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歷時兩年的限定女團火箭少女101要解散了。在她們的畢業典禮上,來自上海的彩虹合唱團以一首改編版的《卡路裡》登上熱搜,被稱為「催淚版卡路裡」,讓臺上的少女們幾度哽咽。
就連許多不是粉絲的網友在聽完後也備受觸動。原版《卡路裡》以活潑搞笑的畫風展現了當代女生減肥的心理歷程,改編後的《卡路裡》緊扣「燃燒」這一主題詞,把「燃燒我的卡路裡」放大到「燃燒夢想」這樣的大命題,為原版歌曲賦予了更深層次的人生註解。
1
先來看看歌詞:
Bye bye甜甜圈 珍珠奶茶 方便麵
這些食物都與我無緣
從熱鬧中來 往安靜裡去
漫長的夜路 誰與我同行
像極了嬰兒 睜開眼世界圍繞
誕生於喧譁 成長於騷動
從自信中來 往懷疑裡去
今日的妝容 比昨日更冷靜
同路人漸行漸遠 目的地開始分離
誰張揚 誰不安 不太要緊
從泥土中來 到櫥窗裡去
有時滿意 有時想遠遠逃離
我還能怎樣?
我只能燃燒
燃燒青春 燃燒願景
燃燒我的卡路裡
從成團的那一刻開始,火箭少女101就爭議不斷,許多人帶著偏見來審視這個剛出道的年輕女團,認為她們的實力與名氣不匹配。
創作者金承志在一開始,也是以大眾的固有認知來看待她們,但在接觸後發現——
「其實我們都是一樣的,我們都是「人」。我們都被生活折磨得夠嗆,也為理想掉過頭髮,也都夾在結構中,動彈不得。」
在追夢的道路上,偶像與普通人並沒有太大的不同,都是從熱鬧去往安靜,從自信走進懷疑,從傳聞映射真實,從人群中回到自己......大家都是沿著這樣的軌道前進,在理想與現實的裹挾中燃燒青春燃燒願景。
2
除了觸動人心的歌詞以外,別出心裁的舞臺設計與肢體語言讓這場演出顯得更加真誠。舞臺設計以達文西的名畫《最後的午餐》為靈感,金承志作為指揮站在中間,成員按性別分開坐在兩側,這樣的構圖也許是隱喻著火箭少女「最後的舞臺」,可見彩虹合唱團對這份畢業禮物滿滿的誠意。
在每個人的面前還放著一面鏡子,也對應歌詞中的「從人群中來,到自己裡去」,對於「誕生於喧譁,成長於騷動」的火箭少女們來說,一路上不缺少璀璨榮光,但也夾雜著數不清的誤解與質疑,只有不斷地審視自己,在一次次地自我解構中獲得與外界對抗的勇氣與力量。
還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鏡頭,全體成員都緩緩起立,女生拿出口紅為自己補妝,另一邊的男生則戴上手套和帽子,整理手錶,象徵著每一個不甘平凡的人,在歷經千帆仍然保持炙熱的內心,整理好儀容繼續追夢的徵程。
在一聲聲「燃燒」的吶喊中,金承志老師跳上桌子,直接將這場演出的氣氛推向最高潮。這個鏡頭致敬了一部電影《死亡詩社》,電影裡的基廷老師鼓勵學生衝破傳統教育的桎梏,學會獨立思考和勇於追問人生的意義,其中最經典的畫面就是學生紛紛站上課桌,通過這一反叛的動作來表達對權威的蔑視。
在演出中加入這樣的元素,不僅增添了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還表達了「堅守初心」的堅毅信念。3每一個刷屏案例的背後,都離不開對人性的精準洞察。在這首改編版的《卡路裡》中,受觸動的除了臺上即將畢業的火箭少女們,也有萬千剛走出校門的應屆生們。
疫情讓2020畢業季比往年更加艱難,取消的畢業典禮,慘烈的就業環境,對於今年的畢業生來說,還沒反應過來就已身處社會的洪流中。在這樣的節點上,《卡路裡》一方面彌補了缺失的畢業儀式感,另一方面,也鼓勵迷茫的年輕人們,要以炙熱的內心來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對於已經畢業的人們來說,也能或多或少地從這首歌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無論是來自哪個行業的人,在打拼的過程中,都會有迷茫,孤獨與無法言說的心酸。
學生時代的畢業季結束了就不再有,但生活中卻有無數次畢業,我們在一次次地告別與蛻變中,隨時整裝待發趕往下一段路程。
就像金承志在微博中所寫——
「所有人都卡在一條叫自己的路裡,回頭又不是向前有迷茫,能到底的到底怎麼樣?只能燃燒。無論是從安靜中來,還是從泥土中來,都是人,都沒得選,都得燃燒。生活很難獎勵我們對等的禮物,但燃燒這件事至少能提醒我,我還活著這件事。希望大家都活得盡興,愛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