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多種文化娛樂方式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日本有很多種娛樂方式,有的類似歐美,有的卻是歷史悠久的古典娛樂,例如,能劇、歌舞伎、文樂劇、櫻花舞、歌舞劇等。

  日本的茶道源於中國,卻有自身形成和發展的特殊內蘊。茶道有繁瑣的規程,茶葉要碾得精細,茶具要擦得乾淨,主持人的動作要規範,既要有舞蹈般的節奏感和飄逸感,又要準確到位。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飯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將日常生活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聯繫起來,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它不僅僅是物質享受,更主要是通過茶會和學習茶禮來達到陶冶性情、培養審美觀和道德觀念的目的。正如桑田中親說的:「茶道已從單純的趣味、娛樂,前進為表現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規範和理想。」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歷代茶道精神,創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提出的「和敬清寂」,用字簡潔而內涵豐富。「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閒寂的審美觀;「和敬」表示對來賓的尊重。

  「相撲」很受日本人的喜愛,被他們稱為「國技」。日本人以新家建成之日收到一個相撲選手的名片為榮!

  相撲運動的基本形式是兩個胖胖的選手在一個圓環裡進行肉搏戰!他們的裝束很簡單,只在腰間系一條「兜襠布」遮住下身。有很多的相撲運動員都是鄉村裡貧寒人家的子弟,從小就接受「相撲部屋」的教育,以此達到「出人頭地」的目的。為保證自己能夠保持住肥胖的身材,相撲選手每天的運動量很小,因為在日本的相撲比賽中,是不分重量級別的,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是越重越有利。所以日本的相撲男選手,越「膘肥體胖」,贏的把握就更大。為了儘量長胖,選手們每天除了飽餐兩頓飯以外就是長時間的睡覺,期間只進行短時間的訓練。

  如今,日本相撲界為了使相撲運動走向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對相撲進行了很多改革,也許以後的相撲運動員可能不再需要這麼胖了吧。

  日本花道又稱「插花」,是日本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它起源於佛教的供花,是隨著佛教一起從中國傳入日本的。這種藝術講究的是將鮮花的素材結構與天、地、人的形態相結合,從而創造出優美的形態。插花藝術的流派有2000~3000個,最大的要數池坊了,據說有100萬名弟子,其次是小原流、草月流等。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立花是書院壁龕的裝飾花,是池坊專慶在室町時代創造的。採用的是松樹、桃花、竹子、柳葉、紅葉、扁柏等。之所以稱為立花,是順著草木向上的姿勢而採取豎立的插法。要用鐵絲來調整花木素材的姿容,其意圖在於再現自然的景致。

  生花是使花保持生命力的表現方法,使用的是鮮花。江戶時代中期,專門招待客人的生花已經誕生,它主要被放在壁龕上。生花主要表現的並不是花木局部的美,而是其伸展開來的生命力。格調高尚、絢麗、端莊是生花的特徵。

  投入花是在縱深的花器裡插上花枝,使其保持自然形態,就象是隨意投入似的,因此而得名。有吊在壁龕上、掛在柱子上和放在壁龕下面三種形式。

  盛花是用鮮花裝滿水盤或籃子。明治末期,由於西洋花的栽培和西洋建築的增加,才出現這種不限於壁龕裝飾的插花法,它是現代插花藝術的主流。

  櫻花,薔薇科落葉喬木,高5米~20米;花先葉或同時開放,花白色稍帶有粉紅或粉紅色,花開滿樹,大而鮮豔,極為美麗,是重要的園林觀花樹種,宜植於山坡、庭院、建築物前。

  櫻花是日本的國花,這個國家遍植櫻花,每年春天,日本全國的櫻花由南至北連成一線次第開放,粉紅色的花朵堆雲聚霧,綿延不斷,景象十分壯觀,日本人稱之為「櫻花前線」。每到這種季節的時候,日本人就會全家出動、扶老攜幼到各個植有大片櫻花樹的地方去賞櫻,品評櫻花的開放姿態。櫻花綻放最盛時有一種極其燦爛而悽婉的美麗,因為其芳華最盛之日也是花瓣飄零之時。

  日本主要的櫻花品種有八重櫻、吉野櫻、大山櫻、晚櫻等等。

  (來源:日本新華僑報網)

