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法野釣黃顙魚,讓你一次釣個過癮!

2021-02-07 化紹新釣魚技巧

黃顙魚俗稱黃辣丁、嘎牙子,是野釣時經常釣到的魚種之一。全身黃綠色,體型較小,一般僅幾兩重,超過500克的少見。其身似鯰魚,無鱗,體表布滿黏液,胸鰭和背鰭長有三根尖刺,起保護作用。因其肉質細膩,味道鮮美,得到不少垂釣愛好者的青睞。



黃顙魚,底棲,群居,耐低溫。肉食性,喜食小魚蝦,昆蟲,蚯蚓,紅蟲。性情貪婪,兇猛。怕光,棲息於光線較弱的隱蔽處。在傍晚、黃昏、清晨出來活動,陰雨天異常活躍。


由於個體小,吃食兇猛,釣具無特殊要求。傳統釣、懸墜釣皆可,魚竿選4.5-6.3米中硬調魚竿為好,釣線0.6-1.0號。由於黃顙魚體小口大,所以魚鉤可以偏大,伊勢尼5-7號鉤均可。因為它們常把魚鉤吞到喉嚨,所以鉤大一些,取鉤方便。此外鉤大了,魚餌也大,引魚效果好,大可不必擔心它們因害怕,不吃食,其性情十分貪婪,見餌就吃。魚鉤要選有倒刺的,無倒刺鉤魚餌容易滑落。

傳統釣線組垂釣效果不如懸墜釣。因為黃顙魚吃食是直接吞入口中,確切的說是張大嘴巴一口咬住魚餌,然後吞咽,根本不會吸餌。而傳統釣的雙餌落地,所以黃顙魚吃起來很費力。懸墜釣則不同,一餌懸在水底,非常適合魚兒咬鉤,釣的當然要多了。


垂釣季節選擇在晚春到仲秋之間,以麥子熟的時候下竿最佳,此時的魚吃食非常活躍。時間選擇根據其習性,選在清晨、黃昏、夜晚。最好是陰雨天,全天都可以垂釣。釣點如果是靜水域,要選在水草邊緣,地形複雜,有坑窪或陡坎處。如果有水流,要選擇漩渦的邊緣、徊流或緩流處,要有水草。進水口的兩側是首選釣點。



底窩用綠蚯蚓、雞肝、雞或豬的骨頭碾碎,拌豆餅或雞、魚飼料拋入水中。加入豆餅或雞、魚飼料的原因是:


1、這些窩料可以引小雜魚,而小雜魚又可以吸引到大群的黃顙魚群來獵食。


2、可以吸引其他魚種如鯽魚、鯉魚來就餐,增加魚獲。魚餌用鮮活的綠蚯蚓,紅蚯蚓也可以。從蚯蚓的1/4穿入,再從另一頭的1/4穿出,使其蠕動,引魚吃食。


黃顙魚吃食兇猛,吞餌即走。浮漂表現為黑漂,少數為浮漂上浮。如果反覆逗漂,不要提竿,是小黃顙魚在鬧鉤。釣到的魚,要用毛巾包住再取鉤,以免被尖刺刺傷。越是小黃顙魚刺的越痛,越癢,因此要格外小心。摘鉤器也是必不可少的,黃顙魚常常把魚鉤吞到喉嚨裡,很難取出來,只有藉助它才好取鉤。

釣黃顙魚最好的時間是5-10月份,一般的天氣早上越早越好,早上4-5點鐘,下午6點到晚上12點前吃食比較旺盛,垂釣地點選擇水草較厚的地方,同一地點選擇水較渾濁的地方施釣,肯定會有收穫。另外,分享給大家一個小經驗,本人用此法很有釣獲。就是用養過蚯蚓的土打窩,不要用打窩器,直接將土拋進窩點就可以了,這樣有兩個好處:



