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號車發生故障,請求支援。」7月初的一個深夜,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民兵夜訓如期展開。
看著幾名手提工具箱的民兵,借著夜色交替掩護向一輛運輸車靠近,該區人武部部長陳功深有感觸地說:「要補上民兵夜訓這一課,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深刻的認知,來自深刻的教訓。前不久,他們奉命帶領民兵應急分隊星夜趕赴沁源縣撲滅森林火災。可就在距起火點不到兩公裡的地方,一輛運輸車突然熄火,「白天不懂夜裡黑」的隨行修理人員折騰近20分鐘也沒能將趴窩的運輸車修好。最後,民兵應急分隊只能扛起器材,徒步奔向救災現場……
「如果一遇突發情況就難以處置、有效應對,我們喊出的平時應急、戰時應戰,就如同掩耳盜鈴。」救援行動復盤會上,陳功沒有過多地講成績,而是直指問題要害,「戰爭不分晝夜,應急未知何時,民兵遂行多樣化任務靠的是平時練就的真功夫、硬功夫。」
「開展夜訓時常存在天不黑就開始,天一黑就結束,或是沒照明練簡單課目,有照明才訓難點課目……」陳功拋出了大家想說但又不好說的問題,也讓在場的黨委委員敞開了心扉。《民兵軍事訓練大綱》中明確規定,交通運輸分隊專業訓練時間不少於32小時,其中夜間訓練時間需達到5小時,但長期受裝備器材、組訓人才、訓練場地等因素影響,特別是組織者因訓練安全顧慮頗多,導致訓練落實不到位。
「夜訓之路再長也要走下去,困難再多也要想方設法克服。」對問題剖析越深入,人武部黨委一班人思想越統一。
隨後,他們從民兵遂行任務需要出發集智攻關、積極探索、勇於實踐,依託當地駐軍較多的優勢,探索出「請進來教、走出去學、模擬著練、實戰化訓」的夜訓方法。人武部軍事科參謀郭旭鵬介紹,他們不僅邀請陸軍某訓練基地專職教員面對面指導民兵夜訓,同時還由部領導帶隊組織相關人員去作戰部隊學習取經,通過組織夜間維修模擬訓練,利用不良天候模擬夜間觀察、協同訓練,有效提升了民兵隊伍的夜訓質效。
記者在夜色如墨的演練場上看到,閉燈駕駛車隊正小心翼翼地通過滿是溝壑的路段,修理小分隊按戰術要求摸黑搶修車輛……
對此,人武部政委賈志軍說,這次組織民兵夜訓只是邁出了第一步。下一步,他們還將協調駐軍部隊,利用量足質優的夜訓資源,不斷完善訓練方案計劃,規範夜訓組織流程,加大專業隊伍的培訓,切實通過高質量落實夜訓內容,不斷提升民兵應急分隊遂行任務的能力。(李 鵬 郜燕飛 本報記者 苗鵬)
筆者感言
補短之中見擔當
■曉晨
勇於補齊短板弱項,是一個自我提高、自我蛻變的過程。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人武部針對一次應急行動所暴露出民兵夜訓不紮實的問題,及時查找原因、分析對策、探索補短的有效方法路子,值得點讚。
短板往往是關鍵時刻的「滑鐵盧」。應該說,無論是在現代化戰爭中,還是在應急行動中,戰鬥力鏈條上的任何一塊短板、一個漏洞,都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只有儘快補齊短板、堵塞漏洞、固強補弱,才能提升打贏底氣。
補短之中見擔當。一些短板表面上看是多年積壓的老大難問題,但歸根結底是思想作風問題。比如,一些心知肚明的偏訓漏訓,一些心照不宣的「危不施訓、險不練兵」……嚴重削弱了戰鬥力。因此,必須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一塊一塊地加長短板、一個一個地堵住漏洞,才能擔起時代責任。
來源:中國國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