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青蛙躥紅以前 這款佛系手遊已經開始思考人生

2021-12-17 遊戲日報

很難想像在去年底,大家還在討論李澤言、白起幾個「野男人」,轉眼間卻被一隻相貌平平、人畜無害的小青蛙刷屏。朋友圈和微博上鋪天蓋地都是關於《旅行青蛙》的攻略,蘋果商店裡甚至出現了青蛙版「跳一跳」、青蛙版過馬路等各種青蛙題材山寨遊戲。

青蛙在國內儼然成為繼熊貓之後的第二種國寶,這已經遠遠地超出了遊戲製作團隊的預期。數據顯示,《旅行青蛙》在蘋果商店的下載量已經超過1000萬,其中95%來自中國。也許遊戲本身並不十分出彩,但它讓我們看到了「佛系玩家」在國內是一個多麼龐大的人群。

佛系玩家不看重勝負,對他們來說規則越少越好,越簡單越好。如果我們用這樣的要求來審視遊戲,不難發現很多放置類、IO類的遊戲具有許多「佛系遊戲」的特徵,這也是為什麼像《球球大作戰》這樣的遊戲,能在推崇「佛系」和「養生」的90後、00後當中大行其道。

2015年《球球大作戰》不聲不響地出現在蘋果商店,並沒有在營銷推廣上花費多少力氣,卻依靠簡單易操作的玩法迅速走紅,DAU在不到半年時間裡突破100萬,並在次年6月實現累計註冊用戶突破一億大關,爆發式的增長已經能看到一款「網紅手遊」的影子。

 

2017《球球大作戰》全球總決賽現場,為戰隊應援的女玩家

部分手殘的女性玩家喜歡它在操作上的低門檻,享受收集樂趣的玩家也能在偌大的地圖裡偏安一隅、與世無爭,這款遊戲就這麼悄悄地火了起來。別看球球的愛好者當中有近五成都是00後,他們已經透過遊戲看透了人生。佛系玩家的城府你猜不透,在遊戲論壇上,能看到有的玩家甚至總結了一套球球的人生哲理:

1.不要因為一次被隊友坑的經歷就拒絕合作:人總有踩狗屎的時候,卻不能因此失去信任別人的能力。

 

2.高手不會計較細碎的損失,他們總是著眼於更大的目標。

 

3.選擇隊友不迷信表象:球大不一定會玩,球小也可能翻盤。

4.所得皆是身外物,因為很可能在最後幾分鐘失去所有——所以要學會拿得起放得下。

 

5.體積越大,視野越遠:所以人生需要沉澱。

6.過於在意一時的得失,最終會在憤怒中變得無情。

7.球的體積與移速呈負相關。所以別吃得太胖,你會連路都走不動。

 

對於這樣一款佛系手遊,有玩家評價道,「這個遊戲我想玩就玩,不想玩放兩三天也沒有關係,不用肝活動也不用可憐巴巴地計算體力消耗,也不用擔心退環境之類的窘境」。

 

2017《球球大作戰》全球總決賽奪冠現場

對於深度玩家來說,他們口中更多地會討論「四分秒合」、「交叉吐球」、「踏球」等各種玄乎的概念,但最可貴的是遊戲為「鹹魚玩家」留有足夠的空間,只要「大球吃小球」的底子還在,玩家就能隨時體會一份簡單的快樂。這就像小時候經常去的小公園,每次能都讓孩子們玩得盡興,不管你來不來,它永遠在那裡等著你。

佛系玩家對休閒遊戲的情有獨鍾,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著他們對生活、對人生的態度。很多人希望生活像田園牧歌一般愜意,可現實往往不能順遂。所以他們選擇去星露谷,選擇去養青蛙,選擇去球球裡體驗被00後包圍的年輕煥發的感覺。只要這種需求一直在,像球球這樣的遊戲就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佛系玩家。

佛系玩家一直在,遠遠早於「佛系」成為熱詞。2017年《球球大作戰》的用戶規模突破3億,DAU達2500萬,在App Annie2017年的數據報告中已經入圍中國iOS下載量Top10。體量越來越大,也意味著「佛系」不再是玩家的唯一需求。在給佛系用戶留足空間的基礎上,更具有技巧性和競技性的玩法和遊戲模式加入到遊戲當中,迷霧模式、團戰模式和剛剛推出的星際大獎賽,強化遊戲玩法的多樣性,與此同時為有社交需求的玩家搭建更加完善的社交系統。

 

2017《球球大作戰》全球總決賽現場

自2016年起,《球球大作戰》開始舉辦電競賽事,這款休閒遊戲開始顯露與佛系截然相反的另一面。初次涉足移動電競領域,《球球大作戰》就實現了2016年全年累計觀賽3億人次,並於2017年初成功舉辦全球首個萬人國際移動電競賽事。2017年《球球大作戰》職業聯賽僅春秋兩季的觀賽人數就達到4.5億。

