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飛行員憶戰鬥機被鳥撞後的37秒:三次操作,避開人口密集區逃生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12月8日,王建東榮立一等功授獎大會在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隆重舉行。王建東在大會上發言。 唐俊 攝

中新網南寧12月11日電 題:戰鬥機低空撞鳥、失去動力後的37秒

記者 李純

37秒能做什麼?

在戰鬥機低空撞鳥、失去動力的37秒內,解放軍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王建東完成22項操作,三次控制飛機避開人口密集區,在極限高度跳傘逃生。

王建東的妻兒受邀一同參加授獎儀式。 唐俊 攝

今年9月上旬,王建東正在參加一場空戰對抗演練。起飛不到一分鐘,空中兩個黑影突然撞向爬升中的戰鬥機。駕駛艙內的王建東隨即聽到一聲巨響,「像是用大鐵錘在砸油桶」。「撞鳥了,我很清楚。」

鳥擊俗稱為「撞鳥」,是指鳥類與飛行中的人造飛行器發生碰撞並造成傷害。絕大多數鳥類難以躲避高速飛行的飛機,噴氣式飛機進氣口的強大氣流也會將鳥類吸入其中,嚴重時將造成發動機失效,使飛機在空中失去動力。2009年迫降在紐約哈德遜河上的全美1549號航班即是在起飛後不久遭遇鳥擊,導致飛機失去動力。這一事件後被改編為電影《薩利機長》。

「警告!警告!」一時間,戰鬥機駕駛艙內白煙陣陣,各項故障語音警報此起彼伏,飛機高度不斷下降。「我要返航!」王建東即刻向塔臺報告。此時他已判斷,發動機即將停車。「習以為常的發動機轟鳴聲在迅速減小,感覺整個世界一下子就安靜了。」

復飛準備中,王建東在模擬機上進行訓練,恢復技術。 唐俊 攝

左側是人口密集的市區,王建東向右推動操縱杆,嘗試將飛機調轉180度後返回機場。但在飛機右轉100度時「就轉不回去了」,因為「我的高度已經很低了」。

根據理論計算,彼時飛機返回機場迫降所需要的飛行高度應在2000米以上。而在撞鳥瞬間,戰鬥機的高度僅為272.7米。

王建東意識到,飛機已無法返航,他將目光移至艙外,下落的方向正是一幢樓房。他再次左轉,本想飛到遠處的山包,但此時的高度、動力均已不足。

復飛準備中,王建東在模擬機上進行訓練,恢復技術。 唐俊 攝

「飛機保不住的情況下,一定要把它摔到一片空地上,把地面的損失減到最小。」在村落與樓房之間,王建東將飛機對準了一片相對空曠的水田。

「我非常擔心右邊的樓房,離得實在是太近了。如果彈射早了,一旦飛機姿態在空中改變,後果將是我無法承受的。」他再次向左調整角度,避免飛機在落地後向右側樓房翻滾。

從飛機黑匣子保存的畫面看,地面上的房屋、樹木此刻已清晰可見。直覺告訴王建東「不能再等了」,他將視線收回機艙,看了一眼彈射拉環,左手按住通話按鈕說了句「我跳傘了」,鬆開操縱杆的右手才終於拉下彈射拉環。

恢復訓練中,王建東穿上為復飛準備的新裝具重回飛行一線,再次觸摸久別的戰機。 唐俊 攝

為了保持飛行姿態,跳傘前,王建東的右手一直「不捨得」離開操縱杆。低頭查看彈射拉環的動作讓他延遲了一秒鐘彈射,但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下,飛行員更要確保操作的準確無誤。「沒有多一秒鐘的時間,也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

根據綜合計算,王建東在當時的安全跳傘高度應為80米。彈射出艙時,他的飛行高度只有75.9米。據附近村民回憶,他們看到的降落傘在空中是「皺皺巴巴的」。

彈射瞬間,十幾倍於自身重量的載荷將血液從大腦壓回心臟,令王建東陷入暈厥。醒來時,他正急速墜向一處果園中的水泥屋頂。情急之下,王建東猛蹬屋角,力度之大竟將水泥房簷的一角踢碎。橫擺的身體避開了房屋,落在果園中。

