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融藝:分享影視資訊,感受影視文化
今年因為種種原因選擇在網絡上映的電影不在少數,迪士尼的《花木蘭》儘管在國內院線正常上映,也有不少的國家選擇在網絡上映這部電影;當然也有國外的電影在國內上映時選擇網絡渠道,《海綿寶寶:冒險大營救》在國內上映時就選擇了網絡上映。
在大多數觀眾的印象中《海綿寶寶》只是小朋友們最愛的動畫片,但是《海綿寶寶》其實也是無釐頭喜劇的集大成之作,它的無釐頭幽默都是由反套路,解構式構成,小朋友或許是因為它是一部動畫片而喜歡他,但是這些小朋友長大後,他們看著這些反套路的劇情,依舊可以發出笑聲,從片子中獲得快樂。
《海綿寶寶》無疑是一部帶有荒誕,諷刺和獵奇成分的無釐頭作品,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他帶給我們的積極陽光,熱愛生活的態度。然後最近的這部《海綿寶寶:冒險大營救》卻似乎將這種特別的無釐頭風格發揮失常,成了「we are family」式的互相表白,多年累積的設定被推翻,和觀眾們記憶中的海綿寶寶完全不一樣了,因此在評分網站上,也收穫了一部分的差評。
《海綿寶寶:冒險大營救》的優點其實十分明顯,作為一部新電影,畫質比多數觀眾從小看到大的動畫版好了不少,儘管也有部分觀眾認為少了一點以前的那股味道了,也不得不承認電影裡真人+動漫的製作很優秀;還有在電影中主角們全新的童年形象,也是十分的呆萌可愛,讓人眼前一亮。
但是缺點似乎更加令人難以接受,作為一部以劇情致勝的動漫,《海綿寶寶:冒險大營救》的劇情凌亂,預告片裡顯示的是營救海綿寶寶的寵物蝸牛,小蝸。但是在正片中真正救小蝸的部分卻根本沒有什麼亮點。而且和動畫版裡的設定也相違背,讓有情節的觀眾前去觀看時體驗感十分差勁,最後升華保護動物的主題也十分生硬,讓人感覺十分的不適。
還有影片的重要賣點,基努裡維斯出演的風滾草之神也是反響平平,在影片中帶來的喜劇效果幾乎可以是忽略不計,連帶著這個角色都可以說是可有可無。
還有的缺點則是在更深的層次上,電影的製作方似乎都沒有搞明白電影的主要受眾是哪部分年齡群體的人。
作為一部動漫片,很容易就會讓觀眾覺得電影的受眾是年齡不大,心智還不成熟的小朋友們;動漫中也確實為小朋友們準備了較為低幼的劇情和臺詞。
但是《海綿寶寶》作為一個經典IP,和無釐頭喜劇的代表作,也同時具備相當一部分規模的成人觀眾,對於這部分觀眾而言,製作方同樣也準備適合他們的情節;看起來似乎是解決了影片受眾的問題,但是成年觀眾難以接受低幼的劇情部分,而影片中的賭博,殭屍部分情節也實在是不適合小朋友們。
想要討好兩部分的觀眾,結果卻兩邊都不討好,也怪不得這部影片反響平平了。不過要是想要再次重溫一下童年的記憶,這部不用花費太多頭腦的電影也還是值得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