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美食,有多好吃?

2021-02-17 特別愛健康

看世界雜誌(ID:ksj-worldview)授權轉載

文 | 王楚恆

編輯丨姜雯

新加坡是一個地道的「混搭」美食城市。

除了馬來菜、中式菜、印度菜、娘惹菜等當地美食,日本料理、美式風味、歐洲菜系也在這裡穩佔一席之地,並由此衍生出許多「混搭料理」。從米其林星級餐飲到經典小販食物,從高級餐廳的精緻料理到組屋區的平凡大排檔,食物的滋味並不被預算高低左右。

如今,不管各式菜系如何混搭,當中最能代表當代南洋風味的,還要屬以下這幾樣。

在本地的老字號餐廳點上一杯Kopi(馬來語與閩南語中「咖啡」的意思,又稱為「南洋咖啡」)和一份Kaya(「咖椰」,由新鮮椰漿、香蘭葉、雞蛋與蔗糖製成的傳統醬料)吐司,蘸著淋上醬油的兩個半熟蛋,一天的生活才算正式開始——這也是新加坡標準的「國民早餐」。

用老式炭火爐烘烤出的咖椰牛油吐司,表皮焦黃,外脆裡嫩,中間夾著一片厚厚的冷凍牛油,熱乎乎地流出鹹香,與甜甜的咖椰醬完美融合。一口咬下去,豐富的餡料轟炸味蕾,帶來甜蜜的味覺體驗。

除了經典款的單片或雙片酥脆口感的咖椰吐司,還有法式咖椰吐司可供選擇。浸泡過蛋液的厚吐司,兩面被煎到金黃,變得柔軟蓬鬆。在傳統法式吐司製作的基礎上,塗抹一層新加坡特色的咖椰醬與厚牛油,這份本地小吃也就有了法式味道。

與咖椰吐司搭配的Kopi做起來也有講究。不同於現代咖啡館通常使用的生豆烘焙法,製作Kopi的咖啡豆需要預先把黃油和糖加在一起拌炒;翻炒後焦糖化的咖啡豆被敲碎磨成粉,裝入棉紗過濾袋,懸掛在長嘴壺內;滾水衝入,幾經過濾,再加入煉乳,一杯醇厚細膩的正宗南洋老咖啡才煮製而成。

相比歐式咖啡,新加坡的Kopi色澤黑亮,嘗起來更為濃厚香醇。食客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預先選擇在黑咖啡內加入煉乳、淡奶、牛油或砂糖。不同於拿鐵、美式等叫法,配料的選擇與馬來語和華人方言,也給南洋咖啡帶來一套獨特的咖啡術語,例如:

Kopi O(閩南語「黑」,即黑咖啡加糖);Kopi C(海南話「鮮」,即黑咖啡加糖和淡奶);Kopi gu you(閩南語「牛油」,即黑咖啡加牛油和煉乳);Kopi tarik(馬來語「拉」,即黑咖啡加煉乳)……要求越具體,「混搭風」的咖啡術語也就越複雜,這也恰恰是享用一杯南洋咖啡的有趣與獨特之處。

咖椰吐司與南洋咖啡的招牌搭配,見證了新加坡華人遷徙歷史與本地飲食文化的發展。從19世紀開始,新加坡就是華人遷徙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以福建、廣東、海南和浙江等地的移民居多。

海南人大規模移民到新加坡的時間較晚,此時已較難找到高收入的工作,因此在新加坡主要從事餐飲業,後以經營咖啡店、茶餐室為主。南洋海南人將西餐中麵包與咖啡的製作,結合當地食材與大眾口味進行改良,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並帶動新加坡式的獨特咖啡文化。

從充滿市井氣息的熟食中心,到主打現代新加坡精緻料理的高級餐廳,這道標誌性的「平民美食」作為「亞洲特色」,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售價從3~20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15~101元)不等,深受本地居民和遊客的喜愛。

