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歷來高度重視並大力推進民生實事項目建設,5月15日下午,經常州市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票決選出了2020年10件民生實事項目。
增加學位資源供給
實施44個學校重點建設項目;年內竣工16所學校,其中幼兒園6所,小學2所,初中7所,高中1所;增加學位14310個,其中幼兒園2700個、小學5760個、初中5040個、高中810個。
青少年健康關愛行動
(1)學校飲食放心工程。全市學校「陽光餐飲」達100%、「陽光食堂」達100%。新建、改建學校按「優秀等級」(A級)標準建設食堂;推進農村薄弱學校食堂改造工程,全市學校食堂優秀等級(A級)比例達80%以上;「明廚亮灶」建設達100%。
(2)適齡兒童免費接種水痘疫苗。常規接種:全市適齡兒童免費接種兩劑次水痘疫苗,接種程序為滿1周歲時接種第1劑次,4周歲時接種第2劑次。應急接種:在首發病例發病後的3—7天內,開展學校密切接觸人群的水痘疫苗免費應急接種,接種1劑次。
(3)中小學生視力綜合防控。100%學校建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落實學生健康體檢和視力監測制度;全年開展2次全市中小學生視力篩查;縣級及以上綜合醫院100%開展眼科醫療服務,制定實施中西醫一體化綜合治療方案;實施45所學校採光照明、課桌椅和黑板改造提升計劃;構建完善的健康教育體系。力爭2020年全市中小學生近視率比2019年下降1個百分點。
(4)青少年兒童脊柱健康關愛工程。為20000名青少年學生進行脊柱健康公益普查,積極做好脊柱健康知識公益宣傳、脊柱側彎糾正指導等服務。
優化養老服務
(1)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城鄉覆蓋率分別達80%和47%。
(2)為全市10萬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務料理、精神慰藉等居家上門服務。
(3)為2000戶困難老人提供居家適老化改造。
(4)為3000人提供社區康復輔具租賃服務,提升社區康復輔具租賃服務點建設水平。
(5)優化整合老年人免費體檢服務。將65歲以下享受城鄉居民養老待遇的15萬人納入免費體檢服務範圍,實現企業退休人員和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人員健康體檢全覆蓋。
文旅惠民工程
(1)常州市圖書館新館、常州美術館及相關配套服務設施建成開放;新建「秋白書苑」2個。
(2)組織60場專業文藝院團演出、2000場優秀群眾文藝團體演出到基層社區。
(3)實施農村文化「三送」工程,全年送戲1000場、送電影10000場,送書50000冊。
(4)舉辦精品藝術展覽50場次,社教活動和公益講座150場次。
(5)常州大劇院發放免費惠民票不少於5000張,基層公共文化機構提供公益培訓100期次,受益群眾3萬人次。
(6)開展文旅惠民月活動,組織全市3A級以上封閉式景區針對常州市民推出門票半價特惠活動,組織1000名全市「最美逆行者」代表免費一日遊,開通鄉村旅遊免費專線車等。
軌道交通2號線沿線市容環境綜合整治一期工程
對軌道交通2號線13個站點周邊地區和部分站點間道路沿線(除延陵西路區間段外)進行綜合整治,其中鐘樓區段5個站點、天寧區段4個站點、經開區段4個站點。整治內容包括:站點周邊道路、市政管線、景觀照明、交通管理等基礎設施恢復和提升,口袋公園、綠化景觀的改造提升,公共運輸設施的改造提升,臨街建(構)築物外立面出新,廣告店招、空調室外機遮擋、環境衛生等附屬設施規範管理,提升城市家俱品位,優化公交線網,實現與軌道交通無縫對接等。根據軌道交通站點周邊現場情況,劃定非機動車停放區域,方便市民出行,規範停車秩序。
生態綠城建設
(1)實施長蕩湖生態清淤、滆湖淨化水質等3個生態源保護建設工程,實現增核2000畝。
(2)建設禮嘉公園、薛家鎮麗園路景觀工程等4個城鄉公園綠地工程,實現擴綠1000畝。
(3)推進沿江生態廊道、新運河安基段、大運河南岸等4條生態廊道和3條生態綠道建設,實現連網20公裡。
城市河道水質提升工程
(1)核心區(關河及古運河包圍區域)管網完善提升。對桃園路西側、西水關橋周邊等3個入河排口進行汙水截流,加強對核心區管網、排口的排查和管理,整治雨汙混接、私拉亂接等現象。
(2)強化水質監測。安裝重點點位水質自動站4座,實時監控水質變化。
(3)河道生態修復。對北市河、西市河、鎖橋河3條河道實施底泥處理及生態修復項目。
(4)「五好河道」建設。加強河道綜合整治,實施堤防達標、岸線整治,加大「兩違三亂」整治力度,提升沿岸景觀,建設20條城鄉「五好河道」。
棚戶區改造和老舊小區綜合整治
(1)實施16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其中溧陽市2個、金壇區2個、武進區3個、新北區2個、天寧區3個、鐘樓區4個,整治內容主要包括改善小區環境衛生、建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樁等。
(2)實施棚戶區(危舊房)改造,新開工6800套,其中溧陽市1000套、武進區500套、新北區4000套、天寧區300套、鐘樓區1000套。
交通暢行工程
(1)加強常規公交與軌道交通銜接,圍繞軌道交通站點,優化調整公交線網規劃15條以上,根據軌道交通運營時間,有效地提前和延遲公交運營服務時間,延伸軌道交通兩端站點與周邊鄉鎮有效連接。
(2)完成農村公路提檔升級35公裡,農橋改造16座。
(3)完成31公裡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其中茅山旅遊大道21公裡、上阮至340省道旅遊線等旅遊公路10公裡。
(4)停車便利化工程。全年新增停車泊位1.1萬個,其中溧陽市1000個、金壇區1800個、武進區1100個、新北區1000個、天寧區1500個、鐘樓區1700個、經開區900個、軌道交通沿線站點停車泊位2000個。公共停車泊位接入「智慧停車平臺」總數達5萬個,市區範圍內具備條件的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停車設施開放共享並接入「智慧停車平臺」。
穩定和擴大就業
(1)城鎮新增就業9.1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5萬人。支持大學生創業2000人,全市採集、開發就業崗位30萬個,其中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6萬個。
(2)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完成職業技能補貼培訓13萬人次。(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