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普通面膜更有效?當心「醫美面膜」陷阱!

2020-09-14 蘇州普法

近幾年

各種「醫美面膜」、「械字號面膜」等

不斷走紅網絡

成為大眾流行的護膚用品

那麼,這些所謂的

「醫美」、「械字號」面膜真的有用嗎?

「醫美面膜」的叫法是被商家創造出來的

案例一:「90後」女孩小李第一次使用「醫美面膜」是在2014年,在北京某三甲醫院皮膚科做了雷射治療後,醫生給她開了一款膠原蛋白敷料,其用法和外觀與普通面膜類似,但價格高出好幾倍。2018年前後,她發現這款敷料開始在網上爆紅,並被冠以「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的名號。

案例二:黑龍江女孩奇奇在朋友圈看到微商推薦購買了「醫美面膜」。奇奇說,那些貼著「祛痘、淡化痘印」標籤的「醫美面膜」,自己使用之後感覺效果並不明顯,甚至有一款「醫美面膜」反而會刺激痘痘產生。此外,這些面膜承諾的「美白、抗皺」功效,用完後更是「幾乎沒有效果」。

據西南醫院皮膚科醫生陳奇權介紹,醫用敷料主要用於雷射、刷酸等對皮膚有一定刺激和損傷的臨床操作術後皮膚屏障修復,其功效主要是特定情形下的鎮靜、舒緩、角質層水合保溼,並不能治療痤瘡和脂溢性皮炎等皮膚病。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醫生石蕾認為,市面上的所謂「械字號面膜」,有些宣傳過度了,「醫美面膜」的叫法並不是專業名詞,而是被商家創造出來的。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於2020年1月就指出,所謂的「醫美面膜」實為醫用敷料,按照醫療器械管理條例,醫療器械產品不能以「面膜」為名稱,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稱詞語。

專家指出,醫用敷料成分簡單,主要作用為修復皮膚屏障,並沒有其他功效,管理規範醫用敷料市場迫在眉睫。如何促進行業自律,有效約束電商平臺,引導消費者理性選擇,是相關各方面臨的共同課題。

那麼「醫美面膜」、「械字號面膜」

到底是藥品還是化妝品呢?

據悉,標註了「械字號」的醫美面膜或只是醫用敷料的一種。

醫用敷料的解釋為具有吸收創面滲出液、支持器官、防粘連或者為創面提供適宜環境等醫療作用。依照醫療器械管理的醫用敷料可以分為三大類,一種為外科敷料,分為可吸收敷料和不可吸收敷料兩種。第二種為接觸性創面敷料,分為急性創面敷料和慢性創面敷料。第三種則是包紮固定敷料。

而按照醫療器械管理的醫用敷料命名應當符合《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規則》,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傳語,不得含有擴大使用範圍或者其他具有誤導性、欺騙性的內容。而標註「妝字號」的醫美面膜實則不能對外宣稱是醫學護膚品,只是按照化妝品管理的面膜產品。

普法課堂

根據《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規定,化妝品不得宣稱具有醫療作用,其標示不得標註誇大功能、虛假宣傳等內容。化妝品宣稱「醫學護膚品」「藥妝」等,屬於明示或暗示產品具有醫療作用,屬違法宣傳行為。

而對於「醫美面膜」是否「介於藥和護膚品之間」,2019年1月,國家藥監局在《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中明確指出,在國家法規層面不存在「藥妝品」概念,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

2020年6月16日,《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公布。這是化妝品行業基本法時隔30年後首次迭代,明確提出化妝品廣告不得明示或暗示產品具有醫療作用,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對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承擔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管理責任。

對此大家在消費過程中

要警惕面膜消費陷阱!

應正確認識醫用敷料功效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審慎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產品

不盲從,不跟風!

