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收納,中國人太「念舊」,很多人拒絕斷舍離。
也許,把物品留住,時常整理、檢視、回憶,才是更適合中國人的收納方式。
把美好生活的紀念留下來,才是家。
這一期我們分享卞櫟淳老師的家,卞老師是從業十年的收納整理師,也是日本NHK電視臺唯一專訪過的中國整理師,收納理念「留存道」的創始人。
這樣一位「收納女王」,她的家,竟然站在了「收納到空無一物」的對立面?
PART1 家的骨架
裝修前的構想,就是讓你把自己的每一個想像都儘量的具體化。
越具體,實現的可能性就越高,超支的可能性就越小;越籠統,後期的麻煩也會越多,超出預算的費用也會更多。
卞老師構想的時候,羅列出了家中必須、無論如何、一定要實現的幾塊內容:
1.衛生間內一定要同時擁有浴缸和淋浴房;
2.衛生間內一定要擁有超大儲物鏡櫃;
3.一定要有獨立衣帽間;
4.廚房一定要是開放式的;
5.一定要有儲物間(儲放行李箱、清潔用具等生活雜物);
6.一定要有超大玄關儲物櫃;
7.一定要有獨立的工作區域;
8.一定要有獨立書架;
9.一定要有生活陽臺;
10.一定要有一張電動床。
這些是裝修時不可退讓的需求,其他需求的重要性適當遞減。
當你的需求有輕重主次的層次時,再做抉擇的時候也會變得輕鬆不糾結,最後也很少有後悔。
PART2 「 收藏家 」
作為一個空間管理師,最擅長的當然是對家中物品的收納和儲藏。
4米長的玄關
左側為玄關櫃▲
卞老師是一個非常喜歡研究穿搭的人,因此她個人的衣、帽、鞋、髮帶等配飾是理所當然的多,自然需要一個容納量超大的玄關。
玄關櫃總共4米長,頂天立地。
玄關櫃裡從右至左又劃分為鞋區、包帽區、行李箱和雜物區、家政區。
櫃內層板可根據不同時期的需求調整位置。
家政區
上方是臨時存放區,存放大包或疫情期間臨時使用的物品。
下方是日常使用的吸塵器、拖把、掃把等清掃用品。
行李箱雜物區
下面的層板放著行李箱。
上面收納籃裡裝的是家中所有的工具:如剪刀、改錐、螺絲刀、插線板等等。
包帽區
包包和帽子都是出門時用的,放在這裡正好是符合收納就近原則,減少來回動線。
包帽區的下方也有多個拉籃,裡面裝著出門可能會用到的物品:除味劑、應急去汙劑等;鞋油、皮革去汙膏;脫毛器、粘毛滾;粘毛滾備用膠帶;各種鞋墊;各種包帶。
鞋區
玄關處凌亂鋪滿地的鞋子,是大部分家庭最頭痛的問題,因為我們在裝修時總是會低估鞋子的數量。
但是鞋櫃再大,內部尺寸設計不合理,也會造成浪費,所以大家訂做鞋櫃時,一定要注意鞋櫃的尺寸:
深度:常見的鞋櫃深度為35cm~45cm,具體的深度根據你家玄關的大小來確定;
高度:層板和層板之間的間距,平底鞋是15cm,高跟鞋為20cm,靴子為25cm,層板做可調整的,碰到高筒靴時,抽掉兩個層板即可。
卞老師家的鞋區總共放有90多雙鞋子,如果長筒靴少的話,還能放下更多。
客廳
整個客廳只有一個儲藏櫃,內裡利用分隔籃和標籤分類明確。
外用藥品、內服藥品、保健品、膠原蛋白美容液等都各自安好。
廚房
廚房內一定要有超大的收納櫃,因為鍋碗瓢盆數量多,且體積大,非常佔用空間,一定要多做些櫃體。
退一萬步講:寧願到時東西少柜子用不上(其實只會不夠用),也不能讓東西在外頭亂放。
裸露在外的物品,只要肯想辦法,合理的利用有限的空間,咱們也可以讓他們各自擁有安身之處。
小家電太多,放不下,就增加一個層板,把烤箱上方的空間也利用起來了,還方便使用。
還有嵌入式電飯煲,這怕是全國獨一份兒。
臥室
除了提供睡眠的電動床外,還兼具琴房、獨立工作區、衣帽間。
對於愛美的女生來講,超大的衣櫃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我們一直提倡衣服能掛堅決不疊的收納方法,不夠掛也要創造條件儘量把當季衣服都掛出來,這樣才能省時、省力、省空間還易維護。
卞老師把當季的衣服全部都掛出來,打開衣櫥一目了然,清晰可見,想選哪件隨手就能拿到哪件。
把最好用、最能裝的衣櫃尺寸告訴大家:
衣櫃單門的寬度為 70cm~90cm,深度為 55cm~60cm;
合理的衣櫥分為兩大區域:上方儲物區和下方陳列區。
上層板到地面的高度為2米,2米以上即為儲物區。
陳列區分為:長衣區、中長衣區、抽屜區、短衣區,陳列當季衣物。
可以根據衣服款式來設置中長衣區的配置大小,如果到腳踝的長裙居多,建議長衣區可以增加多一點。
