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45歲,前兩年工作不順心,經常憋在家裡喝悶酒、打遊戲,結果沒多久就開始發福,這兩年雖然工作還比較穩定了,但體重卻下不來了,足足達到了180斤的重量,而張先生的身高只有1米7,雖然他經常吵著要減肥,但總是沒有什麼成效,這兩年開始身體走下坡路,各種指標都出現了異常,他也著急,但是各種減肥方法都用了,還是沒什麼效果。半年前開始,他發現自己體重開始有所下降,原來經常他到了吃飯的時候會有噁心的感覺,吃不下東西,檢查了消化道、肝臟都沒有問題,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沒多久他開始感覺背部出現劇烈的疼痛,甚至小便的時候也開始疼了,他擔心是腫瘤,去醫院檢查,發現原來是腎結石,張先生覺得奇怪,怎麼腎結石會有消化的異常出現呢?
腎結石出現的原因
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腎臟是主管人體新陳代謝的主要臟器,通過調節水液、電解質、酸鹼度等的平衡,從而維持人體內環境的穩定,幫助人體維持各項功能,對於人體的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而腎結石就是在泌尿系統出現的一種疾病,主要是人體血液、尿液中含有較多的礦物鹽、多種化學物質等在泌尿系統形成了結晶導致的。
腎結石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腎結石一般由鈣、磷和草酸鹽等多種化學物質組成,較多見於以下5類人群中:
肥胖的人群:肥胖的人群一般飲食不規律,代謝紊亂,體內草酸和脂肪含量高,容易導致結石發生;
久坐憋尿,沒有規律運動的人:腎結石可以說是一個現代病,常坐辦公室的人、司機都有較高的患腎結石的風險;
經常性有泌尿感染的人:反覆患有尿路感染人或者有先天性泌尿系疾病的人有較大的患病可能性;
尿結石家族史:這類人一般為中青年發病,曾經患過尿路結石,或者有尿結石家族史;
長期服用某些藥物:比如四環素、磺胺藥等。
由於腎臟沒有神經不會有痛覺,而且有較強的代償能力,所以在初期腎臟病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小的結石也可能不會造成任何症狀,所以一般不容易被患者發現。但腎結石會影響人體的尿液排洩,更重要的是可能導致腎臟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尿路感染、腎炎、腎臟損傷、腎臟衰竭等等,同時因為人體內環境的關聯性,可能出現其他的相關症狀。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一些主要的症狀表現,了解自己是否患有了腎結石。
5類症狀可能是腎結石的徵兆
背痛或腹痛
腎結石發展到中後期由於結石阻塞輸尿管,導致尿液無法排出或者排除不暢,導致腎臟內部壓力增大,腎臟會出現脹痛,這種疼痛劇烈,也被稱為腎絞痛。這種疼痛往往會突然出現,也可能會很快消失,但也會再次突然出現,呈現反覆的發作,原因是因為為了排出尿液,結石會在輸尿管中反覆移動,導致輸尿管反覆收縮,疼痛加重,病情惡化。一般來說,結石越大疼痛也越強烈,但有時候小的結石也可能出現較強的疼痛,跟個人體質和耐受力有一定的關係。
小便灼熱、疼痛、尿急
這是結石經過輸尿管和膀胱時出現的疼痛,這種疼痛往往跟尿路感染相似,容易讓人產生錯覺,不過當有結石的時候,尿路也容易出現炎性刺激。此外,尿急也是腎結石的一個徵兆,表示腎結石已經移動,刺激尿路產生尿意。
尿液混濁、血尿,尿液味道較重
血尿是腎結石患者的常見症狀之一。尿液顏色可以是紅色或者咖啡色,在顯微鏡下血尿的紅血球細胞也許會比較小,無法通過人眼分辨;或者尿液有混濁的可能,一方面可能是結石碎末跟隨尿液排出,另一種可能是泌尿系感染導致,可能還會有較強的臭味。據統計,患有急性腎結石的患者中,大約8%有泌尿道感染。
尿量稀少
出現尿量少往往不是好現象,一般是嚴重的腎臟疾病導致,當然也可能是腎結石完全堵塞住了輸尿管導致,這時候應該馬上就醫,因為排不出尿液可能會導致腎臟急性衰竭,危及生命。
噁心、嘔吐以及發熱
腎結石患者也可能會出現噁心或嘔吐的表現,這是因為腎結石可以刺激消化道神經反應,引發胃部的嚴重不適,此外,一般有噁心嘔吐往往是人體,對強烈疼痛產生的正常反應;此外,腎結石導致腎臟感染或者泌尿系感染,也是有可能出現發熱情況的,感染導致的發熱一般都是高燒,在38度以上,所以,如果有腰背疼痛,並且有發熱情況的時候,應該懷疑有腎結石的可能,應及時就醫。
日常預防腎結石的方法
日常預防腎結石主要是通過飲食和營養攝入來控制,首先就是保持水分的攝入,如果水分攝入較少,會導致尿液減少,尿液中含有的化學物質容易出現結石狀態,一般來說正常人每天應該喝1500ml-2000ml的水,如果自己屬於高危人群,應該增加500ml-1000ml左右,如果喝水感覺口味不好,還可以考慮通過加入檸檬,也可以幫助溶解結石;其次,應該減少鈉鹽的攝入,因為攝入太多的鈉,會出現水液儲留,容易讓尿液中的化學物質形成結石;再次,減少攝入含有草酸的食物,比如菠菜、紅薯、咖啡、巧克力、豆製品等等;最後,減少動物蛋白、內臟的攝入,因為動物性蛋白及內臟,富含嘌呤,攝入較多會增加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而高尿酸也可能會引起腎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