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是小眾中的小眾,如果看不懂,很正常,用不著看懂。
如果出現不正常的情況,你懂了,可以幫著做點微小的工作,例如轉發……點開連結。
讓我們順著時間線,後退2500年,在美麗的亞平寧半島南部,有一群愛數學、愛音樂、愛美的人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愛彈琴、愛做數學題、愛吟詩(兩句就行)、研究魔法的學術群體,史稱畢達哥拉斯學派。
這個學派裡的成員,為了發明了一套內部交流的符號體系和術語,就是江湖黑話,最著名的有在掌心畫上五角星、勾股定理……
可惜那個時候還沒有微積分和高數,否則他們會在一起討論極限的概念、研究導數的公式。
畢達哥拉斯學派存在100年後逐漸消亡,但愛美、愛探索、愛知識、愛音樂的精神卻流傳下來,經久不衰。
有些人在組織上沒有加入學派,但是在思想上卻已經是學派的成員。
例如萬維鋼老師。
中國目前最優秀的科普作家,大概有三個代表人物,寫《量子物理史話》的曹天元、寫《三體中的物理學 》和《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的淼叔,還有就是萬維鋼。
在博客時代,萬維鋼曾以「同人於野」的網名寫了大量帖子,深受網民喜愛,他的作品結集出版,《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成為年度好書。
在App時代,萬老師在《得到》開設專欄,訂閱人數超過10萬+。
他最新發布的作品集《高手——精英的見識和我們的時代》,我是第一批訂閱讀者,盼到手打開,一翻,就看到了這幾句:
「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第12頁)
當然,很慚愧的是,我並沒有讀過《道德情操論》的原文——我下不了那麼大的功夫去讀兩百多年前的英文——我就做了一點兒微小的工作(第249頁)
學派的精神和術語在萬老師的筆下——就像溫泉湧出地面、微風吹動柳條、鳥兒扇動翅膀、蛙聲鋪滿池塘——自然而然、不露聲色地顯現出來。
萬萬沒想到:萬老師也是學派中人,以他的姿勢水平,一定是學術帶頭人。
在以上三位科普作家之後,還有一位大拿,名叫汪潔,著有《時間的形狀》,這是一本講相對論的書、講時間的書。
時間是如此的奇妙,來如流水兮去如風,不知何處來兮何所終。這是《倚天屠龍記》裡小昭在船頭唱起的波斯古調。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2018年,有一本精美的日曆,它給每一天的時間都賦予了經典的含義和奇妙的形狀。讓每一天的時間都過得與眾不同。
那麼,這麼有意義的魔法日曆哪裡能買到呢。
請點擊閱讀原文,會出現一件神奇的T恤,它表面上是件體恤衫,實際上——它是一本魔法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