王建東仔細檢查接收飛機,認真做好飛行前準備。 吳明 攝

跳傘3秒後,戰鬥機剮斷附近的高壓電線,墜入無人的水田。

被送往醫院時,王建東還在擔心墜機是否對附近居民造成了危害。直至部隊首長確認了無地面人員傷亡,他的一顆懸心才終於落地。王建東回憶說,當晚自己睡得很好。

在專家組開展事後調查的同時,王建東也在心中復盤這次經歷。這是他第一次遇到空中發動機停車,至今仍清晰記得當時的每一處細節。

王建東豎起拇指向機務人員示意準備就緒,準備駕機起飛。 唐俊 攝

此次事件被評定為重大特情,幸未造成地面人員傷亡。王建東右腳踝骨折,頸椎、胸椎多處壓縮性骨折,無內臟損傷。他的一系列正確判斷和準確操作被飛行專家評價為「教科書式的低空鳥擊特情處置案例」。

12月8日,王建東所在部隊舉行大會,為其頒發一等功獎章和空軍功勳飛行人員金質榮譽獎章。「向英雄致敬!向一等功臣王建東學習!」在千餘名官兵的掌聲與口號聲中,王建東一襲「天空藍」軍裝、佩戴紅色綬帶,步入會場。

「飛行員常年要與偏差、特情作鬥爭。」在王建東看來,多年的訓練造就了他們對時機的準確把握、對時間的精確控制、對態勢的清晰感知和注意力的快速轉移。「一瞬間,我的眼睛要看到很多東西,操作要兼顧很多方面,就像電腦的多核、多線程運行一樣。」

如今已過去三月有餘,王建東的身體正在康復。接受記者採訪前,他剛剛進行了一小時慢跑。現在的王建東需要保持身體狀態,做好儘快重返藍天的準備。

王建東(居中)與戰友研究戰術。 吳明 攝

「在雲中穿梭,從東到西,幾千公裡,風馳電掣。前一刻還在海濱,下一刻就是大漠。在戈壁上低空掠過,沙丘像海浪一樣起伏。在高原無人區,星羅棋布的小水泡像藍寶石一樣……」王建東說,他捨不得這樣的浪漫,總是憧憬再次駕駛戰鬥機穿梭雲間。

「飛行是我熱愛的事業。」(完)

