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消費金融App隱私權限調查:用戶拒絕讀取通訊錄就沒法貸款

2020-12-14 網易新聞

作者 | 金融觀察團

來源 | 金融觀察團

伴隨消費金融、網際網路金融飛速發展,金融類APP多次爆出用戶隱私洩露等侵害事件,成為消費者和監管部門重點的關注。

最新消息是,3月15日,央行官方微信以圖片形式點名了八大類金融套路,其中之一就是「被洩露的個人信息」。

此前央視「315晚會」就提到,大部分手機上的APP在使用前,都必須強迫用戶同意自己的定位、麥克風、照相機等權限可以被APP使用。除此之外,部分APP還存在竊取個人隱私等有害行為。

近期,金融觀察團將在消費金融領域內開展系列報導,首先從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旗下的IOS版本借貸APP開始,針對不給權限不讓用、強制讀取通訊錄、是否允許銷號三項業內主要關注點進行調查,還原行業現狀。

首期研究的對象,是興業消費金融旗下的「空手到」APP(IOS)版。

持牌機構也照樣:不給權限不讓用

金融觀察團下載興業消費金融的借款平臺「空手到」APP後,打開APP,頁面就顯示,「APP需要讀取以下權限才能正常使用」,而讀取的內容包括六大項:即電話權限、存儲權限、定位權限、相機權限、信息權限、通訊錄權限,其中通訊錄權限包含讀取聯繫人,用戶快速錄入。


筆者嘗試取消藍色圓框中的「」,但並不能取消。

點擊知曉之後,即出現《空手到應用隱私保護政策》,如果點擊 「拒絕」,就顯示「如拒絕同意隱私保護政策,將無法使用,請知悉。

金融觀察團又用另一部iPhone手機驗證上述權限,顯示的結果完全相同,也是不給權限不讓用。

值得注意的是,「不給權限不讓用「一直是APP違規的重災區。2020年年初,工信部公布的第二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名單,15款APP被要求限期整改。這些APP的問題主要涉及私自收集個人信息、過度索取權限、私自共享給第三方、帳戶註銷難等。其中金融類APP「飛貸」被點名,原因就是「不給權限不讓用」。

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亞指出,《網絡安全法》明確規定,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因此,金融借貸類APP超出範圍強制用戶開放通訊錄權限、「不給權限不讓用」等,是違法違規的。

他表示,侵害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可視情節,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百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而在註冊階段,《用戶隱私協議》顯示,興業消費金融收集的信息更多。在「借款資質審核、信用及償付能力審核評估」中,顯示要收集真實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信息、聯繫電話、電子郵箱、婚姻狀態、通訊地址、學歷信息、職業信息、收入狀況、貸款情況、銀行帳戶信息、緊急聯繫人信息、常用設備信息、人臉識別信息、徵信報告信息等。

李亞指出,按照規定,金融借貸類APP最小(必要)權限範圍僅有存儲權限一項;且當收集的個人信息超出服務類型的最少信息時,超出部分的個人信息,App 應逐項徵得用戶明示同意。

可以拒絕訪問通訊錄,但拒絕就沒法貸款

強制訪問通訊錄,是業內深受詬病的一點。在獲取借款人通訊錄信息後,不少借款機構違規採取「爆通訊錄」等催收方式侵害借款人合法權益。

那麼,作為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興業消費金融表現如何?

金融觀察團發現,在強制讀取通訊錄這塊,興業消費金融的設置「繞了個彎子」。根據《用戶隱私協議》,消費者可以在設備的設置功能中選擇關閉部分或全部權限,來拒絕平臺收集個人信息。可以關閉的權限有精準地理定位、簡訊權限、麥克風、相機、通訊錄。

於是,筆者在手機設置裡關閉了通訊錄、相機權限。 但現實呢?在試圖辦理貸款時,金融觀察團首先要完成實名認證,需要使用到曠視旗下的FACE++人臉識別,就必須開啟相機權限。

下一步,若要辦理貸款,「空手到」顯示要求填寫三個聯繫人信息,包括朋友、同事等。筆者如果選擇「暫不設置」通訊錄權限,就根本無法填寫聯繫人的手機號碼,「請允許到訪您的通訊錄(用於聯繫人快速錄入),否則會影響您的後續操作」。但實際情況是,「空手到」只允許「選擇聯繫人的手機號碼」,無法手動輸入。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6月,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網絡安全實踐指南――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基本業務功能必要信息規範》(下稱《規範》)首次明確,金融借貸類APP所收集的必要信息有手機號碼、帳號信息、身份信息、銀行帳戶信息、個人徵信信息、緊急聯繫人信息、借貸交易記錄等七項。其中,「緊急聯繫人信息」僅限兩人,用於逾期不還情況下進行催款,且應允許手動輸入,而非強制讀取通訊錄。

