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近8月左手未恢復觸覺,陶勇:若不做醫生,我會去寫小說

2020-12-23 北京日報客戶端

從鬼門關裡逃出來後,陶勇醫生再次穿起白大褂,回到朝陽醫院的眼科診室。

每次出診,滿樓道的鮮花,素未相識的人送來祝福,都成為他走出黑暗源源不斷的動力。

但事實上,陶勇心裡比誰都清楚:左手的「尺神經」斷了,最多一處縫了四十多針,至今仍未恢復觸覺,能否重回手術臺,依舊是未知數。

「如果不能繼續做醫生,會做什麼?」面對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記者的問題,陶勇回答道,「可能會去寫小說。」

在陶勇看來,文字和眼科都有非常詩意和浪漫的一面——可以幫助我們,抵禦黑暗的吞噬。

文學照見世間善惡

1980年,陶勇出生於江西撫州南城縣。父親是檢察院的一名檢察官,母親是新華書店的職工。

由於父親工作比較忙,童年時的陶勇,大多數時間都「泡」在媽媽工作的書店裡。「書店的書我都能看,這對我後來喜歡語文和寫作有一定影響。」陶勇說。

小學三年級時,陶勇參加了一次作文比賽,寫了一篇關於校園四季的作文,獲得撫州地區一等獎。當時的獎品是一套日文翻譯版的《十萬個為什麼》,這讓他很受鼓舞,從此也激發了寫作的興趣。

在陶勇的認知裡,文學是另外一個層面的治療,讓人去發現人世間的善與惡,美與醜。

從醫之餘,他會在個人微博上寫一些隨筆,記錄自己與朋友、患者、熱心博友之間的一些故事,分享生活中的點滴。

有一位患者叫小嶽嶽,十年前,幾近失明的他在媽媽的帶領下,找到陶勇。

由於小嶽嶽的眼底視網膜反覆脫離,八年來,陶勇為其做了十次手術都未成功。

去年,陶勇和幾位朋友嘗試工程學的辦法,專門為他設計製作了智能眼鏡,讓小嶽嶽重拾光明。

陶勇說,「每當我想起他,眼前就會浮現出各種畫面,他的父親在外拼命打工賺錢,他的媽媽忙裡忙外,既幹農活又帶他看病、照顧家,他挑燈夜戰、努力學習、忍受每次手術和治療的痛苦,黃博、宋博研究團隊堆積如山的設計方案……」

他把這個故事寫在微博上,網友看了之後感動地說,「以後我再對人性失望的時候,我就來看看陶勇醫生以及他分享的故事。醫院真的是見證人性的地方,有一切答案。我看到了人性的堅持和美好。

除了寫隨筆,陶勇還寫了一些詩歌。手術清醒後,他朗讀了一首自己創作的詩——《心中的夢》。

「我把光明捧在手中,照亮每一個人的臉龐」。字字灼熱,讓人淚目。

這首詩在新浪微博上,獲得了150萬點讚,衝上當日微博熱搜。「暗夜的光」「勇敢強大」「溫柔堅定」的評論刷屏。

「世界吻我以痛,我要報之以歌」泰戈爾的這句詩,或許是陶勇人生的寫照。

六一兒童節前,陶勇還給盲童寫了一首名為《旅行》的詩。

生命是一場旅行

一路尋找價值和意義

鮮血塗滿石壁

白雪覆蓋山頂

總是抬頭仰望星空

卻無暇顧及每一個腳印

何不燃起一堆篝火

在叢林深處

驅散溼漉漉的瘴氣

看白色的煙霧升起

享受這一刻難得的寧靜

陶勇希望,有一天他可以帶著盲童去巡演。「盲童也需要一條自食其力的路。他們眼中無光,心中應有光。」

想寫「很虐很虐」的小說

陶勇身上,有一種浮士德式的浪漫,用他好友袁夢克的話來說,就是有一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架勢。

歌德筆下的浮士德,為了超越封閉的一己世界,投入到廣闊的現實生活,不惜將靈魂出賣給魔鬼,完成了充滿苦難的精神探索,明白了「人的幸福只存在於為他人盡力」的道理。

劫難之後,陶勇依舊滿懷悲憫地關照現實。

他曾在微博寫道,「神話和幻想披上客觀和邏輯的外衣,遊弋人間,成為處於困境中的人們最需要的麵包,他們甚至會為此放棄真正解除飢餓但不太可口的理性。」

季羨林的《牛棚雜憶》,是陶勇很喜歡的一本書。

這本書裡充滿了苦難與絕望,但陶勇讀完之後,「仍能感受到絕望的沙漠裡,可以開出花來。」正如季羨林在引言中所寫:「它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照見惡和善,醜和美,照見絕望和希望。」

