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志願軍穿什麼?

2020-12-13 中國軍網

「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一聽到這熟悉的歌曲,中國人民志願軍英雄兒女的形象立刻浮現在眼前:頭戴栽絨棉帽,身穿匝道棉衣,腳蹬高腰棉皮鞋,胸佩「中國人民志願軍」胸章……

入朝的志願軍官兵主要穿我軍50式軍服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7月13日,中共中央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同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志願軍從編成到出國,時間很短,一切準備工作都很倉促。首批入朝部隊軍官都穿著朝鮮人民軍軍服——朝式帶折直筒帽、立領黃呢軍服、牛皮武裝帶、黃呢馬褲、黑色長統馬靴……志願軍幹部不帶軍銜肩章,師職以上穿將官服、團營職穿校官服、連排職穿尉官服,士兵有穿朝鮮軍服的,但絕大多數都穿解放軍軍服,都不戴帽徽、胸章……

身穿朝鮮人民軍軍服的38軍首長(左起):軍長梁興初,副軍長江擁輝,政委劉西元

除首批入朝部隊換發了朝鮮人民軍服裝外,其餘陸續入朝的志願軍各部隊,均穿著我軍50式軍服,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我軍第一次統一裝備的服裝。其基本樣式為:

幹部、戰士的冬服戴棉帽或皮帽;幹部上衣有兩個上挖袋,有袋蓋,單排五粒扣;褲子為西式褲,設有後槍袋;戰士上衣與幹部基本相同,兩個上袋蓋有扣眼,明扣;女軍人冬服為列寧服,小翻領,雙排十粒扣,緊袖口,西式褲。均用棉平布製作,團以上幹部為呢料,其中,團級用粗呢,師級以上用細呢(麥爾登呢);顏色為黃綠色。

50式幹部、戰士夏服用料、顏色與冬服相同,均戴大簷帽(大蓋帽)。戰士上衣為套頭式,半開口,緊袖口,兩個上挖袋,扎線腰帶。女軍人夏服為連衣裙,立翻領,套頭式,前襟上部開口系3粒扣,兩個上挖袋,長袖,緊袖口處系1粒扣,中腰有布制腰帶,裙子下擺長及膝蓋以下。從1951年起女軍人夏服另配長褲。

志願軍部隊均不佩戴「八一」帽徽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因為是以「志願軍」身份參戰的,當時嚴格規定:入朝前,所有人員和單位必須將帽徽、胸章等一切具有人民解放軍標記的物品留在國內,印信與文件一律上繳。故盛傳的所謂「一八〇師軍旗被繳」純屬不負責任的無中生有。

1950年冬,穿50式冬服的解放軍指戰員紛紛要求加入志願軍部隊,參加抗美援朝

讓黨中央掛念的志願軍冬服

志願軍入朝後主要遇到三個困難:一個是武器裝備的劣勢和彈藥不足;一個是吃的問題特別是熱食供應困難;還一個就是冬服緊張。

為準備志願軍出國作戰,總後勤部早在1950年7月就安排東北、華北、華東和中南軍區,趕製棉衣34萬套,棉皮鞋36萬雙,棉帽、絨褲、棉背心、棉大衣各40萬件(頂、條),棉手套、襪子各70萬雙。但因入朝部隊增加,且形勢緊迫,許多部隊來不及配齊冬服。第二批志願軍入朝時,已是冬天。朝鮮北半部冬季非常寒冷,而從中國南方趕來的部隊還來不及換冬服。1950年11月6日,在瀋陽車站,奉中央軍委命令前來檢查部隊入朝準備的東北軍區副司令員賀晉年見到第九兵團第20軍官兵身著華東地區的棉衣,頭戴大簷帽,腳穿膠底單鞋,大為震驚,立即找到正在指揮部隊運輸的20軍副軍長廖政國,要求緊急停車兩小時以便從東北軍區部隊中調集厚棉衣和棉帽。但是軍情十萬火急,20軍的58、59和89師基本都沒有停車而直接開往朝鮮的江界,只有軍直屬部隊和後衛的60師在短暫的停車間隙裡得到為數不多的厚棉衣和棉帽。