包裹著一層雞油的飽滿米粒,充分吸收雞湯之後散發出班蘭葉的淡淡清香,並呈現出黃澄澄的迷人色澤。覆蓋在噴香米粒上的,是切成片、整齊排列著的雞肉。

雞皮色澤清亮,雞肉柔軟潤滑、鮮嫩多汁,佐上各家秘制辣椒醬、黑醬油與姜泥蘸料,這樣的完美組合令人無法抗拒。儘管看起來簡單尋常,卻有著最樸素迷人的風味,這是在新加坡常能吃到的經典料理。

正如其名,海南雞飯的烹飪方法源自中國海南。自20世紀移民潮起,漂洋過海的南洋海南人依照海南四大名菜之一「文昌雞」的做法,將整隻雞調味醃製後,在煮沸的雞湯中浸燙燜熟,保障雞肉最大程度上的鮮滑,並利用當地香料和醬汁對雞飯的烹煮加以改良,使之成為新加坡的特色美食之一。

還沒走進茶室餐廳的正門,肉骨茶濃鬱的藥材香與肉湯香便撲鼻而來。這道滋補湯品,用香料和藥材混合熬製而成,是正宗的新加坡老味道之一。

幾塊厚厚的排骨在湯中燉得酥爛入味,只需要輕輕一扯,噴香嫩滑的肉便能從骨頭上分離。茶室餐廳的夥計提著裝滿熱湯汁的長柄銅壺,眼瞅著客人們手裡的碗具,在鮮美的湯料還未喝到碗底時就及時添滿。

用於搭配肉骨茶的小塊油條,在浸滿湯汁後變得酥軟可口,口感飽滿。最後再配上一碗軟香的米飯,胃裡又暖又滿足。這道極致簡單的美味,足以讓人口舌生津。

肉骨茶雖然以「茶」為名,但並不是茶,而是湯,由獨特的藥材、香料和豬肋骨熬煮成湯。新加坡肉骨茶也分為潮州式與福建式。

潮州式肉骨茶講究用排骨、大蒜與桂皮等香料以文火煨制,並在湯料中加入大量白胡椒,湯底較清、藥味清淡,但味道鮮美。而福建式肉骨茶則偏重於藥材的使用,湯頭以玉竹、甘草、肉桂皮、黨參、川芎等以慢火熬製,顏色較深,在馬來西亞廣為流行。

肉骨茶同海南雞飯一樣,由20世紀初「闖南洋」的華人帶入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物美價廉的肉骨茶,本是生活貧困的底層勞動者用於強身滋補的飲食。

位處熱帶的新加坡,溼度高、天氣炎熱,為了祛溼、去火和緩解體力勞作後的病痛,南洋華人將多種藥材與豬骨一起熬燉,製作出營養豐富的滋補佳品。經過幾十年的傳承與發展,肉骨茶已成為廣受喜愛的特色美食。

椰漿飯是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常見的經典菜餚之一,也是一道不折不扣的「跨族群」美食。

鬆軟的米飯,透出絲絲椰奶的甜味與班蘭葉的清香,搭配著一切為二的水煮蛋、酥香多汁的炸雞、炒得香脆的花生米、薄薄的片狀青瓜與炸得鬆脆的小銀魚,最後淋上一些參巴辣椒醬(一種廣泛流行於東南亞的特殊辣椒醬,由辣椒幹、紅蔥頭、蒜頭和香茅等材料製成),一盤新加坡本地售賣的經典椰漿飯就此端上你眼前。

在新加坡,新鮮的椰漿替代了西方飲食中牛奶的作用。椰漿飯中使用的大米,往往與鮮榨的椰奶一起烹飪,因而蒸出的米飯粒粒飄香。班蘭葉作為東南亞的一種綠色植物,也常被用來與米飯一起蒸煮,為傳統菜餚增加清新的味道。

每一份椰漿飯幾乎都是獨一無二的,食材的豐富搭配展現出新加坡多元文化交融的獨特魅力。一份基本配置的椰漿飯,經由不同族群間不同口味的改造,提供了完全不同的口感。點單時可以自主添加想吃的菜品,例如咖喱雞、魷魚、鮮蝦、肉腸、午餐肉、牛肉等,完全不受限於傳統的配菜和醬料。