1、這樣打窩絕對沒有小雜魚鬧窩,因為黃顙魚不怕吵。


2、聚魚快、因為養蚯蚓的土有特殊腥味,黃顙魚很喜歡,另外土裡面有些細小的蚯蚓和小蟲黃顙魚喜歡吃可以留住魚,黃顙魚一般會越聚越多。越釣越多。


本人曾用此法一天釣了40多條。此方法僅供參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下,應該不會失望的。


補充一點,釣黃顙天氣很重要,陰雨天要比晴天好,晚上要比白天好,最佳天氣是下大雨的悶天,釣渾水,釣流水都會有不小的收穫,因為黃顙魚在水裡沒有天敵,繁殖快,一般水域都會有。

相關焦點

  • 雨天垂釣黃顙魚,渾濁的水裡用蚯蚓打窩誘魚,釣獲一盆野生黃顙魚
    野生黃顙魚的肉質鮮美,營養非常豐富,是經濟價值較高的野生魚種。穀雨後的季節,鯽魚不好野釣了,那麼我們為何不改變垂釣目標魚種呢?垂釣黃顙魚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可能有不少釣友認為白天不好垂釣黃顙魚,這個想法並不完全正確。那麼在野釣黃顙魚時需要注意幾點的知識,現在我分享給大家。
  • 野釣黃顙魚的幾種打窩方法,誘魚成群,才能輕鬆連竿上魚!
    黃顙魚是夏秋季節野釣經常可以碰上的魚類,耐高溫耐低氣壓,在悶熱的夏季也能釣到。黃顙魚是肉食性魚類,自然水域中主要進食小魚蝦,水生昆蟲和軟體動物。多數釣友釣黃顙魚都是碰上的,比如面餌釣鯽魚,換上蚯蚓收穫2、3條,然後基本就沒有了。
  • 野釣大小通殺是你釣不好魚的罪魁禍首,被忽悠了多年,該想明白了
    「大小通殺」在線組的使用上,釣小魚有點粗,釣大魚又有點細,這很可能是你釣不好魚的主要原因,罪魁禍首。被忽悠多年,也釣了這麼多年魚,該想明白了。「大小通殺」是很多釣友在初學釣魚時,拿上釣竿一個小馬扎,沒那麼多講究,頂著新手光環就是幹,很可能那時兼顧了小魚,也幸運的釣到了大魚,確實大小通殺了一把。
  • 野釣黃顙魚,唯獨這套方法才管用,不吹不黑,一般高手不透露
    釣黃顙魚時,用手竿即可釣到,一般杆子在5.4米,釣岸邊或有水草,亂石區域,都可以釣到黃顙魚。因為黃顙魚的活動區域主要在近岸,而且這種魚具有領域性,所以只要我們找準合適釣點,釣到黃顙魚一點不難。當然,使用蚯蚓釣黃顙魚時,會招來其它魚類搶食,釣到其它魚雖說兩全其美,但必定會降低黃顙魚吃鉤率,如果想專門釣黃顙魚,那麼下面這種餌料就非常適合了。
  • 野釣鯽魚和鯉魚的調目和釣目詳解
    1、調漂找平衡我們來到野外選擇釣位時的水域,水深一定得超過你的浮漂的高度,不然就不用釣了,我一般野釣的時候水深最起碼也要剪鉛皮的時候要注意一次別剪太多,主要是看漂的下沉速度,減一次就丟水裡一次,慢慢的鉛重量小了漂的浮力就上來了,剪到你想要露出漂的目數就可以了。野釣我都是調四目釣兩目,這個看你自己的魚情。若是野釣時,小魚鬧窩的話,釣者在調漂的時候,可以釣高點的目數。也或者可以直接棄窩,由於大魚一直生活在深水處,釣者可以在此時就近選擇深水區重新拋投誘餌窩料下鉤垂釣。
  • 冬季手竿野釣要10選,助你釣大魚
    一、選釣小水域 冬季在大水域手竿釣魚,猶如大海撈針,垂釣往往不盡人意,釣獲甚微,甚至空手而歸。如選擇小河小溪、村鎮養殖混養的前村屋後小塘、小池、小坑等水域為釣場,那釣獲就大不一樣,甚至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穫和驚喜,釣趣也濃厚。因為這種釣場水面窄小,小水域顯得比大水域暖和。