「如果我寫小說,我也會寫很虐很虐,虐到你死去活來、肝腸寸斷,然後又突然看見了人間希望的那種小說。」陶勇說。

新作《目光》即將出版

1997年,陶勇以江西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部。那時,他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

「當時我以為,所有學醫同學的目標都是——當一名優秀的醫生。我甚至以為自己不需要為未來的住房、生活操心,也沒有掙錢的壓力,之後的時間、精力都可以用來幹一些事業了。」陶勇說。

然而,學醫十年、從業十三年後,陶勇逐漸發現,「北京的房子越來越貴,市場經濟的意識越來越濃,一夜成名的流量明星越來越多,身邊越來越多的醫生轉行……」

面對種種變化,陶勇也有很多困惑和迷茫。他選擇一種平衡,在向現實妥協的過程中,不完全放棄理想。「在這個世界裡,單純的理想主義者肯定得碰得頭破血流,完全的現實主義者,沒有什麼意思。」

「北漂」二十餘年,是陶勇理想著陸的過程。

在工作之餘,他把這些心路歷程,凝結成文字,和朋友李潤合著了一本《目光》。

「書裡包括我成長中的困惑、對善和惡的認識、對醫學的理解等等,很快就會出版,也會在微博超級紅人節上分享。」陶勇說。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小英

