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與其強求環境,不如改變自己

2020-12-14 職場小能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我們時常抱怨工作不好,學業壓力大,自己一番辛苦不被別人理解等等。但抱怨的同時,我們是否能反思一下。同樣的環境中,為什麼有人照樣可以生活得逍遙自在,樂觀向上,而自己卻總有滿腹牢騷?事實上,有些時候,迫切需要改變的或許不是環境,而是我們自己。

有一則故事是這麼說的:

貓頭鷹急促而忙碌地在樹林裡飛著。一旁的斑鳩好奇地問:「老兄,你究竟在忙什麼?」貓頭鷹氣喘籲籲地回答:「我在忙著搬家。」斑鳩疑惑不解地再問:「這樹林不是你的老家嗎?你幹嘛還要再搬家呢?」此時,貓頭鷹嘆著氣說:「在這個樹林裡,我實在住不下去了,這裡的人都討厭我的叫聲。」

斑鳩帶著同情的口氣說:「你唱歌的聲音實在不好聽,令人不敢恭維,尤其在晚上更是擾人清夢。其實,你只要把聲音改一下,或者在晚上閉上嘴巴不要唱歌,在這林子裡,你還是可以住下來的。如果你不改變自己的叫聲或夜裡唱歌的習慣,即使搬到另外一個地方,那裡的人還是會討厭你的。

職場中有許多像貓頭鷹一樣的員工,當外界的環境不足自己的意識。就想著另外尋覓一個地方安生,卻從來不想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去改變自己。這則寓言的寓意是頻繁的更換外界條件並不能從實質上改變我們的境遇,只有改變自身存在的不良現狀,才能得到別人的青睞。

曾有一位哲人說過,「如果你不能阻止環境的變化,那麼就改變自己去適應它吧。」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在寫給大學生的格言中也曾說道:「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學會適應它。」比爾蓋茨是一個改變世界的人,他將世界帶入信息社會,但是,這樣一個改變世界的人,卻說要首先適應世界。

的確,有時我們所生活的環境與我們的事業目標,欲望,才會為自己提供更多的生存機會,也才能為事業成功增添砝碼、興趣等發展是不合拍的,甚至有時會阻礙限制我們的發展。這時我們埋怨世界,抱怨環境是沒有用的,只有從思想上去適應它,只有改變了自己,才能為職場發展找出更多的障礙,才會為自己提供更多的生存機會,才能為事業成功增添砝碼。

嘗試改變自己,突破自己的極限

比如說,剛剛畢業於某高校音樂學院的小李被分配到一家國企的工會做宣傳工作,剛開始他很苦惱,認為自己的專業才能與工作不對口,若在這裡常幹下去,不但自己的前途會耽誤,而且自己的專業也可能被荒廢,於是他四處活動想調到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單位,可是幾經折騰終未成功之後,他便死心塌地的安守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並發誓要改變。

之後他找到單位工會主席,提出了自己要為企業籌建樂隊的計劃,正好這個企業剛從低谷走出來扭虧為盈,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自然也想大張旗鼓地宣傳企業形象,提高知名產品的知名度,這欣然同意了他的計劃。他來了精神,跑基層,尋人才,買器具,設舞臺,辦培訓,不出半年就是樂團出具的規模,兩年以後這個企業樂團的演奏水平在全市也是一流的了,堪與專業樂團相媲美,而他自己也成了城市知名度較高的樂隊經理。他改變了自己的處境,化劣勢為優勢,不斷開闢出了自己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而且培養了自己的領導管理才能,為他以後尋求更大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現實生活中,工作也常常並不都是盡如人意的。這都是很平常也很正常的生活現象,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對自己的工作環境抱有太多的不滿,也不要認為換一份工作或者換一個工作環境問題就能得到解決,因為每一個公司本身都存在一些問題,世界上的公司沒有哪一個是完美得讓人一點毛病也挑不出來的,關鍵都在於人的心態,既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那就應該去改變自己,讓自己去適應環境。

當環境已經影響不到你,成功就在路上

事實上,沒有一個企業是完美無瑕的,也沒有哪個人是天生就註定成功和不會遭遇挫折的,關鍵還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改變。正確的做法就是適應環境,在適應中改變自己,提升自己。

其實我們的成功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當你成功的因素中外因的作用越大,對於內因的要求就越小,同樣,當內因的要素越多時,外因的作用就越小,就越不能顯現作用。