相關焦點

  • 一等功飛行員王建東:「手不捨得鬆開飛機……」
    本文轉自【央視軍事】;王建東,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一級飛行員 不久前,他用37秒處置了一次因飛鳥撞機導致的重大特情,被飛行專家稱為「教科書式的低空鳥擊特情處置案例」。低空轉向避開人口密集區「轉到一定角度,就轉不動了」 戰機遭遇飛鳥撞擊瞬間,飛行高度為272.7米,速度為每小時545公裡。按照飛行手冊規定,遇到重大險情時,飛行高度在2000米以下,飛行員就可以選擇跳傘逃生。
  • 空軍飛行員低空撞鳥避讓居民區成功跳傘榮立一等功
    新華社南寧12月8日電(張汨汨、範以書)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近日在訓練中發生戰機低空鳥擊重大特情,飛行員王建東37秒內3次調整飛機避讓居民區,在臨近地面75.9米處成功跳傘。
  • 戰機遭鳥擊、37秒3次避開居民區後跳傘,飛行員王建東榮立一等功
    戰機遭鳥擊、37秒3次避開居民區後跳傘,飛行員王建東榮立一等功 南方+客戶端12月8日消息,「向英雄致敬!」「向一等功臣王建東學習!」
  • 殲-10C低空撞鳥,多次規避居民區75米才跳傘,彈射座椅立了大功
    近日,我國媒體密集報導了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王建東的英勇事跡。在今年9月初,飛行員王建東駕駛殲-10戰機執行訓練任務時,戰機剛起飛就遭飛鳥撞擊,飛鳥被吸入發動機後使發動機損毀嚴重,完全停車,戰機此時的高度只有200多米。
  • 37秒3次規避居民區飛行員獲一等功
    來源:央視軍事37秒生死抉擇3次毅然轉向75.9米極限彈射>……飛行員王建東沉著應對空中險情榮立一等功!今天(8日)上午,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隆重舉行王建東同志一等功授獎大會,為王建東頒發一等功獎章和空軍功勳飛行人員金質榮譽獎章。在現場,王建東妻子也應部隊邀請,和近千名官兵一同見證這一光榮時刻,並親自上臺為丈夫整理胸前獎章。
  • 飛行員冷靜駕機避開鬧市:它也是幕後大功臣
    央視近日報導了殲-10的一起鳥擊事故,視頻顯示中部戰區空軍某旅一架殲-10戰鬥機遭遇鳥擊後發動機停車,在失去動力的情況下飛行員王建東駕駛戰鬥機多次滑翔機動避開密集居民區,最後在距離地面僅有75.9米高度時才彈射跳傘,以大無畏精神保全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對於戰鬥機來說,因鳥擊導致的發動機空中停車是災難性的。
  • 37秒內3次規避居民區,他榮立一等功!
    本文轉自【央視軍事】;37秒生死抉擇 3次毅然轉向 75.9米極限彈射 …… >飛行員王建東沉著應對空中險情榮立一等功!不久前,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王建東駕駛著一架戰機進行訓練,剛起飛不久,突然遭鳥撞擊,緊接著,發動機完全停車,戰機徹底失去了動力!黑匣子記錄飛機墜毀前37秒畫面!
  • 央視播飛鳥撞戰機視頻,最危急關頭,中國飛行員實際行動讓人敬佩
    視頻截圖畫面近日,央視播出了一段飛鳥撞戰鬥機後飛行員經歷驚魂23秒的視頻。當時飛行員駕駛戰鬥機,飛行在795米高空,航速為399公裡/小時,遭遇飛鳥撞擊後,飛機發動機試圖再次自動點火失敗,飛行高度迅速下降到了300米左右。在最危急關頭作出選擇,中國飛行員將飛機成功駛離人口密集區後,最終成功跳傘,用實際行動給出了讓國人敬佩的答案。從飛行員跳傘到戰鬥機墜毀,只有僅僅不到9秒的時間。真可謂「生死一瞬間」。眾所周知,民用客機和軍用飛機都會遭遇飛鳥撞擊的事故。
  • 驚心37秒!飛行員王建東沉著處置空中特情榮立一等功
    攝影 | 唐俊、柳文南駕戰機空中遭鳥擊,37秒內3次轉向避開居民區,高度75.9米極限跳傘,為降低事故等級、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作出重大貢獻。軍功章裡也有你的一半,王建東給妻兒掛上軍功章37秒見證大愛忠誠軍功章鐫刻英雄壯舉12月8日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隆重舉行王建東一等功授獎大會
  • 中國王牌飛行員實力寵娃:爸爸帶你去領一等功,滿屏的父愛好幸福
    王建東帶著妻子兒子上臺領獎這位王牌飛行員名叫王建東,是中國南部戰區空軍某旅的一名戰鬥機飛行員,他所駕駛的是我國最新型的殲-10C戰機,在今年9月份的一次空中對抗演練中,王建東駕駛戰機剛剛升空就遭遇了撞鳥事件,造成發動機停車的重大空情,此時王建東的高度僅僅是270多米,情況萬分危急。
  • 美國空軍一架F-16戰鬥機墜毀 飛行員下落不明
