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七寶】「硨磲篇」,梵名 MUSARAGALVA

2021-02-24 瑪瑙街

在佛經上描寫佛國土中的眾多寶物之首,七寶指的是硨磲、瑪瑙、水晶、珊瑚、琥珀、珍珠、麝香這七種。不同的經書所譯的七寶各不盡同,茲舉出數部經典為例:

(一)《佛本行集經卷二》所記載之七寶為:金、銀、琉璃、硨磲、馬瑙、珊瑚、頗黎。

(二)《大阿彌陀經.地平氣和分》為:黃金、白銀、水晶、琉璃、珊瑚、琥珀、硨磲。

(三)《阿彌陀經》及《大智度論卷十》之七寶為:金、銀、琉璃、頗梨、硨磲、赤珠、瑪瑙。

(四)《妙法蓮華經.卷四》為: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

(五)《大般若經》為: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

(六)《恆水經》則以金、銀、珊瑚、真珠、硨磲、明月珠、摩尼寶為七寶。

其他記載關於七寶之經典還有如《長阿含經卷十八.閻浮提洲品》、《大樓炭經卷一》、《起世因本經卷一》、《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中》、《佛地經論卷一》、《大寶積經卷十七》、《無量壽經卷上》等等。

「硨磲」,梵名 MUSARAGALVA ,音譯作:牟娑洛揭婆、目娑羅伽羅婆、牟呼婆羯落婆、摩娑羅伽隸、牟娑婆、謨薩羅、牟娑洛等,其意思為紫色寶、紺(廣州音讀〝禁〞,為一種深青色而略帶微紅之顏色,俗稱天青色)色寶。在古代「硨磲」二字寫作「車渠」,沒有石字旁,後世「車渠」二字方加上了石字旁,使人易於明白「硨磲」是一種寶石,其實「車渠」兩字的真正意思為車輪的外圈,在古代車輪是用木製成的,但發展到現代的車輪或叫車胎,無論是單車、電單車、汽車等,車胎的外圈都是用塑膠物質所製造的了。

在海洋中有一種生物,屬於貝類家族,是一種介殼軟體動物,形如蚌蛤,殼大而厚,略呈三角形,它的直徑約有一點五米,體重可達三百多公斤;在此種動物的外殼上有深大之溝紋如車輪的外圈,故被命名為「車渠」。車渠的外殼通常呈白色或淺黃色,殼體光滑,厚達數吋,是由外層角質層、中層稜柱層和內層珍珠層三部份構成,是琢磨玉器的優良材料。車渠的肉呈白色,可供食用,其外套膜邊緣(包裹著肉的一種薄膜)為青、紫或黃綠等顏色,極為美麗,正由於其顏色的關係,在佛經上記載的所謂的硨磲,應解作紫色或紺色的寶物,方合梵語的原意;但後世一般則稱白珊瑚及貝殼所制之物為硨磲,可能由於硨磲的殼根本是白色或淺黃色的緣故。

硨磲和珊瑚、珍珠、琥珀並列為西方四大有機寶石。在我國古代已被視為一種寶物,早在漢朝伏勝所著的《尚書大傳》當中,便記載了一則關於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裡的地方,散宜生用硨磲大貝敬獻紂王,贖回文王的故事。硨磲棲息於熱帶海域,我國的海南島、東沙群島、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均有出產,其殼大的可作小兒浴盆及豬只的食用盆,殼小的可用來燒制石灰或供觀賞用。硨磲經過千百年的蘊育生長,能散發出的能量磁場非常大,可使配戴者具有增進身心調和、啟發自在智慧、摧毀眾生煩惱的功能。我國清朝二品官上朝時穿戴的朝珠就是由硨磲製成。在各地佛教高僧、西藏喇嘛高僧都有手持硨磲製成的佛珠。《本草綱目》中記載硨磲有鎮心安神涼血降壓的功效。經長期配帶可具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如增強免疫力、防止老化、穩定心律,改善失眠等藥效。硨磲同時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能涼血、降血壓、安神定驚,特別對咽喉腫痛,小孩生皰更有療效。硨磲可護身健體,延年益壽,藏傳佛教更視之為驅魔避邪的神奇寶物。除此之外硨磲還有闢邪保平安、消災解厄、除惡聚靈和改變風水的作用。因此硨磲被列為「佛教七寶」之一。據《般若波羅蜜心經》記載,此七種寶物為「硨磲、金銀、瑪瑙、珊瑚、琉璃、琥珀和珍珠」。在這七種寶物中大家最陌生也最稀罕的寶物就是硨磲。

