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巾被譽為「二十世紀影響人類十大發明之一」,發展至今已是女性必備物品!
但實際上,從衛生巾誕生至今也不過百年歷史。那麼在歷史悠久地長河中,女人是如何處理這讓人又驚又喜的「大姨媽」的呢?
月事布又稱「陳媽媽?」
古代女性有兩件特別重要的「布」,一是裹腳布,二便是「陳媽媽」,專業名詞月事布。
「陳媽媽」這個主要出現在明清小說中,比如湯顯祖的《牡丹亭》,馮夢龍的《雙雄記》中就有「做陳媽媽」的記載。
月事布製作起來很簡單,就是用一根長條布摺疊起來。生理期時用其裹住,不過這個物品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要洗淨後重新晾曬,以備下次使用。
效果更好的衛生帶
不過這樣做實在不衛生,清洗起來也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它的吸附效果一般。於是聰明的古人又發明了衛生帶......
這種衛生帶製作起來比月事布複雜,首先要將布條縫製成條狀口袋,並在裡面裝入草木灰,口袋的兩端用粗線連接起來。
如此一來,吸附效果up up!還可以拴在腰間,不容易位移。當然,它也有弊端,那就是草木灰需要定時更換,也比較耗費時間。
現代衛生巾的誕生
時間終於來到了第一次衛生巾出現的時候,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美國女護士用繃帶和醫用棉布組合做出了最早的拋棄式衛生巾。
1921年,世界上第一片拋棄式衛生巾「高潔絲」誕生於美國金佰利公司,此後又發明了「自粘式背膠衛生巾」並沿用至今。