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收納都不如斷舍離,淺談斷舍離的理由和方法

2020-12-14 玫瑰冰児

因為家裡經常都很亂,東西又太多,堆滿了雜物,收拾都收拾不完。於是我接觸了斷舍離。斷舍離,其實並不是單指收拾房間整理東西,這是不全面的。斷舍離是不斷的和過去告別,拋棄沒有用的物品,只保留少數有用的常用的物品,包括人的心情也要經常的進行斷舍離,摒除過去的雜念,讓你可以擺脫過去的束縛,重新走向新的美好未來。

斷舍離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扔。簡單的說,我們平時整理東西的時候,經常會覺得,這個東西有用就留下,這個壞了、不能用了就扔了。而在我們斷舍離的原則下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不應該以這個東西有用沒用而決定扔不扔。而應該以自己做參照,你要每次都問自己。這個東西你用不用?不用就扔,要用的、目前、現在要用的,就放著。有些東西即使是有用的,但是你可能永遠都不會再去用它,或者想著以後某一天可能會再去用它,那也只是你想而已,你不會真的有那一天想要用到它的。你可以完全直接把它處理掉,並不是放到家裡收納起來。如果你把一個東西從家裡的一個地方挪到家裡另一個地方整理好,這不叫斷舍離,這只是簡單地把它收納起來,而你永遠也不會去用它,它就永遠被收納在家裡佔地方。所以你應該做的是把出售掉或者送給需要的人、或者就是扔掉。偶爾你也該想一想現在的房價那麼貴。家裡那麼貴的房子就用來裝滿了那麼多沒有用的雜物,多麼浪費啊,個人生活需要的自由空間就完全的被縮減了。

人為什麼會不斷地買買買、不斷地囤積東西?這其實是人作為動物的一種本能,東西買得多了會讓人有一種安全感。人本能地就會想要去囤積這些東西。但是現在並不是饑荒年代、吃不飽穿不暖的那個年代。所以我們其實已經可以摒棄這種買買買的思想。而且我們也會經常陷入一些商家的折扣的陷阱中,每次一打折就讓你覺得好划算,不去想這個東西到底要不要需不需要用,你就會直接把它買下來。這樣的消費都不是理性的消費。

我讀了山下英子的《斷舍離》這本書,覺得她寫得非常好。它裡面有一個很好的比喻。我們的家,就像一個魚缸。而我們就是生活在這個魚缸裡的魚兒。魚缸每天都會囤積很多的淤泥,就像我們買買買一樣。淤泥越囤越多,魚兒活動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小,魚缸裡面的水質也會越來越渾濁,慢慢變成一灘死水,然後魚兒就會在這一攤淤泥中慢慢窒息。即使你收納東西收納得再好,這魚缸裡它還是會有越來越多的淤泥。所以,為了讓魚兒能夠有自由的活動空間,你必須要讓魚缸有個缺口,不斷地讓淤泥排出去。也不斷地有新的食物流入魚缸中。我們要讓魚缸中的水流動起來,這樣我們的魚兒就能夠在活水中自由歡快的遊動。有些人把家裡全都收納好,想整理起來這些東西也非常的困難。正好像一條魚兒,它忽然想把所有的淤泥整理一下,所以它把淤泥攪得翻天覆地,整缸水反而一點點乾淨的地方都沒了。就像我們把收納的東西全部拿出來整理,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的。而家裡的其他人一回來一看,哇,你到底在發什麼瘋?把東西全部都拉出來亂七八糟,他們就沒有辦法理解。所以我們斷舍離的最重要的要素就是「扔」。

斷舍離還要求我們:物盡其用。有些人喜歡把好的東西放起來,自己先用差一點的東西。等到差的東西用壞了,再把好的拿出來。比如說有個阿姨把自己一套高檔的茶杯就收藏起來,平時不用。她就想著哪天有客人來的時候再用。她自己平時就用一個有缺口的廉價杯子。但是她家一年都沒有來一次客人。而且即使客人來了,客人並不會就想:我到你家來,我就要用你那個好杯子的。客人也只想用你平時用的杯子就行了。所以你為什麼要自己用那個差的杯子而把好的杯子收起來呢?斷舍離的原則就是,你現在就應該把差的杯子直接扔了,開始使用好的杯子。難道你認為自己配不上用那麼好的杯子嗎?用好的杯子其實會讓你心情更好更快樂,那樣才是真正的斷舍離。

