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大省江蘇,請張旭光老師評出的行書獲獎作品,請君賞析!

2020-12-21 翰諾書法

江蘇是個書法大省,也是個強省。

江蘇的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喜歡投稿,也經常拿獎,在歷屆國展中投稿數量基本上都在前三。

說明書法人才多。

最近看到一則消息,江蘇省書法院(有編制的組織)主辦的江蘇省中青年書法學術提名展活動,評選結束了。

為體現評選公平公正,整了一套評分規則,行書部分邀請了中書協副秘書長張旭光及中書協行書委員會的諸位老師作為評委進行評選。

結果評出五位入展作者:張斌、馮錯、周易、張揮、張凱,並提名丁楠為學術提名作者。

祝賀諸位!

先欣賞他們的作品。

然後再奉上其他入圍但未入展的作品。

以下五件為入展作者作品:

張斌作品

馮錯作品

周易作品

張揮作品

張凱作品

對了,還有一位學術提名作品:

丁楠作品

不知道這個學術提名作品是什麼意思,是探索性開創性強的作品嗎?

然後,奉上入圍但未能入展的部分作品,先上個入圍名單:

發部分作者的吧,不然太多了。

王國宇作品

劉孝龍作品

許能俊作品

薛明泓作品

李守衛作品

以上隨便選了五位未能入展的作品。

諸位是否能看懂入展的和未入展的作品差距呢?

能入展的贏在哪裡?

是否在集古創新上?是否在作品細節上?

我也看不出來。

而且我發現評委的意見也有很大分歧。

在入展的這五人當中誰優誰劣都有分歧。

下圖為評委打分表:

比如對1號作品,一位評委認為寫得最差,在5位選手中打了最低分;而其他評委認為5位作者中他寫的最好,打了最高分。

對22號作品,一位評委認為5位選手中寫得最好,打了最高分,而其他評委對其打了最低或較低分。

文化比武這事本來就不好說。

再換一批評委說不定這幾位作者都得不到高分,而那些入圍但未入展的卻可能獲獎。

作為一名讀者,一名欣賞者,管他誰入展還是入圍呢,能欣賞到這些作品就好,說不定你的菜不在入展名單裡呢,而那些落選的作品卻可能讓你拍手叫絕!

是這個理吧?

