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數學成績好的孩子,身上多半有這3個特徵,學渣可學不來

2020-12-21 勳章

孩子的成長是需要家長的悉心照料,很多事家長不知道的應該多去學習一下,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是在孩子成才的路上,自己的無意識行為很可能成為孩子的絆腳石。

父母要多了解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用科學的方式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大家應該都知道數學可以說是中學時期一個特別重要的科目,經常有一些學生為數學感到特別的頭疼,而數學成績好的學生大半都有這三個特點:

第一特別的刻苦

大家應該都知道數學成績好,跟自己平時的刻苦努力是分不開的,而且數學應該大家都知道是需要通過不斷的做習題才能一步一步提升的,你付出了多少努力,成績都一定會好好的回報給你

第二獨立思考

其實大家應該都知道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不要一遇到困難就放棄,一定要養成自己獨立思考的習慣,這財富是學習數學最快速的方法,也會讓自己在一步一步的探索中對數學充滿興趣

第三特別的細心

現在很多學生總是在考試的時候發現有一些題目會做,但做錯了,其實多半都是因為粗心大意而導致的,大家應該明白在數學的題目中經常會存在一些陷阱,而這時就需要大家認真仔細的去好好審題了,所以信心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很多家長在孩子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一門心思就是不喜歡數學,怎麼勸說和鼓勵都不管用,這個問題克難住了不少的家長,有著多年教育經驗的李玫瑾教授就給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孩子的教育和習慣養成要從娃娃抓起。

家長們用錯誤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他們就會深深記住並且成為習慣,可能這一輩子都受到影響,而且不好改正。

面對這樣的事情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家長要擺正自己的態度,過程比結果更可貴家長要知道,孩子平時的一次考試決定不了什麼,而自己的態度對於孩子來說才是最關鍵的。

家長不要因為孩子做錯一道題或者沒考好就對孩子責罵,而是應該幫助孩子分析試卷,找到錯題的原因,讓孩子知道這道題為什麼錯,是思路的問題,還是審題不認真等等,這個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同時這也是孩子進步的捷徑之一,孩子從這些錯誤中吸取教訓,下次不再犯,這才是最大的成功。

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比成績更可貴現在很多孩子在考完試之後,在乎的往往是分數,而不是自己錯了哪些題,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這樣即便老師對錯題進行了講解,孩子也很難理解,下次還容易犯錯。

因此家長們最應該做的不是在意孩子的分數,而是幫助孩子分析試卷,找出錯題的原因,幫助孩子提高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孩子成長道路上最難能可貴的東西。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說:

面對「數學」這種抽象概念的知識,讓幼兒覺得容易學習的唯一方法就是以具體、簡單的實物為起點,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先對實物的多與少、大與小求得了解,然後再自然而然地聯想出具體與抽象之間的關係。

家長要知道孩子的數學敏感期是在3-6歲,在這期間,孩子對空間、數字、順序、圖形等都會產生很大的興趣,這時對孩子進行思維訓練以及數學啟蒙都將會事半功倍。

這個時期是啟蒙孩子數學思維的關鍵期,家長們重視了,那麼孩子後續的數學學習會輕鬆的多。

告訴孩子,為什麼要讀書!

董仲蠡曾在演講中發出了這樣的聲音:「 『讀書無用,才學與財富不成正比!』 造就了這個社會浮躁的狀態,然而什麼都可以浮躁,唯獨教育不可以!」

學歷無用論,是最大的騙局。

當孩子抱怨讀書苦,不想再堅持下去的時候,請這樣告訴孩子:

寶貝,我知道你很委屈。你要每天早上上學、背課文、做練習題、考試、上培訓班……可是,千萬不要因為覺得委屈,就抱怨讀書苦,不想努力學習。有句話說得好:「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以後一定會讓你痛苦!」孩子,讀書時偷的懶,是要用一輩子來還的。人生只有一次,沒有回頭路。

歐巴馬也曾說過:「讀書是為自己而讀,不論是否有顯赫的家室、有無漂亮的外表,學習都是自己的事情,你的命運將掌控在你的手中。」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讓孩子在不出門就可以「行」萬裡路,天天播放新聞,孩子就「閱」盡天下了