入朝前守衛在鴨綠江邊的東北邊防軍戰士,戴著大簷帽

冬服不足,成為志願軍入朝後面臨的嚴重問題。在東北軍區第一屆後勤會議上,20軍所作的後勤工作初步總結中就提到,全軍二萬五千傷員,凍傷佔百分之六十以上,約一萬五千人。原因是部隊「除棉衣發齊外,棉帽、棉鞋及其它保暖物資都未得補充。在冰天雪地中作戰非常痛苦,唯一辦法是拆被子做襪子、手套、耳套等。據不完全統計,全軍有百分之六十的被子被拆完了。」在清川江戰役中的長津湖之戰,志願軍參戰部隊更是因為缺少棉衣吃了大虧。參戰的志願軍第9兵團20軍、27軍,由於緊急入朝參戰,部隊沒有配齊冬季禦寒服裝,致使非戰鬥減員極大,僅27軍在第一天行軍中,就凍傷了700餘人。20軍、27軍甚至有3個連隊呈戰鬥隊形全部凍死在設伏地點,成為令美軍敬畏的「冰雕連」!

志願軍冬服問題,引起志願軍總部、中央軍委和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視。為此,中央人民政府緊急成立東北軍服廠,並下令上海儘快組織研製工業用縫紉機,以解志願軍棉衣供應的燃眉之急。周恩來總理十分焦急,每天兩次電話,催問冬服的生產和調運情況。並親自指示:給志願軍的軍服一定要用新棉花、優質棉花!為什麼一定要用新棉花?原來這新棉花不但蓬鬆、保暖,更重要的是乾淨,戰場上一旦戰士負傷,可以掏出棉衣裡的棉花止血。當時嚴懲了個別不法奸商,他們在給志願軍做的棉衣裡塞進劣質棉花,致使志願軍戰士負傷後感染,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志願軍的栽絨帽,有的有帽簷,有的沒有

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特別是東北地區作為支援抗美援朝戰爭的重要基地,為志願軍提供了大量軍服、軍鞋、食品、炮彈、火箭彈、炸藥等軍需物資。僅東北地區的四大城市瀋陽、旅大、哈爾濱、長春,在志願軍入朝後短短的幾個月內就生產了上百萬套軍服,保證了前線將士的需求。

東北某地被服廠的工人為志願軍趕製冬服

人民手中線,戰士身上衣。圖為武漢一女中的學生利用課餘時間為志願軍縫製棉衣

志願軍的軍服供應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美軍依仗空中優勢,一直把破壞志願軍後方供應作為削弱志願軍戰鬥力的手段之一。特別是從1951年7月起,對志願軍後方實施「絞殺戰」,企圖切斷志願軍後方運輸線。志願軍被裝物資前運,季節性強,數量集中,體積龐大,是敵機轟炸破壞的重點目標。因此,組織志願軍的被裝供應,是對後勤戰線的嚴峻考驗。1951年夏裝前運,因中間環節多,物資到站過於集中又未能立即疏散,遭致敵機轟炸,造成重大損失。整個夏裝損失量佔前運數的30%。僅三登庫區一次被炸,即損失單衣28萬套,襯衣12萬多套,膠鞋19萬多雙,軍帽23萬多頂。致使東線有的部隊不能按時換裝,到了炎熱的夏天還穿不上單衣,只好將棉衣改成袷衣。

美軍對志願軍後方實施「絞殺戰」

1951年冬裝前運,吸取了夏裝前運的教訓,從積極防空入手,儘量縮短物資在中途停留時間,改由各軍回國領運和突擊直達運輸。在冬裝還沒有完全從祖國的被服工廠運出時,志願軍的後勤部隊就提出了響亮的口號:「為勝利完成今年的供應冬裝的任務而鬥爭!」「為保證不損失一件冬裝而鬥爭!」1951年9月10日,彭德懷司令員命令「後方機關及無戰鬥任務的部隊,應集中一切力量運棉衣,求得9月底至10月初發齊。」志願軍後勤系統緊張而有秩序地展開搶運冬裝工作。各特種兵組織汽車到安東自運。其餘955車皮用火車採取「片面續行法」運到朝鮮,再由二線部隊組織力量到鐵路運輸終點接運,然後人背馬馱,把冬裝從卸車點運回部隊。由於組織嚴密,不但運送快,而且損失小,只佔全部冬裝143萬套的0.52%。