一直以來,我們習慣用不同的類型來劃分各種遊戲,然而像球球和養青蛙這樣的遊戲給我們看待遊戲的另一種角度,玩家的需求一直在變,有的人淺嘗輒止,有的人迷戀數值和操作,準確地判斷並捕捉這些需求,以滿足玩家越來越挑剔的胃口。

相關焦點

  • 旅行青蛙 | 玩家狂刷上億三葉草,佛系手遊也難逃外掛侵蝕?
    兒子回家沒去哪旅遊啦拍了什麼照男人養不起刷草有風險作弊需謹慎狂刷21億手機變磚機養蛙不容易兒子回家啦佛系養蛙記對象只寵蛙以上就是你2018年初關鍵詞
  • 一個養青蛙的「佛系遊戲」憑什麼超過《王者榮耀》、《戀與製作人》成為遊戲下載量第一?
    作者/陳舒瑋 編輯/夏清逸本文共3422字,所享閱讀時間6分鐘當越來越多的手遊想盡一切辦法挽留玩家,通過多樣的玩法來增加玩家的在線時長和氪金率時,一款養青蛙的「佛系遊戲」《旅かえる(旅行青蛙)》,卻擊敗了如《王者榮耀》、《荒野行動》、《戀與製作人
  • 《青蛙旅行》漢化版來了!佛系手遊炸裂の姨母心!
    2018年的朋友圈被一隻醜萌醜萌的小青蛙刷屏了。大家拋棄了自家後院的雞,前院的貓開始了新一輪的養蛙潮,養蛙=養娃,我這被炸裂的姨母心啊。
  • 除了《旅行青蛙》還有哪些 讓你靜心的十款佛系遊戲
    今天我們給大家帶來了10款佛系遊戲,讓各位在上班之後收一收心,來點佛系養生的遊戲才好啊!1.《旅途》《旅途》是首發於2013年PS3平臺的冒險遊戲,本作由華人遊戲製作人陳星漢創作。遊戲中玩家要扮演一個穿著紅色長袍的僧侶角色一路爬上聖山。
  • 你們愛不惜手的《青蛙旅行》遊戲,居然是日本的「生育意願測試器」!
    也許就是承載著這個意義,青蛙旅行這款遊戲在日本並沒太受歡迎。那麼尷尬來了,日本的一款「催生工具」居然成為中國的人們遊戲,是證明了我們婦女生育欲望超強嗎?!啊?!你還不了解這款青蛙旅行的遊戲?那麼繼續往下看吧。
  • 《旅行青蛙》徵服中國人!陸媒分析佛系世代:內心孤獨的人越上癮
    相信大家這幾天應該被日本手遊《旅行青蛙》給洗版了才是,這害小編也忍不住一起下載來養蛙,連對面原本害怕青蛙的仙女咪也被成功推坑了!這款遊戲玩法簡單、不耗時又沒有競爭性,因此深受許多人喜愛,連有著忙碌日程的藝人們也都開始在玩。
  • 佛系青蛙小遊戲火了,背後套路也很深
    打開App Store,這款叫做《旅行青蛙》(旅かえる)的遊戲已經到達免費榜第二的位置。網上的女人分兩種,一種是雲養男人的,一種是雲養貓、青蛙等萌寵的。與《戀與製作人》等不同,《旅行青蛙》不需要處心積慮地去通關打怪、推進劇情,只要靜靜地等著、偶爾去看一看,等待一次次驚喜就好,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疏離但溫暖,例如:其一,《旅行青蛙》的原名是「旅かえる」,「かえる」是青蛙的日文假名,也是歸來(帰る)的讀法。
  • 佛系養成類遊戲你玩過那些?這幾款遊戲最值得入手
    大家是不是厭倦打打殺殺的遊戲了,想玩玩輕鬆佛系的養成類遊戲了嗎?今天小皮就給大家帶幾款佛系的養成類遊戲,讓大家在遊戲中平靜下來找到真正的快樂! 旅行青蛙 青蛙旅行漢化版是一款畫風可愛的治癒向小清新手遊,由《
  • 這群女人除了泡男人還養起蛙兒子,佛系《旅行青蛙》走紅免費榜第二
    如果說《戀與製作人》勾起了女性玩家的少女心,那麼這款模擬遊戲《旅行青蛙》(旅かえる)則激起了女性玩家天生的母性。
  • 這款養青蛙的手遊,竟讓我體驗了一把當媽的感覺
    吃的都放好了啊,這娃怕不是傻了吧?」「我的呱已經出門至少三天了,我該怎麼辦…T T」「崽總是在家削木頭,是不是準備出去幹架啊?」這隻讓妹子們心心念念,時不時要打開手機看一下的青蛙,就是來自《貓咪後院》公司的新作——《旅行青蛙》。
