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變短、晚上變長,幾場秋雨寒風過後,秋天真正來了!隨著早晚寒氣加重草木開始衰敗、枯黃,面對日漸蕭條的環境,你會經常感到莫名煩惱,情緒低落心情不好嗎?當心哦,別讓「悲秋」的小煩惱纏上你。
「悲秋」是一種中國古代文人的一種風雅情結,其實也是季節性抑鬱的心理問題表現。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尤其是身處異鄉的人,更容易在這個「風起葉落」的季節心生傷感。有人甚至會患上「悲秋抑鬱症」!
心理健康測試你是否有「悲秋抑鬱症」:下面的幾個小煩惱你有嗎?
1. 每當天氣不好的時候,你就會悶悶不樂,情緒低沉。
2. 秋天的夜晚,會失眠,或者因為想哭而睡不著。
3. 與異性接觸中,提不起什麼興趣,也覺得沒什麼意思。
4. 你比平時更容易激動,一點小事就能令你暴躁。
5. 經常覺得昏昏沉沉,頭腦不清楚,或者十分健忘。
1-2項 輕度秋季抑鬱
你是個容易受環境影響的人,一草一木的凋落都讓你感慨。不過你也是個很容易快樂起來的人,一場球賽,或者一次盡興的卡拉OK,就能喚醒低沉的你。
3-4項 一定程度的秋季抑鬱
可能跟長期以來的不良心理狀態有關。也許你應該找個朋友好好傾訴一番,並設法找到能使自己快樂起來的事情。要清醒地了解自己的狀態,千萬不要讓抑鬱瘋長。
5項 接近抑鬱症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建議你找到心理醫生,打開心結,秋冬季是自殺的高發季節,在這個季節裡,抑鬱程度比較重的人應該有朋友或家人陪伴,讓他們順利地走過一年中最難熬的季節。
我們為什麼會「悲秋」呢?
心理學家認為,「悲秋」是特定季節中人體正常的身心反應,表面上看,是蕭瑟秋風、凋零萬木的肅殺景物、陰霾冷溼的天氣,讓人觸生悽涼、鬱悶、悲哀、憂慮等負面情感,事實上根源在於人體自我調節速度與季節變化相比總是稍微慢半拍。
人的中樞神經會自動通過對外界環境的感應,來指揮相應激素分泌水平的變化,進而調節生理機能,以保證不同環境下的生存和正常生理功能。每逢季節變化,人體 總是需要或長或短的調適過程,在此過程中體內激素分泌會明顯波動,因此導致人的情緒起伏。現代醫學研究已證實,「悲秋」 與人體內激素變化導致的情緒感受密切相關。在大腦中的一個似豌豆大小的腺體——松果體,稱為人體的「生物鐘」,它分泌的褪黑激素會使人體興奮性受到抑制, 與情緒低落、昏昏欲睡等表現緊密相連。秋天開始晝短夜長,日照減少使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明顯增多,加上氣溫下降,人體的興奮程度自然降低,情緒開始進入 下滑曲線是很正常的,不足為怪。我們應學會自我調適,不能因為天色陰沉、淫雨霏霏而自尋煩惱加重負面情緒。正如《黃帝內經》所說,秋季的精神養生應做 到:「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如何調節「悲秋情緒」?
1.多曬太陽,讓房間更明亮
造成秋季抑鬱症的原因,「陽光不再充沛」是第一大因素。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每天照射一定量的太陽光或明亮的人工光線,可以減少秋季抑鬱症病人的自殺念 頭。當陰雨天或早晚無陽光時,應儘量打開家中或辦公室中的全部照明裝置,使屋內光明敞亮。人在這種光線充足的條件下進行活動,可調動情緒,增強興奮性,從而消除抑鬱情緒。
2.增加戶外活動和體育鍛鍊
情感低落、思維混沌、遲緩、言語減少……都是身心失衡後體現出來的症狀。常年在室內工作的人,尤其是體質較弱或極少參加體育鍛鍊的腦力勞動者,以及平素對 寒冷比較敏感的人,比一般人更易患上秋季抑鬱症。如果感到情緒不佳,不妨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多抽時間外出走走,或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
可以堅持練習一段時間的瑜伽,從調息開始:取一舒適冥想坐姿,雙手做冥想契合手勢垂放在雙膝上。閉上眼睛,放鬆全身。吸氣,腹部向外擴張;呼氣,腹部向內收縮;吸氣是自發的,而後快速呼氣。呼吸50~100次為一組,可以做2-5組。呼吸法可以從內向外地調理、安撫、穩定自我。
3.心態調節,學會放棄
心理學家認為,激發抑鬱症發作的心理因素,對男性而言,主要是事業、理想帶來的壓力,而女性則主要因為情感問題,表現為親密關係或依賴心理被破壞。因此,相對來說女性更容易患抑鬱症。所以,要學會正確面對人生,學會放棄,切莫庸人自擾。
(來源:海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