筆者諮詢了興業消費金融的客服人員,多次強調不讓讀取通訊錄不給用問題(已錄音)。該客服人員要求筆者提供身份證號、姓名、所在單位等個人信息。並表示,「空手到」那邊的話,是需要選擇「開放信息」才能辦理,後續辦貸款必須填寫聯繫人信息。

此外,該工作人員還指出,要辦理貸款並不是僅僅線上提供信息即可,線上只是做一個預約申請,客戶經理會聯繫筆者,線下還要提供半年穩定的工作收入證明、代發工資流水、公積金等信息。

李亞對金融觀察團表示,在通訊錄非為金融借貸類APP採取用戶個人信息必要範圍的情況下,用戶拒絕讀取通訊錄就無法辦理貸款,是變相的強制用戶開放通訊錄權限、強制採取用戶個人信息的行為,同樣是違反相關規定的

客服稱可以銷號:三個工作日內處理

根據興業消費金融的隱私設置,消費者可以聯繫400電話協助進行帳戶註銷。註銷帳戶後,興業消費金融將停止提供服務。除法律法規另行規定外,興業消金將刪除消費者個人信息或對其進行匿名化處理。

於是,金融觀察團向興業消費金融客服人員提出了「空手到」APP銷號請求。其客服人員表示,確定可以銷號。可以幫忙登記,三個工作日內會有後臺人員聯繫辦理銷號。

至於三個工作日內有沒有客服人員聯繫筆者、能不能確認銷號,筆者將繼續跟蹤報導。 根據聚投訴的投訴信息,興業消費金融投訴量投訴量371條,解決率77.9%。而最近的一次投訴,就是「網爆通訊錄對我的父母親人朋友」,且顯示在「處理中」。

興業消費金融是經中國銀監會批准成立的全國性消費金融公司, 2014年12月23日正式成立。根據其官方網站,截至目前,已在泉州、福州等地區設立30家一級事業部,並在50多個城市展業,業務半徑基本覆蓋我國經濟發達地區。

根據媒體報導,興業消費金融主要依靠線下直銷團隊「上門收件、親核親訪」來展業。截至2019年上半年,其線下業務貸款餘額230.39億元,在總貸款餘額中佔比81.75%。

金融觀察團認為,鑑於隱私權問題是金融APP的通病,作為持牌消金機構,興業消費金融的隱私保護問題相對於很多金融科技機構確實嚴密一些,比如客服表示可以銷號。

但作為持牌機構,興業消費金融更需要承擔起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重任,合規運行,在行業內形成表率。

慶幸的是,隱私侵害愈加嚴重的背景下,監管機構針對APP的規範行動持續深化。根據北京商報統計,從2019年7月-2020年1月,相關部門針對App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至少進行了7次公開點名,且每次都有知名App在列。

在金融領域,還央行下發了《關於發布金融行業標準加強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體安全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強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體安全管理,並同時下發了《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體安全管理規範》。


李亞律師表示,我國目前有多部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規範性文件來保護用戶個人信息,譬如《刑法》、《民法總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網絡安全法》、《電子商務法》;但是立法相對分散、懲罰規則也並不完善。建議應細化相應的公民個人信息使用標準,規範目前的灰色地帶,加大侵害公民個人信息行為的懲罰力度。