了解情緒、表達情緒、解決情緒才是培養高情商的基礎,不過,6歲之前的孩子是聽不進去道理的,年紀輕輕的他們獲取知識的捷徑就是故事,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所以李玫瑾教授給大家推薦以下的書籍,一共10冊裡包含了如何合理科學的去教育孩子。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相關焦點

  • 「數學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有這3個特徵,學渣是裝不出來的
    「數學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有這3個特徵,學渣是裝不出來的 為了「開花結果」並且獲得合法性,所有偉大的科學發現都需要數學的幫助,即代數方程和幾何圖形的幫助。——米卡艾爾·洛奈《萬物皆數》 前兩天早晨,老公起床就跟我說又做噩夢了!
  • 英語「成績好」的女孩子,基本都有「3個特徵」,學渣可裝不來!
    英語作為主科之一,可真的難倒不少學生,尤其是男生,他們一直想不明白女生的英語成績為什麼這麼好?有這個疑問是正常的,就像女生也搞不懂男生的數學成績,平時不怎麼學習,可依舊考得很好。不過,女生英語成績好是有原因的,一般人還學不來。
  • 數學成績好的孩子,大多有這4個「特點」,學渣是裝不出來的
    作為家長的都希望孩子學習好,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特別注重給孩子做數學啟蒙。但是往往隨著孩子成長過程中,孩子的成績就變得普通了,尤其是數學這門學科。有很多家長就會很好奇為什麼自己家孩子學習也很刻苦,但是數學成績就是上不去呢?而有的孩子數學成績就很好呢?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舉止,就能看到他長大後的樣子,甚至決定將來的人生。「網紅教授」李玫瑾,曾在多次公開講座中表示: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階段孩子情緒控制得好,長大後性格多比較溫和,情商也相對較高。同時,李教授也在講座中總結道:小時候有這些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都不高。
  • 班主任:數學「拔尖」的學生,多半會有以下共性,學渣是學不來的
    說到「數學」,有多少的孩子「瀕臨崩潰」!數學成績差的孩子,每次看到數學題就不自覺的低下頭,家長輔導作業時,更是把你氣的火冒三丈! 「八八五十四」,你說生不生氣!
  • 「數學好」的孩子,身上都有一些共同點,班主任:學渣可裝不來
    但也有人表示,數學的存在就是在高考的過程中淘汰那80%的人,數學確實很難,但是數學學霸也不是沒有,據調查發現,數學好的孩子的確有一些共同點,但並非愛做題。
  • 學生時代的「學渣」,身上都有這3個特徵,你身上有嗎?
    大家好,這裡是小平平說,喜歡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一些新資訊。如今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很難承受超額的學習壓力。但成績是檢驗一名學生學習成果的標準,老師們也常常通過成績來評判學生。
  • 李玫瑾: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期就可看出,特徵很明顯
    家長們從小就帶著孩子玩拼圖拼圖遊戲,上早教班,其實也為孩子的學業成績打下了基礎。因此,您必須特別考慮從孩子平日的表現來判斷他是否是學習的對象。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對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有其獨到的見解,她的家庭教育講課常能見微知著,指出兒童教養問題的根源。於是,李玫瑾在一次演講中說,這不是孩子們學習的材料,實際上在幼兒園可以看到。
  • 李玫瑾:將來有大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正因如此李玫瑾教授也是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並且經常進行講座,向各位家長傳遞正確的育兒觀念,解決家長在育兒道路上的難題,而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上回答了一個所有家長都特別重視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對此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夠看出來。
  • 有人說,數學成績好的孩子多半聰明,這其中有什麼依據?
    推薦官也接觸過不少的學生,在與這些孩子接觸的過程中,推薦官發現,有些孩子雖然學習成績很差,但是卻並不能說笨,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方面,他們做得非常好,甚至可以用優秀來形容,這樣的孩子絕對算是聰明的。而且,有人說數學成績好的孩子大多數都聰明,這其中有什麼依據嗎?為什麼數學好的孩子多半聰明?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家長要好好培養
