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許平君:最好的婚姻是貧賤不相離、富貴不相棄

2021-02-07 禪雨滿天

在大漢王朝四百多年的歷史煙塵裡,曾有這樣一道浪漫而深情的聖旨。


「我在貧寒的時候曾經有一把舊劍,如今我非常懷念它,眾位愛卿誰能幫我把它找回來?」


寫這道聖旨的人,是年輕時的漢宣帝劉病已,那時他剛剛經歷了生命中最大的轉折,由一介螻蟻草民躍身為九五之尊。



他的這道聖旨,其實頗有深意,因為它滿載著一位丈夫對妻子的深情,也滿載著一位帝王不舍糟糠的仁義。


而他的糟糠之妻,便是平民之女許平君。


少年貧賤,夫妻恩愛


漢宣帝劉病已的童年,是在悽苦的監獄與掖庭中度過的。


他是漢武帝與衛子夫的曾孫,在襁褓中時便因「巫蠱之禍」被牽連入獄,險些丟掉性命。幸好有好心人憐他幼小無依,偷偷將他撫養長大,並教他讀書寫字,他這才長成了一個風度翩翩的少年郎。


他到了該成親的年齡,卻因為尷尬的身份,婚事幾度被耽擱。富貴人家嫌他是罪臣之後,不肯將女兒嫁給他,而貧賤之家因他是皇族子弟,又自覺難以匹配。


這時,有一個溫柔善良的女子出現在他的生命裡,那就是掖庭小官吏許廣漢的女兒許平君。


許廣漢是受過宮刑的罪人,在掖庭當差時,他曾與劉病已同吃同住,一老一少頗為投緣,所以當媒人替劉病已向許家求親時,他立即欣然答應。


可是他的妻子卻極力反對這樁婚事,她請人給女兒算過命,是大富大貴之相,而在放蕩不羈的劉病已身上,她看不到半點飛黃騰達的跡象。



但許平君卻十分心儀灑脫率性的劉病已,願意與他共結連理,哪怕一生都過貧寒的苦日子。於是,在韶華正盛的好年華裡,十三歲的貧民少女嫁給了十六歲的落難公子。


「但求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新婚之後,這對年輕小夫妻舉案齊眉,溫柔繾綣,說不盡的和美如意,雖然一日三餐不過粗茶淡飯,出入寒門俱是布衣荊釵,但他們的深情,足以抵禦世事風霜。


劉病已命運坎坷,孤苦伶仃,是許平君給了他一個溫暖的家,在貧賤的日子裡,許平君用自己的柔情漸漸撫平了劉病已那顆孤冷悽苦的心,令他感受到了人間的真情意。


世間不幸的婚姻有萬千理由,美滿的婚姻卻如出一轍。若心心相映、同甘共苦、彼此坦誠,水乳交融,那麼即便布衣草根,依舊能有情飲水飽。


對劉病已與許平君而言,在民間感受人情冷暖的歲月,是他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故劍情深,是史上最浪漫的聖旨


婚後不久,許平君便生下了他們唯一的兒子。


初為人父,劉病已欣喜不已,從此,他更加勤謹上進,發誓有朝一日要令妻兒過上富貴的生活。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果然,劉病已很快便等到了一個可以徹底翻身的好機會。



漢昭帝劉弗陵去世,劉賀登基,但劉賀只做了27天的荒唐皇帝,便被權臣霍光趕下臺。皇位空懸,國之無主,霍光環顧皇室子弟,突然發現了有著漢室正統血脈卻孤立無依、易於操控的劉病已。


於是,在霍光等大臣的支持下,劉病已鯉魚躍龍門,成為了天下至尊,史稱漢宣帝。


一朝富貴,許平君又喜又憂。喜的是他們一家三口終於可以脫離苦日子,憂的是自己的夫君成了皇帝,便再也不是她一個人的夫君。


她入宮成了婕妤,眼睜睜看著霍光把女兒霍成君嫁進宮,又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夫君時刻活在朝堂的陰謀與權力的紛爭裡。


在霍光的授意下,朝臣紛紛上書奏請劉病已立霍成君為後,但劉病已卻始終不肯允諾。理智告訴他,立霍家女為後是最佳選擇,可在他內心深處,糟糠之妻許平君才是真正的大漢皇后。