監製:童曙泉

編輯:張小英

來源 北京日報微信公號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被砍傷的陶勇醫生恢復出診 網友:願今後被世界溫柔以待
    據@兒科醫生王師堯 微博消息此前被砍傷的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於5月13日恢復出診今年1月20日陶勇醫生出診時被一男子持刀砍傷受傷後他曾表示「不想把自己埋在仇恨中」:作為傷醫事件的倖存者我有責任呼籲社會關注醫患關係
  • 陶勇稱左手很難恢復 目前還沒有知覺
    原標題:被砍傷84天後陶勇醫生出院:很難恢復,重回手術臺並不樂觀視頻中的陶勇,穿著睡衣,左手帶著復健支具坐在沙發上,頭髮短短的,看上去精神狀態不錯。4月13日,在傷害事件發生整整84天後,陶勇終於出院了。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的時候,陶勇一直在用右手活動著左手上的復健支具。
  • 良醫|我曾以為陶勇的微笑是裝的……
    因為陶勇「十分想見鄧亞萍」,媒體撮合了這次對談。節目一開始是粉絲見偶像的氣場。在等待與鄧亞萍見面的一個小時裡,醫生陶勇坐立不安,他用醫學上的「失語症」來形容自己的感受。但聊過半程觀眾會發現,奧運冠軍反而在氣場上「輸了」。復出後的陶勇醫生紅了,而且他並不反感甚至歡迎成為「網紅」。從慘案發生至今近一年的時間,世界巨變,陶勇醫生也變了嗎?
  • 董卿《朗讀者》第三季歸來,首位嘉賓陶勇醫生分享他的催淚故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第三季伊始,朗讀亭迎來了第一位嘉賓——北京朝陽醫院眼科的陶勇醫生。在2020年1月20日朝陽醫院眼科暴力傷醫事件中,陶勇醫生是受害人。在這次事故中,陶勇醫生頭上被砍了三刀,左胳膊、右胳膊前臂、左手的掌中以及背後都有多處骨折,還有神經、肌肉、血管的斷裂。經過兩個多月的積極救治,陶勇醫生的精神狀態、各方面機能都有較大恢復。如今,陶勇醫生已恢復出診,但手還是處於失能狀態,現在他每周只出診一天,單日看的病人數量從60到70人銳減到10到20人。
  • 陶勇:做醫生,依舊是我的人生理想
    世事無常,而你是暗夜裡的光 「盡力去恢復,爭取還能從事臨床工作。」入院的第57天,陶勇在電話裡對《時尚健康》的記者平靜地說出了這句話,以醫生寬慰患者的語氣。
  • 67歲濮存昕罕露面,陶勇現身太催淚
    這裡面,最讓人心痛也最催人淚下的一段,是來自北京朝陽醫院的眼科醫生陶勇。 2020年1月,一個前途一片大好的醫生在醫院門診樓內遭到一男子暴力醫鬧,在亂刀之下倒在了血泊之中,讓萬千網友揪心不已。這個被砍傷的醫生就是陶勇。
  • 青青故事|曾為陶勇醫生擋下致命刀,她做了這個決定……截圖可愛又...
    11月7日,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個溫暖的故事。讓陶勇醫生驚訝的人,正是今年1月陶勇醫生被行兇者追砍時,奮不顧身揮臂為其擋下致命一刀的患者家屬——田女士。據北京日報消息,從去年8月底,田女士開始帶著患有巨細胞病毒性視網膜炎的女兒在陶醫生的門診看病。長年的求醫問藥,讓本就不寬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 被砍傷的陶勇醫生出新書:希望有朝一日,天下無疾、醫護卸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23日消息,面對生活中無端而來的傷害和痛苦,你會選擇如何應對?近日,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首部文學隨筆集《目光》出版。在這部書裡,有關於對醫學初心的堅持、對生死病痛的認識,也有對善惡世相的思辨。同樣在書裡,他提到了自己的心願:「希望有朝一日,天下無疾,醫護卸甲。」
  • 專訪陶勇醫生:生死關口走過一回,我仍舊相信這個人間
    2020年1月20日,他被患者砍傷,在ICU搶救了十幾天,至今還在接受復建治療,不知以後還能否重返手術臺。可即便經歷了人生的至暗時刻,他仍舊相信這個人世間,滿腹溫柔。他近二十年的摯友李潤問他,如果幸福指數滿分是 100 分,他給自己現在的狀態打多少分。他說,98 分。
  • 被砍9個月後,陶勇醫生對話董卿,寫給每個覺得生活「看不到希望」的你
    ——陶勇《目光》 從那以後,我比以前更勇敢了 消失半年後,董卿72小時不間斷直播的「一平方米」朗讀亭裡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陶勇醫生。 9個月過去,陶醫生早已學會如何與自己無知覺的左手和平共處。
  • 楊文、陶勇醫生事件後,河南又有兩名醫生被砍傷
    今天下午,河南省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官網發布聲明:昨天16時許,醫院兩名醫生被砍傷。嫌疑人尹某某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並立案偵查。6月22日下午5時左右,河南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孟慶軍教授在上班期間,突遭患者尹某某持刀攻擊,造成12處受傷,前去救助的劉永飛實習醫師也被割傷。目前兩人經搶救生命體徵平穩。此前陶勇醫生呼籲醫院要實行落地安檢,他稱,別讓兇器帶到醫院的診室,是唯一切實可行能夠減少傷醫事件的措施。
  • 陶勇醫生:我不再糾結於那個人為什麼要殺我
    2020年1月20日,北京朝陽醫院眼科發生一起暴力傷醫事件,震驚全網。受害醫生陶勇左手骨折、神經肌肉血管斷裂、顱腦外傷、枕骨骨折,兩周後脫離生命危險。4月,陶勇醫生出院,5月重新出診。
  • 醫者陶勇:望有朝一日,天下無疾,醫護卸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23日電(記者 上官雲)面對生活中無端而來的傷害和痛苦,你會選擇如何應對?  近日,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首部文學隨筆集《目光》出版。在這部書裡,有關於對醫學初心的堅持、對生死病痛的認識,也有對善惡世相的思辨。  同樣在書裡,他提到了自己的心願:「希望有朝一日,天下無疾,醫護卸甲。」
  • 兇手自殺遺書曝光,陶勇一句話刺痛2.8億網友……
    我見過黑暗但依舊相信光明距離陶勇醫生被刺傷,已經過去了近11個月。如今的陶勇醫生依舊出診,做科普,組織公益活動,還出了新書。看著現在的他,你很難相信11個月前的他,在鬼門關裡走了一遭:頭上被砍了三刀,左胳膊、右胳膊前臂、左手的掌中以及背後都有多處骨折,還有神經、肌肉、血管的斷裂。(圖片來源:騰訊新聞)如今,儘管他的傷勢已經恢復了,卻再也沒辦法為患者做手術了。
  • 楊醫生之後,陶勇醫生又被砍,惡魔在人間,我勸你善良
    1月20日,朝陽醫院眼科大夫被患者砍,之前殺死醫生的兇手還未執行死刑,新的傷醫者再次出現。砍醫生能解決什麼問題嗎?除了發洩情緒,恐怕沒有別的益處了,這幾天我們被病毒的危險籠罩著,知道了醫生對於我們生命安全的重要價值,而砍醫生,恰恰是把我們最有力的保護殼,被自己親手毀掉。
  • 陶勇醫生出診了,那楊文醫生呢?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
    陶勇醫生恢復出診了。對,就是那個被他診治過的患者砍傷,造成左,右臂,左手掌中,背後多處骨折、神經肌肉血管斷裂、顱骨外傷的陶勇醫生。直播中,他平靜地介紹自己當時的傷情:「當我全麻醒了以後,神經外科的主任跟我說『真的就差一點點』。因為我頭上有三刀,有一刀就差一點點,枕骨的骨頭就碎了。
  • 博爾特:沃爾法特是最好的運動外科醫生,我受傷恢復全靠他
    直播吧7月22日訊 數十年來,漢斯-威廉-穆勒-沃爾法特醫生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生之一,他為拜仁俱樂部整整服務了40年,而這位世界著名的運動整形外科醫生也有許多其他的知名病人,其中就包括牙買加世界短跑名將博爾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