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右岸、北境之王、閔行之源……閔行各街鎮的「綽號」你都知道嗎?

2021-01-06 澎湃新聞

///

融融的暖意 帶著深情的問候

///

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今日閔行」來說有件事情值得銘記;2020年的11月27日,閔行融媒宣布牽手自媒體共建「媒體+」。「天袁地訪」、「財經早餐」、「灰鴿叔叔」成為首批與閔行融媒牽手的三家自媒體。

閔行融媒體與自媒體的聯盟被冠以「媒體+」,一方面寓意這裡是融媒體與自媒體之家,共同努力培育媒體領域的專家,另一方面,是響應中央提出的「新聞+政務服務商務」,「+」代表連結一切,團結各界。

「天袁地訪」「布城馬丁」與「袁童鞋」兩位主筆,懷著對閔行這塊土地的深深熱愛,寫下閔行9鎮4街道1工業區的前世今生,表達他們對閔行融媒體及長期支持他們的讀者的感謝。

有人說,閔行區的形狀,如同一個「足」,而虹橋樞紐就是「足三裡」所在,很多新上海人立足的第一站,就在閔行。而這一立足之區面積372餘平方公裡,人口250餘萬,下轄街鎮13個以及1個市級莘莊工業區,其中有9鎮4街道。這些鎮名、街道名,關心閔行的您,都熟悉嗎?一併梳理,撫今追昔,展望未來。

區中心:莘莊

閔行區政府及大部分行政機構位於莘莊鎮。莘莊之名早已有之,以地跨莘溪得名,並因為1909年滬杭鐵路通車設莘莊站而得聞於天下。無獨有偶,90年代末許多人也是因為地鐵一號線而再次認識莘莊。感興趣的童鞋們請點擊下面的連結:

【滬說】莘莊1988【規劃】一座站,一座城,地圖上的莘莊變遷城事 | 莘莊副中心城市設計啟動在即,一些信息,一些思考

北境之王:華漕鎮

閔行區最北的鄉級行政區是華漕鎮。今天的華漕鎮誕生於2000年,由上海縣北境三鎮合併而成,即紀王、諸翟和華漕。其中鎮名使用華漕,而駐地則在原諸翟鎮,三鎮的中心位置。

老華漕原來是松江府華亭縣和上海縣的交界之地,因吳淞江水道下遊淤塞,華亭方向來的漕運商船必須在此下船改陸路,而意外地使此地成為華漕市(此市與鎮近似,略小於鎮),但吳淞江疏浚完畢之後,華漕市的短暫繁華(清嘉慶-同治)很快就結束了,但這個地名得以保存至今。

紀王:以廟得名

紀王鎮,原為紀王鄉,1958年前屬於嘉定縣,後劃入上海縣。紀王之名來自於一座已經湮滅的紀信王廟。廟址在吳淞江畔,今似已不可考。紀信為楚漢相爭時期,劉邦手下大將,在滎陽之戰時以其貌似劉邦,吸引項羽軍攻擊戰死而被稱頌其忠君善武,明清時期因吳淞江水暴漲肆虐,而立紀信王廟以期鎮服河神。

【滬說】紀王:回外婆家還有最後3公裡滬說 | 續:聽說紀王外婆家變成了美麗家園

諸翟:兩種說法

諸翟的名稱有兩種說法。一為姓氏說,言此地有兩大族姓,諸和翟(di2),久而久之即為諸翟。一為諧音說,言此地遍植紫藤,長滿河堤,是為「紫堤」,久而久之就轉為諸翟。這兩種說法都頗有些市場,不過這種爭論也隨著諸翟鎮建制的撤銷而漸漸不為人知了。

上海「北大門」新虹街道

新虹橋道誕生於虹橋交通樞紐建立之際,是閔行區較新的行政區劃。因長寧區內已有虹橋街道,而閔行區內也有虹橋鎮,因此這片新區取名新虹橋街道,也常簡稱為新虹街道。新虹橋街道主體為原閔行區的龍柏街道(局部)以及華漕鎮部分。

