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是個書法大省,也是個強省。
江蘇的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喜歡投稿,也經常拿獎,在歷屆國展中投稿數量基本上都在前三。
說明書法人才多。
最近看到一則消息,江蘇省書法院(有編制的組織)主辦的江蘇省中青年書法學術提名展活動,評選結束了。
為體現評選公平公正,整了一套評分規則,行書部分邀請了中書協副秘書長張旭光及中書協行書委員會的諸位老師作為評委進行評選。
結果評出五位入展作者:張斌、馮錯、周易、張揮、張凱,並提名丁楠為學術提名作者。
祝賀諸位!
先欣賞他們的作品。
然後再奉上其他入圍但未入展的作品。
以下五件為入展作者作品:
張斌作品
馮錯作品
周易作品
張揮作品
張凱作品
對了,還有一位學術提名作品:
丁楠作品
不知道這個學術提名作品是什麼意思,是探索性開創性強的作品嗎?
然後,奉上入圍但未能入展的部分作品,先上個入圍名單:
發部分作者的吧,不然太多了。
王國宇作品
劉孝龍作品
許能俊作品
薛明泓作品
李守衛作品
以上隨便選了五位未能入展的作品。
諸位是否能看懂入展的和未入展的作品差距呢?
能入展的贏在哪裡?
是否在集古創新上?是否在作品細節上?
我也看不出來。
而且我發現評委的意見也有很大分歧。
在入展的這五人當中誰優誰劣都有分歧。
下圖為評委打分表:
比如對1號作品,一位評委認為寫得最差,在5位選手中打了最低分;而其他評委認為5位作者中他寫的最好,打了最高分。
對22號作品,一位評委認為5位選手中寫得最好,打了最高分,而其他評委對其打了最低或較低分。
文化比武這事本來就不好說。
再換一批評委說不定這幾位作者都得不到高分,而那些入圍但未入展的卻可能獲獎。
作為一名讀者,一名欣賞者,管他誰入展還是入圍呢,能欣賞到這些作品就好,說不定你的菜不在入展名單裡呢,而那些落選的作品卻可能讓你拍手叫絕!
是這個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