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大多數人最喜歡的當屬劉備,感情上也偏向於蜀漢集團,為什麼呢?因為只有劉備是寒門出身,在亂世中闖下一片天地,同為草根的我們邁入社會,知曉世道艱難,也更加偏好劉備,同情蜀漢。
那麼從一無所有的草根,到建立蜀漢的皇帝,劉備是怎麼做到的呢?這得多虧了他人生中3個貴人,正是這三人改變了劉備的人生!
第一個貴人
劉備從小家裡窮,靠織席販履為生,雖然他伯父資助他上學,但是他根本不是讀書的料,一天天遊手好閒的,到了28歲還沒有任何功名,毫無成就。有一天,他像平常一樣上街,發現太守在招兵,準備打擊黃巾軍,而就在這裡,他遇到了人生第一個貴人三弟張飛!
當時張飛的條件可以算是非常不錯的了,有莊園、有田產、有生意,也有錢,放在現代,那張飛就是一個住別墅的有錢人啊。而反觀劉備,織席販履,妥妥的窮人,且名聲不顯。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張飛竟然願意資助劉備起兵,認劉備為大哥,一同起兵討伐黃巾軍。換成任何一個正常人的想法,都是張飛自己當老大吧。不談之後的發展,僅看當時,劉備何德何能,能夠讓富裕且有名望的張飛拋家舍業的跟隨?
可以說,張飛是劉備人生上的第一個貴人。有了張飛的資助,劉備第一次擁有自己的軍隊,雖然只有兩三百人。同時,他還擁有了張飛、關羽兩大得力戰將,劉備再也不是之前那個一事無成的小白了。
三弟張飛給了劉備人生第一桶金!這應該算是劉備公認的貴人了吧!
第二個貴人
縱觀劉備起兵後的經歷,我們會發現他前半生經常被打的到處亂竄,先是被呂布揍,然後袁術,然後曹操,當時劉表手下就曾說過,劉備是屢戰屢敗,軍事能力不行。那麼,是從什麼時候,劉備團隊開始頻繁打勝仗,最後取得荊州和益州了呢?
這個轉折點就是軍師徐庶的加入。在徐庶加入之前,劉備雖有關羽張飛趙雲這種一流戰將,但苦於沒有厲害的謀臣,總是被追著打。而反觀他的對手曹操,則是謀士如雲啊。徐庶加入之後,初次漏手,就直接幫助劉備擊敗曹操,典型的以少勝多哦,之前的劉備想都不要想。
而曹操在得知劉備擁有這樣厲害的謀臣後,害怕劉備補足團隊短板,使用計謀騙走了徐庶,並將徐庶一直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不過徐庶一直忠於劉備,在離開劉備之後,一直保持低調,始終不為曹操出謀劃策,隱忍二十餘年,低調至極。他臨走前,還向劉備推薦了一個更厲害的謀士,而這個謀士,則成為了曹操的噩夢,這就是諸葛亮。
擁有軍師徐庶之後,劉備集團缺少謀士的短板終於被補足,他還幫劉備推薦了諸葛亮,直接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從這以後,劉備一直順風順水,奪取荊州、益州、漢中,成為漢中王!
第三個貴人
每次我們看到劉備介紹自己的時候,都會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但是其實大家都明白,這不過就是個虛名,沒有背書,可以隨便亂說的,毫無含金量。而當劉備見到漢獻帝的時候,漢獻帝破天荒地翻開族譜一一查看,最終確定劉備就是中山靖王之後,論輩分是自己的叔叔,並尊稱其為皇叔!
從此,劉備的「皇叔」身份有了官方背書,劉皇叔之名響徹天下,因為這是皇帝劉協親自認的!皇帝是劉備的侄兒,劉備想低調都辦不到,到哪都是人山人海。在獲得漢獻帝的支持後,劉備的名望獲得空前提升。之前他還是一個依附於他人的小軍閥,而經過漢獻帝的背書,劉備已經具備了成為一方諸侯的條件,沒有人可以再小覷他。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帝排世譜,則玄德乃帝之叔也。帝大喜,請入偏殿,敘叔侄之禮。帝暗思:「曹操弄權,國事都不由朕主。今得此英雄之叔,朕有助矣!」
凡事都需要名正言順,憑劉備皇叔的名聲,加上仁義的品德,足以吸引大批人才士族歸附效力,而事實上,我們所說的蜀漢,在當時是被稱為漢朝,是正統!只不過最後被曹魏所滅,要是蜀漢能夠一統華夏,那麼劉備就是劉秀一樣的人物!
總結
綜上,張飛、徐庶、漢獻帝劉協都是劉備人生中的貴人,而這三人都改變了劉備的人生方向,兄弟張飛給劉備提供了人生第一桶金,劉備不再是草根。漢獻帝給劉備提供了名,讓他能在天下獲得名望,人心歸附。軍師徐庶給劉備提供了絕世謀士,補足了劉備集團缺少謀士的短板。有了這3位貴人相助,劉備才羽翼漸豐,最終一飛沖天,成就帝業!
(本文以三國演義為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