以硨磲修持觀音菩薩法門

硨磲在東方佛典中被列為佛教七寶之一,由於長年處在最純淨無汙染的喜瑪拉雅山上吸取日月精華,所散發出來的磁場能量非常強大。持硨磲佛珠來修練觀音菩薩法門就成為必要的法器。 我們可以在每日晨起後,或任何合宜的時間,選擇一個安靜的處所,以清靜的身心,練習與觀音菩薩相應的方法。首先,我們可搜集觀音菩薩集的各種身相莊嚴的法相,然後選擇自己最喜愛、相應的法相。

如果家中有佛堂,則將硨磲恭置於案桌上,焚點上好沉香或香品供養觀音菩薩。

1. 恭奉莊嚴法相後,合掌恭敬禮拜觀音菩薩。

2. 觀想觀音菩薩,並思惟觀音菩薩的廣大慈悲,其廣大救渡的種種殊勝功德,然後將其莊嚴身相及巍巍功德都清晰的烙印心中。

3. 想像觀音菩薩的心中,放射出無盡無量的光明,光明注照著我們,將我們一切的業障、煩惱、苦惱、迷惑、無知、無明等,全都在觀音菩薩的慈悲光明中消融。頓時,我們的身、口、意都清淨了,慈悲、智慧、福德自然在我們心中不斷增長。我們就安住在無盡的光明之中。

4. 接著我們誦持「南無觀世音菩薩」或六字真言「唵嘛呢具昧吽」至少108遍以上(特別是全世界的密教徒,誦念此六字真言為一切福德智慧及諸行的根本),愈多愈好,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5. 接著將修法功德回向法界眾生成就無上菩提。

6. 只要一心持念觀音名號,必能得到廣大的救渡,無量福德。

將硨磲置於佛堂神桌之上或供奉於家中作為鎮宅之寶,能以所散發出超自然的磁波來調整補充屋內所喪失平衡的磁場,使屋內一切晦氣、惡煞盡除,具有避邪鎮煞,改變風水作用,自然產生一股詳和的靈氣,使得家康宅吉、萬事皆暢。

目前市面上販賣的白色硨磲,是由現代沿海捕撈上岸的活體硨磲貝經宰殺後,取其外殼磨成圓珠來販賣(通常一隻大硨磲貝可切磨400-500顆圓珠),基於海洋生態保育的概念,我們並不鼓勵這種做法。並且這種硨磲年代還不夠,所以密度小,質量輕,結構脆,容易破裂並且光澤感不強。能量也弱。

【金絲硨磲】是古代經造山運動所產生的海螺化石,只取尾端較厚部位切磨成珠,僅可切磨一顆硨磲,因產量稀少,故異常珍貴,屬於最頂極之硨磲,其價值猶如緬甸玉中最頂極之翡翠一樣.

清代《會典》規定:二品官員上朝時佩戴的朝珠的硨磲的;六品官的頂子也為硨磲。由此看來古代能擁有硨磲的人,不是王公大臣,就是大德高僧,一般百姓很少能得到。

藥用價值

性味:①《海藥本草》:"大寒,無毒。"主安神,解諸毒藥及蟲螫。以玳瑁一片,車渠等同,以人乳磨服。"②《本草綱目》:"案韻會雲,車渠,海中大貝,背上壟文,如車之渠。味甘鹹,大寒,無毒。入腎經。「

功用主治:

另據《廣雅·釋地》,石之次玉者為「硨磲」。或以為僅是據硨磲殼得名而已,與硨磲動物本身並無聯繫。

硨磲之名最早見於東漢時代。《本草綱目》中記載,硨磲有鎖心、安神之效,它是海洋貝殼中最大者,直徑可達1m甚至更大。殼內白而光潤,外殼呈黃褐色,尾端切磨成的珠具車輪溝渠的圖案,因此而得名為硨磲。古人也曾取白色珊瑚和一般較厚的貝殼做成圓珠,把它當作硨磲念珠。可見硨磲在古代深受人們的喜愛。據「金剛頂瑜珈念珠經」記載,使用硨磲念珠念佛可得一倍功德。在佛門當中,高僧用它當念珠,清朝的官帽珠飾中,它是六品官員的頂珠,可見它的價值不凡。現在世界名珠中最大的一顆天然海洋貝珠(真主之珠)重6350貝克,就是硨磲所產。

有機寶石

硨磲為古海洋生物經造山運動,由海洋隨地殼變動升至高山經年累月所形成之海螺化石,僅取其尾端之部分切磨成珠的珍貴有機寶石。 根據現代科學研究證實,在距今約三千五百萬年前,由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發生碰撞,在這兩塊巨大板塊的擠壓帶,地勢隆起,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在那近九千公尺高的巖石層中,夾雜了不少昔日海中生物的化石,硨磲就是在大約五千公尺的喜瑪拉雅高山上被發現的。

硨磲的成份大致與天然珍珠相同,外表之顏色是牙白與棕黃相間,而棕色帶中有強烈之金色絲光,整體外表就像車與溝渠所構成之圖案,亦頗似太極之形,因而稱之為「金絲硨磲」。硨磲的原材料取得不易,所以異常珍貴,難怪古代能擁有硨磲的人,不是位居高官要職,就是西藏密教高僧,故一般民間很少看得到。

發展歷史

硨磲在我國古代已被認為是一種寶物。硨磲之名最早見於東漢時代伏勝所著的《尚書大傳》,其中便記載了一則關於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裡這地方,散宜生用硨磲敬獻紂王交換回文王的故事。自古在清朝二品官上朝時穿戴的朝珠就是用硨磲所串成的。西藏密教中,高僧喇嘛也把硨磲穿成念珠加以誦念。

真假鑑別

1. 肉眼檢視法:

只要是硨磲,其外表必定有如車輪與溝渠所構成的圖案;因此,要鑑別真假硨磲,這樣的特徵就成為鑑定真假的重要指標。再者,只要是天然的寶石,世界上就不可能找到兩個完全一模一樣的個體,我們觀察如果有兩顆硨磲珠紋路是一模一樣的,則很有可能是貝殼磨成粉壓制的。

2. 破壞性試驗:

以破壞性試驗將其擊破,若是真品必有貝殼斷面。

3.惦重法:

天然的硨磲一般都有一定的比重,我們除了觀察硨磲的紋路是否為天然外,可以試著用手去惦一惦其重量,若是感覺非常輕,則有可能為非天然硨磲。

其他鑑定方法

第一,要看顏色:硨磲分純白、金絲、黃金硨磲、木色老硨磲、玉硨磲,當然還有少見的紫色、粉色、紫紅色乃至更為少見的血硨磲,硨磲外表光潔明亮,表面呈珍珠般的光澤;假硨磲用白石或粉碎的貝殼粉或白石粉加膠壓合而成,雪白無瑕,白得呆板、表面拋光發亮,不自然。

第二,要看質地:硨磲是自然生長的,仔細觀察紋路是否自然外,就是兩顆硨磲珠的紋路無一相同,有一些透明料上看著好像沒有紋絡,其實是有的,仔細看就能看到。其礦物構造以文石為主,具有層狀結構,層面清晰而又緻密;假硨磲無天然的生長紋,放大鏡下觀察沒有明顯層狀結構。

第三,硨磲因長期存在於海水中及自身的硬度較小,因此硨磲雕件和把件上難免會有些蟲眼及裂紋,或多或少,當然也有完美的,但價格就較為昂貴,大家要是碰到很完美的又價格很低的話,大家就小心鑑定吧

