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中國迎來了65周年華誕。65年來,我們的祖國逐漸遠離了戰爭和硝煙,專注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國人的滿腔愛國熱情,不必再通過拋頭顱灑熱血來體現,而是傾注於百姓如何安居樂業。愛國情懷正以一種更溫潤的形式深深烙印在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中。今天,我們當如何愛國?這是個現實而富有時代性的話題,它反映了國人對自我理想的期待,對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對祖國美好前景的嚮往……
熱愛祖國,就像熱愛自己母親一樣,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情感。然而,一種愛如果沒有深遠的淵源,就難言愛得堅定、愛得真摯。對祖國之愛也是這樣。一個人心目中的「愛國」如果只是一個空泛概念,那麼這種愛就難以轉化為行動,也難以在艱苦環境中忠貞不渝。愛中國,其淵源和情感支撐點就在於「懂中國」。 >>
讀懂,需要多了解我們的祖國
只有對祖國有深刻的認識,愛國情感才有所依附。遊歷過中國名川大山,方知上天賜給中國宏偉而美麗的容貌;翻閱中國歷史畫卷,才知道勤勞、聰明的中國人骨子裡有一股不屈精神;了解中國百姓自古至今的苦難和委屈,才知道今日中國百姓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這些知識,是人們熱愛中國的情感原點,也是避免人們在國家議題上碌碌無為、背祖離宗的基本因素。>>
讀懂,需要理智看待祖國的不足
總有一些總是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的人,習慣縫扎針地指出中國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習慣了用大而空的思維和「高屋建瓴」的語調,描繪一個理想化的中國,愛國的強調心卻離祖國越來越遠。
我國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各條戰線捷報頻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們為生活在這樣一個偉大國度而驕傲與自豪。 但我們不隱晦國家存在的問題,人們鬧心的貪腐、機會不等、分配不公、見危不扶、見死不救、見利忘義等現實情況的存在,也恰恰說明了我們還需上下齊心,不斷努力克服不足。 >>
讀懂,需要理性表達愛國的情感
在社會價值多元,利益格局多樣的今天,一些打著愛國旗號的偽愛國者比比皆是。比如,前兩年因釣魚島問題導致中日關係緊張時,一些地方的抗日遊行活動就演變成了「打、砸、搶」行為,讓一場場愛國行動變成了損害同胞利益、損傷祖國形象的惡劣勾當。再比如,一些所謂的網絡「大V」、「公知」,在網絡上傳播謠言、混淆視聽,表面上口口聲聲「愛國」,實則幹著背叛祖國的卑鄙行徑。愛國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在國際國內形勢非常複雜的今天,更應該如此。我們不能僅憑個人認知而不顧實際的「表達」個人主觀色情很濃的「愛國情懷」,更不能僅憑網絡上的一面之詞或自己的一知半解而做出有損人格與國格的事情。>>
愛國,不是說出來的,而是用行動來詮釋的。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我們無須有「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抱負;也不必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憂患抱怨;只要有「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的念想足矣,在這樣的念想指引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個敬業誠信友善的人,就是最大的愛國。 >>
做個愛崗敬業的人
敬業,是公民愛國的基本要求。敬業從精神層面講,就是是否尊重自己的本職工作,是否積極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質量,以之為榮;從務實層面講,敬業應是兢兢業業,幹一行愛一行,做一個成一個,在踏實的工作中完成自己對社會應盡的責任。因此,敬業就是每一個公民的愛國情懷在工作生活中的具體表現。>>
敬業說到家就是在國家需要的各個工作崗位上各司其職,站好崗,放好哨,做好工,種好地,其實就是和平時期最基本、最樸素、最大的愛國。如果不敬業,在哪兒都不頂用,幹啥啥不行,只會空喊口號則決不是愛國。>>
做個誠實守信的人
誠信是金,誠信不僅是一個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也是一個民族應該具備優良傳統,更是一個強大國家所具備的基本素質,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誠信的民族,從戰國商鞅「移木立信」,到古人定稱,我們祖先都在致力於構建培育社會誠信,古人尚且講究誠信,我們今人就更應崇尚誠信,試想,如果大家都不講誠信,還有誰能給予我們信任,如果一個國家連信任都不復存在,這個國家還有號召力,還有凝聚力嗎,更何談民族復興呢? >>
做個文明友善的人
文明代表著一個人的精神氣質和自身內涵,文明是一種思維也是一種行為,愛國者的文明是發自內心的對國家,對身處的這份國土和人民的熱愛,愛國者的文明處處為國家的利益而著想,處處為國家的價值而行動。愛國的文明就是始終關注著身邊的一些細小行為,做好文明之舉就是愛國的表現。友善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是國家穩定和諧的潤滑劑。人與人之間以禮相待,會讓彼此之間的交流更順暢,每個一禮相待的人與人,共同組成了一個相互愛護、相互理解的國家。對小孩友善,不因為小孩的不懂而失去耐心,就是對國之未來的栽育;對老人友善,不因為其年老而厭其言行,是對國之歷史的傳承;而相互之間的的友善,是互助互利,相互前進的基石。或許友善並非像物質那般可以明顯體現創造的價值,但是友善必定是創造國家財富的源泉,是愛國的堅實基礎。 >>
愛國不分先後,愛國不分黨派、民族、階層,只要心裡想著國家,並是愛國;當然,愛國也不分事情大小,事無巨細,只要能奉獻社會,奉獻他人,心裡裝著國家,並是愛國。愛國不需要高而大,它是具體而細微的。>>
網友林思兮說:文明出遊是愛國。 「錢袋子」、「暴發戶」、「土豪」,一些國人之所以給人留下如此印象,確實事出有因,同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著或鞭策著我們做出改變。展示新風尚,將文明新風帶到國外,塑造各地乃至整個國家的文明形象,給我們的國家和城市爭光。文明出遊並不難,只要大家更自律一些,文明其實很容易做到。首先就從「不丟礦泉水瓶」、「不亂寫亂畫」這樣的細節做起。 >>
網友殷建光說:文明上網是愛國。做文明形象大使,是網絡時代最重要的愛國行動之一。 做好網絡文明形象大使,就是不把骯髒語言發布在網絡上,就是不傳播網絡謠言,就是多傳遞正能量,多點讚正能量。>>
網友叢勝日說:對生活瑣事的合理處置就是愛國。愛國就從愛自己的家庭開始吧,那是因為家庭是組成國家的最小單元,在家庭裡做孝老愛親的典範,這也應該是愛國的表現了。在單位,除努力工作報效祖國外,看到走廊裡的「長明燈」、衛生間的「長流水」,你是否伸出愛國的手,關閉正在浪費的水電資源?>>
網友預測者說:愛家就是愛國。愛家的人們努力工作創造財富的同時,通過納稅和進行各種物質文化消費,就等於在給國家財力的海洋不斷加注水源,他們是在貢獻,而不是在消耗或不勞而獲,這是愛國。 愛家的人,才會家庭和睦,從而可以避免社會紛爭,甚至還可以開化風氣,互相傳染,從而達到一方和諧平安,這是愛國。 >>
網友艾立起說:愛國就是愛家鄉。熱愛自己的家鄉,就要讚美回報和宣傳家鄉。>>
結語
今天,我們如何愛國?網友言詞各異,但內涵同一:做個愛崗敬業的「職業人」,做個孝老愛親的「家庭人」,做個有禮有德的「社會人」,做個愛國愛黨的「中國人」,一舉一動見君愛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