消失的龍柏街道

因為外環線和G50對於空間的切割,龍柏街道存在的十幾年其實並沒有多少存在感。最初成立於1997年,從原虹橋鎮析出,以境內龍柏新村命名。2000年與航華新村街道合併成為新的龍柏街道。2009年,因大虹橋戰略的需要,龍柏街道撤銷,並以滬渝高速和外環線為界,分別併入新虹橋街道(以北以西)和虹橋鎮(以南以東)。

重名率極高的虹橋鎮

也許閔行地名中,在全國各地的復現率中,虹橋絕對是位於前列的。或許彩虹和橋本來就是本體與喻體的完美結合,因此被贊為彩虹的橋實在太多,叫虹橋的地方也就不在少數。而上海虹橋,其實也是這麼一個難以免俗的由來。

更多詳情可戳:

滬說 | 大虹橋之夢:從滬郊小鎮,到滬西新金字招牌

閔行之源:江川路街道

江川路街道位於閔行區最南,也是1993年撤二建一之前,老閔行區的核心地帶,閔行之源。老閔行區原屬於市區,因此道路命名較早沿用市區以全國各省市名稱命名的習慣,而閔行區的路名則主要來自雲南省。如橫向幹道劍川路、東川路、江川路等均為雲南的地名。

擴展閱讀:

【滬說】上海路名中的雲南地名知多少!

建立新閔行區後,江川路街道是由蘭坪路街道、碧江路街道、昆陽路街道合併而成的,除了碧江路的碧江為貴州地名之外,昆陽、蘭坪也是雲南地名。合併後以「一號路」江川路命名新的街道,其範圍大致相當於上海縣的重要的黃浦江沿岸的閔行鎮——也就是閔行之名的起源。

閔行鎮嚴格意義上並不是一個行政區劃,而是一個黃浦江邊的集鎮,也曾作「敏行」,明正德年間改為閔行,曾作為上海縣縣治。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戰艦一度溯黃浦江而上,直至閔行渡口。在虹口美租界內,也有以閔行鎮命名的閔行路。1960年,閔行地區和吳涇地區從上海縣析出成立閔行區,後一度併入徐匯區,又再度成立獨立的閔行區,直至與上海縣合併成立新閔行區。

擴展閱讀:

【滬說】閔行人未必知道,虹口人卻很熟悉的閔行路【滬說】江川路上走九遍——一個老莘莊的老閔行印象

上海最古老的人類遺址:以馬橋之名

馬橋鎮位於閔行區西南,雖然很早就劃入上海縣,然而它卻因為相對尷尬的地理位置,在閔行區的整體發展格局中稍稍落後。在閔行區眾多有橋的地名中,馬橋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與馬姓的宗族有關,而純是因為鎮內有四座分布形態似馬的橋而得名。

馬橋之名最早出現在清代,有馬橋市這個小集鎮,在乾隆年間稱鎮,算是勃興之時。1959年,在馬橋地區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人類生活遺蹟,據考古研究發現,這一遺址距今約4000年,並以發現地將其命名為馬橋文化。馬橋文化據信為長江下遊當時非常興盛的良渚文化的一支。馬橋文化遺址也是閔行區境內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橋旗忠村的網球中心也是多次承辦男子網球大師賽,ATP年終賽事的場館。

滬說 | 從俞塘到淡水河:一個馬橋人和一所跨越海峽的學校【規劃】馬橋,你被誰遺忘?

