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個事物的代名詞能在一段時期內被大多數人接受,且在各個領域被廣泛應用至今,那麼多半只有2種可能。
首先,肯定是因為這個詞本身給人以美好意向,有助於提升氣質與格調,比如完美詮釋翻譯界「信達雅」的以下地名:Fontainebleau-楓丹白露、Firenze-翡冷翠、Champs Elysées-香榭麗舍。
第2種可能,源於這個詞異常「接地氣」,直抒胸臆,表達出了作為人類最原始的訴求,以及普羅大眾對它們的情不自禁,喜聞樂見。比如基於四川融合方言的這些美食:缽缽雞、擔擔麵、肉嘎嘎。
毫無疑問,碳水和蛋白質能給我們帶來極大的歡愉滿足。在醫學界俗話說「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在餐飲圈也流行「拋開成分聊美食都是偽專家」。
誰都明白,肉類和調料在取悅我們味蕾的同時,其中某些不均衡的營養成分配比,也給不少追求健康的寶寶們造成減脂、塑形和增肌方面的困擾。
所以,有一個問題始終縈繞在我們腦海:如何實現「嘎嘎自由」?
今年上半年,中國植物肉品牌Zrou株肉所屬優膾集團宣布完成730萬美元A輪融資,目前總募金額已達880萬美元。
● Zrou株肉的植物肉糜
幾乎同一時間,它來到了成都,由幸會文化全程策劃,攜手12位川菜大廚打造了「蓉城十二廚」系列品鑑會活動。
活動為川菜的大本營注入了更多新鮮力量,吃貨和饕客們也領略了當代植物肉如何用想像力碰撞各類佳餚美饌,給「嘎嘎收割機」們帶來了更美味、更營養、更安全、更持續的吃肉方式。
它叫Zrou株肉,從漢字發音來說聽起來確實有點「葷」,但從「株」字就可以看出,它實際上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新興植物肉品牌。
這次造訪西南,由Zrou株肉發起的「蓉城十二廚」系列品鑑會活動,聯袂時下正火的餐飲品牌,與那些把川菜「玩出了花」的大廚們組隊,揚起了乘風造浪的帆布,合力發掘當代社交餐飲新大陸。
都說人類在進化的時候專門演變出了「閾值」,如此設計,就是為了「鎖」住我們無休無止的欲望膨脹。
但這次活動的主廚們用Zrou株肉研發出的各款菜餚,有的在傳統美味的基礎上靈活變通,有的直接擴充了新式川菜的疆界,關鍵是可以大大修復我們在快活朵頤時的「限制性bug」。
Z世代和新貴們,再也不願輕易放下筷子。
「蓉城十二廚」系列品鑑會活動,不僅讓參與「新品發布」的嘉賓們在話題討論中打開了對植物肉和新川菜的認知,更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安利和種草,以研發共創掀起了人們對於餐飲上下遊的重新思考。
同時,Zrou株肉首席創意官陸唯(David Laris)和9名成都大廚踏上了蜀地尋味之旅,他們在九龍溝摘野菜、嘗百草、起爐灶,在郫縣尋覓最正宗的豆瓣醬,在成都走進寬窄巷子和大家分享美食,探索川味植物基美食創意的無限可能。
● 點擊視頻了解Zrou株肉的蜀地尋味之旅。
這其中也不乏大家對於植物肉本質的追溯,回過頭來,那什麼是植物肉呢?
在過去,愛吃零食的人把「素肉」劃歸到這一陣營。但與前者相比,真正的植物肉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其通過專門的分子生物學技術,改變了植物原料的蛋白結構,還原出真肉口感。
相比於素肉,植物肉含更少人工調味劑,營養更豐富,入口更健康安全,且味道可與真正的肉製品相媲美。
作為以應對公眾健康風險、環境壓力和食物系統影響而誕生的植物肉品牌,Zrou株肉背後的優膾集團致力於在目前所有使用動物蛋白的食品領域,普及植物基解決方案,同時創建富有魅力的品牌吸引消費者,讓消費者更容易做出能帶來正面影響的植物基飲食選擇,共享向善願景與美好世界。
正如優膾集團創始人及CEO姚嘉誠先生所堅持的信條:「我要做更多的善事。」
就眼下來說,也就是推行包容的餐桌文化,讓素食者與非素食者可以同享美味。不同偏好的人,終於可以延續真正的「碗筷友誼」。
2021年5月17日,「蓉城十二廚」系列首場品鑑會落地城南美學餐廳翠玲瓏CUI。
新經濟品牌主理人、資深饕客和美食博主們如約赴宴,封存世間煙火,大談「嘎嘎自由」。
● LAN'SPATISSERIE主理人呂鵬、獨角獸Unicorn主理人沈鑫,媒體人汪思佳、阿睿、不二,大眾點評博主遠古飛行員、硬核叛客INHe、VanGogh,小紅書博主甜味小熊貓、小魚兒Yilia參與「蓉城十二廚」翠玲瓏CUI專場品鑑會。翠玲瓏CUI的川菜廚師長張銳先生,以Zrou株肉為基礎原料,融入翠玲瓏CUI對食材文化與藝術哲思的重構延展,結合自己對於新川菜的透徹理解,研發推出2道植物肉創意菜品:菜心株肉粒和南瓜花配株肉。