  • 北方淡水魚大全,看看你釣過幾種?
    路亞人,這些年你們都釣過哪些魚種?以下魚種你們都釣到過嗎?最後一個應該很少有人釣到過,知道名字的那就鳳毛麟角了。一、白條白條屬於初級淡水魚。而且非常護犢子,一般都是一家子外出活動,釣上來一條,肯定釣點還有另一條。主食水裡的小魚,小蝦。五、鯰魚鯰魚為底層兇猛性魚類。怕光,喜歡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縫、深坑、樹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裡,以及流速緩慢的水域中。也是路亞人喜歡釣的魚種。
  • 冬季野釣,幾個正確的「廢話」,原本可以釣大鯽魚,卻很少實踐!
    冬季野釣,無疑是一件折磨釣友的事情。不管你是多麼迷戀揚竿,冷風刺骨、手腳冰涼這份煎熬是客觀存在的。因此能夠趁著朦朧夜色施釣的釣友,需要足夠的勇氣和毅力。為在冷冬獲得更多魚口、漁獲,似乎釣友們更注重了「技巧」,這次筆者盤點一下那些正確的「廢話」,說著容易,實踐卻難的釣魚言語。
  • 費盡心思「對付」草魚,卻怎麼也釣不過癮?按我說的做,上魚賊快
    釣魚人都明白,夏秋季節是垂釣大草魚,大鯉魚的兩個黃金時段,可由於受到氣溫和水溫的影響,想要在水廣魚稀的大環境中,釣到一條稱心如意的大草魚,可以說是比登天還難!不可否認,有些人從一開始就費盡心思想釣大魚,可卻怎麼也釣不過癮,這是為什麼呢?
  • 野釣釣位:釣水草還是釣亮水?盲目的選擇,釣魚心情往往受影響
    「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這句話,我想很多釣魚人對這個觀點都是贊同的。我為啥說「很多釣魚人」這幾個字眼呢?因為在我身邊就有為數不少的釣魚人,野釣選擇釣位時,很多時候並不在水草處。因為在他們看來,亮水處的魚兒更好釣,體型更大,釣獲率更高。那問題來了,到底是釣水草處好和還是釣亮水處好?在實際作釣中該如何選擇呢?
  • 早春野釣「黃金」釣點,大部分地方都有
    冬季經常作釣的深水,不再靠得住,因為此時的魚基本上已不在深水,而是淺水。早春也不能釣得太淺,得在淺中找深,這是前提,於是大部分釣友會轉戰淺水中的深水。但早春氣候多變,受天氣影響,釣淺深時漁獲也不理想。心想魚兒會不會退回絕對的深水區了,要天氣好轉時再來釣淺深,這裡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想錯了。
  • 民間野釣神器:翻板鉤加上珠珠釣,強強組合,遠投專釣大魚!
    以前介紹過翻板釣,也介紹過珠珠釣,翻板釣加上珠珠釣,那就更有意思了。所以把這種遠投釣法介紹下,由於釣組搭配十分簡單有效,實在是野釣中不能不用的靠譜釣法。一、珠珠釣珠珠釣的原理就是使用顏色鮮豔、大小不同、材質不同的珠子。
  • 昆明祿勸封過水庫:典型釣點案例,詳解野釣灌溉水庫釣魚攻略