(2016年)

似與莘莊無關:莘莊工業區

莘莊工業區的名稱來自於莘莊,溯源最終也要追到已經變成莘浜路的「莘溪」。莘莊工業區雖然名字中帶莘莊,其實原先也並不完全在莘莊鎮境內,與顓橋鎮關係更為密切。

莘莊工業區前身是由原上海縣兩個縣級工業區組成,一個是申莘工業區,一個是莘北工業區。根據市裡關於工業要集中化建設的意見,1995年6月,閔行區成立莘莊工業區的籌備小組。上海市政府於1995年8月批准成立市級莘莊工業區,一般閔行區將莘莊工業區與其他街鎮並列,算是一個較為獨立的行政區域。

借上古之名:顓橋

從前,閔行區最難念的鎮名莫非是顓(zhuān)橋了,如果不知道一點三皇五帝的傳說故事,很難說會認得這個字。如今,近20年時間出現在上海軌道交通網上,認得顓橋的人也許多了不少吧。

不過真要以為顓橋與上古神話有什麼關係就真是想多了,顓橋其實原來是磚橋美化而來,是跨鎮西六磊塘河的一座眾安橋——顓橋當地的一座有名的磚橋。或許磚橋這個名字太普通,又容易重複,在隔壁松江縣就有一個磚橋村,因此借神話人物顓頊的顓字,讓這個鎮名顯得有所不同吧。事實證明,他們成功了。

2000年,原北橋鎮併入顓橋鎮,一代上海縣治就此消失。說起北橋的歷史就比顓橋老多了。最初可以追溯到西晉文豪二陸之一,陸機放鶴的典故。故而此地最早有一座鳴鶴橋,北橋也在一個特殊時期曾改名放鶴鎮。所謂北橋據說就是和奉賢南橋對應,和大家想得差不多。

在宋元時代,北橋已很發達,設有酒稅機構北橋務,那時上海務也才出現,都屬於秀州屬下。但後來北橋務裁撤,直到明代北橋才恢復發展,北橋始終算是發展不錯的,這主要是因為當時江南經濟還是以水路優先,閔行、北橋、馬橋這些臨近黃浦江的集鎮發展顯然比顓橋、莘莊等要好。但是進入公路、軌道交通的時代之後,這些優勢又因為與市中心的絕對距離較遠而成為劣勢,這就是後話了。

浦江右岸:浦江鎮

2000年浦江三鎮合併為浦江鎮。閔行區繼承了上海縣的大部分版圖,原先浦江四鄉,除最富庶的三林劃給浦東之外,另外三鄉改為鎮留在了閔行區境內。因為「浦東」這個名號已經有主,因此黃浦江東岸的這三鎮就被稱為"浦江三鎮",直至後來合併為浦江鎮。因為浦東歷史上長期落後於浦西,因此浦江鎮的重心也長期需要跨江向浦西各鎮靠攏。而浦東發展之後,浦江鎮將加入大浦東的傳言也未曾斷絕過。畢竟,就連南匯區都不在很多年了。

木材行起家的陳行

陳行為陳家行,以浙商陳球在周浦塘塘口(陳行另一集鎮)東面所開的陳家木材行為鎮名,後來逐漸縮減為陳家行及陳行。陳行一帶有塘口、題橋、蘇民等集鎮,但最後還是陳行鎮勝出,成為陳行鄉、鎮的中心。

南匯來的杜行

杜行鎮一直到1950年才劃歸上海縣,一直是南匯縣的地盤。據說杜行是由南匯周浦遷居而來的杜勉夫之子在此繁衍聚居而得名。杜行鎮內還有著名的召(稼)樓古鎮、以及誕生群益職校的談家港群益村等。

瓜果之鄉魯匯

魯匯也是1950年才從南匯劃歸上海縣,因明末舉人魯道昆在此居住而得名。據說這裡曾經有蕭家店和葉家行兩個集鎮,後來合二為一成為魯匯鎮。魯匯以出產無核蜜桔、以及桃、梨、西瓜等水果而出名。

最年輕的街道:浦錦街道

浦錦街道是閔行區內最年輕的建置,成立於2015年。世博會後浦東新區西南板塊的結構變遷,臨近浦東新區的浦江鎮地區快速城市化,因此析出這部分土地因應這一變化也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浦錦街道以區域內的重要道路浦錦路命名。浦錦路是貫穿老浦江鎮的一條南北向道路。浦錦路雖然是街道,但面積仍達23平方公裡,四個街道裡算是最大,甚至比莘莊和七寶都要大;是閔行最小的鎮,虹橋鎮的面積差不多兩倍。