她伴他君臨天下,他也要許她一世繁華。所以,深思熟慮之下,劉病已提筆寫下了史上這道最浪漫的詔書,尋故劍,念舊情。



此詔一出,朝臣們立即明白了皇帝的心意,於是改奏立許平君為後。


就這樣,成婚兩年之後,貧家女許平君堂堂正正的入住椒房殿,成了大漢天下最尊貴的女子。


世間夫妻,共患難容易,共富貴卻很難。


在命運的谷底,能做到相濡以沫夫妻恩愛並不難,難的是當繁花錦簇烈火烹油、世俗誘惑滾滾而來時,仍舊能夠堅守自己對愛情的忠貞與德行的底線。


貧賤不相離,富貴不相棄,便是劉病已對糟糠之妻的婚姻承諾。


南園遺愛,恩愛夫妻終陰陽相隔


雖然貴為皇后,可許平君依舊簡樸勤勉。她相夫教子、管理六宮、寬厚仁慈、頗有賢名。


但是,她的存在始終是霍家的眼中釘。


在深宮內院,他們夫妻過了三年既和美又憂心的日子。和美的是孩兒一天天長大,他們夫妻卻恩愛如初,憂心的是霍光大權在握,對劉病已處處制衡。


劉病已是真龍天子,豈會甘願一生做個傀儡皇帝。登基後,他事必躬親,勤勉執政,只為有朝一日能堂堂正正的君臨天下。



可是,命運卻沒有垂青這對情深義重的恩愛夫妻。三年後,許平君懷孕生女,產後虛弱,霍光的夫人霍顯暗中指使醫女淳于衍在她的藥湯裡下毒,最終許平君身中劇毒,含恨而終。


劉病已驚聞噩耗,痛不欲生,他甚至想追隨愛妻而去,可是他的孩子、他的天下、她的遺願,都像繩索一樣將他困住,他只能緊緊握著她的手,在她耳邊許下誓言。


他許諾會以生命護佑他們的兒子,許諾日後會在杜陵南園相聚,許諾有朝一日定會為她報仇。


一對相濡以沫的恩愛夫妻,就這樣在朝堂陰謀與權力欲望的撕扯下陰陽相隔。


許平君死後,霍成君如願成為皇后,但是霍家依舊不肯放過太子,三番五次的意欲毒害他,是劉病已拼盡了全身力氣,百般周全,才護住了兒子的性命。


劉病已始終隱忍不發,終於在多年以後將霍家連根拔起,將霍成君打入冷宮,實現了自己對亡妻的許諾。


嬴得三年國母尊,傷心被毒竟埋冤,

杜南若有遺靈在,好看仇家且滅門。


他為心上人報了仇,可伊人卻再也不能回來。他這一生,擁有了榮華富貴,擁有了大漢江山,卻失去了一個知冷知熱心心相映的妻子。


他是懂得感恩的人。許平君生前,他溫柔體貼,許平君故去後,他力排眾議,封她的父親為平恩侯,並悉心將他們唯一的兒子養大成人,傳以皇位。



他用自己的方式彌補著生命裡所有的遺憾與意難平,也詮釋著對她深深的眷戀與思念。


懂得感恩,是一個人最珍貴的品質。


與我們相濡以沫的愛人、陪我們同甘共苦的親人、和曾經給予我們幫助的貴人,都是人生路上我們最該珍惜的人。而只有懂得感恩,我們才能走的更遠,收穫更多的人間真情。



許平君是劉病已內心永遠的白月光。雖然只有五年的夫妻情緣,但她的愛卻照亮了他的一生。


故劍情深,南園遺愛,歷經千年,漢宣帝的杜陵與許平君的少陵始終交相輝映、兩相對望,像極了世間真摯的愛情。


她生前對他溫柔而體貼,亡故後依舊默默的陪伴他,不爭不搶不言不語,是世間最溫婉的妻子,對心愛的夫君最深的情意。


她來過,他們愛過,白首之約,至死不渝。


這便是貧民女子與至尊皇帝浪漫而深情的傳奇一生。

相關焦點

  • 《中國後宮》系列之許平君
    那就是漢宣帝堅持要立貧賤之妻許平君為後。當時眾公卿都認為霍光之女霍成君是最佳的皇后人選,甚至於集體上書。因為霍光與皇室聯姻,於霍光是固寵,於皇家則是籠絡權臣,於眾臣是討好霍光的、鞏固自己地位的好機會。然後宣帝卻非常念舊情,當時下了一個詔書,「詔求微時故劍」。大意說我在貧微之時曾經有一把舊劍,現在我十分的想念它啊,眾位愛卿能否為我將其找回來。
  •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說:「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意思是說: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不為富貴而匆忙追求。《說文》中也有:富設是無情之物,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貧賤是耐久之交,處得他好他益你反深。故貪商羽而戀金谷者,竟被一時之顯戮;樂簞瓢而甘敝縕者,終享幹載之令名。」古今中外,但凡有道德修養的人,都能做到「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 5本先婚後愛的古代言情,男女主執手走來,貧賤富貴、不離不棄!