    釣友在封過水庫釣獲的野生大鯉魚「封過水庫釣一天,肩膀酸痛要七天」這句是在很多釣友間流傳的俗語,感同身受的描述了其野釣資源豐富的表象,尤其是鯽魚數量極大,2020年清明節假我個人兩個白天小爆護,首次突破個人野釣最好成績20斤,在昆明周邊野釣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已經實屬不易了,哪怕當時同行釣友,三心二意半玩半釣的狀態也釣獲了
  • 野釣天天連杆爆護還有意思麼?沒了期待的過把癮,未必是你想要的
    資源對於釣魚尤為重要,我們在平時總抱怨資源差,如果野釣能讓你每天都連杆爆護,資源好,魚情好的野釣就一定好玩麼?對於喜歡野釣的人來說,內心是最豐富的,上魚時的激動,緊張,喜悅,空軍白板後的失落,失望,無奈,每一次出釣都是挑戰自我,完善自我的一個過程,痛並快樂著。
  • 為何你釣2斤魚別人釣20斤,早點掌握這種釣法,野釣你也能爆護
    不能,因為此時魚的攝食慾望非常的低,就比如你在悶熱的天氣都喘不上氣來了,給你個大肘子你會吃嗎?不會的,所以道理相同。什麼是水下障礙物。野釣環境下水底的情況是非常複雜的,季節性水底會長滿了青苔,像頭髮絲一樣附著在水裡。此時餌料落在下面,魚很難找到,還有一些情況,水底下充滿了尖銳的石塊,莊稼的根莖,非常的尖銳,魚也怕扎到自己,這時候魚會離底。
  • 野釣用什麼打窩最省錢,一捧顆粒兩把米,大小通殺四季可釣
    實際上不用那麼複雜,餌料這東西你帶得多就用得多,效果方面只要看自己當地的釣友哪個用得多就用哪個,準沒錯,天氣合適了、釣位選對了,用足夠的耐心去守肯定有機會,大不了連續做幾日窩。一捧顆粒兩把米,這可能是野釣打窩最省錢的玩法了我應該算是出釣率比較高的釣魚人了,自己本身就喜歡釣魚是一方面,寫文章找靈感是一方面,再者就是為了拍些照片便於作文時配圖。
  • 野釣最強釣組:滑漂釣組的搭配和調漂技巧,夏釣大魚就用這招!
    野釣中釣法比較多,但是磯竿配合滑漂釣組,絕對是野釣的最強釣組。一、優勢磯竿本來是用於磯釣的,但是隨著各種釣法的融合互補,垂釣技術越來越多。比如傳統釣的包食釣,到臺釣的拉餌散炮,傳統釣的蘸米釣到臺釣的麻團釣。臺釣的調漂技術,也影響原來一直鉛墜躺底的傳統釣調漂方法。
  • 秋季釣魚該如何開餌 傳說中的「血餌」製作步驟 野釣、黑坑通用
    當然還有活餌,蚯蚓、紅蟲、蝦泥,也是冬天釣鯽魚的首選餌料!前段時間寫了一篇《黑坑釣回鍋魚、滑口魚(鯉魚,鯽魚)偷驢的方法和技巧 (收藏備用)》,這裡面有冬天釣鯽魚、鯉魚的餌料配方,親測爆護,屢試不爽,有興趣的釣友可以看下。
  • 夏季野釣土鯪難釣?利用特殊的釣法和選位技巧,保證讓你漁獲滿滿
    對於南方的釣友來說,就非常喜歡垂釣,主要因為一是它的肉質鮮美,二是它的拉力非常大,釣著過癮,特別是垂釣大土鯪,更是受釣魚人的喜歡。釣土鯪時,很多釣友都會碰到二個問題,一沒口,一天釣不到幾條,二是經常切線跑魚,這也造成野外釣不到土鯪的原因。其實,釣土鯪時只要用對釣法與技巧,收穫還是蠻不錯的。那麼,要怎樣才能釣好土鯪呢?本文主要以下幾點論述。
  • 冬釣大鯽魚,聚魚效果最好的是隔夜窩,隔夜窩這樣打,誘魚更長效
    冬季釣鯽魚,如果有條件最好是提前打窩,因為冬季鯽魚的覓食範圍很小,如果沒有比較長的誘魚時間,往往不會有太好的聚魚效果。雖然冬季講究釣中午前後,但是還是建議早點出門,這樣可以早點打窩誘魚,對冬釣是極為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