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證網
近日,禾永投資創始人兼投資總監顧義河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全球疫情還在蔓延,全球股市劇烈動蕩,但A股韌性明顯。疫情不會改變A股的中長期趨勢,在寬鬆的資金面和政策支持下,A股後市依然可期。中長期看好我國強調自主可控、國家安全等方向及民營企業的戰略性機會,短期看好國內需求拉動的結構性機會。
三原則選股策略
在投資中,顧義河十分強調深入研究的重要性,也很重視投研體系的打磨、完善。
在具體的投資策略上,顧義河堅持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策略,既要把握宏觀經濟和政策的動向,又要對行業和具體公司有深入的理解。總結起來,其投資策略可以概括為三條原則:聚焦區域、優選行業與精選個股。
首先,聚焦區域。顧義河的視角和市場主流看法頗有不同,他認為中國投資的著眼點首要就是區域差異。「投資就是要選擇優秀企業,而我國最優秀的企業基本就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我們原則上只關注這三個區域的公司。一是因為新興的戰略產業基本都來自這些地區;二是因為這些地區的商業文明程度和企業誠信度都較高,踩雷的風險較小;三是這些地區上市公司集中,實地調研方便而且效率高。」
第二,優選行業。從近兩年的情況來看,顧義河認為,投資中國二級市場的主線應該有三條:第一是改革,要關注改革為國企創造的投資機會;第二是產業升級,包括企業和產品質量的提高、行業競爭度和集中度的提高以及原有產業向新領域的探索和擴展三個方面;第三是消費升級,包括原有消費的升級和對原有消費的顛覆。顧義河表示,「產業升級與消費升級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收入的提高會提升人們對產品和服務品質的要求,這種趨勢也日益明顯地反映在產業結構上。」
第三,精選個股。除了通過公開信息收集分析、交易數據量化分析等,顧義河也結合企業價值深入研究,在優選行業的基礎上精選標的,包括深入分析其所在的產業鏈結構、該公司在行業中所處的位置、競爭情況如何、是否有護城河、業績是否可持續、受關注度是否高等多個維度和指標。其中,顧義河認為,該公司的領導者是否具備優秀的企業家才能,是一個特別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具體標的選擇上,不但要與先進位造和先進服務的大方向相匹配,還要與中觀行業景氣度、微觀個股業績匹配。」顧義河稱。
看好龍頭民企的戰略性機會
展望後市,顧義河表示,在對輸入性病例進行有效防控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生活正在逐漸恢復正常。相比而言,國內有較廣闊的政策空間,產業鏈完備,龐大的國內需求提供了廣闊的發展腹地。對於權益市場,其表示,目前A股市場仍以國內投資者為參與主體,股票相對債券、房地產等資產仍具相對吸引力。中長期來看,A股仍是資金的「避風港」。
在中長期的板塊選擇上,顧義河看好自主可控、國家安全等方向的機會,如信息安全、計算機、5G、傳媒、醫藥、農業等。
對於當前的階段性機會,顧義河看好國內需求拉動的結構性機會,包括5G、特高壓等新基建行業,以及鋼結構、建築等老基建的標的。同時關注抗擊疫情相關板塊,如醫藥細分行業的投資機會。
顧義河認為,2020年的A股會有很多結構性機會,但操作難度大概率比2019年要高,而這正是體現專業投資人價值的時候。他強調,應對要勝於預測,應淡化指數、聚焦個股,關註上市公司基本面變化,聚焦上市公司業績,圍繞上市公司業績與估值捕捉預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