椰漿飯因配菜差異與蒸煮米飯方式上的不同,逐漸被分為馬來風味、娘惹風味與華人風味。娘惹風味的椰漿飯注重加強米飯中的椰漿香氣,配菜也多是娘惹菜系中有名的咖喱雞等。華人風味的椰漿飯則偏向於減少椰漿用量,進而突出班蘭葉的清香,配菜中往往加入魚丸、午餐肉等。混合著不同風味,「跨族群」的椰漿飯也是新加坡的代表性美食之一。

在摩登都市新加坡最具代表性的幾道本地食物中,遺留著明顯的歷史印記與早期移民群體關於食物的記憶。

2019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提出,要將「新加坡小販文化」申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他說「小販文化」是形成新加坡國家認同的重要一環。

海南雞飯、肉骨茶、南洋咖啡、咖椰吐司、椰漿飯等小販中心內經常售賣的南洋傳統美食,作為新加坡多元飲食文化的代表,也反映著新加坡獨特的廚藝傳統,在這片樓宇森林中贏得人們的關注。

不管是熟食中心的傳統娘惹薄煎餅,還是現代娘惹餐廳的沙爹椰漿豬肉片;不管是街頭巷尾的一人份海南雞飯,還是米其林一星餐廳裡的果木黑豚叉燒;不管早餐是喝Kopi還是Coffee;不管是摩登還是煙火氣,在這座「混搭」美食城市裡,「南洋風味」被保留著、延續著,持續不斷地為當地飲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這些菜餚簡單樸素,卻又治癒而迷人。

(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特別愛健康立場。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 END -


