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明新技術:鋰離子電池量產成本可降90%

2020-12-21 網易科技

(原標題:日本發明新技術 鋰離子電池量產成本可降90%)

財聯社 (上海,編輯卞純)訊,鋰離子電池在科技界扮演著核心角色,為智慧型手機和智能汽車等各種設備提供動力。日本一位電池開發者表示,他有辦法將鋰電池的量產成本降低90%,與此同時顯著提高其安全性。

曾負責日產汽車(Nissan Motor Co.)電池研究的堀江英明(Hideaki Horie)於2018年成立了總部位於東京的APB公司,以生產「全聚合物電池」。

此前,日產汽車已向APB公司許可了一項先進技術,以生產這種電池。日產汽車於1990年代初開始研發鋰離子電池,於1997年推出了Prairie Joy EV,並成為在商用電動汽車中安裝鋰離子電池的先驅。


今年早些時候,APB公司獲得了包括建築商大林組株式會社(Obayashi Corp.)、工業設備製造商橫河電機株式會社(Yokogawa Electric Corp.)和碳纖維生產商帝人株式會社(Teijin Ltd.)在內的一批日本企業的支持。

今年3月,APB籌集了80億日元(合7400萬美元),雖然這筆錢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但足以為一家擬於明年開始量產的工廠提供全套設備。堀江英明估計,其位於日本中部的工廠至2023年裝機容量將達到10億瓦時。

成本更低 容量更大

「現在製造鋰電池的問題在於,它的器件生產類似於半導體,」堀江英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的目標是使其更像鋼鐵生產。」

電池基本單元——電池芯的製造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在潔淨室條件下完成——需要控制溼度、持續的空氣過濾,以防止高反應性材料受到汙染。條件如此嚴苛,以至於像韓國的LG化學、中國的寧德時代和日本的松下電器這樣的頂級電池公司需要斥資數十億美元來建造工廠。

堀江英明的創新之處在於用樹脂結構代替電池的基本組件——金屬內襯電極和液態電解質,從而提高了安全性並降低了成本。他說,這種方法大大簡化並加快了生產進程,就像「黃油抹麵包」一樣容易。

新型電池單元的正面和背面由聚合物集電器製成,正面和背面分別具有負極性或正極性,並構成電池盒的一部分。10米長的電池片可以「像座墊一樣」堆疊在一起,從而增加容量。

傳統電池和全聚合物電池示意圖

安全性提升

鋰離子電池自近三十年前首次商業化以來已經走過了漫長的道路。與十年前相比,它們的使用壽命更長,功率更大,成本降低了85%,成為推動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內部功能越來越強大的主力軍。

但是安全性仍然是一個問題,從特斯拉(Tesla Inc.)汽車到波音公司(Boeing Co.)的夢幻客機以及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的智慧型手機,電池一直是引起火災的「罪魁禍首」。

堀江英明說:「從物理學角度來看,鋰離子電池是人類創造的最好的加熱器。」

不過,樹脂電池在被刺破時具有防火性。在傳統電池中,一個刺孔會產生成百上千安培的電湧,是普通家庭電流的好幾倍。溫度會上升到700攝氏度。而APB的電池使用所謂的雙極設計,它消除了目前的電力瓶頸,並允許電池的整個表面吸收電湧,從而避免了這種災難性的情況。

「由於發生了很多事故,安全一直是行業內的頭等大事,」Wood Mackenzie儲能團隊高級分析師Mitalee Gupta表示。「如果該公司能夠迅速擴大規模,這對於存儲和電動汽車應用來說都是一個突破。」

並不完美 聚焦固定電池領域

但是這項技術也不是沒有缺點。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的諮詢公司Total Battery Consulting Inc.的總裁Menahem Anderman認為,聚合物的導電性不如金屬,這可能會嚴重影響電池的承載能力。

他表示,雙極設計的一個缺點是電池芯在電池中背對背連接,使對單個電池芯的控制變得困難。他還質疑節省下來的費用是否足以與現有企業競爭。「在未來15年或更長時間內,鋰離子液態電解質仍將是主要應用,」他說。

堀江英明承認,APB無法與那些已經投資數十億美元並從規模經濟中受益的電池巨頭競爭。APB不會將目光投向汽車行業的「紅海」,而是將業務重點放在建築、辦公室和發電廠使用的固定電池上。