起名經濟學:七寶鎮

閔行區內經濟發展較好的七寶鎮,各個產業較為齊全,商業發達,甚至有不可多得的文化旅遊資源。究其原因,恐怕是名字取得好。七樣寶貝的傳說固然動聽,但七樣寶貝的願景同樣美麗。有關七寶的傳說以及民間傳說,相信您也聽說過不少,如果依然感到新鮮有趣,請戳下文:

【滬說】七寶地名知多少?【滬說】莘莊不如七寶是因為一隻白鶴?聽聽這些有趣的莘莊傳說【城事】七寶、九亭、莘閔地區上空的飛機到底有多低? 城事 | 漕寶快速路立項,提升七寶,助力九亭

從前有個梅家弄:梅隴

梅隴是閔行連接上海市區的重要節點,老梅隴的小一半地界如今已經劃入了徐匯區。今天的梅隴鎮其實大部分土地來自於合併前的曹行鎮,以至於梅隴鎮政府都在老曹行境內。請戳下文:

滬說 | 從前有個梅家弄

曹行鎮已經消失20年了,它以明代中期上海縣名人曹閔的宅第而得名曹家行,後來因棉花、布匹貿易而逐漸興盛。在特殊時期,著名畫家朱屺瞻和豐子愷曾被迫在曹行的民建村進行勞動改造。

面積最小的古美路街道

大部分區域為滬閔路以北的老梅隴鎮的古美路街道,正式成立於1999年。古美路街道以境內古美路命名。古美應為廣西地名。在原上海縣臨近市區的部分,包括今天的徐匯西南角,有不少廣西地名。古美路街道面積6.5平方公裡,算是在九鎮四街道裡面積最迷你的一個了。

從化工城的轉型:吳涇

閔行9鎮4街道裡,最後一個但可能未來大有可為的是吳涇鎮。吳涇鎮由原吳涇街道和塘灣鎮合併而成,其東南兩境都臨黃浦江,區位上有明顯的優勢和劣勢。過去吳涇化工區的大煙囪幾乎是吳涇的代名詞,但隨著產業轉型和戰略留白,我們甚至可以對吳涇的未來有所想像。

城事 | 23號線真的要來了,聊聊吳涇吧城事 | 吳涇,「無限接近」上海奧運候選區?

(僅代表個人觀點)

吳涇據說來自一條已經不存在的吳衝涇河,因沿河產生集鎮,集鎮也因河得名。而另一半塘灣則來自橫跨南閔行從馬橋一直蜿蜒流入黃浦江的俞塘灣河。塘灣鎮在俞塘灣河與櫻桃河匯合處西岸。塘灣原為水鄉,後來逐漸變成今天的模樣。吳涇街道與塘灣鎮於2000年合併為吳涇鎮。

寫在後面

閔行九鎮四街道裡外加一個莘莊工業區,都經歷了歷史的洗禮,他們有的名稱雋永,有的普普通通,有的歷史悠久,有的剛剛誕生。無論您是不是來自上海,或者是不是來自閔行,都不妨跟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塊創業和生活的熱土。

