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4日,奧美琴帶領45名學員坐上了開往西山煤電集團職工總醫院的大巴。「這批護工已經接受了半個多月的培訓,到醫院實習一周後考試,通過考試就能上崗!」奧美琴告訴山西晚報記者,培訓與實習期間全部免費,還包吃包住,上崗後就給上保險,大家學得特別認真、幹勁兒特別足!
出生於呂梁山區的奧美琴是一名護工講師,目前就職於山西紅馬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年前,奧美琴接受了6個月的護工管理培訓後走出大山,成為講師之後,她帶領一批又一批學員端起了護工這碗飯。
2020年,以「人人持證、技能社會」為目標的全民技能提升工程被列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在全省再次掀起了職業技能提升的高潮。受疫情影響,今年我省技能培訓採取線上、線下同步發力的模式,截至2020年10月底,我省線上培訓註冊人數達90.8萬人,線下培訓註冊人數達89.9萬人。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大軍正在形成。
家庭主婦變身保健按摩師
今年40歲的郭雅俊家住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王郭村。初中畢業的她,嫁人後就一直在家裡做家庭主婦,這一幹就是近20年。如今,孩子大了在外闖蕩,丈夫也有自己的工作,她就想找點事做。可圍著丈夫、孩子、鍋臺轉了多年的郭雅俊「啥也不會」,不知道自己能幹點啥。
2020年10月下旬,郭雅俊通過村裡的廣播得知,晉源區人社局可以為村民提供免費的技能提升培訓,培訓合格後,即可持證上崗實現就業,聽到這個消息後,郭雅俊立馬去廣播室證實消息準確性。此時,培訓承辦機構山西正邦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也在現場,工作人員細心地為她講解了培訓的細則,聽完之後郭雅俊選擇了她一直想要學習的工種:保健按摩師。「保健按摩師既可以學習技能,穩定就業,還可以給家裡老人小孩進行保健,一舉兩得。」她高興地說。
培訓既包含保健按摩師理論知識和實操練習,又結合了日常生活中一些保健問題的對症處理。培訓結束後,郭雅俊順利通過結業考試,並在山西正邦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的介紹下入職老兵按摩中心,每月工資3500元,並籤訂了勞動合同。
目前,郭雅俊已經在那裡工作了整整一個月,相比以前待在家裡,每天充實的工作讓她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同時還能掙些錢補貼家用。「在單位,每天跟著專業的老師,能學到更多的新知識並用於自己和家人,我挺有成就感的。家人身體出了什麼小問題,也可以提前預防,注意保養,連婆婆都誇我專業。」她說,以後有機會再考個更專業的職業技能證書,讓自己更上一層樓,在保健按摩行業繼續發光發熱。
郭雅俊是我省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受益者的代表。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是山西省政府堅持以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按照「人人持證、技能社會」的總體思路,著眼於提升勞動人員素質技能、提高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2018年至2022年,全省持續開展大規模、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力爭每年經過培訓並取得證書的人數達到100萬人,使我省勞動者素質技能有一個大的提升,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持續提高。
拿上技師證每月多掙200元
12月17日,位於山西綜改示範區太原唐槐園區的山西瀟河建築產業有限公司一片繁忙。剛剛通過焊工技師考試的李晉朋處理完手中的焊接活,舒展了一下身體。「能通過技師考試我特別開心,一方面,這是對我職業技能的認可,另一方面,拿到技師證,公司每月多給200元工資,還能申請相關補貼,這是實實在在的好處。」李晉朋笑著說:「公司特別注重對員工的培訓,再努力幾年,考個高級技師,工資也會繼續漲。」
說起這次考證經歷,李晉朋感慨頗多。今年8月,太原市舉辦首屆職業技能大賽,獲獎選手能獲得技師稱號,還有相應補貼。自認為技術「不含糊」的李晉朋報名參賽,「來到比賽現場,才發現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李晉朋告訴山西晚報記者,雖然在比賽中沒有取得理想的名次,但他找到了自己的短板。「11月,公司舉辦焊接技師技能培訓,我第一時間報了名。培訓分為兩個部分,先在山西機械高級技工學校進行了為期7天的脫產培訓,又在單位車間不間斷進行實操培訓。這次培訓對我而言收穫特別大。」李晉朋回憶說。
據了解,山西瀟河建築產業有限公司2020年已經舉辦了各類職業技能培訓43場,51人通過培訓取得了職業資格證書。「未來,我們將繼續舉辦不同種類的職業技能培訓,在促進勞動者高質量就業的同時,為我們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公司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說。
企業是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地、成長地、成才地。我省不斷加大企業在崗職工培訓力度,2018年、2019年每年培訓40萬人次,2020年將完成55萬人次在崗能力提升培訓和取證培訓,範圍從中央直屬、省屬部分國企,拓展到了有培訓需求的中小微企業。據統計,2017年底,我省技能人才佔從業人員總數的15%左右。截至2019年底,「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實施兩年後,我省技能人才總數達到380.9萬人,其中,獲得省市人社部門社會通用類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能人才達321.1萬人,獲得行業部門特有類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能人才有59.9萬人。
一條致富路在更多人腳下鋪就
技能人才,既是創業創新大軍,更是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支撐。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要實施技能富民戰略,深入推進「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基礎型戰略工程。2020年是「人人持證、技能社會」的提質增效年,我省進一步強化產教融合、供需對接,實行訂單式、菜單式培訓,以考證持證為基本指標,以就業率和增收率檢驗培訓成效。
「來西山煤電集團職工總醫院實習的這批學員就是『訂單式』培養的護工。」奧美琴介紹說,此次培訓的「訂單」來自山西省衛健部門,為期25天,內容主要包括病患護理和母嬰護理。培訓結束考試合格後,將頒發山西省衛健委《護工證》並安排就業。12月20日,學員們參加了省衛健委組織的考試,大家基本都通過了,就等著上崗。
圍繞「訂單式」「菜單式」培訓,今年省級首批公布了272個職業技能培訓職業工種目錄和364家培訓機構目錄。企業用人點「菜」,政府培訓買單日漸增多,「菜單式」培訓超過15萬人次。培訓更大範圍涵蓋全勞動周期,惠民範圍越來越寬,培訓人員年齡不設上限,有勞動能力且有培訓需求的勞動力都可參加。培訓工種門類越來越精細,從初級到中級到高級梯次培訓,更加注重提升勞動者的就業率、取證率、增收率。
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山西又創造性地把「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全民技能提升工程貫穿於脫貧攻堅、全面小康、鄉村振興全過程,通過建檔立卡、精準培訓、考核評價、發放證書、安置就業「一條龍」服務,打造山西特色勞務品牌94個,「呂梁山護工」「天鎮保姆」等勞務品牌,成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金名片」。一技傍身,一證在手,一條致富路在更多人腳下鋪就。
從2018年到2020年連續3年,我省把實施全民技能提升行動、培訓百萬勞動者作為省政府民生實事之一,每年拿出10億元資金用於技能培訓,累計培訓超過300萬人次,150個職業工種,覆蓋全勞動周期、全工種門類,培訓人數居全國前三位。截至2019年底,山西技能人才總數達到380.9萬人,技能人才佔從業人員總量的20%,高技能人才佔技能人才總量的25.5%。三晉大地,一支龐大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正在崛起,為我省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技能人才保證和創新動力源泉。(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