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大秦賦》中,許多曾經出現在秦代歷史上,有名賢臣都已相繼出場,今天我們來講一講荀子的學生——秦國的丞相李斯。
李斯為什麼選擇去秦國?
李斯入秦之前,他有個老鼠哲學,廁所裡的老鼠和糧倉裡的老鼠;當他看到茅廁裡面有隻老鼠在吃糞便,一聽到人的腳步聲馬上就跑開了,當他到倉庫時,卻發現那裡有好多老鼠大搖大擺的吃糧食,即使有人來了也不跑開。
李斯心裡感慨:人的成功和失敗和老鼠是如此的相似的,同樣的人處在不同的環境就有不同的作為。
李斯學成後,根據自己從老鼠身上悟出的道理,決定到秦國去,因為當時秦國實力最強,最有可能統一華夏。
他的老師荀子曾問他為何選擇去遙遠的秦國,李斯回答說:自己要成就一番事業,而秦國恰好能夠提供這樣的機會。
抵達秦國以後,李斯先在呂不韋門下做事。
剛好當時有個叫鄭國的人發被抓到是間諜,就因為這個間諜秦王政要把所有不是秦國的人趕出秦國。
李斯不是秦國人,當然也在清理之中,但他卻上書秦王收回成命,這篇文章就是李斯著名的《諫逐客書》。
從那以後李斯獲得秦王政重用,秦始皇嬴政拿回的所有政權後,李斯官至丞相,為秦國做出來極大地貢獻。
李斯的結局是什麼呢?
李斯也並非是一個正面角色,他雖然對秦國有著極大的貢獻,但同時也很自私,因為與韓非的理念不同而將韓非殺死。
秦王政死後,李斯聯合趙高假傳聖旨害死了公子扶蘇,所以說胡亥能夠上位,也有他的功勞。
胡亥上位後,秦國的朝政已經完全被趙高集團掌控了,趙高想做丞相。
於是誣陷李斯,慫恿胡亥將其關押入獄,趙高藉機說李斯以及兒子李由謀反,對李斯嚴刑拷打,刑訊逼供,李斯被迫承認謀反,在秦二世二年7月,李斯被處死。
李斯臨死前也看到了秦必亡的氣息: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趙高為佐,吾必見寇至鹹陽,麋鹿遊於朝也。」
結語
總得來說,李斯對秦朝統一六國還有促進秦朝的發展有著卓越的功勞,但是李斯也有過錯,善妒殺害了韓非,還有為了一己之私與趙高謀害了公子扶蘇,李斯的死也是自己釀下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