    大家好,我是毛毛蟲,今天推薦5本先婚後愛的古代言情,男女主執手走來,貧賤富貴、不離不棄!(標題為第二本)第一本: 《衡門之下》作者:天如玉書評:架空古言,先婚後愛,就是個「你我本無緣,全靠我花錢」的故事。人設有趣,寒門將軍和氏族貴女。
  • 漢宣帝劉詢和許平君,從青絲到白髮,從一而終,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在他看來,從未受過宮廷指染的落魄皇子,是自己手中最好的傀儡。而正直風華正茂的劉詢(劉病已),也需要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於是,平日裡一窮二白的劉詢(劉病已),搖身一變成了大漢最有地位最富貴的王。從此,春風得意馬蹄疾,從此,後宮佳麗三千任他選。
  • 骨相分析:從枕骨看富貴貧賤
    《神相全編· 枕骨部相》中說:「人之骨法中,貴者莫出於頭額之骨,頭額之奇莫出於腦骨成枕之人;有枕骨如山石有玉,江海有珠,一身以恃其榮顯也……若有骨名曰枕骨,凡豐起者富貴,低陷者貧賤也。」枕骨的類型多種多樣,而且不同的相術家持不同的觀點,有說18 種的,有說23 種的,還有說35 種的。
  • 90後夫妻走心詮釋:貧賤,富貴,不相離……
    貧賤,富貴,不相離; 可否再具體? 和你。 很多人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情感生活中最舒服的狀態是什麼樣的?」 我的認為是:「一個人獨處不孤單,兩個人相處不尷尬」,這應該也是很多人理想中的生活狀態。
  • 不為貧賤而憂,不為富貴而忙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陶淵明《五柳先生傳》釋義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不為富貴而匆忙追求。宇宙是永恆的,時間是永恆的,而人的生命是短暫的、有限的。活好每一天,說起來容易,但實際上要真正做到卻很難,因為人世間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充滿了變數和競爭的客觀世界,有許多自己不願意接觸卻不得不接觸的醜惡的、骯髒的東西,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 古人有關貧富的十條經典名句: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
    古人有關貧富的十條經典名句: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1. 富而不驕者鮮。語出《左傳·定公十三年》。鮮:少,稀少。富貴而又不驕傲的人,是很少的。為人要做到安貧樂道,切莫富足,便自矜高貴,不可一世。厭惡小的羞辱,是不可能建功立業的。大丈夫行事不拘小節,人們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難免會犯上一些小的過失或失誤,切不可因為一時之失誤而自怨自艾,應該繼續努力,直到自己取得成功。3. 苟縱心於物外,安知榮辱之所如。出自東漢·張衡《歸田賦》。只要置身事外,哪裡還會知曉榮辱呢?這句話突出了張衡這超然物外,不理塵世是非的心境。4. 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
  • 中國傳統婚姻制度
    也就是說只有一夫一妻是合法的婚姻,只有正妻所生的子女為嫡系,其他皆為庶出,在家庭關係中處於比較低的地位。「同姓不婚」也是締結婚姻的一個前提。西周實行同姓不婚原則,主要基於兩點:首先,長期的經驗證明,「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同姓男女為婚會影響整個民族的發展。其次,禁止同姓為婚,多與異姓通婚,是為了「附遠厚別」,即通過聯姻加強與異姓貴族的聯繫,進一步鞏固天下與宗法制度。
