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種不同景別
遠景
[ 關鍵詞 ]:遠景 拍攝遠距離景物的廣闊場面的畫面稱為遠景,遠景拍攝能夠將畫面主體全部納入畫面。
遠景畫面的特點是空間大、景物層次多、主體形象矮小、陪襯景物多。遠景能夠在很大範圍內全面地表現環境。拍攝遠景是要表現畫面的整體氣勢,正如繪畫理論中提到的「遠取其勢」一樣,攝影師要從大處著眼,以氣勢取勝。
在構圖中要關注畫面中的線條,如江湖河道走向,山嶽起伏形成的線條;圖案,如田野、特殊地形,以及雲層彩霞形成的圖案等重要因素。
上圖:使用遠景拍攝亭樓,可以將亭樓周圍的環境交代清楚,同時也可將環繞在亭樓旁的碧水綠樹表現出來。
全景
[ 關鍵詞 ]:全景 凡是能夠說明被拍攝對象全貌的畫面統稱為全景,如人像照片的全貌是全身照片,建築物的全貌是表明其整體結構的照片。
小到
人像的全身照,幾平方米的室內照,大到可容納上千人的會場照,舉辦大型體育會的場館等類的照片,都可稱之為全景照。所以,全景的範圍大小取決於拍攝對象體積和面積。
由於拍攝全景的距離比遠景近,畫面範圍也小,主體大,陪體數量少,因此全景照片通常用於說明所記錄事件的全貌 ( 包括事件與環境的關係 )。
上圖:少女婀娜的身姿只有用全景才可以全面地進行表現。
中景
[ 關鍵詞 ]:中景 指在距離被攝體較近位置——約 3 米左右拍攝的畫面。就人物攝影而言,取景的範圍通常在腰部以上。
中景畫面的主體比全景高大、突出,但由於畫面容納景物的量少,所以,在交代環境方面明顯不足,在氣勢方面也相對弱了許多。報刊雜誌用的新聞圖片大多是中景,因為中景構圖不但可以說明新聞的主要活動情節,而且對新聞背景、環境要素等也可以進行適當交代。
上圖:乍一看,這幅照片算不上中景,你很可能會認為畫面中所要表現的主角是遠處的大山,恰恰相反大山在這裡只是配角,真正的主角是被陽光照射成半透明狀的金色樹木及道路上斑駁的光影。
近景
[ 關鍵詞 ]:近景 在距離主體比中景更近位置的攝影畫面,統稱為近景,畫面中只包括被攝體的主要部分, 針對性較強。在拍攝中可以對不必要的內容進行省略。
我國畫論中有「近取其神」或「近取其質」的說法,就是指在近距離表現人像時應該表現其神情,如果表現的是其他對象,則應該考慮表現其質感和紋理。
上圖:近景展現鸚鵡身上多彩的羽毛,其質感及色彩都可以更真切地在畫面中觀看清楚。
特寫
[ 關鍵詞 ]:特寫 是在極近的距離拍攝的畫面,主要以被攝對象的局部作為畫面的主要構成,充滿畫面進行拍攝,對於其質與神的表現則更加細緻入微和傳神,從而引起共鳴、彰顯主體。
由於特寫只能表現對象的某一部位, 如一件物品、一個建築或一個人的局部, 無法表現環境,因此拍攝特寫應在「特」 字上下工夫,如果表現的是人像的局部, 一定要有特殊的神態表情或身體細節,如果表現的是物品,應該要表現其特殊的紋理層次,從而使特寫畫面的清晰度和細節鮮明突出,給觀賞者帶來強烈的視覺印象。微距攝影是一種典型的特寫景別。
上圖:特寫拍攝蝴蝶的頭部,既可以使觀對蝴蝶有一個更深的認識,其誇張的構圖還可以使畫面更有突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