相關焦點

  • 論姓氏文化,日本人取名方式,太奇葩了!
    中國姓氏文化說起姓氏文化,那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支主流文化。從「百家姓」到「百家講壇」,都是通過不同的方式,講述姓氏文化的魅力。作為中國的鄰國日本,他們雖然在文化上,也曾受到過中國文化的影響,但是他們的取名方式,卻顯得格外奇葩了點。
  • 八大區域、 30多種娛樂項目...升級後恐龍人俱樂部小虹請...
    八大區域、 30多種娛樂項目...升級後恐龍人俱樂部小虹請你去!恐龍人俱樂部(上海白玉蘭廣場店)位於上海市虹口區,於2019年2月正式開業,是由恐龍園文化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恐龍主題「家庭科教娛樂體驗中心」,集恐龍主題餐飲、科教娛樂、科技互動、恐龍主題衍生商品零售等多種業態形式為一體的綜合親子體驗中心
  • 十二棟文化與萬代合作,日本娛樂巨頭為何「情定」娃娃機?|專訪
    在最後的半年裡,彼此的信任建立與日本娛樂巨頭對十二棟文化及中國市場的信心,最終促成了疫情期間的戰略合作。推遲了三個多月的合作在2020年5月29日這一天終於落地。北京西紅門薈聚內佔地超過300平米的LLJ夾機佔X NAMCO聯名店外,500位體驗者得以體驗到親手「夾出」正版萬代景品的滋味。
  • 日本人在中國有啥娛樂?這種私下活動很受歡迎,還邀請中國同事
    如今國際間的交流愈加頻繁,中國和日本相鄰近自然人口之間的往來也更加密切。很多人都是因為旅遊度假才會到別國去暫時生活一段時間,但是出差也是造成國家之間人口交流的重要原因。因為公司業務、學業進修等種種因素,很多人需要離開自己的國家去生活。
  • 1700家餐飲、休閒娛樂品牌拓展人聯繫方式
    鵬友匯是中西合璧全國餐飲連鎖品牌,經營方式集中餐、西餐、中西式快餐簡餐、粥粉面、冷熱飲品、甜品、特色小吃等匯於一體,獨此一家的「匯文化」在餐飲界脫穎而出。目前有12家直營店,平均每年拓展10家門店。經過多年的發展,同時通過現代化管理方式及科學的經營理念,吉祥餛飩連鎖店至今已遍布山東、河北、天津、河南、江蘇、吉林、黑龍江、遼寧等13個省和直轄 市,在華東、華北、東北等地已擁有2000餘家門店,是最受投資者青睞的中式快餐品牌之一。可 回復「品牌名稱」查看品牌拓展聯繫人
  • 日本綜合娛樂中心ROUND 1中國首店登陸北京愛琴海
    不同於國內傳統的娛樂、運動場景,日本ROUND 1此次在北京愛琴海購物公園將打造近10000㎡的超大空間,引入更豐富、更親民、更符合全年齡段需求的運動娛樂體驗,助力北京愛琴海為Z世代消費者打造全新的AEGEAN PLAYSTATION。
  • 濟南遊樂園「逆襲」,坐擁200多種娛樂項目,將與迪士尼「競爭」
    當然除了自然風景外,這裡還是「歷史文化深厚」的地方,是「龍山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現在也是濟南旅行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外,作為山東省的省會,近年來這裡在經濟上和各個方面都有發展。 在現在的「觀光熱潮」時代濟南也毫不落後,繼續建設和發展旅遊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遊樂園。濟南遊樂園「逆襲」,坐擁200多種娛樂項目,將與迪士尼「競爭」!
  • 你不知道的,日本人精緻的便當文化
    日本的便當已經成為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了~便當文化從古墳時代(大約四世紀至六世紀之間)就開始醞釀,至今已自成體系。 日本人對便當的熱衷,促使便當發展得相當多元化,鐵路便當、愛妻便當、角色便當、幕間便當等各種各樣種類、稱呼層出不求。今天漫遊娘來說說,日本的這幾種便當!顧名思義就是乘坐列車的時候食用的便當,在各大車站都可以購買。
  • 2020年一季度文化娛樂類創業公司傳播影響力TOP20:線上文化娛樂...
    新冠疫情期間,線下文娛行業發展面臨著瓶頸和挑戰,由於不能外出,傳統影視行業受到打擊、電影集體撤檔、演出取消或延遲......與之形成對比的國內泛娛樂市場在用戶活躍、收入流水、在線時長等方面產生了客觀的增長幅度,網路遊戲、短視頻、長視頻、直播等平臺異常火爆。
  • 「日本文化」你是什麼血型的呢?看看日本人怎麼說!
    大家都知道,日本充滿了許多有趣的祭典、文化,和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如果您是初次接觸日本,那千萬別對日本朋友好奇您的血型感到驚訝。
  • 從日本江戶時代特色文化來談談落語的衰落