商務合作聯繫方式
1277147755@qq.com

相關焦點

  • 原來,新加坡有這麼多美食!
    大多數人對於新加坡的印象是一座花園城市,乾淨整潔,似乎很少與美食掛鈎。其實,這裡的美食一大把,種類豐富且誠意滿滿。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新加坡美食,看看究竟有多好吃~我們火速轉了一圈後,點了兩杯甘蔗,味道尚可,就是太愛加冰了不夠純正。
  • 新加坡憑什麼成為世界上最好吃的美食城市
    但被評為「世界上最好吃的街頭美食城市」的新加坡的美食當然不止有一日三餐本篇推送給你介紹到想吃一日五餐不論是在工作日睡眼惺忪地按掉鬧鐘還是在周末睡到日照三桿慵懶地起床秉承著「早餐要吃好」的習慣新加坡有許多早餐店
  • 新加坡美食精選(一)
    樂天皇朝的八色小籠包作為一個在無美食的德國生活了十餘年的亞洲妹子,雖然曾經有過懵懂的美食回憶,但是因為在德國待太久,對美食早就禁慾了。有食物就吃,絕不挑食!因為。。。不管你怎麼挑,都很難吃!本來以為,我的下半生就要在這種狀態下度過了。還好來了新加坡,我的美食慾望重新被開啟了。不過我必須承認,新加坡的美食,和我印象中的中國美食相比,還是差了些。
  • 在新加坡,一頓好吃的雜菜飯到底有什麼秘訣
    雖然美食種類繁多,但是小紅覺得每一個在新加坡生活的小夥伴,在吃這一方面都離不開一個神奇的存在——雜菜飯。因為選擇種類多,在同一個攤位就能吃到完整的有葷有素的一餐,雜菜飯應該是不少人解決三餐的首選。但是大家知道到底什麼樣子的雜菜飯搭配最好吃嗎?
  • 在新加坡,一頓好吃的雜菜飯到底有什麼秘訣?
    新加坡雖然是個小小的國家,但是這兒的飲食文化卻是非常豐富。東西方的文化在這裡完美的融合與交回,造就了不少獨一份的新加坡美食。
  • 新加坡的美食
    不推薦無招牌了,新山亞明小廚的明顯更好,只是就餐環境比較差。一種特色雞尾酒,raffles hotel的long bar始創,作為遊客可以去試試。新航的飛機上有可能也提供。為什麼叫」恐龍」呢? 因為表面的冰塊上撒上一層巧克力粉, 看來很像恐龍的背脊,因此而得名! 珍多
  • 不可錯過的新加坡平價美食
    這篇就隨意聊聊新加坡美食了,兩年多次往返籤證說走就走很方便,但這個迷你國家我已經有種玩膩的疲憊感了,支撐我一次又一次去的原因一是因為看望老友
  • 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新加坡,竟有這麼多美食可以2塊錢吃到飽~
    都說新加坡物價高,其實在新加坡隱藏著不少物美價廉的美食,只不過你沒有發現,而且2塊錢就能讓你吃到飽!70歲的黃某和73歲的丈夫做小販已經有4,50年了,曾經去過新加坡的各大熟食中心、聯絡所擺攤,在10年前搬來大巴窯熟食中心經營50年代美食,直到現在。
  • 新加坡街頭的美食
    新加坡美食是最有代表性的亞洲美食之一,新加坡多元的文化,為本地帶來多姿多彩的美食佳餚,來自中國、印度、馬來西亞等諸多國家的飲食文化在這個亞洲美食的大熔爐裡的火熱碰撞、各顯所長,為您帶來豐盛的美食體驗!其實,新加坡街頭美食已經不是第一次名揚海外了,早在2017年,就有一家獅城小販被評為米其林一星。那麼新加坡究竟有何美食呢?新加坡美食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呢?接下來就跟著麒麟小編一起走進新加坡美食的世界來一一探索吧!
  • 新加坡最受歡迎的小販中心——牛車水大廈,好吃不貴的美食盤點!
    每個國家都會有屬於自己的Chinatown,當然新加坡也不例外!今天要介紹的 Chinatown 牛車水大廈可是聚集了無數個「新加坡最棒」的美食,如果只來一次的話,肯定不足夠讓你嘗盡這裡的美食。順便說一句,這邊可是新加坡最受歡迎的小販中心之一哦。為了方便大家適應並愛上新加坡的美食,小編特別挑選了最受歡迎的10個美食攤位,當中也包括不太出名和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美食~只有老饕才懂啦!這是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美味,砂煲小廚可是有著新加坡最好吃的煮炒。
  • 新加坡最走心的美食指南,你的下一站在哪裡?
