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生母是漢人還是滿人?結果還真有有漢人血統

2021-01-07 常棣tandy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康熙的祖母孝莊文皇后是蒙古族,其生母孝康章皇后則是漢軍。康熙帝生母佟氏,太子太保、定南將軍、都統佟圖賴之女。

一、康熙帝生母家世

佟氏原居佟佳(佟佳江),善業商。佟圖賴曾祖因貿易寓居開原,後遷撫順,族大人眾,為遼東巨族。清太祖努爾哈赤時,佟圖賴族叔佟養性,以貿易與後金往來,見後金日益強盛,乃暗與交通,被明邊官覺察,被捕下獄,後越獄逃投後金。努爾哈赤妻以宗室女,稱「西屋裡額駙」。

天命三年(1618年),後金軍由佟養性嚮導,攻打撫順,明守將李永芳舉城降。時佟圖賴與其叔佟養正等在撫順,由於族叔佟養性之故,攜全家並族屬投歸後金,隸漢軍。

佟圖賴女佟氏入宮為順治帝妃(即孝康章皇后)。順治十一年(1654年)生康熙帝玄燁。佟圖賴子一等公佟國維之女,於康熙十六年為康熙帝貴妃,後冊為皇后(孝懿仁皇后)。佟氏姑侄為兩代清帝之後。

康熙二年,康熙帝生母佟氏病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之兄佟國綱(佟國維之兄)疏言:「臣先世本系滿洲,曾蒙太祖高皇帝諭令與佟佳氏之巴都哩、蒙阿圖諸大臣考訂支派,敘族譜,今仍請歸滿洲。」山下部議,以佟姓官職甚多(當時有所謂「佟半朝」之說),不準仍應隸漢軍。康熙帝因其生母之故,推恩所生,又因自己的皇后乃其母之侄女,特準佟國綱本支人滿洲,命改佟氏為佟佳氏,隸滿洲鑲黃旗。

「後家佟氏,本漢軍,上(康熙帝)命改佟佳氏,入滿洲。後族抬旗,自此始。」佟國綱本支因為皇室貴戚,由漢軍改隸滿洲鑲黃旗,是為後族抬旗之始。

二、與康熙帝的關係

同所有孩子一樣,玄燁和自己的生母很親,感情上也更為依戀。

佟佳氏幼年入宮,成為福臨的妃子,生下玄燁後,由於福臨與董鄂氏熱戀,她被冷落一旁,當時還不足17歲,直到福臨病逝,其處境始終沒有改變。這事實上是福臨後宮中,大多數妃嬪不幸遭際的縮影,從佟佳氏身上,折射出福臨對她們的冷漠無情。

玄燁自幼十分敏感,善解人意。儘管他不諳世事,然而在與額娘不多的接觸中,額娘黯然的眼神和隱隱流露的愁苦,或許會使他有所感悟,引起他幼小心靈的共鳴。在皇父與生母的矛盾糾葛中,他本能地同情額娘,置於他內心最隱秘處的天平,會始終傾斜於佟佳氏一旁。

玄燁繼位後,佟佳氏的地位大為提高,與玄燁的嫡母博爾濟吉特氏(即孝惠章皇后)並稱兩宮皇太后。但佟佳氏命途多舛,竟於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病故,年僅24歲,距康熙元年(1662年)十月被正式尊稱為「慈和皇太后」,只有4個月。

相對而言,玄燁繼位至佟佳氏病故的兩年,是玄燁一生中同親生額娘接觸最多的時期,佟佳氏去世時,他們的母子之情、正處於上升階段。對玄燁來講,這短暫的兩年彌足珍貴,為他留下終生的回憶。

佟佳氏患病期間,玄燁「朝夕虔侍,親嘗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寢膳俱忘」。大臣們見他一天天消瘦,請求他「節勞少休」,但玄燁根本聽不進去。佟佳氏去世後,玄燁「擗踴哀號,水漿不御,哭無停聲」,「近侍無不感泣」。他執意要將額娘的梓宮親自送出紫禁城,安奉壩上享殿,經孝莊再三勸止,才「勉遵慈諭,仍哭踴不輟」。

