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驚夢
都說「千金難買是朋友」,可見,友情在一個人的生活中還是佔有足夠大的分量。友情和愛情一樣,可遇不可求,能遇到一個肝膽相照的朋友,真的非常難能可貴。
而現實生活中呢,有些人表面上把你當朋友,實際內心卻非常瞧不起你,甚至做一些傷害你的事情。遇到這樣的人,真是夠糟心的。
最可怕的是,有些人打著友誼的幌子,嘴上說著是為你好,背地裡卻幹著損害你利益的事。不怕敵人針鋒相對,就怕朋友在背後捅上一刀,讓人防不勝防。
在人際交往中,表面把你當朋友,內心卻瞧不起你的人,往往有這三種表現。
01
將你和其他朋友區別對待
對於有些人來說,你或許只是個陪襯,或者是他在無聊時需要的玩伴而已。但如果你足夠用心,就感受得到自己在他心裡完全沒有分量。
也許,在呼朋引伴時他會叫上你,一群人一起逛街,一起唱歌,圖個熱鬧。但你對於他來說,只是湊數而已,放到一邊就顯得微不足道。
在你的回憶中,他似乎從沒單獨約過你,每次都是一大群人聚在一起,你們也算不上很交心,就算你把他當真心朋友,而他從來沒對你推心置腹。
他很多時候的表現,都將你和其他人區別對待。比如,他送給其他朋友的禮物比你昂貴、精緻;他能記住別人的喜好,喜歡吃什麼討厭吃什麼,卻不記得你的生活習性。
大家一起交談的時候,他和其他人有眼神交流,也認真聆聽別人的內容,可每次你發表言論時他都心不在焉,或者粗魯地打斷。
你總會產生這樣的感覺:雖然你和其他人都是他的朋友,可你在他心裡的地位總矮人一截,甚至可以說是非常輕微,只比陌生人熟悉那麼一點。
這種差別對待,讓你很不舒服也覺得不對勁,那是因為,他只是表面上把你當朋友,實際心裡根本瞧不起你,所以才會表現得那麼傲慢。
02
嘴上說是為你好,實際總貶低你
當父母強迫你努力學習時,他們肯定會說:「我這都是為你好。」這話讓人深信不疑,畢竟父母都望子成龍,嚴苛的要求是為了讓孩子出人頭地,混得比自己有出席。
但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人會說「我是為你好」這樣的話,比如親戚,還有所謂的「朋友」,這個時候呢,聽聽而已就可以了,因為人家到底怎麼想還不一定。
然而我們身邊真的有這樣的「朋友」,嘴上總是說為我們好,其實表現出來卻是瞧不起我們,很明顯是在否定我們的辦事能力。
比如,你在網上看到一份非常不錯的工作,不過那家單位很難進,那個崗位要求也比較高,你躍躍欲試,想搏一把。這個時候,那個所謂的朋友就會你潑你冷水:「還是算了吧,你既沒有工作經驗,又不符合人家的學歷要求,何必去浪費時間呢?」
如果是真心為你好的朋友,就算他心裡覺得你會被淘汰,也會鼓勵你去試一試,萬一真被選中了呢。
只有那種表面把你當朋友,心裡瞧不起你的人,任何時候都覺得你不行,雖然嘴上說是為你好,讓你不要去浪費時間,其實是對你能力的否定。
03
你在他面前總沒有發言權
他在某一件事情上遇到了困難,不知如何抉擇時,會收集朋友們的意見。當別人說話時,他總是很認真地思考可行性,可在你說話時,他都懶得看你一眼。
或許,他有時也會讓你給他一些建議,而你呢,認真地幫他分析,絞盡腦汁幫他思考對策。最後呢,他沒有一次聽取你的意見,儘管你覺得自己的辦法非常不錯,卻還是一次又一次遭到他的無視。
或者,一群人聚在一起聊天,每次別人說話他都面帶笑容,聽得很認真。可在你說話時,他就當你不存在,百無聊賴地在那裡玩手機、打電話。
你在他那裡總是找不到存在感,雖然大家近在咫尺,他卻老是把你當空氣。
無論任何時候,你的言論在他看來都沒有聽的價值,很幼稚、很片面、沒有可行性。總之,你這個人不行,你對任何事都沒有發言權。
04
一個人表面把你當朋友,心裡卻瞧不起你的人,就算他想努力掩飾,在不經意間,他的眼神、言行舉止也會暴露出來,他看不上你。
你會感覺到,他一直將你和其他好友區別對待,儘管嘴上說是朋友,對你和其他人卻迥然不同。他很重視別人,卻老是輕視你,送其他人的禮物比你昂貴精緻,記得別人的一切,卻老是忽視你。
他總是以朋友的名義來讓你放棄一些追求,嘴上說是為你好,其實是在潑冷水,否定你的能力。
你在他面前老是沒有發言權,他會聆聽別人的意見,卻老是忽視你的看法,覺得你的話一點價值都沒有。
除此之外,他還老是不顧你的感受,生活中老是惹怒你,爽你的約,或者當面吐槽你,不給你臺階下。
其實,何必那麼卑微,如果一個人表面把你當朋友,心裡卻瞧不起你,我們大可不必委曲求全。這種人,還不如劃清界限,相忘於江湖,反正人家也沒把你當真朋友。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那種表面把你當朋友,心裡卻瞧不起你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