部分素材來源:中國普法網、新華網、南方周末

相關焦點

  • 當心陷阱!「醫美面膜」比普通面膜更適合嗎
    如何促進行業自律,有效約束電商平臺,引導消費者理性選擇,是相關各方面臨的共同課題。「『醫美面膜』的叫法是被商家創造出來的」「面膜我現在只用醫美的!」「我要把其他面膜的錢省下來全買醫美面膜!」……打開一些社交平臺,經常能看到關於「醫美面膜」的推薦。
  • 當心「醫美面膜」陷阱
    徐駿 作(新華社發)      然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20年1月就指出,所謂的「醫美面膜」實為醫用敷料,按照醫療器械管理條例,醫療器械產品不能以「面膜」為名稱,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稱詞語。   專家指出,醫用敷料成分簡單,主要作用為修復皮膚屏障,並沒有其他功效,管理規範醫用敷料市場迫在眉睫。如何促進行業自律,有效約束電商平臺,引導消費者理性選擇,是相關各方面臨的共同課題。
  • 「醫美面膜」比普通面膜更適合使用嗎?當心陷阱
    然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20年1月就指出,所謂的「醫美面膜」實為醫用敷料,按照醫療器械管理條例,醫療器械產品不能以「面膜」為名稱,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稱詞語。專家指出,醫用敷料成分簡單,主要作用為修復皮膚屏障,並沒有其他功效,管理規範醫用敷料市場迫在眉睫。如何促進行業自律,有效約束電商平臺,引導消費者理性選擇,是相關各方面臨的共同課題。
  • 當心「醫美面膜」陷阱!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比普通面膜更適合消費者使用嗎?事實並非如此——當心「醫美面膜」陷阱「能祛痘、消痘印、收毛孔、抗衰老、修復敏感肌……」一段時間以來,被一些商家稱為「拯救皮膚神器」的「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等頗受追捧,藉助電商平臺、社交媒介等營銷渠道,成為流行的護膚用品。
  • 當心「醫美面膜」陷阱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比普通面膜更適合消費者使用嗎?事實並非如此——當心「醫美面膜」陷阱「能祛痘、消痘印、收毛孔、抗衰老、修復敏感肌……」一段時間以來,被一些商家稱為「拯救皮膚神器」的「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等頗受追捧,藉助電商平臺、社交媒介等營銷渠道,成為流行的護膚用品。
  • 當心「醫美面膜」陷阱
    」比普通面膜更適合消費者使用嗎?事實並非如此——當心「醫美面膜」陷阱「能祛痘、消痘印、收毛孔、抗衰老、修復敏感肌……」一段時間以來,被一些商家稱為「拯救皮膚神器」的「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等頗受追捧,藉助電商平臺、社交媒介等營銷渠道,成為流行的護膚用品。
  • 當心「醫美面膜」陷阱
    「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比普通面膜更適合消費者使用嗎?事實並非如此——當心「醫美面膜」陷阱徐駿 作(新華社發)曹一 作(新華社發)「能祛痘、消痘印、收毛孔、抗衰老、修復敏感肌……」一段時間以來,被一些商家稱為「拯救皮膚神器」的「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等頗受追捧
  • 醫美面膜比普通面膜更適合消費者使用?事實並非如此
    「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比普通面膜更適合消費者使用嗎?事實並非如此——  當心「醫美面膜」陷阱「能祛痘、消痘印、收毛孔、抗衰老、修復敏感肌……」一段時間以來,被一些商家稱為「拯救皮膚神器」的「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等頗受追捧,藉助電商平臺、社交媒介等營銷渠道,成為流行的護膚用品。
  • 「醫美面膜」真的那麼神奇嗎?當心「醫美面膜」陷阱
    #醫美面膜#「能祛痘、消痘印、收毛孔、抗衰老、修復敏感肌……」「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一段時間以來,被一些商家稱為「拯救皮膚神器」藉助電商平臺、社交媒介等營銷渠道成為流行的護膚用品頗受追捧然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20年1月指出所謂的「醫美面膜」實為醫用敷料按照醫療器械管理條例醫療器械產品不能以
  • 警惕「醫美面膜」消費陷阱
    □ 吳學安「能夠加速創面癒合」「能夠治療皮炎」「能夠祛除紅血絲」……諸如此類的宣傳語,近年頻繁地出現在網售醫美面膜、「械字號面膜」宣傳上,讓消費者認為,醫美面膜無論從安全性還是護膚方面都超越了普通面膜。這些網售的醫美面膜真的有用嗎?多位醫生就此表示,醫美面膜相當於皮膚科的「創口貼」,在美容護膚方面的作用不如普通面膜。