作者:布城馬丁 天袁地訪

原標題:《浦江右岸、北境之王、閔行之源……閔行各街鎮的「綽號」你都知道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去處‖閔行10大潮流之地,你都去過嗎
    >地鐵8號線江月路站;浦江12路、163路等 02滬上徽派「根據地」 上海徽府 翡翠、玉石、黃金、鉑金、彩色寶石、珍珠、珊瑚......超多品類珠寶文玩藝術品,絕對讓你大飽眼福!
  • 盒小馬閔行開首店,記者體驗零等待,啥時開到你樓下?
    檯面上幾乎看不到食品,因為都是現做的不過這也是經過了一年的測試、運營、優化、驗證,才孵化成功的。作為盒馬旗下早餐創新業態,盒小馬沿襲了盒馬新零售核心的線上線下一體化設計,並針對早餐場景「沒時間」「選擇少」等痛點提出全新解決方案。
  • 閔行發布地域文化研究成果,一街一路一河都...
    「說閔行,自然繞不開莘莊……坦白地說,莘莊最早在形成集鎮之前,的確只不過是個村莊而已。據悉,近年來,閔行區政協牽頭策劃出版《發現閔行之美》系列叢書,每年形成5本書籍,至今已經出版20本,讓當地的一街一路一河都「留下」了自己的故事……特別是今天發布的《上海小史》,邀請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仲富蘭教授執筆,致力於發掘閔行本土的文脈記憶,傳承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記住鄉愁,留下回憶。
  • 閔行再創文明發展新名片
    閔行正按照「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的創建宗旨,調動一切有利因素和有效資源,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區文化品位和群眾生活品質,全面打造品質卓越、生態宜居的現代化文明之城。各單位把創全工作作為年度首會,領導調研必問創全工作,創全問題優先解決,創全資源優先保障,真正實現創全是各行各業的大合唱,不只是宣傳部、文明辦的獨角戲。另外,在經費保障方面,在2018—2020年創建周期中,閔行區持續加大投入力度,直接用於與文明城區創建有關的經費達90.1億元,宣傳經費達1.7億元(含街鎮投入)。
  • 9月閔行新開辦7所學校,寶山這所學校重建後可容納1520名學生|閔行...
    首批入職教師平均年齡32歲,其中區骨幹教師1名,區希望之星1名,1人曾獲區中青教學評優一等獎,多人曾獲區記大功、嘉獎等榮譽。幼兒園佔地面積6500㎡,建築面積5500㎡,辦學規模15個班。首屆招收2個小班。
  • 從閔行公共自行車退出和又一家大賣場關張說起
    閔行公共自行車5月底停止運營近期,上海閔行本地的各大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頭條號相繼發布了閔行區交通委員會關於閔行公共自行車項目停止營運的公告,稱閔行公共自行車項目將於今年5月31日到期並終止。自2020年6月1日零時起,閔行公共自行車正式停止運營。
  • 2020年閔行垃圾分類怎樣?排名出來了!
    2020年閔行垃圾分類怎樣?排名出來了!2020年全市各區及各街鎮生活垃圾分類實效綜合考評結果今天出爐。一起來看看吧!各街鎮綜合考評結果綜合各街鎮全年考評成績,以下街鎮確定為2020年度生活垃圾分類示範街鎮。
  • 杏花樓、萬達廣場、肯德基……來閔行招人啦
    本周六有兩場招聘會在閔行的浦江、馬橋兩地崗位信息提前掌握↓↓本周六上海市閔行區馬橋鎮現場招聘會「馬橋萬達專場」等你來!閔行29路、閔行5路、馬橋1路、閔行17路浦江萬達廣場 一樓永躍庭(永躍路360號)
  • 閔行這條軌交線即將升!級!改!造!節假日運營有調整→
    閔行這條軌交線即將升!級!改!造!2、浦江線各站點附近地面公交信息(僅供參考,以實際為準):(1) 沈杜公路站:浦江11路、浦江15路、浦江20路、浦江8路、海航專線、閔行10路、閔行38路。(2) 匯臻路站:浦江19路、浦江2路外環、浦江2路內環、閔行20路、778路、浦江3路。
  • 上海閔行蘆恆路越江工程進入公示:首座以浦江以東路名命名
    據閔行報消息,最近幾天蘆恆路越江工程在上海市路政網上公示,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閔行人過江又多了一條通道,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將成為閔行中部地區居民去迪士尼的最短過江路線,值得一提的是,它也是黃浦江上第一座以黃浦江以東的路名來命名的隧道
  • 閔行下一個「網紅盤」——紫晶南園三期來了!
