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和弘揚雨花英烈精神、周恩來精神、新四軍鐵軍精神和淮海戰役精神,不忘初心、e 路同行。11月16日上午,「i江蘇e同行」網絡人士紅色基地行活動在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啟動。江蘇省委網信辦二級巡視員杜家雷,新華日報社黨委委員、揚子晚報總編輯王文堅,南京市委網信辦副主任潘濤,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趙永豔共同向網絡人士代表授旗。
授旗儀式
活動現場
「i江蘇e同行」網絡人士紅色基地行活動由江蘇省委網信辦主辦,揚子晚報網、江蘇自媒體聯盟承辦,南京、泰州、鹽城、淮安、徐州市委網信辦協辦,將於11月16日-19日期間,組織省內40名網絡人士、網絡社會組織(重點論壇)負責人赴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泰州黃橋戰役紀念館、鹽城新四軍紀念館、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徐州淮海戰役紀念館,開展江蘇四種革命精神教育。活動中還將開展網絡素養專題課程、交流沙龍和座談會,團結凝聚網絡人士助力清朗網絡空間建設。
省委網信辦二級巡視員 杜家雷
「i江蘇e同行」系列活動,是江蘇網信部門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團結聯繫凝聚網絡人士、助力江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網絡人士紅色基地行作為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弘揚革命精神、學習革命傳統、繼承紅色基因,提升網絡人士守正創新、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培養壯大知江蘇、愛江蘇、宣傳江蘇、建言江蘇發展的正能量網絡朋友圈。省委網信辦二級巡視員杜家雷表示,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面臨著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重任,在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組織網絡人士重走革命道路、重訪革命遺址、重溫革命思想,就是希望網絡人士能夠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植入靈魂,內化為建設清朗網絡空間的智慧力量,為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作出積極的努力。
新華日報社黨委委員、揚子晚報總編輯 王文堅
用好江蘇四大革命精神,把紅色基因傳播好、傳承好,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新華日報社黨委委員、揚子晚報總編輯王文堅在致辭中提出,網絡人士紅色基地行是一場教育之旅,是一場傳承之旅,同時也是一場探索之旅。王文堅表示,揚子晚報將全程跟蹤報導,利用全媒體產品製作和平臺傳播的優勢,講好江蘇紅色故事,讓更多人了解革命歷史和革命精神,爭做精神的傳播者、繼承者和踐行者。
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 趙永豔
江蘇擁有豐厚的紅色文化資源,現有革命歷史類紀念設施、遺址1710處,其中僅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趙永豔指出,英烈精神是我們寶貴的財富和文化軟實力。趙永豔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藉助網際網路傳播的翅膀,開啟傳承弘揚南京紅色文化的新篇章,讓雨花英烈精神激勵更多的後人勇往直前。
網絡人士代表 何春銀
傳承弘揚紅色文化,用紅色基因指引前行,自覺參與天清氣朗網絡家園建設,是網絡人士應有的擔當。網絡人士代表、江蘇自媒體聯盟理事長何春銀在發言中表示,一定會倍加珍惜機會、用心體驗,積極發揮自媒體人的優勢,以#i江蘇e同行#為話題,多維分享,加強互動,讓廣大網民共同感受和汲取江蘇紅色文化的力量。
現場合唱《歌唱祖國》
啟動儀式現場,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代表講述了雨花臺紅色故事。2020「i江蘇e同行」網絡人士紅色基地行在全場合唱《歌唱祖國》的歌聲中正式啟動。
來源:紫牛新聞
編輯:賈曉君
審核:王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