第四,天然硨磲用打火機燒起來有種燒石灰的味道,但不是很刺鼻,粉壓的硨磲一般是用貝殼粉混合膠水壓制而成,燒起來有刺鼻的燒塑料味。

保養與使用

1. 拿到金絲硨磲後,請務必以薰香淨化,口中誦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或唵嘛呢具昧吽108遍。

2.為避免遭到外在汙染,表面經過打蠟處理,配戴一星期左右,蠟會自動脫離而恢復原本形態,待蠟脫離後,金絲硨磲會自動產生負離子置換作用,而達到既有的功能。

3. 金絲硨磲與珍珠同屬有機寶石,故不可接觸到酸或鹼物質,若有接觸到流汗或髒汙,請用清水衝洗並用細布擦乾即可。

4. 沐浴或做家事時,請勿配戴,勿與其它金屬飾品碰撞,每個月使用天然綿羊油(天然純檀香油亦可)嬰兒油或中性乳液擦拭保養。

5. 經常供奉於佛桌上,一方面是對硨磲的尊敬,二方面可吸收神佛之靈氣。

保養和淨化

1、不可接觸強酸、強鹼,避免重擊、碰撞。

2、汙垢時使用牙刷沾點牙膏或中性沐浴乳衝刷乾淨,用細布擦乾,再擦拭一點嬰兒油或乳液進行保養。

3、將硨磲置於佛堂上供奉,能使其恢復本來的光澤,淨化後在太陽光下曬二小時。

《硨磲頌》

大道之始,以天地為依;萬物之發,以滄海為源。海之大,茫茫渺渺,深深沉沉;幽幽海中有紺色大貝,食生水藻,一體雄雌,本渾元之體;其不沉不浮,不汙不腐,有不可說之壽;天降機緣,滄海桑田,烈火流漿,大貝瞬間封於石內;煙霜壁落後,留頑石磊磊,始有西山。不知幾千百年後,西山雪崩,世人始見大貝;因其肋生深溝,狀如車軋,故名其曰硨磲;山南有佛,念其生於海、長於泥、化於火、現於林,久經鍛造,滌蕩已清,故將其納為七寶,表其性曰不柔、不媚、不攀、不附。又不知幾千百年後,世人半通佛性,因羨七寶,多好硨磲;商有市儈者,驅利埋心,遂海中取貝,慌託硨磲以售之,渾不知佛不殺生,手中滴血未乾,尤誇學佛甚好,不該!不該!其不知,名不恆名,道卻恆道;其不觀,硨磲四性,其貨難足;其更不知,硨磲所謂金絲者,貴自何來?今之善士,明微玄妙,當知:滄海成雪域,大貝化硨磲;若不經磨礪,四性怎修齊。