  • 當佛系小蛙遇到佛系國家:旅行青蛙來到愛爾蘭,這貨都幹了些啥?
    相信大家都已經感受到了,最近一款養生類的佛系遊戲「旅行青蛙」,炸出了微博和票圈無數空巢老人和親媽黨。多少「90後的老阿姨們」,一夜之間卻多了一個活蹦亂跳的親生兒子。兒啊,什麼時候回家啊兒啊,別宅家裡這麼久不出門啊兒啊,碰到合適的就帶回家裡吧連身邊70後的大叔都開始玩了。而且這款日本遊戲更是衝上了中國區免費遊戲榜的第一名,力壓荒野行動和王者榮耀!
  • 這款養青蛙的遊戲,可能把你的人生也展現出來了
    現在,這款遊戲的浪潮還沒過去,另外一款遊戲又刷屏了。這是一個來自日本的,養青蛙的遊戲,叫做《旅行青蛙》。本來小藍以為,這款遊戲會和之前的跳一跳以及頭腦王者這種小遊戲一樣,刷一遍朋友圈,熱度也就過去了,所以在開始成為現象的時候,也沒怎麼關注。
  • 佛系遊戲又火了?那你必須要知道《球球大作戰》| 遊戲論壇
    一時間,所有人都開始了「養蛙生活,」而像《旅行青蛙》這樣的「佛系遊戲」,則再次成為了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 何為佛系遊戲? 就像它們的綽號一樣,「佛系遊戲」指的是一些玩法新穎,節奏輕鬆,能夠讓人在玩的過程中產生極大愉悅感的遊戲。
  • 大數據一探佛系養蛙用戶畫像:90後、女性、單身
    雖然蛙崽在旅行途中會與小蝴蝶、小倉鼠之類的朋友一起遊玩合影,但是當它在家,有蝸牛之類的朋友在來看望它時,也並不出來見面寒暄,就這樣屋裡屋外,各自安好,頗有點歲月靜好的佛系風範。不同於射擊遊戲瘋狂掃射擊敗敵人的快感,在等待蛙崽回家的過程中,玩家的心裡有了一種淡淡的牽掛,一種屬於自己的安寧。在筆者做的調研中,大部分的人選擇這款遊戲的原因都在於省心與溫馨。
  • 減肥,向佛系青蛙學習!
    這段時間朋友圈,被「旅遊青蛙」刷了屏,大家都為蛙兒子操碎了心,這款遊戲其實比「連連看」的邏輯還簡單,但是還是擊中了很多人的罩門。有報導稱這款遊戲開發者是為了測試日本玩家是否願意生寶寶,沒想到一下火遍全球。蛙兒子出去旅行擔心什麼時候回來,的確類似父母的心態,不過更多的玩家是喜歡這種付出就有回報的感覺,畢竟不管浪多久,他終究會回來。
  • 最近刷爆朋友圈的《旅行青蛙》究竟是什麼來頭?
    直到2017年11月,Hit-Point上線了一款全新的放置遊戲《旅かえる》(以下暫譯為《青蛙旅行》)。這款遊戲不知不覺中在彼岸的中國引發了新一輪的熱潮,這似乎宣示著收集放置類的王者又回來了。》上線了,然後馬上下載投入到養青蛙兒子的大軍中。
  • 養娃不如養蛙,這款手遊讓你體會老母親的牽掛
    最近有個佛系遊戲火了,叫旅行青蛙。遊戲超簡單,簡單到一開始我都以為打開方式不對。
  • 《妖精的尾巴 力量覺醒》評測:一款「佛系」卡牌手遊
    更「佛系」有趣的卡牌手遊在如今魚龍混雜的手遊市場環境下,《妖精的尾巴 力量覺醒》憑藉著出色的IP還原度,以及對卡牌經典玩法的思考,成為一股脫俗的清流。冒險系統對於放置元素,不少玩家覺得它挺有意思的,但樂趣點究竟在哪裡,卻又說不太清。
  • 每一個玩旅行青蛙的人,都有一個佛系靈魂
    最近沉迷「旅行青蛙(旅かえる)」手遊的人,幾乎佔據了朋友圈半壁江山,每天就看到那麼一群空巢老母親
  • 佛系遊戲《旅行青蛙》玩了好幾天還糊裡糊塗的丨圖片、稱號搜集齊了嘛?
    時下,「佛系」遊戲《旅行青蛙》已經成為了年輕一代玩家的新寵,這款靜置系遊戲和紅極一時的《王者榮耀》等不同,並不需要用戶進行各種冒險、頭腦風暴,整個遊戲過程相當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