  • 醫美面膜比普通面膜更適合消費者使用?並非如此
    然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20年1月就指出,所謂的「醫美面膜」實為醫用敷料,按照醫療器械管理條例,醫療器械產品不能以「面膜」為名稱,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稱詞語。專家指出,醫用敷料成分簡單,主要作用為修復皮膚屏障,並沒有其他功效,管理規範醫用敷料市場迫在眉睫。如何促進行業自律,有效約束電商平臺,引導消費者理性選擇,是相關各方面臨的共同課題。
  • 當心「醫美面膜」陷阱
    「我要把其他面膜的錢省下來全買醫美面膜!」……打開一些社交平臺,經常能看到關於「醫美面膜」的推薦。「90後」女孩小李告訴記者,自己第一次使用「醫美面膜」是在2014年,在北京某三甲醫院皮膚科做了雷射治療後,醫生給她開了一款膠原蛋白敷料,其用法和外觀與普通面膜類似,但價格高出好幾倍。「薄薄一層,用完感覺比較溫和。」
  • 「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比普通面膜更適合消費者使用嗎?
    然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20年1月就指出,所謂的「醫美面膜」實為醫用敷料,按照醫療器械管理條例,醫療器械產品不能以「面膜」為名稱,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稱詞語。 專家指出,醫用敷料成分簡單,主要作用為修復皮膚屏障,並沒有其他功效,管理規範醫用敷料市場迫在眉睫。如何促進行業自律,有效約束電商平臺,引導消費者理性選擇,是相關各方面臨的共同課題。
  • 「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比普通面膜更適合消費者使用嗎?事實...
    如何促進行業自律,有效約束電商平臺,引導消費者理性選擇,是相關各方面臨的共同課題。「『醫美面膜』的叫法是被商家創造出來的」「面膜我現在只用醫美的!」「我要把其他面膜的錢省下來全買醫美面膜!」……打開一些社交平臺,經常能看到關於「醫美面膜」的推薦。
  • 藥監局發文:沒有「械字號面膜」,警惕醫美面膜這個消費陷阱!
    最近幾年醫美面膜風特別大,什麼美白、抗皺、祛痘、抗過敏,仿佛所有的皮膚問題,只需一片醫美面膜就能搞定。所謂醫美面膜就是「械字號面膜」,或是打著「醫學護膚」旗號的妝字號面膜。這類面膜標榜自己標準更嚴、功效更強、安全性更高,聽起來仿佛很可靠。不少商家會在頁面的顯眼位置標記「械字號」字樣,並曬出自己的醫療器械註冊證。
  • 熱莊子美妝:這就是醫美面膜和普通面膜的區別
    醫美面膜的成分和配比相比普通面膜更加科學,剔除了容易損害皮膚或導致皮膚過敏的物質。一般來說,所有膚質都適用。如果你的皮膚健康,用醫學面膜或普通面膜都是可以的。但是皮膚有傷口時就不適合再用生活面膜啦~更適合使用無菌、成分精簡、具有修復功效的醫美面膜。
  • 普通面膜和醫美面膜有什麼區別?朵色醫美面膜有哪些優勢?
    關於醫美面膜的知識普及孕媽/哺乳期可用的安全面膜0防腐 0添加 0刺激 寶媽對護膚品要求必須高🔝 越來越美的同時對寶寶負責💛醫療器械細胞毒性實驗所以對抗各種皮膚敏感問題 選醫美面膜沒錯MISHANG醫美面膜優勢❸配方精簡有效 肌膚0負擔械字號醫美面膜配方精簡 不添加任何非功效的防腐劑 每種成分都有國家監管 ,不僅敏感肌痘痘肌用起來毫無壓力修復效果一級 正常皮膚也是0負擔0壓力
  • 揭「醫美面膜」陷阱:叫法是被商家創造出來的
    然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20年1月就指出,所謂的「醫美面膜」實為醫用敷料,按照醫療器械管理條例,醫療器械產品不能以「面膜」為名稱,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稱詞語。專家指出,醫用敷料成分簡單,主要作用為修復皮膚屏障,並沒有其他功效,管理規範醫用敷料市場迫在眉睫。如何促進行業自律,有效約束電商平臺,引導消費者理性選擇,是相關各方面臨的共同課題。
  • 被叫停的「醫美」面膜
    是否知道爆紅網絡的「醫美面膜」,也屬於這一類醫療器械?事實上,隨著「藥妝」概念在國內被叫停,「醫美」「械字號」護膚品開始大熱。無數商家和美妝博主力推「械字號」面膜的市場教育——「敏感肌適用」「介於藥與護膚品之間」「有更嚴格的安全生產標準」。「想出『醫美面膜』這個詞的人,實在太聰明了。如果叫它原本的名字——醫用敷料、醫用冷敷貼,沒人會買。」
  • 讓人「捉膜不定」的醫美面膜,真的比普通面膜更適合你嗎?
    在最開始是醫院或者醫療機構開給皮膚患者或者進行醫美項目後的人群使用的,並非作為日常護膚使用,因此與普通面膜是有區別的。2、 醫美面膜和普通的面膜有什麼區別?A、 生產要求不同醫美面膜與普通面膜最大的區別就是類別上不同啦,給大家看個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