    在閔行。有這麼一個樓盤應該是無人不知的,它就是「熱度堪比前灘」的大熱盤——紫竹半島。從18年開始,項目可以說是開一次盤就飛速清一次盤,2018年4月 紫竹半島開盤,推出256套房源,結果認籌716組大籌,認籌比高達280%!這在整個上海都是非常少見的。
  • 閔行「店小二」靈魂發問:我們這十項服務,您最中意哪一項?
    建設基層人才服務新陣地 為進一步優化閔行區營商環境,打造貼近企業的人才服務新陣地,解決服務企業低效能的痛點,閔行區人才服務中心在區內各街鎮和企業開起了人才服務
  • 解析上海主城副中心之閔行莘莊:莘莊商務區在北,莘莊地鐵站在南
    莘莊市級副中心分成兩個部分:莘莊商務區在北、莘莊地鐵站(上海地鐵1號線、5號線)在南,在上海的各個市級副中心當中,莘莊市級副中心是成型比較早的,但是依然還有變數,而且這個市級副中心其實缺乏產業特色。下面就是莘莊市級副中心在上海市公共中心地圖的位置。
  • 閔行新增12個遛娃好去處,各異其趣,好玩不重樣!
    2020年新增閔行區科普教育基地名單序號基地名稱依託單位所屬街鎮1上海交通大學葡萄與葡萄酒科普教育基地上海交通大學江川路街道2閔行區浦錦街道垃圾分類科普基地上海鼎誠環衛服務有限公司浦錦街道3華夏源細胞科普教育基地華夏源細胞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浦江鎮4危化品安全教育體驗館上海市閔行區浦航第二中學浦江鎮5華東師範大學地理科學科普教育基地華東師範大學吳涇鎮
  • 閔行這條路100歲了,經常走的人也不一定知道這些……
    閔行這條路100歲了,經常走的人也不一定知道這些…… 2020-09-04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閔行這100個集體、200名個人點讚!
    醫務工作者們毫無畏懼在救死扶傷陣地日夜奮戰、不負重託,展現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社區工作者、基層民警等在社區防控前沿夜以繼日、以身作則,展現勇於擔當的責任之心;志願者們在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的前沿哨口不懼風險、衝鋒在前,展現甘於奉獻的仁愛之心;駐區單位、「兩新」組織等積極響應、眾志成城,展現攻堅克難的必勝之心。
  • 上海市閔行區委常委、副區長曹扶生等領導一行蒞臨華夏源細胞集團...
    2020年7月16日,上海市閔行區委常委、副區長曹扶生,浦江鎮鎮長楊毅等領導一行來訪位於閔行區的華夏源浦江智谷幹細胞GMP基地參觀考察交流,華夏源CEO朱灝博士、CSO陳慧敏教授代表公司熱情接待了來賓。
  • ...系列活動發布儀式暨顓橋鎮建鎮20周年系列活動在龍湖閔行天街舉行
    6月6日,「六六嗨購顓車直達」——2020閔行購物節汽車消費系列活動發布儀式暨顓橋鎮建鎮20周年系列活動在龍湖閔行天街舉行。活動發布儀式由閔行區經濟委員會和顓橋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是閔行汽車行業的一次盛會,也是顓橋鎮建鎮2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是對顓橋鎮鎮域形象的一次集中展示。
  • 12月16日起閔行17路、閔行35路公交線路調整
    廣大市民注意了,自2020年12月16日起,閔行部分路段改為單行道,2條公交線路臨時調整,請規劃好乘車路線。  關於閔行17路、閔行35路公交線路臨時調整的公告  廣大市民:  1、為配合萬達廣場周邊交通組織調整的需要,屆時富巖路(銀春路-銀秋路段)將改為北向南單行道,富文路(銀春路-銀秋路段)改為南向北單行道,計劃於2020年12月16日開始實行。
  • ...閔行:今年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推進電子證照應用向個人和街鎮延伸
    7日,閔行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在閔行區委黨校開幕。圖說:7日,上海市閔行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開幕。魯哲 攝代區長陳宇劍作政府工作報告時,用了不小的篇幅介紹2020年的一項主要工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他介紹,閔行區要進一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實施一批改革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