相關焦點

  • 張萬忠書法行書作品欣賞
    行書是介乎草書和楷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它不象草書那樣難寫難認,又不象楷書那樣嚴謹端莊。所以古人說它「非真非草」。它的特點是運用了一定草法,部分地簡化了楷書的筆畫,改變了楷書筆形,草化了楷書的結構。總之它比楷書流動、率意、瀟灑,又比草書易認好寫。那麼當代書法家誰的行書作品比較好呢,下面筆者向全國讀者推薦一名行書作品國禮書法家,張萬忠書法行書作品賞析。
  • 沒有觀眾互動的書法比賽,有些獲獎作品爭議大
    最近,一些書法組織機構舉辦的書法大賽,那些獲獎的作品,評委給出很高的評價,但是觀眾卻不以為然,對這些作品嗤之以鼻,認為是這些獲獎作品純屬瞎搞,毫無美感,是對書法界正能量的詆毀。為什麼觀眾會有這些看法?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能一概否定這些作品的藝術性。
  • 格調如斯 風規自遠 張勇書法作品賞析
    張勇,字瀚方,齋號墨雨樓。其書法作品曾在國、內外書法大賽中多次獲獎,作品廣泛發表於《中國書法》、《書法》、《書法報》、《中國書畫報》等書法專業報刊,被國、內外多家單位和各界藏家收藏。>>>作品賞析<<<
  • 當代行書名家鄧真友,18幅獲獎行書作品鑑賞,行雲流水,自然遒勁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書法是獨具中國特色的藝術,也是世界上粉絲最多的藝術。既然書法是藝術,那麼就走不出藝術表現的兩大類——抽象和意象。書法大家鄧真友精選18幅獲獎行書作品欣賞:書者介紹:鄧真友重慶市合川市人 現居住地:四川省雅安市 雨城區 :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其書法特點:字體筆勢自然,框架清晰方正。字體的轉折自然,流轉自如,而且字體的筆畫優美,絲毫不拖泥帶水。
  • 江蘇省書法院引進專業人才書法作品展在林散之紀念館開展
    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常勝梅,中國書協草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協第五、六屆副秘書長張旭光,中國書協行書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米鬧,中國書協行書委員會委員、安徽省書協副主席王金泉,中國書協行書委員會委員、全國公安書協副主席遆高亮,中國書協行書委員會委員、河北省書協主席團成員劉京聞,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乙莊,中國書協理事、江蘇省書協副主席
  • 中網書聯行書委員會委員:朱澤佳書法作品欣賞
    朱澤佳,1993年11月出生,廣東省惠來縣人,畢業於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現為中國網絡書法聯盟行書委員會委員。入展獲獎經歷:首屆「夢潔杯」全國書畫大賽優秀獎;皇家酒道杯全國書畫公益大賽優秀獎;首屆「一品堂」全國書法篆刻大賽二等獎;首屆「香濤杯」榜書作品展入展;第二屆「中雁蕩山杯」全國大書法作品大賽入選;
  • 更好、更快地掌握行書的書寫方法,行書視頻教程
    書法被譽為「無言之詩,無行之舞;無圖之畫,無聲之樂」,在中國書法有著很高的藝術地位。然而書法作為一門學問,可謂博大精深。一撇一捺、一字一畫的用筆、力度與結構,如何練習才能得其「眾妙法門」?
  • 書法大家謝昭然,獲獎鋼筆書法作品欣賞,書風書韻,皆是大師風範
    在一次訪談中,謝昭然說:硬筆書法如果停留在毛筆字的框架裡,好看也只是個體,臨古貼其實是個政治正確的說法,還是在豎寫毛筆字的範疇內。希望書法家能多考慮橫寫與寫字速度,當然這很考驗書法家創造力與對其他字體的兼顧。有網友評論謝昭然的書法說:寫得確實不錯,不過總覺得筆畫太過生硬,特別是行書,就顯得不流暢了。我還是更佩服顧仲安的硬筆楷書和錢沛雲的行書,網友們可能看看。
  • 安陽師範美術學院13級書法班《小荷畢綻》畢業書法作品展
    小楷《齊物論》學書先乙瑛碑入手,後主攻米芾行書,兼學王羲之、褚遂良等名家書法。只有你學會把自己已有的成績都歸零,才能騰出空間去接納更多的新東西,如此才能使自己不斷的超越自己。 作品賞析:行書創作(夢遊天姥吟留別)
  • 「封龍山杯」書法作品展評審揭曉
    由元氏縣委、縣政府主辦的「封龍山杯」書法作品展徵稿活動經過半年的徵稿,共收到來自全國32個省市區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的書法作品共計4100餘件,其中楷書作品1142件,隸書作品832件,篆書篆刻626件,(篆刻202件),行書作品955件,草書作品613件。
  • 當代行書的點睛之作,魏雲傑精品書法欣賞,行雲流水,蒼勁生動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對於行書的種種形成、發展之類的話題,已經講得不厭其煩了。今天我們把著名書法家魏雲傑老師的行書作品進行推送,其目的有二,其一就是傳揚當代好書法,其二便是淺談有關行書的技法及如何入門。行書就是楷書的快寫,那麼從楷書入門行書就勢在必得。那我們就應該清楚地知道,寫楷書難,寫行書也難,不寫好楷書而想寫好行書更難,但寫好楷書再寫行書相對不難。可見,過硬的楷書基本功是寫好行書的基礎。要想楷書順利向行書轉化,正如前面所言要把握關鍵的一招:變。
  • 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 獲獎、入...
    9月16日—9月18日曆時3天的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評審工作在中國恆美藝術館圓滿結束,本次大展6月收稿以來共收到全國32個省份包括港澳臺地區,以及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作者來稿共計10900餘件。其中河南、山東、江蘇、北京來稿較多。投稿作者含蓋了18歲至93歲。
  • 著名書法家謝昭然,獲獎鋼筆書法作品展,正統大氣,字帖暢銷全國
    謝昭然的字古樸中那不忍離去的典雅,他寫的行楷字也非常的不錯,但純行書或行草及條幅等自由發揮方面欠佳,稍顯呆板,結體上雖有法度但過於拘謹,章法布局不夠奔放、生動。在一次訪談中,謝昭然說:硬筆書法如果停留在毛筆字的框架裡,好看也只是個體,臨古貼其實是個政治正確的說法,還是在豎寫毛筆字的範疇內。
  • 張旭光:寫好草書的秘密:必須學習篆書
    當代著名書法家張旭光在一次訪談中說:「人們想要寫好草書,就必須去攻克篆書,尤其是小篆書法。」對於他所說的這一句話,曾經出現了兩種形式的爭辯:一種認為,張旭光說有是風馬牛不相及,草書和篆書相差甚遠,學草書沒必要去浪費時間而去學小篆。
  • 著名書法家王傳壽,精選13幅行書鑑賞,筆法秀逸結體精美,好書法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王壽傳老師的書法總是給人龍飛鳳舞的感覺,而且非常的具有力量感。這也是我比較喜歡的書法之一。關於王老師的介紹,我們凡在文末最黃金的位置。現在我們聊一聊如何把字寫得更好看。
  • 中國好書法第12期楷書行書創作大賽獲獎名單及部分作品展示
    ,馬國峰,陳文軒,劉學成中國好書法第12期楷書行書創作大賽獲獎名單及部分作品展示:一等獎:高志強(毛筆楷書),韋家中(毛筆行書),田永(硬筆楷書),陶浪(硬筆行書)二等獎:宋臣楊(毛筆楷書),王元壯(毛筆行書),黃銀華(硬筆楷書),黃康依(硬筆行書)
  • 現代行書運筆教程字帖,取書法精華筆法,書寫大美行書,學書必備
    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行書點畫聯繫及行書的結字規律:行書用筆特點,既是點畫之間的聯繫,又是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聯繫,在筆勢上尤為明顯。行書的點畫之間,都是有一定聯繫的。所謂「筆意縈帶」是為了行筆的簡捷,求其收、起之間的方便,便用「牽絲」把他們聯繫起來。
  • 上海書法篆刻大展開啟:獲獎入展者呈年輕化趨勢
    12月18日下午,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澎湃新聞在現場了解到,展覽分中華藝術宮與上海文聯兩個展區,共展出244件作品,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此次展覽80、90後作者共80名,佔總數的43%,比上一屆高11個百分點,大展獲獎入展作者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
  • 書壇風雲人物牧原,傑出行書作品欣賞,行雲流水疏密得體,真書法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行書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行書的特點我們一般用「行雲流水」、「舒展有型」、「疏密得體」、「濃淡相融」等四字成語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