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時,我們難免會面對這樣的敏感話題,那就是借錢的話題。如果我們不是家財萬貫,往往這種事情就比較難處理,你說借吧,自己也許更需要這筆錢,並且還錢的過程往往很頭疼;你說不借吧,又怕傷了和氣。因此借錢這件事情,實在讓人頭疼。
猶太人以經商聞名於世,而猶太人在理財方面也是獨有建樹,關於借錢,他們秉持著3點不變原則,一起來看看。
一、非救急用的錢,原則上不借
親戚朋友遇到麻煩了,例如生大病了,或者遭遇了其他不測,需要借錢,這種錢理論上我們確實是要伸出一點援手的,因為那是救急用的錢。然而更多的人想要借錢,可並非因為救急,而是一時的私慾,比如說你表兄弟、或者小舅子想要買房買車,或者用於買其他的奢侈品,這種錢,原則上是不借的!
先不說你自己是否急用錢,這筆錢如果借出去了,必定是一批不小的數目,而且可能會助長親戚借錢的氣焰,他下次還找你借,沒完沒了。
二、承諾高回報的錢,萬萬不可借
孫正義借給了馬雲2000萬,馬雲創造了2000億以上的財富,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是馬雲,更多的人借錢投資都是賠錢的。
借錢的時候對方說得天花亂墜,還說還錢的時候一定連本帶利,然而還錢的時候卻不見他嘚瑟了。因為承諾高額回報的錢,必定是要被拿去做風險投資的,而風險投資則意味著有血本無歸的風險,因此如果下次有人找你借錢,並且承諾將加倍奉還,別傻了,千萬別借!
三、不想借錢?巧試「轉移法則」
1、我也很想幫你,但是我現在真的沒錢!
2、對不起,家裡的錢不歸我管!
3、轉移借錢目標,A現在手頭更寬裕,何不問問A
4、列舉自己相似的處境,我也急用錢
以上幾點,就是猶太人的借錢法則,你學會了嗎?
猶太人是一個很神奇的民族,總人口只有世界人口的0.3%,卻擁有世界財富的25%以上,而且在諾貝爾獎獲得者裡,有20%的人是猶太人。係數歷史上那些商業大佬,每三個幾乎就有一個猶太人,洛克菲勒是猶太人,巴菲特是猶太人,卡內基也是猶太人……
幾百年來,猶太人可不止研究如何拒絕借錢,更在研究如何賺錢,如何讓錢生錢,而猶太人復盤了幾百年來成功人士的經驗,吸取了挫敗的教訓,將這些經驗總結進了《猶太人智慧全書》裡,如果你目前還在為財所困,一定要去讀一讀這本書,為你答疑解惑。
猶太人這樣評價這本書:女兒出嫁,可以賣掉《聖經》,但是她必須帶走一《猶太人智慧全書》,因為那是她幸福生活的智慧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