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肺炎疫情爆發後,臺灣島內最出風頭的政治人物莫過於「行政院長」蘇貞昌和「準副手」賴清德。
蘇貞昌在除夕夜緊急出臺口罩禁出口令,引發正負兩極評價。隨後,島內出現「口罩之亂」,到目前為止,臺當局不僅統一徵收、統一發配口罩,還出臺「7天領2片口罩」的措施,仍不能緩解民眾的恐慌情緒。和除夕時頒髮禁出口令的意氣奮發相比,如今的蘇貞昌真的有點「罩」不住了。
賴清德,卻和蘇貞昌背道而馳,他在臉書中表示要和大陸攜手抗疫,引來綠營支持者一片叫罵聲。但僅僅沉寂了幾天,賴清德又做出驚人舉動,2日晚,他以個人身份前往美國參加年度「國家祈禱早餐會」,並於美東時間3日抵達華盛頓。
據報導,美國「國家祈禱早餐會」每年2月第一個星期四舉行,美國總統、重要內閣官員與國會議員出席,還有外國政要、友人等參加。該活動過去多年在華盛頓飯店舉行,臺 「駐美代表」與部分政治及社會人士多年來受邀出席。賴清德是在卸下「行政院長」一職後受邀參加該活動,如今,賴清德的身份是蔡英文的「準副手」,主辦單位仍表示歡迎。
可以說,賴清德以「準副手」的身份訪問美國,創下了先例。
臺灣工商時報網3日發文稱,美國2018年通過「臺灣旅行法」後,鼓勵美臺雙方進行官方往來,但雙方都沒有派出「部長級」以上官員互訪。文章還回顧稱,陳水扁贏得2000年選舉後,沒能成行;馬英九2008年勝選後,其副手蕭萬長傳出就職前可能訪美,但沒有成行;2012年馬英九勝出後,副手吳敦義傳出獲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之邀可望訪美,也沒有成行。有分析稱,蔡英文當局連日來借疫情進行政治炒作,拉攏一些國家和地區為其加入世衛組織撐腰,如今賴清德又到美國活動,動向值得高度警惕。
果然,和賴清德同行的民進黨前立委蕭美琴表示,美國方面不少人想進一步認識跟了解賴清德,因此會適度安排會晤,會晤也是以個人身份進行禮貌性拜會,並沒有被賦予對特定議題進行協商或討論之任務。但基於國際上可能會想了解臺灣防疫經驗,這些經驗若在私人談話中出現也不會令人意外。
蕭美琴明顯話裡有話,也讓外界認為,在此敏感時期,賴清德的訪美行程很「詭異」。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稱,賴清德美東時間4日在華盛頓會晤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芮胥(Jim Risch)等議員,參議員表達支持「美臺」洽籤自由貿易協議,並關切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事宜。
賴清德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不僅用一篇「兩岸聯手抗疫」的臉書拉攏中間選民,又跑到美國以島內首個「準副手」的身份參訪,言談之間好像蔡英文第一屆任內各種懸而未決的難題,賴清德可以手到擒來。
但賴清德難道忘了,縱觀中國歷史,最難做的職位只有一種,叫做「儲君」。
賴清德本來就是民進黨的「明日之星」,被很多綠營人士視為未來的接班者,去年的民進黨內初選,賴清德更是被「獨派」力拱,想要取蔡英文而代之。雖然後續功敗垂成,並被延攬為副手候選人,但他的上位之心已經昭然若揭,這次當了副手,就更是明確了接班人的身份。
但接班人的身份只是一張錄取證書,並不等於畢業證書,只要一天不轉正,就一直會有被廢掉的可能。賴清德最愚蠢的,恐怕就是頻繁且主動地介入涉及蔡英文職權的重大議題,完全不象陳建仁(蔡的第一個副手)一樣充當一個隱形人。
過去,賴清德因為形象好、學經歷完整,加上又站穩了「獨派」立場,所以得以成為「獨派」認可的未來領導者人選,但過去那種片段式、碎片化的論述導致他無法建構全局性的兩岸和安全政策體系,卻又在時下的政局中不得不站出來展現自己的「接班人」形象,結果就是進退失據。
賴清德在美國真的「好嗨喲」,但他如果再這樣下去,不僅要受到英系的排擠,而且也會讓自己率先失去處理兩岸問題的資格,這也意味著他將第一個從2024年大選的挑戰中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