斷舍離在整理上有一個原則:五成和七成。簡單的來說就是,外觀能看到的物品櫃,比如有一些透明柜子就是外觀它直接能看見裡面放東西的柜子或者廚房能看到餐具的地方等。這種柜子,為了美觀只能夠給它放五成的東西,不能全部把它塞滿。七成就是指你收納到抽屜裡面的東西,別人外觀看不見的,那你也只能放七成的東西,不能把它放滿。就像人類住宅,必須要有一個方便進出的消防通道才行。抽屜不能把它完全塞滿,塞得太滿你拿東西就不方便,你就要把上面的東西挪開才能夠拿到裡面的東西。如果強行拖拽裡面的東西,甚至一下子就把外面的東西全部翻亂了。所以為了讓自己拿起東西來更方便,一個抽屜只要放七成的東西就可以了。留下一些可以活動的空間,讓你更加自由的方便地拿取東西。

同樣為了讓自己拿東西更方便,一些盒裝物品和有蓋子的物品。這些蓋子很多都可以扔掉,讓你可以從盒子中直接拿東西用。不用再做二次工作,每次都要掀開蓋子再拿東西,想用就直接拿出來,這樣會讓你的人輕鬆很多。

這裡我也只能簡單地跟大家討論一下斷舍離。如果你想深入的學習一下,建議你可以買山下英子的《斷舍離》這本書。它對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不過偶爾有我又會偷懶,又會想要買買買。那我就會再看一遍這本書。因為我現在還在斷舍離的過程中,並沒有達到極致。我也希望自己能夠達到極致的極簡。看著別人家乾淨整潔的房屋,我特別特別的羨慕。