● 翠玲瓏CUI川菜廚師長張銳先生研發出菜心株肉粒和南瓜花配株肉,以立體的構造平衡好了每一道食材。嘉賓們既能嘗盡Zrou株肉的鮮香滋味,也能究其食材本味。
2021年5月31日,Zrou株肉聯合漁盼·後川味推出了「蓉城十二廚」系列第二場品鑑會。
臨水而居,望水而餐,後川味與植物肉詩意融合,此次品鑑會在城南激起了植物肉創意研發的漣漪。
● 有鳴糖主理人Liliko、NICOKIDS成都店主理人Tanya,媒體人志華、阿漓,大眾點評博主悅熊兒、調調超可愛的呀、曾叫獸,小紅書博主Suchsupine、格小仙兒參與「蓉城十二廚」漁盼·後川味專場品鑑會。漁盼·後川味餐廳廚師長鄧興林先生,以經典淮揚菜式「獅子頭」的形式為靈感之源,輔以川菜香辣味型,靈活運用植物肉研發出「株肉自由獅子頭」。
一品萬象,香菇,植物肉和豆瓣層層遞進,在嘴裡迸發出嚼勁與細滑相融的絕妙口感。
● 漁盼·後川味廚師長鄧興林先生研發出株肉自由獅子頭,淮揚菜式和川味聯姻搭配植物肉,新鮮有趣。當晚品鑑會的嘉賓,也基於這道菜抒發了對「嘎嘎自由」的理解。
2021年6月22日,「蓉城十二廚」系列第三場品鑑會來到寬三人文創意川菜。
繁華城央,百味琳琅,擷一席而隱。
寬三人文創意川菜的主廚祝威先生,充分激活手中Zrou株肉的潛能,研發出三味植物株肉柳、植物株肉麻婆豆腐、東方煎餅和植物株肉紹擔擔麵。多種道地食材和多種烹飪方式,皆以植物基的語言重新表達輸出,令人驚喜而又倍感親切。
● 寬三人文創意川菜的主廚祝威先生研發的東方煎餅和三味植物株肉柳。傳統川菜和創意川菜竟然都能和植物肉珠聯璧合,川味好吃嘴可以放心享用自己的「嘎嘎自由」。
主廚祝威先生不斷嘗試,Zrou株肉也盡情展露出自己的食材魅力。
品鑑會後,Zrou株肉的植物肉菜品已經登上各大餐廳的菜單,大家可以到店一探究竟。
吃貨輩出的社交媒體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人道主義味蕾大賞」,幾個月來,陸續有近50位美食博主打卡體驗,掀起「嘎嘎自由」話題討論的新風潮。
截止目前,大眾點評和小紅書雙平臺相關筆記已經有共計42.2萬次瀏覽量,曝光量超470.3萬。
放眼全球,植物肉正在食品消費領域強勢崛起,誕生於中國的Zrou株肉始終聚焦美味、營養、安全和可持續。
100gZrou株肉要比100g豬肉平均少270卡路裡,且富含鈣、鐵、膳食纖維和葉酸,生產過程比豬肉少用78%的水,減少96%的碳排放。
不同於過去的素食者強行以「肉類外表,豆制內在」安慰自己,Zrou株肉從一開始就脫離肉的仿製品和替代品標籤,而是力圖重新詮釋肉類,Zrou is the only Zrou that is Zrou。
Zrou株肉堅持原材料皆為本土種植和生產,東北地區種植、產於山東省的非轉基因大豆,保證完整的蛋白質,提供瘦肉口感。
產自於湖北省的魔芋富含纖維和抗氧化因子,零碳水化合物,還原肥肉質地。
產自於海南省的椰子油和福建省的香菇,讓Zrou株肉散發天然的油脂香氣。
目前Zrou株肉推出了「植物肉碎」和「植物肉糜」兩種形態的即烹半成品產品。
也推出了「意式株肉植物肉醬千層面」和「株肉植物肉八寶辣醬包」兩種加熱即食半成品產品,還有十餘種正在研發中,即將問世。
Zrou株肉正迅速成為各地主廚的首選,在西式菜餚中,可製作披薩、義大利麵、漢堡和三明治等,以及所有經典墨西哥菜餚。
與此同時,頂級中餐、日料和亞洲菜式的星廚,也在使用Zrou株肉製作美味的創意料理。
除了成都,在上海、北京、杭州、蘇州和寧波等地,超60家門店中,都能看到Zrou株肉的身影,涵蓋粵菜、川菜、法餐、日料、墨西哥餐、義大利餐等業態。在面向全國拓展的步伐中,Zrou株肉也正走上學校的餐桌。
迄今為止,Zrou株肉已經獲得廣泛認可,品牌或公司榮獲了2020未來食品農業峰會「替代蛋白榜單20佳」、ChinaFit2020「最佳創新植物肉品牌」、聯合國糧食系統峰會「中小企業全球50佳」、iSEE創新獎2020-2021「創新產品百強」和亞洲科技創業大會決賽入圍企業。
除了Zrou株肉,優膾集團也建立了可持續生活方式媒體「Own What You Eat」,培育了高頻活躍的粉絲&主廚社區,讓植物肉菜式自主研發的熱度不斷升溫。
● 大量消費者的UGC創意菜正不斷豐富Zrou株肉的潛在產品庫。各地的素食主義者、美食愛好者圍繞Zrou株肉以極強的參與度與互動性自發凝結。
「蓉城十二廚」仍在進行中,「川味+植物肉」已然成為開放命題,Zrou株肉正與各大餐廳和主廚一道,熱切企盼更多「愛吃但也會吃」的人加入。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未來,以Zrou株肉為代表的中國植物肉品牌,必將以更美味、更營養、更安全、更持續的態度,在全球引領一輪新的餐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