這些見於清朝官修史書的記載難免有不實處,然而一個不足10歲幼童對生母的感情,畢竟是發自內心,無從矯飾的。

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佟佳氏被祔葬孝陵,諡號為孝康章皇后。

玄燁從小與生身父母相聚無多,他尚未成年,雙親又先後離世。但骨肉之情,與生俱來。在玄燁心靈深處,在他豐富的感情世界中,皇父、生母始終和他同在,一生無法分割。

失去雙親的孩子是十分不幸的,而玄燁的情況卻有所不同,因為他還有一位早已在精心培育他,處處關懷、愛護他的祖母——孝莊文皇后。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

相關焦點

  • 乾隆的血統秘密,生母一事爭議千年,她到底是漢人還是滿人?
    裡面有一個關鍵詞,東廂,乾隆不僅認定自己在雍和宮出生,而且認定他就出生在雍和宮的東廂房。事實上,還不只這一首,在乾隆的《御製詩集》和相關註解說明裡面,前後一共有六次,是或明或暗或隱或顯,都說自己是在雍和宮出生的。
  • 清朝皇帝為什麼有蒙古和漢人血統?看看清朝皇帝的生母是哪些人
    清朝雖然是滿族人建立的,但是清朝的皇帝的血統卻不是純正的滿族人,因為清朝的后妃裡面有著大量的蒙古人和漢人,而且自康熙帝之後,清朝歷代皇帝都帶有漢人血統,這一點是需要的大家注意的。她生下的兒子就是順治皇帝,蒙古科爾沁部是黃金家族的後裔,所以順治皇帝有著蒙古血統,按照道理,他不是一個正統的滿族人。康熙帝身上有漢族血統,康熙帝的生母是佟佳氏,看上去是滿族人,實則不然。佟佳氏本姓佟,是佟圖賴之女,佟圖賴的先祖是女真人達爾哈齊,他在明朝初年投奔明朝,此後改姓佟,佟氏家族歷代為明代遼東地區的衛所長官,在此期間不斷和漢人通婚,已經完全漢化。
  • 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誰,鈕祜祿氏還是漢人,或者是宮女李金桂
    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誰,鈕祜祿氏還是漢人,或者是宮女李金桂有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野史,他們都開始談論關於皇帝的那件事情,他們覺得皇家一直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存在,所以就有很多事情是,我們所不知道的,為皇家也渲染出一絲神秘的色彩,在清朝的歷史上。
  • 乾隆皇帝生母是誰?他是漢人的後代嗎?
    《清秘史》中有關海寧從陳氏記載,陳氏一生經歷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一位三朝元老,並位至極品。康熙年間,雍正與陳氏關係較好,進而換孩子的事情就大概發生在此時,以至陳氏一族在乾隆年間最受厚待。在《清史稿》中還記載了這樣的事:「雍正十一年,陳以年老乞休,雍正命加太子太保銜。行日,賜酒膳,令六部滿漢堂官餞行,沿途將吏迎送。」在當時,這樣的待遇是不多見的。
  • 康熙晚年最疼的女兒,18歲出嫁,成當朝唯一嫁給漢人的公主
    導讀:康熙一生中兒女眾多,其中女兒就有20多個,但是最後能活到出嫁的只有8個。有的一出生就夭折了,有的連序號都沒排上,有的排上了序號但很快就夭折。但只要是生於皇家的公主,基本都是下場悲慘的,因為她們一出生就背負著為國家犧牲自己的責任。所謂的身不由己四字,就是清朝公主最好的寫照。
  • 乾隆生母到底是誰