本文來源:財聯社 責任編輯: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在50年後,鋰離子電池的難兄難弟鈉離子電池終於實現量產!
    9月15日,中科海鈉的鈉離子電池產品已於今年實現量產,該電池為全球首款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鈉離子電池,目前電芯產能可達30萬隻/月。中科海鈉CEO唐堃表示,在大規模化生產後,海鈉的鈉電池成本優勢將更明顯。
  • 三星固態電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解決三大行業難題,離量產不遠了
    日前,三星高等研究院與三星日本研究中心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雜誌上發布了一篇名為《通過銀碳負極實現高能量密度長續航全固態鋰電池》的論文,展示了三星對於困擾全固態電池量產的鋰枝晶與充放電效率問題的解決方案。
  • 日本京瓷電子推出世界首創的半固態鋰離子電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外媒報導,日本電子公司京瓷正在推出一款Enerezza住宅儲能電池,該電池將採用世界首創的半固態鋰離子電池架構,能夠大大提高電池的經濟性,加快了電池儲能的價格革命。
  • SKI將量產高鎳9系動力電池;日本3DOM研發高性能鋰金屬電池
    04 日本3DOM研發高性能鋰金屬電池 外媒消息,日本初創企業3DOM公司研發高性能鋰金屬電池,其目標2022年前實現商業化。該公司介紹,其鋰金屬電池電量是同等重量鋰離子電池的兩倍,電池可以延長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
  • 新電池技術頻出,到底誰是「大殺器」?
    近日,韓國媒體ETNews報導稱,LG化學計劃明年二季度量產一款超高鎳NCMA電池。明年下半年,這款電池將搭載於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特斯拉Model Y。 超高鎳NCMA電池將交由LG化學旗下全資子公司LG能源生產。據ETNews報導,NCMA電池正極材料中鎳含量可以提高至90%,鈷含量可以降到5%以下。
  • 電化學儲能技術除了鋰離子電池還有什麼可供選擇?
    鋰離子電池具有體積大和能量密度大的優勢,這使得這項技術非常適合解決電動汽車市場。在電動汽車市場成本下降的推動下,該技術在固定儲能市場、供電側(FTM)和需求側(BTM)應用領域也開始具有競爭力。這些特性使得鋰離子電池極具競爭力,儘管市場上亦有出現其他儲能技術,但鋰離子電池的優勢仍然很難被挑戰。雖然鋰離子電池在儲能市場具有巨大優勢,但鋰離子電池所採用的危險材料如果不小心處理,就容易起火。此外,這些系統一旦點燃就很難熄滅。
  • 全聚合物電池將成本降低90%,生產過程像為麵包抹黃油一樣簡單
    曾任日產電動技術開發負責人的堀江秀明(Hideaki Horie)在推動鋰離子電池的商業化進程中功不可沒,如今,他研發的全聚合物電池可以將電池的大規模生產成本降低90%,且安全性得到大幅提升。堀江秀明在2018年自立門戶,成立了APB公司,總部位於東京,旨在製造"全聚合物電池(all-polymer batteries)",公司名稱也由此而來。
  • 預計未來三到七年內,其他新型電池技術難以取代鋰離子電池
    畢竟,採用這些措施可以降低投資風險,增加了對新技術的信任,無論是哪個行業。考慮到這一點, 全球質量保障和風險管理諮詢機構挪威DNV GL公司日前發布了第三代電池性能記分卡。在DNV GL公司今年的評測中,有22家電池廠商為DNV GL電池記分卡提供了進行測試的電池產品。
  • 6萬字長文剖析寧德時代(一):核心技術|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鋰離子...
    模組Pack一體化技術用途:用於簡化電池箱結構,提高能量密度,降低成本。核心技術說明:該技術可使電池箱體與排布於其內部的電芯通過結構膠粘接,結構膠能夠起到固定電芯的作用。技術來源:自主研發。全自動雷射焊接機技術用途:提高電池生產中焊接工藝的優率和效率。
  • 鋰離子電池未來的市場空間和技術的展望!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新能源汽車和電池方面的總結報告,我認為報告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全面,即包括各種電池,新能源汽車產銷情況,也包括先進 鋰離子電池 開發進展,以及對未來的市場和技術的展望。內容提要: 1.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和鋰離子電池的增長情況 2.中國xEV動力電池的主要研發活動和取得的成就 3.對2017年市場,新型技術開發的展望 1.1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21期:固態電池明年量產?此「固態...