    據美國mlive網站12月9日報導,在12月8日晚間,一架美國空軍的F-16戰鬥機在執行訓練任務時於密西根州上半島墜毀,目前急救人員正在搜尋飛行員。    美國威斯康星州空軍國民警衛隊12月9日對此回應說,一架隸屬於麥迪遜特魯拉克斯空軍國民警衛隊基地第115戰鬥機聯隊的F-16戰鬥機在8日晚上8點左右墜毀。
  • 飛行員為何最怕飛機撞鳥?威力不亞於炮彈,後果有多嚴重?
    為啥飛行員最怕看到鳥?堪稱A級航空災難,一隻小鳥堪比一枚炮彈為什麼飛行員害怕飛機撞鳥?撞擊的威力竟然不亞於一個炮彈?大家好啊,我是小奇!發生人員傷亡的第一起撞鳥事件發生在1912年的美國北部,一架飛往南美洲的飛機,被一隻海鷗撞擊導致操作失靈,墜入大海,無人生還。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的飛機撞鳥事件大幅度增加,每年約有一萬次飛機撞鳥事件發生,其中美國空軍平均每年約2800起。並且在飛機撞鳥後約有12%的飛機造成損壞,嚴重損壞的約佔3%。
  • 美空軍F15戰鬥機在英國北海墜毀,飛行員死亡
    美空軍F15戰鬥機在英國北海墜毀,飛行員死亡 當地時間6月15日9時許,美國空軍一架F-15戰鬥機在執行任務時在英國北海墜毀。
  • 第三帝國的守夜人,德國空軍夜間戰鬥機部隊的興亡
    轟炸機由於內部空間和載重量大能夠安裝更完善的導航系統並配備專門人員,更適合夜間作戰需要,因此整個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轟炸機部隊都選擇以夜襲方式對德國開展戰略轟炸。 1939年9月4日即德國入侵波蘭後第四日夜間,英國皇家空軍即第一次深入敵方領空,轟炸機在漢堡、不萊梅以及魯爾區的若干城市投放了傳單。
  • 美國空軍為女戰鬥機飛行員定製新飛行服獲得一致好評
    美國空軍剛剛測試了一款專為女性設計的改良版「抗壓衣」。 上周,五名女戰鬥機飛行員穿上了先進技術反重力服的升級版。 布雷告訴媒體,該服務目前正在研究飛行員如何要求定製尺寸,「(因為)這個過程還沒有正式確定」。她強調,腰部的選擇「適用於任何需要它的人」。 目的是為在美國空軍服役12到24個月內的戰鬥機飛行員和機組人員提供增強型抗壓衣。
  • 臺飛行員駕F16神秘失蹤 投誠大陸還是墜海身亡?聽航空專家怎麼說
    執筆/胡一刀、叨叨姐&斬魄刀臺空軍一架F-16戰鬥機在17日進行夜航訓練時,起飛2分鐘後從雷達屏幕上消失。如今已經接近3天,還沒有確切消息。熊厚基表示,雷達數據顯示戰機在20秒內急墜7000呎,綜合判斷「當時操作環境為黑夜、飛機在爬升過程進雲並在雲中操作轉彎,不排除產生錯覺導致空間迷向」。所謂空間迷向,是指機師產生錯覺,所感受到的飛機狀態和實際狀態並不相符,從而失去判斷能力。實際上,臺軍F-16戰鬥機出事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 飛鳥撞戰鬥機的可怕之處
    08年7月,在首都國際機場發生了鳥撞飛機的意外,當時的情景令不少乘客驚出一身冷汗,民航機撞飛鳥尚且非常高危,對速度比民航機大、體量比民航機小的戰鬥鬥來說,那麼飛鳥撞戰鬥機的危害就更大了。飛鳥撞戰鬥機,對戰鬥機和飛行員都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所有航空飛行器都怕飛鳥,自誕生飛機起,這一問題就已經存在了,螺旋槳和噴氣式飛機都一樣,兩者概不例外。
  • 沒有前置機槍的雙座戰鬥機,大不列顛的神作,英國「無畏」戰鬥機
    ,作為轟炸機,本身防護能力就要高於為其護航的戰鬥機,再加上轟炸機最大飛行速度的不斷提升,甚至可以接近護航機的速度,讓英國空軍認為需要一種,即可以避開這些轟炸機自衛火力較強的空域,攔截並迅速讓敵方轟炸機失去戰鬥力的戰鬥機。無畏式戰鬥機則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
  • 怎樣當上空軍飛行員?對比中美兩國要求,軍迷:美軍做法值得借鑑
    對許多國家來說,空軍在戰爭中的分量愈來愈重要。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空軍的力量勢不可擋,完全顛覆了過去陸軍在戰爭中的主力角色,看一下日本、美國在戰場上的表現就能知道,尤其是1990年,美軍在海灣戰爭發動的閃電戰,出動十幾架戰鬥機完美結束了戰爭,也沒見美軍的陸軍發揮作用,從那以後,許多國家把軍隊發展的重心轉移到空軍上來,只有先佔有制空權才能在戰爭中旗開得勝。
  • 美國空軍不敗戰神-F15戰鬥機
    F-15鷹式戰鬥機是美國開發生產的全天候、高機動性的戰術戰鬥機。是為獲得空中優勢而設計的第4代戰鬥機。美國空軍現役的主力戰鬥機之一,是美軍F-22服役前的絕對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