志願軍後勤部隊的女戰士在分發棉褥

1951年10月,志願軍入朝作戰的第二個冬天來臨之前,志願軍後勤司令部已備齊了當年的全部冬服,使部隊早於敵人一個月穿上了棉衣。當身著嶄新棉軍裝的志願軍戰士出現在談判地點板門店時,敵方的停戰談判代表都驚呆了。他們說:「沒想到轟炸得這麼厲害,你們還能穿上棉衣,比我們還早。」

志願軍戰俘營裡的戰俘穿上了志願軍的新冬服,樂得合不上嘴!

1952年以後,被裝前運大體上都是採用1951年冬裝前運的辦法,運輸途中幾乎沒有受到損失。

1952年11月,負責志願軍冬服生產的總後勤部軍需生產部接到總政治部轉來志願軍五六四部隊二支隊二分隊指戰員的感謝信,信中說:「我們在寒冬之前就收到你們做的棉衣、棉大衣和棉皮鞋,真是喜得合不上嘴。我們一定要用抗美援朝的勝利成果來回答祖國人民對我們的熱情關懷和殷切期望。」

在實戰中改進的志願軍軍服

志願軍在戰爭實踐中發現,大簷帽不適應林區作戰需要;套頭式單衣(仿蘇式)透氣性差,而且負傷後難以脫卸,影響救護;棉花易滾花成堆,影響保暖,且易被刮破;栽絨帽沒有聽孔,不利防空襲防炮擊;毛皮靴腰矮,容易灌雪……

戰士們的要求牽動著中南海——經敬愛的周總理親自過問,解放軍總後勤部很快對軍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從結構上做了改進,以適應志願軍作戰的要求。

1951年6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下達《關於志願軍冬服式樣與質量的指示》,對朝鮮戰場志願軍幹部、戰士棉衣褲、棉帽、毛皮鞋等都進行了一些改進,主要是:

幹部棉衣領子改為翻領,前懷裡面加一護胸以御風寒;棉褲為馬褲式,褲腿下端打五個銅扣或電木扣。戰士棉衣兩肩加一塊護肩布使兩肩耐磨,袖口加袢帶;棉褲為西式褲大褲腳,褲腳口加抽帶便於系住毛皮鞋腰;前膝加護膝,後襠加護襠。幹部戰士棉衣、褲棉花均用粗絨白花,每套鋪花四斤半;棉花均絮在裡子上。

普通皮棉鞋為半長筒式,鞋前頭加寬加高、加絨毛及加一層氈墊,使不夾腳不凍腳趾。靴腰高八寸,毛皮裡子,帆布面子。使褲腳系住毛皮鞋的腰不凍腳脖子。鞋腰一邊開口釘氣眼帶兩根帶,便利穿脫。營以上幹部為長筒毛皮靴式。

另外,夏服大簷帽改為解放帽;戰士套頭式單衣改為前開襟;在肘、肩、臀、膝部位加扎一層布,提高了軍服的耐磨程度;栽絨帽增加了聽孔。經過多次研究改進,志願軍服裝基本上做到了堅固、耐用、保暖、防寒,較好地適應了朝鮮戰場作戰的要求。

志願軍著名冷槍手張桃芳,在33天中以442發子彈打死打傷敵人214名。他的棉衣袖口加了袢帶。

堅守坑道作戰的志願軍戰士,接石縫中滴出的水。此時戰士栽絨帽已有聽孔。

改進後的志願軍棉衣的棉花扎在裡子上,棉褲褲腳可以收緊。

朝鮮停戰後的志願軍軍服

在許多影視作品中出現的我志願軍官兵(停戰前)都佩戴著「中國人民志願軍」胸章,有些還是簡體字。有些書籍中提到,志願軍入朝後,為區別於朝鮮人民軍,統一佩戴著「中國人民志願軍」胸章。其實,這是不符合事實的。實際上,志願軍從1950年10月入朝作戰到1953年7月停戰,都沒有佩戴胸章,彭德懷司令員停戰籤字時也是沒有胸章的。