    這次從設計到內容都做了一次更新我們努力做得更好,只有一個信念:把新加坡最好吃的最好玩的,都跟你們一起分享美食深度科普指南:在針對怎樣更好吃的層面上,需要來一個美食深度科普。正如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將要去哪裡。我們面對各種各樣的美食,也是在思考一些問題,它是什麼,要怎樣吃它,怎樣吃它更好吃。
  • 美食遊記之新加坡
    美食多且便宜,購物也是融合了全世界各地的牌子,而且城市不算太大可以很輕鬆逛完。早餐類亞坤↗半熟雞蛋一個套餐包括兩顆蛋。算是半凝固的吧。配上少許醬油和白胡椒就能開吃!↗咖椰醬吐司與黃油整體會有種菠蘿油的感覺?熱騰騰的烤麵包裡面加入冷黃油 越吃越好吃!咖椰醬其實沒有很多,但是甜度剛剛好!不知為何亞坤家的一人份套餐就配了4片吐司。
  • 魔都空降新加坡美食,只是一碗粥!
    在新加坡,牛蛙粥不僅人人愛吃,更是有國民美食、米其林美食的殊榮!而現在拾叄叨帶上它空降上海!不僅有誘人的牛蛙粥,每款配菜也好吃到嘴軟!· 小紅薯人氣選手 ·提起新加坡,那就是美食的天堂!除了肉骨茶、海南雞飯等等好吃的美食,網絡上的人氣寵兒「牛蛙粥」也不得不提,甚至有人會專門跑一趟新加坡,就為喝到這碗粥!· 重磅福利 ·
  • 新加坡這款美食被評全球最好吃甜點,80%的人表示不知道是啥~
    很多來新加坡的遊客和新加坡定居多年的人,都表示不知道這款美食!那麼萬事通來給大家科普下這款火爆全球的網紅美食---煎蕊究竟是什麼呢?煎蕊又叫cendol,是一種傳統冰甜點,算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傳統美食。
  • 新加坡美食合集,本周最受歡迎的人氣美食
    終於等到了你 | 讓我們用味蕾來聊美食放點主觀、情感的調料,讓她芬芳……
  • 答應我,去新加坡一定要吃這些美食!
    上一篇新加坡的旅行遊記攻略發出後,很多朋友問我有沒有新加坡的美食推薦?有的有的!不僅有,還很多!我怕上一篇寫太長大家看著累,所以美食單獨來一篇~準備好來一場美食之旅了嗎?當然,想要嘗到平價又好吃的新加坡美食,在B2的food court裡就能找到~黃亞細肉骨茶來新加坡大家一定會吃的美食之一就是肉骨茶了,肉骨茶雖然名為「茶」,但此「茶」非彼「茶」,它其實是一道豬肉藥材湯,湯料完全沒有茶葉的成份。
  • 新加坡,好吃!
    在傳統法式吐司製作的基礎上,塗抹一層新加坡特色的咖椰醬與厚牛油,這份本地小吃也就有了法式味道。吐司搭配半熟雞蛋和咖啡,是新加坡標準的「國民早餐」與咖椰吐司搭配的Kopi做起來也有講究。雞皮色澤清亮,雞肉柔軟潤滑、鮮嫩多汁,佐上各家秘制辣椒醬、黑醬油與姜泥蘸料,這樣的完美組合令人無法抗拒。儘管看起來簡單尋常,卻有著最樸素迷人的風味,這是在新加坡常能吃到的經典料理。正如其名,海南雞飯的烹飪方法源自中國海南。
  • 新加坡最好吃的小販中心盤點第二彈!
    去年小助手給大家介紹了4家美味的新加坡小販中心(詳情見新加坡最好吃的小販中心盤點第一彈!),新的一年我們也為大家帶來了另外四家各有特色的小販中心,都屬於藏在鬧市之中的美味。快來和小助手一起一探究竟吧!地點:18 Raffles Quay,Singapore 048582營業時間:10:00 am - 19:00pm這裡是新加坡最密集的米其林美食的聚集區——廈門街美食中心。別看這裡雖然有點破舊,這裡藏了4家獲得過米其林推介過的小店。
  • 去新加坡旅遊 這些美食 一定要吃~
    聽說新加坡已經開放咯?但基於安全考慮,咱們還是等疫情完全結束再去啦!這一篇是2015年不易同學去新加坡旅行時寫的美食攻略,分享給大家。還有涼皮,當地人會加非常多的辣椒,喜歡吃辣的朋友可以try一下~肉骨茶 價格不等豬骨和中藥一起熬製的湯,是南洋美食中很有特點的一款,儘管有一點點中藥的味道,但一點也不違和,肉的吃口鮮嫩香甜,特別下飯。
  • 沒吃別說你來過新加坡!本地人才知道的美食
    今天我們要來介紹外國人不知道,本地人會偷偷溜去吃的私房美食,沒吃過可真別說你來過新加坡呀~從潮州傳來的魚頭爐是他們非常愛吃的私房料理,新鮮的魚肉蔬菜一起加入鍋裡熬煮,青菜好吃、白蘿蔔好吃、芋頭好吃、豆腐好吃、魚頭更好吃! 南華昌海鮮的魚頭爐,是新加坡頂有名的,新鮮魚肉跟酸菜白肉鍋一起用炭火燃燒,以柴魚高湯做湯底,放入紫菜、白菜及茼蒿蔬菜提味,湯汁十分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