文中觀點系作者自身觀點,不代表消金界平臺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裝個手電筒APP都要讀取通訊錄,權限被濫用或洩露用戶隱私
    裝個手電筒APP都要讀取通訊錄,權限被濫用或洩露用戶隱私 馬化展/羊城晚報 2017-08-11 17:23
  • 多數金融借貸APP未遵循「最少夠用」原則
    如移動手機貸、榕樹貸款等;還有一類是在用戶申請貸款過程中,出現相關提示,如提請用戶允許APP訪問其通訊錄,否則無法進行後續借貸操作等。此種情況較為普遍,包括原百度金融信貸服務品牌有錢花、蘇寧金融任性貸、國美易卡、小米貸款、海爾消費金融的夠花、360借條等;再有一類則是在用戶點擊輸入緊急聯繫人信息時,在未收到明確提示的情況下,APP默認打開其通訊錄。
  • 3.15直擊 興業消費金融、捷信消費金融的小聰明與大危機
    聚焦新興金融,一波波用戶的吐槽秀,正在讓粗放經營、野蠻生長的從業者,迎來算帳時刻。 比如興業消費金融。 公開信息顯示,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以下簡稱「興業消費金融」),成立於2014年12月,控股股東興業銀行持股66%。依託平臺優勢,已設立30家一級事業部,覆蓋50多個城市。
  • 手電筒也要求訪問通訊錄?APP為何要動我的信息
    大部分應用都需要讀取位置 手電筒也要求訪問通訊錄   1月3日,支付寶開放年度個人帳單查詢之後,芝麻信用「搭便車」讓消費者「被選擇」授權獲取個人信息的事實在網上曝光。隨後,中國人民銀行約談支付寶和芝麻信用。近日,關於一些APP過度索權和個人金融信息安全的話題成為輿論焦點。
  • 蘋果更新App 隱私保護說明 下載前可充分了解隱私權限
    【環球網智能報導 記者 張陽】在今年6月舉行WWDC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公司提出將會把應用程式的權限需求前置,以此來進一步改善隱私安全。也就是說,蘋果公司在App Store中把應用的權限需求做成類似食品上的營養信息標籤,讓用戶在下載前就充分了解到,該應用會涉及到哪些權限。
  • 小心隱私被手機App「偷窺」
    這些App的主要問題在於,申請了發送簡訊、錄音、撥打電話、讀取聯繫人、監控外撥電話、重新設置外撥電話的路徑、讀取通話記錄等敏感權限,卻未在應用中進行使用。餓了麼涉嫌讀取通話記錄涉及的39款App,共有37家來到現場,部分企業代表做出了回應。「一嗨租車」表示,「簡訊權限是開發時的失誤造成的,但並未去用,也沒有運用的場景,在新版本中已去除」。
  • 使用APP隱私被獲取?蘋果用戶新功能可查詢
    相信我們曾經或許看到類似的這麼一條新聞,某人使用一款APP隨後個人隱私洩露而導致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造成損失或者我們經常接收到推銷電話。 而對方對我們的信息很了解等,造成這種現象絕大部分是因為由於我們對於APP默許的獲取權限並不了解。
  • 興業銀行等六銀行APP被警告「違法有害」 部分產品「霸道」:不給...
    在這24款APP中包括6個銀行類APP,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稱其「未向用戶明示申請的全部隱私權限,涉嫌隱私不合規」:《民生銀行》(版本5.12)、《興業銀行》(版本5.0.4)、《內蒙古農信》(版本2.4.6)、《內蒙古銀行》(版本2.0.4)、《海峽銀行》(版本2.4.8)、《鄂爾多斯銀行》(版本3.1.0)。
  • 流氓APP竊取用戶隱私?小米谷歌重拳出擊
    當代智慧型手機用戶太難了。每次下載 APP,打開 APP,都要膽戰心驚地給各位 APP 大佬遞權限。APP 呢,真當自己是大佬,不給就不讓用,非逼著用戶在「沒隱私」和「沒法用」之間做出選擇。除了用戶的授權,海外的安卓 App 還得過谷歌 Play 商店這一關。審核時,如果 Play 商店認為 App 的某個權限不合理,直接砍掉,相當於幫用戶點擊了拒絕。眾所周知,Play 商店沒有進入國內市場,國內也沒有哪個應用市場能像 Play 這樣,擔當 App 權限的守門員。
  • WEMONEY研究室日報:興業消費金融因違規發放貸款收50萬罰單;蔡劍波...
    來源:WEMONEY研究室(ID:wemoney1)因違規發放不符合消費用途貸款 興業消費金融收50萬罰單WEMONEY研究室訊 9月27日,泉州銀保監分局公布了一張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披露興業消費金融因未盡貸款「三查」職責,違規發放不符合消費用途貸款,被處以行政罰款50萬元,相關責任人楊宏平被給予警告
  • 用戶可拒絕APP跟蹤隱私,蘋果率先實現
    不過現在看來,蘋果將會在iOS 14.4系統中,允許用戶在使用APP時拒絕自己的隱私數據被軟體跟蹤收集,這也意味著在智慧型手機出現多年後,我們的隱私終於能得到保護了!事實上,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用戶多年,手機系統商也不是沒有進行改善。
  • 裝個手電筒App 竟然要用我的通訊錄?快把手機裡這些應用權限都關掉!
    都市快報好奇實驗室相信大家都有所察覺,現在用手機隨便下載個軟體,首次安裝它都要用戶同意各種權限,什麼相冊權限、定位權限、通信權限等等。有的App還特別傲嬌,不給就不給你用!那麼這些權限可以隨便給嗎?我們能不能不授權呢?
  • 安卓手機裝APP時為什麼總會索取那麼多權限?這些貓膩你得知道!