1952年國慶節在天安門的志願軍歸國觀禮代表團,都沒有「中國人民志願軍」胸章

1953年朝鮮停戰以後,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批准,志願軍幹部戰士開始佩戴「中國人民志願軍」布胸章,大體開始時間是1953年10月。志願軍胸章顏色、尺寸和用料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相同。是一塊長方形白布條(雙層布,表面四邊有白色匝道),佩戴在左胸衣袋上方,印有黑色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繁體字和紅色的邊框。

中國人民志願軍胸章

1953年國慶節在天安門的志願軍歸國觀禮代表團,已佩戴「中國人民志願軍」胸章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從1955年10月起,國內的各部隊陸續開始授銜,並換著55式軍銜服裝。駐朝鮮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授銜換裝較國內解放軍要晚些。1956年下半年,志願軍部隊開始授銜。從10月25日起,志願軍幾十萬官兵開始佩戴志願軍帽徽、軍銜肩章、領章及兵種、勤務符號,換著嶄新的55式軍服。志願軍帽徽和解放軍帽徽的區別是沒有「八一」。

1956年開始佩戴的志願軍帽徽、肩章、胸章

1958年志願軍歸國前曾駐守上甘嶺的部隊向朝鮮人民告別。圖中志願軍官兵身著55式軍服。

1958年10月,最後一批志願軍官兵回國。圖為戴55式船形帽的志願軍士兵向歡送人群告別。

1958年10月,志願軍領導機關和最後一批部隊全部撤出朝鮮。回國後的原志願軍部隊官兵不再佩戴志願軍胸章,改戴有「八一」字樣的解放軍帽徽,其它肩章、領章、勤務符號和服裝都不變。

此後,留在板門店的朝鮮軍事停戰委員會朝中方面的志願軍代表繼續穿著志願軍軍服,並且和國內解放軍同時換裝。先後更換了65式、85式、87式服裝,與國內解放軍軍服的區別是帽徽、軍種符號、領花和紐扣上沒有「八一」字樣。「中國人民志願軍」胸章一直戴到1985年。1985年5月1日更換85式軍服後不再佩戴胸章。

穿65式軍服的志願軍代表

穿85式軍服的志願軍代表,此時不再佩戴志願軍胸章

85式志願軍帽徽

1988年至1994年志願軍代表團佩戴使用的87式帽徽、領花

87式志願軍塑料帽徽

1994年12月15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命令,朝鮮軍事停戰委員會朝中方面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團奉調回國。至此,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服及標誌、服飾,全部停止使用。

(作者徐平,系軍史專家)

