
    很快,虹口就在全區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號召每位幹部群眾「為虹口發展獻一計」。那段時間,吳信寶特意買了一本茅盾的長篇小說《子夜》來讀。小說開篇就描繪了北外灘江河交匯處的景象。「如果你沿蘇州河漫步,還可以看到一排漂亮的建築群,自西向東分別是被稱為亞洲第一公寓的河濱大樓、擁有遠東第一大廳的上海郵政大樓和著名的上海大廈。
  • 盤點《三十而已》虹口取景地,王漫妮不肯搬家的房子原來在這裡?
    01.王漫妮租住的房子電視劇的第一個鏡頭就是位於蘇州河北岸的河濱大樓,獨特的建築風格可是被網友一眼認出。劇中↓現實↓河濱大樓近幾年「佳作頻現」,稱得上是影視劇網紅拍攝地,從《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我的前半生》到《完美關係》《上海女子圖鑑》等影視作品先後在此取景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