    乾隆生母是熹妃,生父是雍正,這基本沒有疑義。滿文檔案和清代史料筆記《永憲錄》中都有記載,遵聖母太后懿旨,封年氏為貴妃,李氏為齊妃,錢氏為熹妃。但是《世宗憲皇帝實錄》中記載,錢氏變成了鈕祜祿氏,其他都沒變。熹妃只有一個,可見乾隆生母是熹妃沒有問題,問題是熹妃是姓錢還是姓鈕祜祿。
  • 康熙最疼愛的女兒,也是唯一嫁給漢人的公主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這些公主中的一位所嫁的就並非是什麼郡王之子,而是一個漢人。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公主的母親也是漢人,所以她可謂是和漢人淵源頗深。這位深受康熙帝喜愛,又與其他姐妹有著不同命運的公主就是康熙帝的第十四女——和碩愨靖公主。
  • 幫清朝打下江山的漢人軍團有多慘?又是如何防範和限制漢人兵的
    在武將上,有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以及後來的周培公、年羹堯等人。如果不是這些人,僅僅憑滿人自己,他們甚至連北京城都進不了。即便他們靠著強壯的兵馬打下了江山,就憑他們的智慧也很難坐穩。而為滿人出生入死的這些漢人文臣武將,最後有一個好下場的嗎?這些都是高級官員,那麼普通士兵呢?清朝為防止綠營兵做大,使用了以下幾招:1、 分兵把原本一個鎮(軍區)的綠營兵分成四個,讓他們相互攀比、相互爭寵、相互牽制。
  • 史實考據:乾隆皇帝的生母究竟是誰?
    作為學術問題,乾隆的生母有滿人說、漢人說兩種,這關係到清代的滿漢關係、民族融合問題, 尤其是這些問題又與身為皇帝的乾隆及其民族血統有關,其探究有一定學術意義。 《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記載了雍正元年二月冊封妃嬪的諭旨,其中有「格格錢氏封為熹妃」的記錄。
  • 康熙唯一嫁給漢人的女兒,生下一子,娶了胤禩的女兒為妻
    清朝是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為了鞏固統治,除了和親蒙古之外,也會有一些公主嫁給漢人。順治朝就有三位嫁給漢人的公主,分別是順治的妹妹和碩恪純長公主、順治的兩個養女和碩和順公主與和碩柔嘉公主。這三位公主所嫁的三藩之後,政治意圖十分明顯,進入康熙朝,只有一位嫁給漢人的公主,她便是和碩愨靖公主。
  • 怪事:大清建立,漢人寧死不剪頭髮;大清滅亡,漢人寧死不剪辮子
    清朝是滿人當家作主,當滿人奪得皇位,徵服中原之後,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他們大肆屠戮漢人,但凡是那些不肯降的漢人,都受到了非人的虐待,為了自己的皇權統治,在多爾袞攝政期間,還下令所有漢人梳辮子。這個命令一下,立馬掀起了很大的波瀾。
  • 乾隆皇帝為何選擇將皇位傳給漢人嘉慶皇帝?原因其實很簡單!
    乾隆皇帝為何選擇將皇位傳給漢人嘉慶皇帝?原因其實很簡單!為了保證清朝統治集團血統的純正,清朝規定宮中不得「蓄漢女」,但漢軍八旗除外,選秀女的資格,漢軍筆帖式、驍騎校官職以上家的女子都在入選之內。這就不難理解在滿漢不通婚的情況下,為何有漢族女子進入宮廷了。
  • 年羹堯是漢人,怎麼他的妹妹能嫁給雍正,不是說滿漢不通婚嗎?
    一些歷史考究不嚴謹的電視劇,給了很多觀眾一種不靠譜的誤導,實際上清朝根本不存在以血統劃分的「滿漢不通婚」,只有以戶籍劃分的「旗漢不通婚」。年羹堯家族雖然不是滿人,卻是地地道道的漢軍旗人,完全可以和滿人通婚,甚至可以嫁給皇帝雍正!
  • 康熙所有公主中,唯一嫁給漢人的公主,結局如何?