中國軍網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徐平

編輯:柴瀟

相關焦點

  • 今年將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將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名義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據黨和國家功勳榮譽表彰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介紹,「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頒發給下述對象中符合條件的人員:——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
  • 清華美院校友夏鑫設計「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等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此次「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的設計者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設計美術室主任夏鑫,1994年從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畢業後入伍。26年來,圓滿完成了黨、國家和軍隊賦予的多項重大設計創作任務,先後榮立2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
  • 202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金銀紀念幣發行詳情
    中國人民銀行定於2020年10月22日發行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金銀紀念幣發行公告
    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0〕第13號  中國人民銀行定於2020年10月22日發行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  8克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和平鴿、橄欖枝、杜鵑花等組合設計,並刊「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950-2020」字樣及面額。  3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志願軍形象與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場景組合設計,並刊「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950-2020」字樣及面額。
  • 都蘭縣公安局組織觀看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都蘭縣公安局組織觀看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電視直播 2020-10-23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參觀「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
    為銘記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加強愛國主義教育,12月10日,順義區經管站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和積極分子參觀「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展覽內容以時間為脈絡,主要分為5個部分:「正義擔當 決策出兵」、「運動殲敵 穩定戰線」、「以打促談 越戰越強」、「實現停戰 勝利歸國」、「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偉大意義和歷史貢獻」。同時還設置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思想政治工作、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保障工作、偉大的抗美援朝運動、最可愛的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等5個專題展示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偉大曆程。
  • 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詩詞選
    編者按: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這精神如星光般閃耀,激勵中華兒女在復興路上只爭朝夕,砥礪奮進,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為早日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力前行。為此,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70周年這個重大節點,選部分作品以饗讀者。
  • 郭樓鎮舉行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發放儀式
    駐馬店網訊(記者 田瑞德 通訊員 張華偉)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 ...支部參觀「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12月15日,信息傳播部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赴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
  • 《英雄兒女——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文藝...
    10月24日晚八點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英雄兒女——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文藝晚會》即將播出。節目匯集大批優秀文藝工作者,將以戲劇方式貫穿,串聯交響樂、合唱、戲曲等文藝表現形式,結合文獻資料與歷史物證為觀眾全方位呈現中國人民志願軍浴血奮戰的戰鬥意志和為人類和平譜寫下的英雄史詩。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將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永遠銘刻在人類和平、發展、進步的史冊上!
  • ...傳承偉大精神(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抗美援朝紀念館原館員謝長平是一位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如今已87歲高齡。多年來,老人總是習慣來到鴨綠江邊,凝望對岸。抗美援朝紀念館位於遼寧省丹東市,始建於1958年,1990年10月移地擴建,1993年7月新館落成。
  • 中石大師生聚焦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
    中石大師生聚焦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熱議抗美援朝精神 2020-12-06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輿縣東皇街道舉行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接過紀念章,今年已經83歲的抗美援朝志願老兵侯華香手捧紀念章激動的說。另一名抗美援朝志願老兵,今年已經85歲的劉成周拉著東皇街道黨工委書記吳志的手,說:「感謝黨和政府對我的關愛和照顧,這是黨給我的崇高榮譽,我將永遠熱愛祖國,做一名合格黨員!」
  • 雷馬屏監獄舉行「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四川新網網消息(楊永華 吳宗燕) 10月28日,雷馬屏監獄舉行「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頒發儀式。抗美援朝老戰士塗青聯及妻子,監獄領導,民警、職工、離退休老同志代表共100餘人參加頒發儀式。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曾智在儀式上作講話。儀式由副監獄長王永權主持。
  • 直播預告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融媒體...
    江西廣播電視臺綜合新聞頻率將於2020年10月25日(星期日)舉辦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融媒體特別直播《為了和平 為了明天——人間正道 江西記憶》。直播節目中將講述鮮為人知的抗美援朝江西故事,致敬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發愛國熱情和復興鬥志。
  • 我省舉辦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著名書法家...
    山西晚報訊 10月24日,由山西省青年聯合會舉辦的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我省著名書法家作品捐贈儀式在山西省博物院舉行。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山西省青年聯合會特別邀請我省二十多位著名書法家揮毫潑墨,他們以不同形式的精品力作,揮灑愛國情懷於筆端,以豪壯的胸懷、真情的筆墨來警醒人們牢記歷史、珍愛和平。
  • ...幹部參觀「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
    為深入學習弘揚抗美援朝精神,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在新時代勇挑重擔、奮發圖強,2020年12月7日,監管中心黨支部組織中心30餘名黨員幹部前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集體參觀「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
  • 英雄讚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的此刻,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並從此開始了一段烽火硝煙的徵程。他們捨生忘死,無畏強敵,同朝鮮人民一道,歷經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用巨大的犧牲捍衛了正義,最終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 黔南州四舉措開展好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活動
    日前,黔南州四舉措開展好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活動,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一是開展走訪慰問,傳遞關心關愛。黔南州及時制定了走訪慰問等系列活動方案,州四家班子主要領導帶隊到部分健在的在黔南(黔南籍)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烈士家屬及擁軍支前模範代表家中進行走訪慰問,送上慰問金,給他們送去黨委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 上海廣播電視臺推出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特別節目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為緬懷先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凝聚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續奮鬥的強大力量,上海廣播電視臺精心策劃,將在近期推出一系列特別節目。 精心策劃大版面特別直播報導 10月23日,北京將隆重舉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