    日本落語通常以詼諧搞笑的方式見長,它一般以小劇場和段子的方式進行表演,表演的語言形式是民間通俗易懂的大白話,與獨角相聲和單人小品有很多相似之處。 除了表演場合和跪坐式的舞臺預備式比較莊重外,其誇張滑稽的動作表演和詼諧幽默的語言表情使之成為一種在江戶時期比較受歡迎的民間曲藝藝術。
  • 日漫文化,現在成了日本特色,它與日本古代浮世繪文化有何淵源?
    一.浮世繪和漫畫,町人文化的代表1.浮世繪:江戶時代日本大眾重要的娛樂手段浮世繪在很長的時間內等同於日本的春宮圖,其實這是片面的對浮世繪的理解,浮世繪偏重於女性題材的美人畫和裸露身體的春畫,只是對於市民階層的口味的妥協
  • 互動+社交,會成為文化娛樂產品標配嗎
    一個簡單的例子,1912 年攝像技術剛成熟不久,第一批嘗鮮的人不但開始用它對準周圍的世界,也試圖用它記錄真實的自己。 數萬年前,原始人畫壁畫;數百年前,藝術愛好者實地探訪或是走進博物館欣賞壁畫;而今天,所有人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真切地感知、討論藝術。
  • 戰後日本老照片,日本黑幫控制娛樂產業為佔領軍提供服務!
    像不少朋友知道的那樣,這張老照片記錄了為佔領軍服務的日本女性,她們大多數是日本創立的娛樂協會成員,該組織是一個合法的拉皮條服務機構,不過因為1946性病在社區廣泛傳播,娛樂協會被關閉。這些女孩被稱為「pom pom」,這來源於美國的傳統文化,比如小鎮的啦啦隊活動。而「pom pom」女孩也成為佔領軍的一個重要標記,並被無數的電影,小說所記錄。
  • 日本的這些有趣的文化
    日本是與中國一依帶水的國家。日本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歷史,孕育出多種日本文化,櫻花、和服、俳句與武士、清酒、富士山,壽司、歌舞伎文化~等。1.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藝術。櫻花文化起源於中國自喜馬拉雅山脈,通過人工栽培之後廣為流傳,在秦朝時期的宮庭院,後來的唐代自家庭院有栽培,所以日本從古時期就把櫻花看作春天的化身,櫻花的古代日本人認為開放是否順利,意味著一年的風調雨順,櫻花的品種有多種,唯有粉色櫻花開放絢麗多彩的是人們的最愛。
  • 日本娛樂品牌ROUND1(朗玩)中國首店落地廣州 將進駐新塘永旺夢樂城
    1月6日,日本綜合娛樂設施運營商ROUND1(需求面積:800-1500平方米)表示,2021年內將開設中國第一家店鋪,將採用中文品牌名「朗玩」。據悉,該店將落地廣州新塘永旺夢樂城,店鋪面積為7800㎡,規模相當於日本的中型店,店內覆蓋保齡球、電子遊藝娛樂、卡拉OK、肆跑(Spo-cha)等多項娛樂活動。
  • 日漫中透露出的日本有趣文化
    日本二次元動漫可以說是和本國文化融合最好的一種模式,這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中國有如此悠久的文明和優秀的文化傳承這些都可以作為動漫的素材去創作。今天就來盤點下日本動漫中出現的有趣文化。相撲文化相撲運動作為日本獨有的一項競技運動,相撲文化在日本極受歡迎。日本的相撲,最開始類似於古羅馬的競技場,作用是供皇室貴族娛樂欣賞,到了18世紀末,日本的相撲不只是供人觀賞之用,而是朝職業化方向運作,相撲在日本的地位相當高,被稱為「國技」,可見日本對相撲的喜愛程度。
  • 日本人痴迷於「發酵食文化」
    日本醃菜的歷史悠久,據記載,早在繩文時代就發現了發酵製作的魚醬,這也是日本最古老的發酵食品。進入江戶時代以後,「醃菜文化」得以在日本全國推廣,成為深入人心的傳統食物。食品營養學教授金內誠認為:「發酵之後的醃菜中富含發酵菌和乳酸菌,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排出引發癌症的物質,還能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可以說營養豐富而種類繁多的醃菜是日本人智慧的結晶。」
  • 日本的「鬼」文化源於中國,日本人卻說日本的「鬼」和中國不一樣
    這個概念在日本,發展成為了很有意思的妖怪器物文化。 實際上,宮崎駿的很多作品裡,都體現了日本的"鬼文化"或者說"妖怪文化"。比如《幽靈公主》裡那個人面鹿身、鳥足獸尾的山獸神;《龍貓》裡膽怯畏人的古宅精靈"煤煤蟲"等等。 簡而言之,日本文化裡"鬼"的形象,跟"鬼門的方位有關"。
  • 日本浴衣文化:穿上浴衣,做夏日靚麗的風景線!
    (日本蒸浴指的是先用燒水產生的蒸汽透過「釜」讓全身得到放鬆和浸溼,身體發熱了出汗之後再用水洗淨全身的一種方式。)雖然名字如此接地氣,但是當年那可是只有貴族才能穿的高級物件。平安時代的浴衣,料子使用的是麻。後來,隨著當浴衣的使用範圍,從入浴前擴大到出浴後以及睡覺的時候,木棉材質的浴衣開始登場。當年以白為底色,上有藍染的布料為浴衣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