    康熙皇帝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皇帝。 在康熙的統治時期,他努力統治國家,創造了著名的「康乾盛世」,受到了後世的讚揚。 在清朝歷史上,有四位公主嫁給了漢族人。最後一位是康熙皇帝與漢人結婚的唯一公主:和碩愨靖公主。 康熙一生有許多孩子,包括20多個女兒,但只有8個倖存下來結婚。有些人一出生就死了,有些人甚至沒有名字,有些人有名字,但很快就死了。 但只要公主出生在皇室,她們就會有一個悲慘的結局,因為她們生來就有責任為國家犧牲自己。
  • 清朝時期,漢族人做官太難,越是為滿人效力的漢人多數都不得善終
    曾經有很多漢人投靠他們,為滿人效力。但是,漢人總讓滿人覺得不安心,即使做出很多貢獻,也難逃他們的迫害。可以說,滿清是吸收了元朝滅亡的教訓,對漢人是又拉又防,一直存在「防漢制漢」的思想。今天,就要盤點多位漢人,他們都曾為滿人效力,但是,最後卻不得善終。
  • 清朝改變了漢人的哪些傳統?究竟是滿人漢化,還是漢人滿化
    說到到底是滿人同化了漢人,還是漢人同化了滿人,這個問題其實不太好下結論,學術界儘管也有過討論,可是也沒有一個定論,大多數人的觀點是認為漢人同化了滿人,但是滿人也確實在某些方面改變了漢人的傳統,而這也是滿人同化漢人的觀點的論據與起源。具體的方面有哪些呢?我就簡單的列舉幾個,如有不對,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 滿清現存最大的皇室家族,至今仍穿黃袍留長辮,為保血統禁止與漢人...
    在滿清王朝開始統治起,滿人與漢人之間的矛盾就一直沒能得到解決,加上當時的清政府一直是滿族政權,所有的權利都集中在滿族人手中,導致數量眾多的漢人對於滿清政府的統治充滿了不滿,由於階級產生的隔閡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 歷史上寫著滿漢不通婚,魏瓔珞為漢人,為何能當乾隆的令妃?
    歷史上寫著滿漢不通婚,魏瓔珞為漢人,為何能當乾隆的令妃?——作者:歷史文化傳人其實呀魏瓔珞是漢人但宗籍上是滿人了,姓氏是漢人的姓氏,魏瓔珞為魏佳氏,是滿洲正黃旗包衣,那麼包衣是什麼呢?包衣奴才是滿人貴族的奴才,為漢人,魏瓔珞家族因立功受寵,所以宗籍入了滿洲正黃旗包衣。所以魏瓔珞被乾隆娶了,當了後來的令妃,一點問題都沒有。清朝由始至終都沒有特別明確過「滿漢不通婚」的規定,那時候清朝入關奪了漢人的江山,需要穩定,所以是非常支持滿漢通婚的,希望把民族融合在一起。
  • 滿人和漢人女子如何分辨?清朝時看這個器官就可以,一眼就分清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清朝滿族剛剛入關的時候,為了自己統治的便利而強迫漢人男子剃髮,強逼他們留跟自己一樣的髮型。也因為清朝剃髮易服的原因,所有男子全部剃著半拉光頭,垂著鼠尾小辮,但從外貌上難以分辨誰是滿人,誰是漢人。但是女子的滿漢卻仍然一眼就能分辨,只要看一眼耳朵就可以了。在滿族還沒有入關的時候,當時的滿人女子就已經開始喜歡上戴耳飾了。
  • 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誰
    近幾年的清宮劇頻繁上映,被拍成電視劇最多的皇帝大概就是乾隆了,超搶戲的男主角,沒有之一,這其中乾隆皇帝的生母是誰之謎也各說紛紜。說法一:乾隆皇帝的生母是避暑山莊的粗使漢人宮女,在雍正還是親王的時候,因喝鹿血寵幸了這名宮女,才有了後來的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