男士一般都是短衣居多,就可以設置多個短衣區,這些都可以隨時調整衣杆位置。
長衣區的尺寸為1.3m~1.5m;中長衣區尺寸為1.1m~1.2m。
抽屜區的尺寸,如果是三層就是每層30cm,如果是四層就是每層20cm。
短衣區中間不加層板,上下均分兩層就可以。
光有衣櫃是不夠的。
生活中的小件物品是非常多的,這時能有個五鬥櫃(甚至八鬥櫃、十鬥櫃),女生們也是可以放滿的。
最重要的是,鬥櫃的特點是分區細緻,利於物品的整潔,更利於個人的衛生。
五鬥櫃的每個抽屜內,都可以利用分隔盒把小件物品區分開。
飾品區域,還可以像卞老師一樣用飾品袋放置每個飾品,防止氧化。
衛生間
衛生間想要整潔,必定要合理的利用立面空間。
卞老師家是一套浴室櫃組合,有兩組柜子(洗手臺櫃和馬桶邊櫃)。
櫃體都很薄,把狹小的衛生間進行了充分的利用,使儲物能力倍增。
這套櫃體,是卞老師根據日常居家習慣,並結合空間收納、衛生、安全隱患等需求,專門定製的。
1、隱藏的電線盒
不僅讓視覺舒適更顯美觀,同時也滿足了電子化產品越來越多,但是需要收納數據線的痛點,更重要的是減少了安全隱患。
2、隱藏的抽紙盒
防止灰塵和水漬附著,還能節省臺面的空間,使臺面更加整潔好打理。
3、洗手臺鏡櫃的設置
跟衛生間收納的物品的尺寸匹配,可以收納化妝品、護膚品、美容美髮小家電等各種物品。
對於近視的人來講,這樣的一個厚度,在化妝的時候不用把脖子伸得很長。
臺面下方的櫃體,增設了一個層板,大大增加了儲物量,所有清潔用品都可放置。
順便一提,這款柜子後來在箭牌上市,以卞老師英文名EKA命名——箭牌「艾卡」系列,是國內第一款空間管理師從收納角度來設計的衛浴櫃。
PART3 跟著名畫學配色
卞老師家的風格,配色大膽,卻並不混亂,因為她平常喜歡畫畫,對色彩的掌握駕輕就熟。
對於平常不太接觸藝術的朋友來說,一上來就「大膽」可能會使得效果適得其反,可以在裝修前多看看畫作,在藝術品上找找靈感。
梵谷《夜間咖啡館》
梵谷《鳶尾花》
可以提取畫中的顏色,但顏色的比例是重中之重,最好向專業的設計師請教。
只要用心,你也能擁有一間藝術館一樣的家。
布歇《蓬帕杜夫人》
梵谷《插在瓶中的鳶尾花》
PART4 少女情懷總是詩
卞老師內心世界極其豐富,是一個心態很少女的人。
卞老師家的牆上掛了7幅畫,畫架上擺了1幅,地上放了4幅,都是她親手完成的。
最喜歡的三幅是:
1.《自畫像》
這是卞老師根據自己在杜拜時的一張照片畫的。
照片中的她笑容特別好看,可畫的時候心情卻找不到那種開心的感覺,怎麼都畫不好。
這幅畫的人物比例不對,但沒有再修改它,因為這讓她看到了真實的自己。
生活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是永遠都一帆風順的,如果沒能接納自己的不足是永遠無法前進的。
2.《太陽花》
這副是心情非常好的時候畫的,用的是刮刀的手法,畫出厚重的肌理效果。
想法很簡單,像太陽花一樣炙熱的活著,追尋綻放的一生。
近處去摸這幅畫的肌理,凹凸不平的感覺,就像生活的過程,但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遠看這幅畫時的那份陽光照射的感覺。3.《撕開黑暗的一角》據卞老師說這幅畫最開始並不是像現在這樣的,之前是藍天、白雲、大樹、大海。
畫到一半時,突然發生了一件讓她心情很不好的事,當下她就很想把畫毀掉,但發洩到一半,又想到「就這樣被一件事打倒了?如果自己的世界都被黑暗所吞噬了,自己還能存在麼?」
最終還是把這幅畫留了下來,保留了一個角落,提醒自己不要被負能量打敗,哪怕只剩一處光明,也要從光明處把黑暗撕開。
PART5 童趣
在卞老師家看到這處時,我整顆心都軟了,家中怎麼會有這麼溫柔的一角。
畢卡索說:「我在小時候已經畫得像大師拉斐爾一樣,但我卻花了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如何像小孩子一樣作畫。」
如果你也有童心的話,那請你一定也用不將就的態度去保護它、珍惜它、寵愛它。
一個人的家,承載著她的經歷,記錄著她的失落,但也存放著她的美好。
對於喜歡簡約的北歐、日式風格的人來說,卞老師家的裝修可能過於「豐盛」了。
但不管你我的喜好有什麼不同,相信我們都能互相欣賞彼此認真生活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