    正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小的時候其實就能看出孩子長大後能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而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幾乎都會有這3個特徵,若你家孩子有其中一個,也要好好培養。
  • 孩子若具備這3種「關鍵力」,數學成績多半不會差,家長要早培養
    有的孩子數學成績不好,有的孩子英語成績不好,要說哪科最不如願,相信最多的回答還是「數學」這門學科。我的朋友他家孩子現在上了小學三年級,最近他就因為孩子的數學成績很差而煩惱。為了提升孩子的數學成績,這位朋友也開始孩子報補課班兒,但是半年下來孩子的數學成績一點兒提升都沒有。每次看到孩子試卷上的錯誤,朋友都氣得不打一處來。
  • 老教師經驗之談:「數學」好的女生,有這3個特徵,你家孩子有嗎
    老教師經驗之談:「數學」好的女生,有這3個特徵,你家孩子有嗎每一個接受過教育的人都會有共同的想法,那就是男生在數理化這方面的成績一般要比女生更強一些。相對來說,女生對文科會更加感興趣。這是一個留著一頭短髮,看上去還相當幹練的女孩,也就是這樣的特徵,才會讓小李覺得她很有數學天賦。此外,小李還表示,這個女生如果繼續在數學方面下功夫,並用心學習,日後或許會有大成就的。
  • 高中女生「數學成績好」,多數有這4個特徵,能中一個也很好
    升入高中後,你會發現,有些初中成績明明很好的女生,到了高中,成績下降飛快,這主要和數學難度增大有一部分關係,由於生理原因,多數女生語文、英語等學科成績比較好,也有個別女生,數學成績名列前茅,這類女生身上多半有這4個特徵,能中一個也很好。
  • 李玫瑾:凡是太活躍的孩子,學習成績都不太好,真的是這樣嗎?
    「這孩子真聰明」幾乎每個孩子小時候都被長輩這樣稱讚過,但是長輩眼中的聰明孩子,長大後卻變得越來越平凡,這又是為什麼呢?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小時候性格活躍又能說會道的孩子,反而不是學習的料。所以李玫瑾教授總結說,這樣有活力的孩子不是學習的材料。比起口齒伶俐、性格活潑的孩子,李玫瑾教授看起來更像性格內向、有點呆板的「笨孩子」。李玫瑾教授認為這樣的「笨孩子」更有學習潛力。為什麼「笨孩子」更有潛力?
  •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6歲前就能看出來,李玫瑾:這3個特徵明顯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大多數家長都有一個共識:讀書才有出路!可同樣是剛上一年級的孩子,有些孩子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回家主動做作業,家長几乎不用管。有些孩子上課經常溜號、要家長盯著才肯寫作業,考試還經常馬虎丟分,一看就不是讀書的料!公安大學研究青少年心理學的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和考試,難道選擇學習音樂、美術的孩子就沒有好的未來了嗎 ?」
  • 李玫瑾提醒:記憶力最好的3個時間段,家長要幫孩子把握好機會
    李玫瑾直言:一天中,記憶力的3個「黃金時段」,家長把握住!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提到:「一天中,這兩個特殊的時段,早晨起床,晚上睡覺,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時間。」這段時間孩子的狀態比較輕鬆,因此在學習上的主動性也會比較強,這段時間的記憶也是比較好的一段時間。許多學校都把主課安排在早上上課,可見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 孩子數學成績差,真不是孩子智商低,多半是父母這2點沒有做好
    近些年來很多家長都十分注重對孩子智商的培養,而很多家長這裡就會進入一個誤區,認為孩子數學成績差就是智商低的緣故,只要提高智商,那麼孩子的成績就會有所改善。
  • 為啥女生數學成績比男生差?多半是「3個原因」,網友:太真實了
    上學的時候,我們都會認為成績好的同學,他們每一個學科都會拿到高分。可是往往跟我們想著不一樣,有很多學習好的女生,每個學科都可以學得很好,唯獨就是數學怎麼也學不好,然而成績中等的男生,他們每一次數學考試都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數,那麼今天就跟小編來看看為啥女生數學成績比男生差?
  • 李玫瑾指出:孩子上幼兒園之後,有這三個特徵,長大後學習差不了
    李玫瑾: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學習李玫瑾教授是育兒方面的專家,很多新手爸媽不會教育孩子,都是聽她的講座過來的,可以說李玫瑾教授說出的關於育兒的觀點,大多數人都是贊同的。在孩子學習這件事上,李玫瑾教授並不主張強迫孩子。李玫瑾教授表示:所有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特色,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讀書,可能有些人會喜歡音樂、美術,那麼他們的人生就沒有未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