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創作一篇好文章就像是在進行一場盛大的藝術雕刻,反覆修改、千錘百鍊之後,才有可能打造出一款有價值的的「藝術品」。
對文章進行適當的潤色,能夠讓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同時進行文章潤色的過程也是對文章二次檢查的過程,很可能會檢查出一些錯別字、病句等小問題。
把問題提前扼殺在搖籃裡,潤色美化之後,文章質量或許會有很大的提升哦。
接下來,本期教程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給文章潤色都需要做哪些工作。
潤色第一步:立足全局,檢查小問題
這一步用古語來講就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篇好文章必須避免錯字病句這些小問題。
畢竟連小問題都查不出來的話,又怎麼能奢望寫出一篇優質文章呢?文章潤色的第一步就是先把文章裡的小毛病統統掃除,一個不留!
簡單來說就是要做到文從字順,即符合創作文章的基本要求。可以採用從頭到尾進行閱讀的辦法,憑藉自己的語感對文章進行檢查。
當大家發現感覺不對勁、不通順的地方的時候,這些地方往往就需要進行改動了。
了解百家號文章審核機制的作者應該清楚,如果文章中存在錯別字,那這篇文章很可能會得不到系統的推薦或者推薦量很少。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請大家多多檢查一遍文章內容。
潤色第二步:逐字逐句,稍作優化
小問題解決完之後,就需要上升到內容層面,對文章中的句子詞語進行調整。如果說文章的底線要求是文章內容裡有沒有錯字病句。
那到了第二階段,就不只是用詞準確這麼簡單了,還需要求大家用詞要鮮活、形象。最好的閱讀體驗就是當讀者閱讀到文章中的部分內容時,腦海裡就能隨之浮現出一場畫面。
有效的方法是作者自己能夠先通讀一遍,檢查是否有更加生動的語言,有沒有可以替換的比喻、擬人、反問等修辭手法,是否自己讀起來都具有畫面感。
潤色第三步:適當添加相關素材,豐富文章內容
對文章進行潤色能夠增加文章的豐富程度,讓這篇文章更加豐滿,適當地添加素材就是提高文章豐富性的技巧之一。
在文章裡適當添加一些案例,比如說名人名事、經典典故、用戶觀點、新聞事件等都是可以的,相關素材能起到豐富文章內容的效果。
但是添加素材的時候,需要大家注意添加的素材最好是與文章內容相關的,可以起到延伸閱讀的效果的。千萬不要為了添加素材而添加素材,在文章裡加入八竿子打不著的素材,這樣只能起到反作用,得不償失。
在添加素材的時候,不要直接複製粘貼網上的內容,為了保障文章的原創度,需要大家將素材先進行咀嚼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組織。
潤色第四步:排版要注意,版面要美觀
當文章的大體內容已經檢查潤色完畢之後,就需要立足整體,從大局觀出發來對文章進行全面詳細的規劃。
排版就是規劃文章必不可少的一步,排版的美觀與否,會直接影響到讀者們看到文章的第一印象。
亂、差的排版,會不忍直視,讓人沒有看下去的欲望;精緻、美觀的排版,則會讓用戶心情舒暢,在心裡給文章預留下好印象。
潤色第五步:配圖有技巧,圖片很重要
說完排版,再來講述一下配圖在潤色的時候會用到的小技巧。
在文章中適當添加相關配圖,會很好的美化文章,圖文錯落有致,文字與圖片相互呼應,給讀者預留出看圖休息的時間,也能提高讀者的閱讀體驗。
在後期潤色的過程中,對於文中配圖的檢查審核主要看兩方面:
一看配圖是否高清無水印,檢查圖片質量好不好;
二看文中前後配圖之間夠不夠協調,內容、版式、色調上都可稍作調整。
潤色第六步:開頭與結尾,請多加關照
在文章潤色的過程中,開頭結尾這兩部分需要大家格外「關照」一下。
希望廣大作者們在文章潤色的時候,對如果沒有的話,大家可以把中心內容在開頭結尾處稍作調整,進行適當的突出,讓中心一目了然。文章開頭、結尾進行重點優化。
主要檢查文章開頭、結尾處是否映襯出了文章中心,方便讀者也就是方便了自己,站在讀者角度多考慮總是沒錯的。
希望大家能培養動筆之前列提綱的習慣,在創作思路沒有想好之時可以暫且不動筆,待到提綱寫成之後再動筆。寫作之前多想一些,後期修改就會少改一些,同時寫出的文章層次也能清晰很多。
開始之前列提綱,寫完文章之後稍加潤色,精修一小步,文章閱讀提升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