在職場中,不要過多的去強調環境的重要性,因為環境並不是決定一個人成敗最為重要的因素,而應該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去適應它,在努力後,你就會發現不僅適應了環境,並且也迎來了成功。而這時候你會自豪地對自己說:「我掌握了命運,這是我適時調整自己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勵志正能量:不能改變環境,不如就就試著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
    今天的小虎姐姐說生活要和大家講的是:勵志正能量:不能改變環境,不如就就試著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我們雖然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用愛心和智慧面對這一切。託爾斯泰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另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都很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是卻沒有想要改變自己。」要改變現狀,首先就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就得改變自己的觀念。一切的成就,都是從正確觀念開始的。
  • 與其抱怨他人,不如改變自己
    其實,這世界哪有那麼多的煩惱,其根源不過是:大多數人總想去改變別人,很少有人會改變自己。人與人的相處,無非就是凡事不以自我為中心,學會換位思考。這樣,煩惱自然就會煙消雲散。所以,與其每天抱怨他人,不如學會改變自己。曾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身上發生的故事也都是一個不可替代的案例。
  • 人這一輩子,與其抱怨,不如學會改變自己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人的這一輩子本就是在不斷改變,適應新的環境,以及那些走進我們生活中的新事物。01可能你現在的生活並不如你如願,比如你擁有的愛情沒有想像中那麼甜蜜;你的工作沒有那麼輕鬆,薪資待遇也沒有別人的好,面對這樣的生活狀況你會是怎樣的態度呢?
  • 愛情中,順其自然,不強求不將就的星座
    愛情中,順其自然,不強求不將就的星座水瓶座水瓶對於很多事情都是順其自然的態度,對於他們來說,愛情只有兩情相悅才叫愛情,一個人的那叫單戀,所以水瓶不會強求一個不愛自己的,也不會接受一個自己不愛的。水瓶心裡對於愛情的感受是很真實的,即便他們覺得對方很好,但是是自己就是沒法動心,其實也沒有辦法在一起太久 ,這就是水瓶骨子裡的堅持,他們不希望愛情只是一個任務,而是切實的幸福。射手座射手是非常灑脫隨性的星座 ,沒什麼能夠牽絆他們的,即便是感情 ,也不是讓射手被控控制的理由。
  • 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自己,俗話說:「窮則變,變則通」。
    我們生於什麼樣的家庭,去到什麼樣的環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改變自己,是軟弱的服從,還是積極低改變,這都是一種選擇,但絕不能退縮.放棄,它都意味著被淘汰。不能改變環境時,就去改變自己,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具備了改變環境的能力。
  • 陽光正能量的句子:與其抱怨世界,不如改變自己,做好自己的事
    擁有的,你不放在心上,不屬於你的,卻整天擔心,棄你而去的,無緣不強求,不離不棄的,用一生相守。五、 命運不是放棄,只是努力。命運不是運氣,只是選擇。命運不是等待,只是把握。命運不是名詞,只是動詞。要改變命運,先改變觀念。決定今日的不是今日,只是昨日對人生的態度;決定明日的不是明日,只是今日對事業的作為。我們的今日由過去決定,我們的明天由今日決定。
  • 人生有三樣東西不可強求,抓的越緊失去的越快,你有強求過嗎?
    有些東西講究順其自然,越是強求越適得其反,人生有三樣就是如此文/一休道「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有的人們信命,那是一種對於未來的渴望,而有的人卻不信命,他們認為人定勝天,有些東西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 分手了照舊活得很好的星座,不將就,不強求,為自己而活!
    可有些人卻恰好相反,他們在分手之後依然活出精彩的自我,正如十二星座裡的以下三個星座,他們分手了照舊活得很好,不將就,不強求,為自己而活,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 一旦跟戀人分手了,水瓶座還是過著之前的生活,似乎沒有任何改變,生活依然過的很好,完全不受分手的影響。水瓶座的這種態度讓人以為是不看重感情的表現,否則絕對不會如此冷漠。