大家好,我是玫瑰冰兒,歡迎大家點讚評論收藏。我會不斷地分享有趣的內容給大家。

相關焦點

  • 斷舍離整理收納(上)
    早在16年,我曾經在知乎上發表過一篇文章是關於斷舍離整理家居日雜的方法。
  • 如何斷舍離整理收納房間
    整潔的環境從側面表現了你的邏輯性和條理性。如果一個人積極做事,認真做人,當然不能忍受凌亂的房間;如果企業裡人人推脫,偷懶耍滑,環境自然會髒亂起來。因此,一個人所處的房間會反映出他的生活狀態。整理房間的步驟:第一步:整理衣服,整理衣櫃疊衣服:超過一年以上沒碰過的扔掉第二步:整理書和雜物:臨時住所買簡單安裝的柜子,收納,椅子第三步:整理廁所:洗手臺,馬桶,護膚品化妝品收納第四步:鞋子收納
  • 日本主婦關於收納整理,斷舍離,是一種學會選擇的過程
    看過很多期日本綜藝節目,關於收納整理,那些能夠把家庭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條的日本主婦們,無不都是擅長斷舍離的高手。其實歸根到底,斷舍離,是一種學會選擇的過程。斷,即是斷開物慾橫流的衝擊力,抵禦住外在燈紅酒綠的誘惑。
  • 《斷舍離》:告別邋遢和髒亂,斷舍離讓你過上更簡潔高效的人生
    答案是斷舍離。「斷舍離」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念。《斷舍離》一書就是山下英子的智慧結晶,這本書從出版以來,累計銷量達到了400萬冊。就連日漫大師宮崎駿,演員陳數等很多人都是「斷舍離」的粉絲和受益者。如果,您還不曾打開這本書,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 《斷舍離》|乾貨解讀:是物品收納,也是人生整理!
    ——山下英子《斷舍離》的作者是山下英子,這本書的中文版的大約有七萬多字,我們來解讀如何通過學習和實踐斷舍離這種全新的整理術和提高自己的情商指數。並且學會了這種方法,確實可以提高你的情商,有助於你的人生收穫成功和快樂,你願意去嘗試嗎?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叫《斷舍離》,它不僅僅給了我們一份很有用的收納術,而且還給了我們一套神奇的心靈修煉術和人生整理術。所謂斷舍離,就是通過「給物品做減法,給自我成長做加法」的心靈哲學,整理心中的混沌,讓人生變得舒適的一種行動技術。
  • 使用斷舍離的方法整理房間,剁手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
    《斷舍離》這本書本來是日本一位作家寫的有關心理學的讀物,其中出現了大量的家居收納內容,所以「斷舍離」三個字常常被當做大掃除的原則。斷舍離的目的,不僅僅是對房間的清理,更是對心靈的淨化。通過整理房間的思考,達到某些諸如「想明白了某些人生大道理」的目的。
  • 一定要進行斷舍離整理的理由,有這些
    將斷舍離和整理結合在一起,是對整理最好的詮釋。一個最大的發現是,衣櫥裡的衣服許久都沒有更新了。也許是過於忙碌於生活和家庭,但是當她自己看到衣服的現狀時,她突然熱淚盈眶。原來我這段時間都沒有對自己好,她終於發現。這是因為,斷舍離能夠呈現。
  • 《兩周逃出髒亂房間》:重建思維框架,用斷舍離的方法整理人生
    相比於山下英子著重對整理概念進行描述的《斷舍離》,《兩周逃出髒亂房間》更多的是描述作者勝間和代對於她自己房間整理的過程和進行斷舍離後多帶來的好處。對於勝間和代的部分整理建議我是保留意見的。因為勝間和代與我們普通人不同,她被《華爾街日報》評為「全球最值得矚目的50位女性」之一,19歲便通過日本註冊會計師複試,是當之無愧的「理財天后」。
  • 日本斷舍離達人 VS 中國老人,這場收納比拼讓人哭笑不得
    今天想給大家分享紀錄片《我住在這裡的理由》裡,我印象最深的一集:導演把整理收納師池田惠美邀請到家裡,對家裡堆積雜物最多的冰箱和餐廳,進行斷舍離的收納。日本人和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和收納方法完全不一樣,當日式斷舍離遭遇中國老人的囤物問題,這就是多數家庭會遇到的問題。
  • 收納整理就要斷舍離?中國家庭做好收納需要處理好三個問題
    時下許多的收納課程,收納方法都受到日本收納術、整理術的影響,但是很多觀念、方法並不適合我們中國家庭,斷舍離便是其中最無法有效實施的收納理念。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國和日本的國情不同,中國是一個廣闊的大陸國家,而日本只是一個狹小的島國。日本國土面積狹小、人口密度大、物資相對匱乏。
  • 從整理收納到斷舍離,兩次認知的轉變,幫你找尋家的模樣
    近幾年來,整理收納、斷舍離一直是大家比較關注的話題,而且也產生了一大批忠實的粉絲,我就是其中之一。為了很好的踐行,我買書的同時,也買了很多的視頻課。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認知上的兩次轉變。認知初期:整理、收納2年前,我最早接觸整理收納的理念,來源於一次視頻課上的內容。裡面有非常多的關於收納的知識和可行的方法,我樂此不疲地效仿,疊各種衣物,置辦了很多種類的收納盒。最誇張的是,為了容納更多的物品,我定製了頂天立地的衣櫃和物品櫃。現在看上去,真的是無比笨拙又佔空間。
