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考研人數連年增加,2018年就有近250萬人報名考研,2019年報名人數290萬人,2020年報名人數341萬。
有調查顯示,逃避就業、通過考研提升就業競爭力、所讀專業需要讀研等等成為大學生選擇考研的主要原因。
以下是學姐整理的不考研相對難有出路的6類專業,快來對照看看有你的專業嗎?
1.醫學類
醫學類專業,尤其是臨床醫學,如果不考研就等於未來的路直接被限制了。
醫院現在招人的要求基本上都是碩士學歷及其以上,尤其是三甲醫院,學歷要求更高。醫學專業讀研基本上都是標配,很多醫科大學或者醫學部的醫學專業都是本碩連讀的,有的甚至是碩博連讀。
醫學專業本科階段學的基本是理論,大而全,沒有深入地學習。讀研可以跟著導師更深入學習,做各種實驗,使得知識儲備更加豐富。研究生畢業後基本上進入醫院是沒問題的。
2.生物工程、生物科學
生物工程聽起來比較高端大氣,正如很多人所想,這個專業確實非常高深,本科畢業根本學不到什麼東西,此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的確是很難。
雖然國家關注生物工程領域的研究,但是目前民間根本就沒有幾家成熟的生物領域企業,所以大多數本科生畢業後就面臨失業。
只有去考研後,提高了自身門檻,才有出路。如果想找到滿意的工作最起碼也得碩士畢業,即使是碩士畢業,工資也不是很高,這又迫使大家接著讀博。
3.材料
材料學屬於傳統的工科中的基礎,下面細分為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以及金屬材料工程等專業。
因為材料類專業本科階段學的東西比較雜,交叉得比較多,真正學到的技能其實不多,又是屬於傳統行業,所以本科畢業後,就業面比較窄,而且工資不高。
材料類專業讀研的話基本是納米科技、光電材料、環境薄膜、人工智慧及晶片材料等方向,這些方向現在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各種科技公司、航空航天企業都需要,可謂前途光明。
4.金融
金融類專業從很多年前就開始火,一直火到了現在,所以每年從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的學生數量那也是數不勝數,可是高端金融人才數量卻很少。
一方面每年畢業生數量龐大,就業市場供大於求,本科學歷幾乎沒有優勢,另一方面本科學的知識不足以應付就業的需要,直接就業的話,在證券公司裡一般都是跑腿的。
所以金融學本科生大部分都是讀研究生,選擇金融學的細分領域進行學習,形成系統知識,畢業後做證券分析、私募等工作。
5.法學
法學,也是考研熱門專業。
原因之一是其招生人數多但就業卻沒跟上,目前我國本科階段,有490所高校開設有法學專業,每年的法學本科畢業生超過10萬人。本科階段學的都是基本法律,大而雜,很多高校都沒有深入地剖析。
法學專業的大學生本科畢業後,一般都是兩條路:一、考公務員,二、考研。在研究生階段,法學專業開始細分,學生可以往更細小的領域發展,精耕細作,三年下來,真正地對自己的領域有所見解。研究生畢業後,工作就沒有任何壓力。
6.工程力學
工程力學並不是大家平常提及很多的工程專業,工程力學要高端很多,主要就是社會上大工程的設計,比如:橋梁、水壩、鐵路等等工程,這關乎著一個工程的成與敗,絕對不是一件小事,所以一般社會上需要的都是研究生以及更高學歷的專業人才,不允許有一丁點的差錯。
所以工程力學專業的同學們就一定要做好讀研究生的準備,這也許還是最低學歷呢。
看完這些專業,有的同學可能會問「我想學的專業考研需求比較大,但是我自己不確定要不要考研啊?
每個人情況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論告訴大家到底是考研好還是工作好。不過這裡可以給大家幾個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考研還是工作?
1.評估自身能力
讀研從來都不是一件非常輕鬆的事情,在進行選擇之前,要自我審視:我是否適合研究某些專業知識?我是否對某專業擁有較大的興趣?
適合讀研的人具有以下特徵:想要在專業領域取得一番成就,更耐得下心去讀書學習,對所考的專業懷抱著強大興趣又有能力學習,喜歡讀書。
適合直接進行就業的人具有以下特徵:比起理論學習和在校研究更喜歡在外實戰,想要更快地積累工作經驗,熱衷於不斷接受工作上新的挑戰。
2.對學歷是否期待
考研是直接提升學歷、「洗白」本科學歷最直接的途徑。對於選擇考研的理由,最多的就是為了以後好找工作。畢竟現在非常多的企業在招聘簡章上明確標出985/211學生優先,甚至有些崗位要求研究生學歷以上。就業市場裡,這種對學歷和學校的嚴格要求,使得很多普通院校的同學失去非常多的就業機會。
而對於很多選擇跨專業考研的同學來說,考研是一次重新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的機會。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是很多同學選擇考研的最大原因。
3.家庭經濟是否允許
考研其實是件又費時又費錢的事兒,報班、報考,更別論比人還高的複習資料——都是錢堆出來的。一旦考上了,再讀幾年研,不僅沒有工作收入,學費和生活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對於家庭條件不好的考生來說無疑都是負擔。而且,萬一一次沒有順利上岸,想就業的話可能會錯過企業招聘的黃金期,錯失好的工作良機,這些成本都需要考量。
4.未來的職業規劃
這是最關鍵的考慮之處。如果你選擇考研是為了更好的就業,那就要和未來的職業規劃聯繫起來。很多工作具有學歷門檻,例如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專業,那你就必須要去考研。但是有一些工作更加注重工作實戰經驗和技術能力,對於學歷反而沒有太高的要求。這個時候你就要結合自己的職業規劃選擇考研還是工作。
從薪資的整體情況來看,碩士薪資整體上比本科生要高一些,但不同行業有很大的差異。在技術性要求比較高的行業中,企業對人員的學歷要求較高,考研不管從薪資上還是以後發展上都要比本科生好很多。但對於那些非技術類工種中,企業更加偏愛的是本科生。考生們在報考時,要根據自己的專業情況來自主選擇。
5.目光放長遠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比較客觀、現實的問題,在做選擇時也應該把目光放長遠,畢竟你的職業生涯很長,不止兩三年。
三年工作經驗和零經驗,這是本質區別;但是到了五年或以上,三年工作經驗帶來的差距已經微乎其微,這時候本質的區別就變成了:資深、本科學歷和資深、研究生學歷,後者的優勢一目了然。這個時候,學歷的差距就很難補上了,這是你一生的優勢。
如果考研這個事情屬於你的人生目標,你將研究生學歷劃入人生的必修課的話,那麼一定要早做準備。趁著自身條件最好的時候考研,是最優選擇。
以上這些因素希望大家可以綜合考慮。
公眾號菜單欄新增網課查題入口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