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繳費年限不夠怎麼補救?
市醫保局相關人士為您支招
每日甘肅網8月11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近日,市民李先生致電本報稱,自己年底就要退休,但職工醫療保險繳納年限還差兩年,不知道有什麼辦法可以「補救」。他自己在網上搜了很多解讀相關政策的帖子,但幾乎一個帖子一個說法,更有甚者,同一篇文章中出現了自相矛盾、前後不一的情況,讓人越看越迷茫。李先生希望本報能尋求專業人士,幫忙答疑解惑。帶著這個問題,記者諮詢了市醫保局相關專業人士,看看醫保領域的專業人士是怎麼分析解讀的。
常規補救方式有四種
該專業人士表示,如果醫保繳費年限不夠,現在常規的補救方式有四種:一次性補繳、延遲繳費、轉為居民醫保、購買商業保險。他一一介紹和分析了在現有政策下,四種方式的利弊。該專業人士提醒:醫保政策切忌私自擴展,網絡上很多文章對政策的解讀出現偏差,就是私自將相關條文進行擴展解讀的結果。
「醫保繳納年限不夠的話,可以選擇一次性補繳所缺年限的經費,然後辦理退休。但退休後需要繼續正常繳納大病互助保險費用,才可以享受退休人員醫療保險待遇。」該專業人士說。他又特別強調了一點,某些公眾號對這條政策的分析「如果缺少的年限較少的話,可以選擇一次性補繳,但是如果缺少的年限太多的話,一次性補繳的費用就比較多」是不對的。醫保繳費受當年工資水平、物價水平、醫保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每個繳費者個人的情況也是不同的,這就造成每個人的醫保繳納費用各異,每年的繳納費用也不一定相同,不能以「如果缺少的年限太多的話,一次性補繳的費用就比較多」這麼簡單的一句話概括,還是要具體個案具體分析。
延遲繳費是一種權宜之計
退休時醫療保險年限不夠的,可以選擇延遲繳費。延遲繳費不需要自己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申請,只需要按照在職人員標準繼續繳納,等繳齊年份就可以了。這項政策本身也非常靈活:「比如你繳了幾年,突然有一筆錢可以把剩下的費用繳齊,那也可以一次性補齊的。」該專業人士說。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市醫保局工作人員並不能保證在繳費者補繳的這幾年裡,國家的醫保政策不會改變,所以有些文章中提到的「延遲繳費繳納的壓力會比一次性補繳小一些」的判斷,並無根據。「延遲繳費只能起到減少當下經濟壓力的作用,是一種權宜之計。」他說。
轉為居民醫保並不適用於每個人
對某些公眾號提到的「轉為居民醫保可以減小參保人壓力」等類似說法,該專業人士也從專業角度提出了質疑。他說,「缺少的醫保年限比較多的話,可以選擇轉入居民醫保」這種說法似乎有誤導讀者之嫌,因為轉居民醫保也需要綜合各種因素分析,並不是適用於每個人的,甲的情況適用於這一說法,但或許乙的情況就不適用。「缺少的醫保年限比較多的話,建議還是到當地政務大廳資詢工作人員,請他們根據你的情況幫助選取補繳方法。」該專業人士強調。
購買商業保險要慎重
至於購買商業保險這一途徑,該專業人士也提醒廣大市民:選擇一些重大疾病的商業保險要慎重。「如果要購買商業保險,必須要了解清楚保險的報銷範圍、保險的服務年限等信息。」他補充道。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申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