相關焦點

  • 佛教七寶-硨磲材質寓意講解,及時收藏喔!
    硨磲源自深海。白皙如玉,是海底最大,是自然界最白的物質。硨磲被列為佛教七寶之一,位列七寶之首。歷經千百年孕育生長,磁場能量源源不竭,生長不息,能凝聚宇宙能量,改變人體磁場。《金剛頂瑜珈念珠經》中記載:使用硨磲念珠念佛可得數倍功德,而以硨磲所製成的佛珠最為殊勝尊貴。《佛說阿彌陀經》裡面說道:「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法華經玄贊》卷二(末)云:"車渠(硨磲)梵雲牟娑洛揭婆,青白間色。"可見,硨磲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
  • 硨磲保養及鑑別方法
    外觀:喜瑪拉雅山所產的海螺化石主要以牙白與棕黃相間形成太極圖形並帶有耀眼之金色絲光和金色暈彩(又稱金絲硨磲),及帶有金色貓眼般的圖案和金色暈彩(又稱金眼硨磲)這兩個品種最為珍貴美麗。  硨磲與佛教的關係  「硨磲」是佛教七寶之一,又名車渠、紫色寶、紺色寶。(梵名 MUSARAGALVA,音譯作:牟娑洛揭婆 ) 。
  • 金絲硨磲
    在那近九千公尺高的巖石層中,夾雜了不少昔日海中生物的化石,硨磲就是在大約五千公尺的喜瑪拉雅高山上被發現的。硨磲的成份大致與天然珍珠相同,外表之顏色是牙白與棕黃相間,而棕色帶中有強烈之金色絲光,整體外表就像車與溝渠所構成之圖案,亦頗似太極之形,因而稱之為「金絲硨磲」。
  • 硨磲的神奇功效
    硨磲是雙殼類中最大的種類,最大的殼長可達1.8米,重量可達500公斤。一扇貝殼便可以供給嬰兒做洗澡盆使用。硨磲的貝殼可以做各種用具,肉可以吃。 在佛教界中,硨磲深受許多師父及信徒們的喜愛。顏色漂亮的硨磲手珠,除了可做裝飾外,配戴在身上也可避邪保平安。師父們常以27顆以上至108顆的念珠作為配戴及念之用。
  • 硨磲的神奇功效(趕快看看吧)!
    硨磲在當今流行的「佛教七寶」中,列驅邪避兇的首位。硨磲所含的微量元素能穩定情緒、去除雜念、使脾氣暴躁的信徒消除煩惱、調養身心平衡。  古代常將硨磲置於佛堂神桌之上或供奉於家中作為鎮宅之寶,與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琥珀和珍珠並稱為「佛家七寶」。
  • 佛教七寶讓你的手串更出彩
    原標題:佛教七寶讓你的手串更出彩 配珠中最受追捧的就是「佛教七寶」。   各位假如弄不清楚佛教七寶為何物,不妨去百度上看看,會找到幾種答案。當然從珠寶商的嘴裡我們也經常會聽到,這個珠寶是佛教七寶之一,那個珠寶也是佛教七寶之一。隨著文玩手串、配珠文化在普羅大眾間不斷流行,喜愛文玩的朋友們對於佛教七寶這個統稱一定不會陌生,但現在市面上關於七寶的版本眾多,佛教七寶到底有哪些品種呢?
  • 金絲硨磲:最頂極之硨磲,其價值猶如緬甸玉中最頂極之翡翠一樣.
    ·鑑定·收藏」最佳選擇。硨磲的成份大致與天然珍珠相同,外表之顏色是牙白與棕黃相間,而棕色帶中有強烈之金色絲光,整體外表就像車與溝渠所構成之圖案,亦頗似太極之形,因而稱之為「金絲硨磲」。「硨磲」,梵名 MUSARAGALVA ,音譯作:牟娑洛揭婆、目娑囉伽羅婆、牟呼婆羯落婆、摩娑羅伽隸、牟娑婆、謨薩羅、牟娑洛等,其意思為紫色寶、紺(廣州音讀「禁」,為一種深青色而略帶微紅之顏色,俗稱天青色)色寶。
  • 佛教中的七寶指的是哪幾種寶石?
    ·鑑定·收藏」最佳選擇。和寶友交流,曬寶貝分享心得,查看文章末尾加入珠寶社區吧同一本經書,不同歷史時期所譯的不同版本中,所說七寶也不同,以《無量壽經》為例,漢代版本的七寶為金、銀、琉璃、水晶、硨磲(也叫車渠)、珊瑚、琥珀;曹魏時期版本所載七寶為紫金、白銀、琉璃、水晶、硨磲、珊瑚、琥珀;唐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白銀、琉璃、頗梨、美玉、赤珠、琥珀;宋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白銀、璃、頗梨
  • 佛教七寶都是哪七種寶貝