  • 斷舍離 整理物品,整理感情,整理人生,重新出發
    中國讀者們通過踐行山下英子創造出的一套通過日常的家居整理改善心靈環境的「斷舍離」整理術,掀起了一場「斷舍離」的精神革命。一批整理收納諮詢師應運而生,他們也因此建立了自己的自由職業。在參悟了放下心中執念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之後,提倡以此為基礎的、任何人都能親身實踐的新整理術——斷舍離,即通過對日常家居環境的收拾整理,擺脫執念,過上自由舒適的生活。她希望讀者通過這種生活哲學,即:學會用減法來面對自己與物品的關係;再透過心靈的俯瞰力,學會用加法來認識更深層的自我;最終,獲得自在力,解放自我,邁向人生的最高境界。
  • 從「斷舍離」到「留存道」 家庭整理收納師說:
    作為一名整理收納師,從上門測量、空間設計,到搬家整理、陳列收納,陳慧慧全包了,燒腦又費力,可以說,絕對是個技術活兒。    在消費時代,女人成為「買買買」的主力軍,長久積累下來,收納空間超負荷的家庭不在少數。需求孕育新機,整理收納師這一職業隨之興起。
  • 我住在這裡的理由174 |日本收納達人VS中國老人,日式「斷舍離」大...
    本周的《我住》主人公就是一位十分擅長「斷舍離」的日本整理收納諮詢師,今天我們就跟著她學習令人驚嘆的日本收納術吧~ 在上海已經住了15年的惠美,從事收納的工作已經有3年了,現在擔任著多家企業的辦公室收納顧問。在進入和之夢的新辦公室後,惠美老師開始著手檢查辦公室的整理情況。最終她給出的結論是——不合格。
  • 《斷舍離》讀感
    因為日本流行所謂「整理魔法」便以為斷舍離也只是講扔東西,其實不然。比起整理屋子裡真實存在的東西,斷舍離其實是幫助你整理「心靈」這間屋子的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以及人生處事的哲學理念。這裡某雪做了些摘抄,和大家分享一下。斷舍離並不是單純地處理雜物、拋掉廢物,而是在充滿閉塞感的人生長河裡喚醒「流通」的生命氣息。
  • 《斷舍離》第九章:收納指南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用對方法,不能麻木感的執行,否則到最後依然不能解決問題。斷舍離也一樣,總會有很多讀者看到一半就開始執行起來,但是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很少有毅力堅持下去。藉口還很多都一樣:「這也太多了吧!」「算了,它在柜子裡邊不會影響我。」,因此先不要著急動手收拾和整理。
  • 《斷舍離》:幸福的婚姻,從學會收納開始,女人都值得收藏
    「收納術」說白了,其實就是一種「斷舍離」理念的踐行。「斷舍離」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念。所謂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斷:斷絕想買回家但實際上並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家裡的那些泛濫的破爛;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在遊刃有餘的自在空間「斷舍離」讓我們通過整理生活和內心的空間,達到平衡和舒適的生活狀態。「斷舍離」是一種理念,一種態度。那些無用的物品和心中的情結,捨棄時就不應有絲毫留戀。這種捨棄讓自己對過去釋懷,只有當這些東西、思緒真正離開我們,我們才能獲得解脫,得以成長。
  • 三個「斷舍離」成功法則,完成高效率整理收納,喜迎新的一年
    很快,我們將會迎來新的一年,因此,是時候該整理一下你的家居!一年都沒穿過一次的衣服?扔!過期的口紅和化妝品?扔!過期的超市促銷活動單頁?扔!和一些沒有用或者再也不會用到的東西來一場告別儀式吧!給家裡騰出更多的位置,去還原本該清爽整潔的家居環境。現在關於整理法則裡有個很流行的詞語,叫做「斷舍離」。
  • 《斷舍離》|「斷舍離」整理法帶給我們處理人際關係的幾點啟示
    文|琪雪《斷舍離》一書是山下英子寫的一本幫助大家收納房間,進而達到認識自我,肯定自我的實用類書籍。斷舍離這一觀念是山下英子從瑜伽中的「斷行」「舍行」「離行」參悟出來了,她利用斷舍離思想幫助了上萬人學會整理房間,同時整理自己對自己的認知。
  • 讀《斷舍離》有感,斷舍離是一種人生態度
    在作者的不斷思索凝聚下,斷舍離已經從生活技巧上升為生活哲學,又上升為生活美學。一如為堅守本真而進行的人生新陳代謝機制,斷舍離遵循的原則是「出,則進,進,則出 」。收納不是目的,而應該是斷舍離的最後一個步驟,有追求收納上升為追求極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