  • 漢朝名臣霍光惡毒的妻子霍顯,毒殺皇后而立己女為後,終致滅族
    霍顯希望小女兒霍成君能享受到很高的地位、權勢和富貴,為了實現這個想法,霍顯冥思苦想,皇后許平君懷孕之後生了重病,而許平君身邊的一個御醫與霍顯關係非常好,霍顯覺得機會到了,她想要這個御醫去毒死皇后許平君
  • 史上最痴情的皇帝,只愛一人,生死不改,留下一個成語令人感動
    對於劉病已的意思,大臣們也是非常了解,他們都知道劉病已是在感念許平君這個故人,他真心想立許平君為皇后。之後,大臣們紛紛上奏,讓劉病已立許平君為皇后。就這樣,劉病已順勢請出糟糠之妻,並讓她成為一國之母。 關於劉病已力排眾議封許平君為皇后的事情流傳下來一個成語,和當時劉病已的聖旨內容有關,叫做「故劍情深」。
  • 《天道》人不可以苟富貴,亦不可徒貧賤
    《天道》人不可以苟富貴,亦不可徒貧賤富人富的不是錢,是人格魅力,也是智慧和格局,更是思維和境界,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君子之道即人之道,最重要就是把握好自己,富貴貧窮不影響自己心態,年少有為不自卑,窮也要特立獨行,窮也要與眾不同,窮也要有性格。最大的原罪不是窮,而是甘於平庸的碌碌無為,還有自欺欺人平淡是福。
  • 罪臣之子無人敢嫁,她:你們不嫁我嫁,後成一代皇后
    ,有一位女子則說:你們不嫁我嫁,後來成為了一代皇后。眾人畏懼劉病已的身份,沒有一位女子敢嫁給劉病已,當時到了婚配年齡的一位女子叫許平君,本來是要嫁給歐侯氏的兒子,可歐侯氏的兒子還沒等許平君嫁過來就死了,許平君的母親急了,就找人算了一卦。
  • 古詩裡的中秋:明月不相棄,長照萬家圓
    六年才能見一面 如果可能,多想好好珍惜相聚的時光 大江闊千裡,孤舟無四鄰 唯餘故樓月,遠近必隨人 ——[南北朝]朱超《舟中望月》 人生在世,如微塵相寄
  • 《步步驚心》:綠蕪的一人心,十三爺的不相離
    兩個人相處這樣不是最好嗎?平等友愛,保護對方的隱私,不相問而相知,不防範而信任,似風輕雲淡,縈繞心間,不太遠又不太近總是恰到好處。你若幽禁,我必相伴,得一人心不相離康熙幽禁的兒子不止一個,只有十三爺的紅顏知己堅定選擇陪伴,這就是愛情的力量,在綠蕪的心裡十三爺貴為皇子的時候,她的身份是配不上的,不攀附不走近不找麻煩,對十三爺是最好的。
  • 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一生淡泊名利的陶淵明
    陶淵明,字元亮折腰取五鬥米我不為:陶潛就是有著對田園風光的喜愛,陶潛便不以高管厚祿為志向,不喜於討好官官相護的行為,就算是每如做一個小小的知縣,每月俸祿只有五鬥米,亦心滿意足。陶潛聽後,很是不願意去迎接,因為陶潛本就不喜其中的勾心鬥角生活。所以陶潛覺著不做也罷,早就想離去這個地方去別處生活了。現在又聽說這督郵是這縣的富豪,又是靠吹馬屁得到九江李太守的喜歡,還竟然成了自己上面的、管控自己的人,細細想來更是不屑,便憤怒的說道:「為了五鬥米的月俸,而向這等人行禮,實在不甘。」說罷便辭去隱退。
  • 描寫西漢5位皇后的詩句,想到她們的結局,她們無緣長久的愛情
    西漢皇后之位的爭奪,一直都是驚心動魄的,女人們為此,玩弄各種陰謀手段,為了就是致對方於死地,完全沒有任何情感而言。不過即使坐上的皇后之位,也有可能被廢,或者被別人陷害,最終性命不保,她們悲慘的結局同樣令人心痛,為此古代詩人及後世之人描寫她們的詩句層出不窮,下面就來看看描寫西漢5位皇后的詩句。
  • 八種「貧賤」相,一生勞碌辛苦!
    ,這種人大多性情非常的急躁,做事缺乏定力和耐心,容易沉不住氣,做事比較的衝動,在待人處事方面不夠真誠和用心,也不善於處理朋友與親人之間的關係,一生辛苦而貧賤!眉尾和眼尾下垂,喜歡皺眉,眉間皺紋較多,這種面相的人大多性格比較的消極和悲觀,在待人處事方面非常的被動,整天耷拉著一張臉,遇事容易想不開,整天像別人欠他們的錢似的,交際能力比較差,遇事喜歡抱怨,而且疑心很重,對他人缺乏信任,身體健康狀況不佳,事業大多不順利,一生難有什麼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