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繪本大師,兒時本以為自己會一輩子做農夫或馬戲團小丑,結果卻因用牙籤搭出一座艾菲爾鐵塔,而被發現藝術天賦,從此開啟了作為藝術家的人生。
這位繪本大師就是《內德的運氣怎麼這麼好》的作者——雷米·查利普。
提起雷米·查利普,可能許多人不熟悉。事實上,他是與蘇斯博士同時代的繪本大師。
雷米·查利普,1929年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林。藝術家、作家、設計師、編舞家、劇院導演,THE PAPER BAG PLAYERS兒童劇團創始人之一。
他的第一本獨立創作的繪本《化妝派對》創作於1956年,這本書裡的小夥伴們用稀奇古怪的衣服、箱子、燈罩……將自己裝扮成不同的樣子來參加派對。
而他作為設計師、編舞家、劇院導演,一手創辦的紙袋劇團,靈感就來自《化妝派對》。
雷米·查利普在繪本歷史中有不可忽視的地位,也同許多繪本先驅人物合作創作作品。
他獨立創作的《雲來了,雨來了,大家去哪兒了》剛出版,與蘇斯博士《戴高帽子的貓》一起,被評為紐約公共圖書館傑出兒童讀物。
左:《雲來了,雨來了,大家去哪兒了》封面
右:《戴高帽子的貓》封面
《逃家小兔》的作者瑪格麗特·懷茲·布朗大家可能都熟悉,查利普與她一同創作了兩本繪本:《死去的小鳥》(1985年)和《大衛的口袋印度人》(1992年)。
而《胡蘿蔔的種子》的作者露絲·克勞斯,也與查利普合作創作了《月亮還是紐扣》(1959年),還有《多好的一天》(1967年)。
左:《死去的小鳥》封面
右:《月亮還是紐扣》封面
查利普還與貝蒂·麥爾斯合作創作《冬季裡的一天》,與桑德爾·斯託達德·沃伯格共同創作《一隻獨一無二美妙絕倫只屬於我的貓》,與傑瑞·約倫創作出《十三》等諸多作品。
左:《一隻獨一無二美妙絕倫只屬於我的貓》
封面,右:《十三》封面
除了與眾多童書大師合作,查利普還獨立創作了9本繪本。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內德的運氣怎麼這麼好》,自1964年出版以來不斷加印,長銷全球。
3歲+適讀
《內德的運氣怎麼這麼好》
(美)雷米·查利普
在《內德的運氣怎麼這麼好》這本書中,查利普巧妙地利用翻頁,講述了小男孩內德在趕赴「驚喜派隊」的路上經歷的離奇曲折的歷險。
真幸運,
一天,內德收到一封信,
信上寫著:「請來參加驚喜派對。」
每一個「幸運」都大得驚人,每一個「倒黴」也幾乎要命,戲劇性的演繹讓小讀者的心情如坐過山車般跌宕起伏,刺激過癮!
當然,內德最後順利抵達了「驚喜派對」現場,不過比起結局,過程一樣精彩。
查利普還用彩色、黑白交替的設計手法,直觀展現內德的「幸運」和「不幸」,就像舞臺劇一樣鮮明。哪怕是一本書,也設計得像舞臺劇一樣驚喜連連,充滿繪本大師的藝術巧思。
雷米·查利普在創作中一直探索「圖書」這一藝術形式的可能性。他尤其在意書本的翻頁所帶來的戲劇效果,並加以利用。
查利普曾說:「繪本裡每一頁都是一扇門,每翻一次,都會看到新的世界。」
讀《內德的運氣怎麼這麼好》的時候,讀者很難猜到下一頁會發生什麼。查利普確實讓讀者在每一頁都看到了新的世界。
對於3到6歲的孩子來說,畫面好看,故事有趣,也許就夠了,但《內德的運氣怎麼這麼好》是一本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常看常新的繪本。
中國有句老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電影《歲月神偷》中,也有一句臺詞:「一步難,一步佳;難一步,佳一步。」這些在成人看來也許有些苦澀的話,被查利普藏在了鮮亮的圖畫和有趣的故事中。
查利普沒有在孩子面前迴避世界不美好的一面,他用畫筆彰顯的,是在風雲變換的外界中,每一個人所能具有的人格力量。
那個時而佔滿畫面,時而小得可憐,不論是幸運還是不幸降臨,都樂觀又隨機應變的內德,正是每一個人的縮影。
雖然書名叫《內德的運氣怎麼這麼好》,但內德可不只是在靠運氣,他在天上能開飛機,在水裡能遊過鯊魚,在地上能跑過老虎,還能挖洞躲過老虎的追擊。看來內德不僅運氣好,還強大得令人不可思議。
不沮喪,也不停止奔跑的內德,好運與他相伴。
查利普總在探索「書」這樣一個載體可以是什麼,並在自己的每一本書中追求不同的呈現。他曾說,創造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從「別人眼中的無」裡,創造出存在。
《雲來了,雨來了,大家去哪兒了》就是這樣一部充滿探索性的作品。
極簡的筆觸,豐富的變化,
引導孩子觀察,認識事物,放飛想像力
3-6歲適讀
《雲來了,雨來了,大家去哪兒了》
(美)雷米·查利普
它講述了一場暴雨的降臨。書頁就像一個等待布置的舞臺,隨著翻頁,主角一個接一個出現,平靜而快樂的一天開始了。可遠處飄來的烏雲打破了這一切,雨下越下越大,大家都去哪兒了呢?
在故事的開始,查利普在一頁空白上寫道:「這是空蕩蕩的天空」。
從創作之初,查利普就在思考:畫冊可以沒有圖畫嗎?舞蹈可以沒有舞者嗎?
指著空白的頁面說這是天空,孩子就能看到天空,而那也果然是天空,因為翻到下一頁,就有一隻鳥兒飛來了。
簡單的線條,豐富的變化,紛紛登場的事物,翻頁帶來的變化讓孩子專注於閱讀。
查利普著迷於翻頁帶來的序列感,他喜歡讓一件事情緊跟著另一件,「下一頁,下一頁會發生什麼呢?」他喜歡讓孩子在看書的時候因為好奇迫不及待地翻頁,來打開另一個世界的大門。
當書頁上有了大自然,也有了一對父子和他們的房子,一場雨改變了陽光普照的天空。
「鳥去哪兒了?」「鹿去哪兒了?」簡單的問題,引導孩子觀察細節,大人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尋找。
大家都去哪兒了呢?
在查利普的空白頁上,一場大雨傾盆而下,在你的空白頁上,又有怎樣的可能呢?
查利普曾有一封手寫信,在信中,他寫道:
「我想要學習如何畫畫,所以去了藝術學校。我想要知道如何成為自由的靈魂,所以做了舞者。我曾經受傷,並需要淨化我的身體,所以學習康復法(瑜伽和冥想)。我想要簡化我的想法,所以學習寫作。我感覺到自己是生活中缺少音樂,所以學習唱歌……
我喜歡日落和瀑布。我喜歡看著事物生長,所以我喜歡被植物、孩子和充滿創造力的人包圍。我從我的朋友、愛人和一同創作的藝術家們那裡獲得勇氣……」
查利普一生都像一個孩子,玩耍著完成了許多事情。內德這個能跑過老虎、遊過鯊魚的繪本人物也許就是查利普本人的寫照,他從不沮喪,興致勃勃,總在期待下一頁的新世界,幸運無比。
本文作者:Ricky
排版:梅子
添加小助手微信:aixinshu2010,發送孩子年齡及最喜愛的愛心樹圖書,即可加入讀者群,分享閱讀心得、了解圖書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