    通訊錄權限:就拿QQ這個應用軟體來說,QQ中有一個軟體功能:可以通過手機通信錄來選擇添加QQ好友,並且也能進行備份,以便換手機的時候可以很快的恢復你原來手機上的通訊錄,對於QQ的使用通訊錄權限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方便我們個人生活的,但是如果對於一切其他不正規的軟體,如果他麼你獲得了訪問你通信錄的權限,那麼很有可能你的通訊錄信息直接被盜走了
  • ...App個人信息安全方面違規被通報,中郵消金、順豐金融、嘉聯支付...
    包括在申請打開電話、位置、存儲等可收集個人信息的權限,以及收集用戶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個人敏感信息時,未同步告知用戶其目的;因用戶不同意打開非必要的相機權限,拒絕提供更換頭像的功能;未明示收集的用戶支付寶帳號、微信帳號、QQ帳號等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因用戶不同意打開非必要的位置權限,拒絕提供所有業務功能等。
  • 興業消費金融違規遭罰,旗下「小鯊貸」年化利率、產品信息不透明
    允許消金公司、汽車金融公司向屬地銀保監局申請將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降至不低於130%,汽車金融公司可以申請將貸款撥備率監管要求降至不低於1.5%。拓寬市場化融資渠道。支持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通過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開展正常的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增加資本補充方式。
  • 2021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校園招聘公告
    公司介紹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是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成立的全國性消費金融公司,是全球銀行品牌20強興業銀行集團控股的一級子公司,註冊資本19億元。依託興業銀行綜合性集團金融平臺優勢,興業消費金融憑藉雄厚的資金實力、高素質的創業團隊、優異的風控體系,通過技術創新、渠道整合、大數據應用等手段,已經打造起了國內一流的消費金融品牌。興業消費金融定位於中國「普惠金融領域的引領者」和「零售信貸領域的創新者」,為千家萬戶提供現代化的消費金融服務,提升社會大眾的消費能力,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 蘋果新隱私功能上線,180萬APP被影響,再不能濫用我們的信息了!
    這個摘要的主要內容,就是說明APP會讀取用戶的哪些信息,以及這些信息會被用來做什麼。在這個「APP隱私」條款裡面,蘋果將隱私信息分成了三類:用於追蹤您的數據、關聯到您的數據、不會與您關聯的數據。關聯到您的數據,就是各種APP上的用戶帳戶,設備標識符,還有其他的與用戶身份關聯的數據。比如手機通訊錄等,這部分信息其實更加重要,一旦洩漏,就很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詐騙活動,所以需要謹慎授權。
  • 卸甲盜賊獲取root權限竊隱私 騰訊手機管家首殺
    日前,騰訊手機管家率先截獲了一個偽裝成「通訊錄管理」軟體的手機病毒 a.privacy.yuoo.[卸甲盜賊],該病毒一旦安裝激活後,會自動獲取Root權限,並隱藏自身圖標,然後私自安裝惡意子包,子包上傳用戶手機相關信息;讀取並結束安全軟體進程,給用戶造成資費消耗和隱私洩露。騰訊手機管家建議,廣大手機用戶儘快下載安裝騰訊手機管家並進行全盤查殺。據安全專家介紹,卸甲盜賊病毒具有以下特徵:首先,獲取Root,權限隱藏自身圖標。
  • 貸時心動,還款傻眼——一些網絡貸款貓膩多!
    網絡貸款真如宣傳中那般美好嗎?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社交平臺上,網絡貸款廣告通過構建消費場景、誇大宣傳等套路,誘導借貸。  專家認為,不規範的網絡貸款營銷需加強治理,社交平臺也應加大對相關廣告的審核管理,人們也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借貸觀。  他根據社交平臺廣告借了一筆錢,還錢時傻了眼  「你還在用黑網貸嗎?
  • 81款APP存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問題:借點花、魔借等借貸應用在列
    金融虎注意到,大智慧、借點花貸款、運動賺、安信手機證券、魔借、時光分期、賺錢了等多款涉金融APP被列入通報名單。通告顯示,大智慧由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運營,問題包括:1.超出用戶授權範圍收集使用個人信息:以添加手機聯繫人為由申請打開通訊錄權限,用戶打開該權限後,上傳用戶通訊錄全部信息;2.在申請打開電話、存儲等可收集個人信息的權限,以及收集用戶身份證號等個人敏感信息時,未同步告知用戶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