    固態電池明年量產?此「固態」非彼「固態」被稱為「下一代動力電池」的固態電池有望在液態鋰離子電池的基礎上大幅提升能量密度。工信部公布第四批符合《鋰離子電池行業規範條件》企業名單根據《鋰離子電池行業規範條件》及《鋰離子電池行業規範公告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經企業申報、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推薦、專家評審、網上公示、現場核實等程序,工信部確定符合《鋰離子電池行業規範條件》企業名單(第四批),現予以公告。
  • 動力電池的變局與成本
    但是,能量密度過高對電池模組的抗振、抗衝擊、抗膨脹、絕緣隔熱等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LG化學、三星SDI、松下等外資電池企業認為其製造工藝與大規模量產還有距離,並因此一再推遲NCM811電池的量產供應,從全球範圍看,NCM811電池的量產裝機比預期的要慢。
  • 希臘Sunlight將投資1.05億歐元開發低成本、環保的鋰離子電池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外媒報導,希臘電池設計和製造商Sunlight公司日前表示,將投資1.05億歐元(1.276億美元)開發低成本、環保的鋰離子電池技術,並將獲得4,990萬歐元政府資助。
  • 千億美元市值的特斯拉如何推動動力電池材料的變革發展?《2020新...
    鉛酸電池因其體積大、質量大、能量密度小、功率密度低等原因,如果使用鉛酸電池驅動家用汽車行駛200km以上,需要將近1噸的電池,無法達到實用,加上早期電力傳動系統的製造成本過高等問題,沒有最終流行。 為了提高車輛的安全性和續駛裡程,車企開始嘗試將不同的電池技術應用於電動汽車。
  • 鋰離子電池隔膜的製備、性能測試、技術要求及研究基本現狀
    該隔膜是一種具有微孔結構的功能膜材料,厚度一般為8~40μm,在電池體系中起著分隔正負極、阻隔充放電時電路中電子通過、允許電解液中鋰離子自由通過的作用,可在電池充放電或溫度升高的情況下有選擇地閉合微孔,以限制過大電流、防止短路,其性能的優劣直接決定了電池的整體性能。
  • 特斯拉加速試水新電池戰略,純電動汽車拐點或早於預期|電池|特斯拉...
    的確,由於每千瓦時(kWh)的高成本,此前BEV很難與內燃機(ICE)車的低成本結構競爭。不過,隨著意想不到的技術突破推動鋰離子電池的成本下降,與ICE相比,BEV越來越成為一種更經濟的選擇。有了像特斯拉這些新的低成本電池,整個行業可能比預期更早達到轉向BEV的臨界點,很快我們就可能看到電池驅動汽車的更大規模採用。
  • 國內企業的固態電池技術儲備與研發進展如何?
    菲斯克透露旗下固態電池單次充滿電後,可支持電動車持續行駛804公裡,充電時間僅為1分鐘。此外,受材料和製造層面影響,該固態電池的成本僅為常規鋰離子電池2020年預計成本的1/3,為電動車性能全面比肩燃油車提供了可能。
  • 鋰離子電池及其電池充電器之設計參考
    隨著可攜式產品的迅速發展,各種電池的用量大增,並且開發出許多新型電池。除大家較熟悉的鹼性電池、可充電的鎳鎘電池、鎳氫電池外,還有近年來成為主流的鋰離子電池。這裡會介紹有關鋰離子電池的相關知識,包括它的特性、主要參數、應用範圍,最後並提供鋰離子電池充電線路之設計參考。
  • 鋰離子電池現在研究到何種成度了
    鋰離子電池(LIB)是目前綜合性能最好的電池體系,具有高比能量、高循環壽命、體積小、質量輕、無記憶效應、無汙染等特點,並迅速發展成為新一代儲能電源,用於信息技術、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動力支持。如今電動汽車愈發受到市場青睞,但漫長的充電時間也讓人望而卻步。
  • 鋰電池行業深度報告:材料創新,降本提質
    而電動汽車中動力電池成本佔比在 40%左右,動力電池成本的降低對整車降本貢獻最大。而且鋰離子電池成本下降空間一直存在。自從大規模工業化應用以來,鋰離子電池的製造成本呈現急速下降趨勢。根據 BloombergNEF 數據,2019 年全球動力鋰離子電池包價格在 156 美元/kWh,預計到 2024 年降至 93 美元/kWh,到 2030 年進一步降至 61 美元/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