    在佛經中佛教七寶,指七種珍寶引,又稱七珍。無論是哪一種,都代表了佛家人祝福和吉祥的好寓意。不同朝代對七寶的定義也不盡相同。同樣一本經書,不同歷史時期所譯的不同版本中,所說七寶也不同,以《無量壽經》為例,漢代版本的七寶為金、銀、琉璃、水精、車渠、珊瑚、琥珀;曹魏時期版本所載七寶為紫金、白銀、琉璃、水精、硨磲、珊瑚、琥珀;唐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白銀、琉璃、頗梨、美玉、赤珠、琥珀;宋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白銀、璃、頗梨、硨磲、真珠、琥珀。
  • 佛教七寶該怎麼佩戴,你知道麼?
    玩手串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佛教七寶」,大街小巷已蔚然成風。「佛教七寶」不單單可以各自成串,也是最受追捧的「配珠」!
  • 硨磲保養淨化及鑑別方法
    外觀:喜瑪拉雅山所產的海螺化石主要以牙白與棕黃相間形成太極圖形並帶有耀眼之金色絲光和金色暈彩(又稱金絲硨磲),及帶有金色貓眼般的圖案和金色暈彩(又稱金眼硨磲)這兩個品種最為珍貴美麗。   硨磲與佛教的關係   「硨磲」是佛教七寶之一,又名車渠、紫色寶、紺色寶。
  • 硨磲的功效與作用
  • 硨磲的三大作用
    ✎willgem:珠寶一刊是珠寶玉石第一微刊,資深珠寶專家主編,是你珠寶玉石類「資訊·鑑定·收藏」最佳選擇。硨磲手鍊  天然硨磲本是大海中的美麗貝殼,潔白無瑕、質地細膩、富有光澤。歷經千百年的孕育成長,硨磲散發的能量非常強大。那麼它的作用具體有哪些呢?
  • 硨磲到底好在哪裡?
  • 佛教七寶——琥珀佛珠的寓意
    從古至今,琥珀都深受佛家弟子的喜愛,被譽為佛教七寶之一。佛教七寶,顧名思義,就是在佛教中被尊崇和供養的七種珍寶,表七菩提分。在不同的經書中所譯的七寶不盡相同,在唐宋時期,佛教七寶一般指純金,純銀,琉璃,水晶,琥珀,玉石,瑪瑙。隨著時代發展至今,目前一般佛家認可的是指硨磲、瑪瑙、水晶、珊瑚、琥珀、珍珠、麝香這七寶。無論是哪一個歷史時期,琥珀都在佛教七寶之列,地位不可撼動。這是為什麼呢?
  • 硨磲(車渠)的認識
  • 硨磲手鍊戴哪只手較好
    在中醫學中,硨磲貝殼的尾端曾經被認為和珍珠具有同樣的療效。因其所含有微量元素、殼角蛋白及胺基酸,所以會有促進身體代謝、抗衰老及防止骨質疏鬆的功效。自古以來,硨磲與人類的關係就非常的密切,由於它是海中最大的貝類,自身壽命可以達到百年甚至上千年,故又有「老壽星」之稱;而且在佛教中有佛教七寶之首的稱號!
  • 硨磲佛珠手鍊怎麼戴?
    硨磲在東方佛典《金剛經》中被列為佛家七寶之首,據般若波羅多蜜心經記載,此七種寶物為「硨磲、金、銀、瑪瑙、珊瑚、琉璃、琥珀」。在佛教界中,硨磲深受許多師父及信徒們的喜愛。佛教視其為驅魔避邪的神奇寶物,故被佛教作為鎮教之寶。所以顏色漂亮的硨磲手珠,除了裝飾品的角色外,也可以是我們驅邪避兇的守保者。
  • 硨磲的功效和作用
    一、【寓意】    硨磲是深海貝類的最大者,是一種介殼軟體動物,形如蚌蛤,殼大而厚,硨磲的外殼通常呈白色或淺黃色,殼體光滑,厚達數寸,是琢磨玉器的優良材料。硨磲、珍珠、珊瑚、琥珀在西方被譽為四大有機寶石,在中國佛教與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珍珠也被尊為七寶之一。硨磲除了有裝飾性外,配戴在身上也有避邪保平安的寓意。
  • 硨磲到底是什麼?
    硨磲在當今流行的「佛教七寶」中,列驅邪避兇的首位。深受佛家師父及信徒們的喜愛,配戴在身上可避邪保平安。硨磲所含的微量元素能穩定情緒、去除雜念、使脾氣暴躁的射手消除煩惱、調養身心平衡。硨磲到底是什麼  硨磲也叫車渠,是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類大型海產雙殼類。世界上報導的只有6種,都生活在熱帶海域的珊瑚礁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