  • 適應環境,改變自己
    能幹的人會選擇改變,讓不喜歡變得喜歡。懶惰的人會選擇適應,不願費力打掃那就享受髒亂。懦弱的人選擇迴避,可是眼不見心還是煩的。勇敢的人說,我放棄,一了百了。一、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用愛心和智慧來面對這一切。
  • 佛說:緣分盡了,強求是在為難自己
    「我們總在跌跌撞撞之後才仿佛明白,很多事情是不能強求的。就像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兩者都是無法扭轉的趨勢,自然又平常。」我們這匆忙的一生當中,總會碰見許多遺憾,你無法預料將會遇見什麼樣的人,也無法清晰地看見自己的未來。
  • 緣分盡了,就算了吧,不要強求
    這一生,於慌亂流年中,遇見你應該遇見的,失去你註定會失去的。因緣結識,應心存感激,好好珍惜;無緣陪伴,也請好好告別,不負相遇。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得到,又不斷失去的過程。那些屬於你的,會一直陪伴在你身旁;而那些不屬於你的,即使你百般強求,也難逃分離的命運。有緣自會相見,無緣又如何強求?
  • 人生中,得不到的,別強求,放棄,才是最好的選擇
    人生,原本就是風塵中的滄海桑田,只是回眸處,世態炎涼已經演繹成了苦辣酸甜。人們似乎每天都在接受命運的安排,但實際上人們每天都是在安排著自己的命運。人生猶如一杯淡淡的咖啡,糖是甜的,咖啡是苦的,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改變他們的用量,來調好我們這杯人生咖啡的味,讓它散發出自己獨特的味道。得不到的,別強求,放棄,才是最好的選擇。
  • 別強求,給自己多點時間
    比如最近沸沸揚揚的榆林產婦跳樓事件,比如薛之謙與前妻複合前女友出來爆料之事,比如WePhone創始人蘇茂享跳樓自殺事件,等等……這些社會新聞,很容易引發人們的討論、表態,甚至撕扯、站隊,成為輿論中烏合之眾。在日常生活中、在職場上,在家庭親密關係、親子關係裡,又有多少這樣的時刻呢?有些事,真的並不是你以為、你想像、你理解的那樣,真的需要「給情緒多點時間」。
  • 如果你不改變自己,社會就會改變你,墨守成規職場人早晚會被淘汰
    如果你不試著改變自己,必然會被社會改變,被動改變將會事倍功半。因為社會在變,環境在變,身邊人在變,一切都在變,你不改變就無法生存。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裡,信息與科技在不斷變化。誰獲取信息資源多,誰就能主宰自己的命運;誰能跟上時代不斷變化的腳步,誰就能柳暗花明,站在時代的前列;誰順應潮流不斷改變自己,誰就能出人頭地實現自己的夢想。相反,誰墨守成規,不能順勢而行,頑固堅守著自己一成不變思想,誰就會原地不動,甚至遠遠的落後於別人。
  • 不去改變就等於命中注定 莫強求只會讓自己變成一隻兔子
    來源: 小迪陪你談天說地 舉報   什麼的人,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這是命中注定的,你是無法改變這一點
  • 《盜夢空間》:職場中敵人無處不在,贏不如共贏
    影片很燒腦,故事情節卻不複雜,講述了柯布與同事阿瑟和納什在一次針對日本能源大亨齊藤的盜夢行動中失敗,反被齊藤利用。齊藤威逼利誘因遭通緝而流亡海外的柯布幫他拆分競爭對手的公司,採取極端措施在其唯一繼承人羅伯特·費希爾的深層潛意識中種下放棄家族公司、自立門戶的想法。
  • 與人相處:不討好,不將就,不強求
    如果一個人總是對你的付出視而不見,如果一個人總是只考慮自己而忽略你的感受,如果總是你主動聯繫對方,如果你的消息總是得不到回復,那就告訴自己,是時候停止一廂情願的討好了。生命只有一次,擠不進去的世界就別硬闖了。別用討好,為難了別人,卑微了自己。
  • 《Que Sera Sera》世事不可強求,一切順其自然!
    Here's what she said to me她對我說Que sera, sera 世事不可強求Whatever will be, will be順其自然吧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我們不能預見未來Que sera, sera世事不可強求What
  • 抱怨生活的不公,不如從改變自己開始
    當你覺得生活都在處處刁難你,一直都在抱怨自己的不如意,感覺全世界都在跟自己過不去,遇到不順心的事就煩躁,受到挫折就萎靡不振,遇到困難就抱怨生活的不公平。抱怨的多了,生活就會變得越糟糕。與其抱怨,不如改變自己生活是自己的,轉變了對生活的態度會好很多,就拿下雪天來說吧,有人只感受到的是冷冷的寒風,有的人感受到的是玩雪的樂趣,我們改不了環境的變化,那就改變心境。
  • 職場中的斷離舍找回弄丟了那個最真實最從容的自己
    美國軟體公司Basecamp的創始人賈森和戴維,在其合著的《重來》系列書籍中指出:切分60分鐘有N種方法,比如,1×60、2×30、3×20等等。分成無數段的一小時變成了零碎時間,低質量的輸入,很難做出任何有意義的事情。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